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原则.doc_第1页
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原则.doc_第2页
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原则.doc_第3页
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原则.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 联系网站删除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原则一、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1、病程早期、急性期或症状典型时,使用抗生素前。2、无菌采集 应无污染,严格进行无菌操作。3、根据目的菌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采集适量标本,采集量不应过少。4、注意在不同病程采集不同部位标本。5、采集标本时要防止传播和自身感染。二、标本的处理:1、标本保存在4环境中,在2h之内送检。脑脊液则要在25 保存,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h。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应保温并立即送检。2、标本中可能含有致病菌,必须注意安全防护。切勿污染环境。对于烈性传染病标本运送时更要由专人运送,严格按规定包装。3、厌氧性标本应放在专门的运送瓶或试管内运送,有时可直接用抽取标本的注射器运送。 血液及骨髓标本: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是诊断菌血症或败血症的基本方法。如从患者血液中检出细菌,一般应视为病原菌。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或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A、B群、肺炎链球菌等)、肠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脑膜炎奈瑟菌、伤寒及副伤寒沙门菌和厌氧菌等。1、采血时间及次数2、抽血部位及抽血量3、报告方式:培养5d无菌生长者报告“培养5d无菌生长”。 查见细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 4、菌血症、败血症的诊断标准:1)两次培养均出现同一种细菌(可排除污染); 2)发病星期后血中抗体滴度上升。 脑脊液标本:脑脊液的细菌学检查对于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菌的,检出细菌提示有细菌性(急性化脓性、结核性等)脑膜炎。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A、B群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结核分枝杆菌等。1、涂片检查: (1) 一般细菌涂片检查:例如:革兰阴性、凹面相对的球菌,可能是脑膜炎奈瑟菌;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长丝状等多形态性的革兰阴性杆菌,可能是流感嗜血杆菌。 (2)结核分枝杆菌涂片检查 (3)新生隐球菌涂片检查2、分离培养3、报告方式:培养48小时,仍无菌生长者报告“培养2天无细菌生长”。 查见细菌报告细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 呼吸系统标本:(一)痰标本下呼吸道的痰液是无细菌的,而经口腔咳出的痰带有多种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如草绿色链球菌)。若从患者痰标本中查见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提示有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肺炎链球菌、A群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布兰汉菌、白喉棒状杆菌、结核分枝杆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肠杆菌和军团菌。1、标本的采集时间2、标本采集方法:(1) 自然咳痰法 (2) 气管镜下采集法 (3) 气管穿刺法 (4) 结核分枝杆菌标本收集法:收集24h痰液以提高阳性检出率。3、涂片检查:(1)一般细菌涂片(2)结核分枝杆菌涂片(3)放线菌及诺卡菌涂片4、培养:(1)培养标本的选择:应选择粘液痰作涂片。 (2)痰标本培养前处理:用无菌盐水将痰洗涤3次,加入等量的1%胰酶溶液(PH7.6),37C水浴90min,使痰液均质化后备用。 (3)分离培养5、报告方式:痰标本培养24小时后仅有草绿色链球菌生长而无致病菌生长,报告“正常菌群”。查出的致病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同时报告细菌的量化指标。(二)咽拭标本正常咽拭有多种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如草绿色链球菌)。若从患者标本中查出致病菌提示上呼吸道有细菌感染(如急、慢性扁桃体炎,咽炎,喉炎等)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微球菌和棒状杆菌等)。1、涂片检查(先培养后涂片)。2、分离培养3、报告方式: 同痰标本检查。 穿刺液标本穿刺液包括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及鞘膜液等。正常穿刺液是无菌的,若从患者穿刺液中查见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提示该部位有细菌感染。胸腔感染的病原菌以结核分枝杆菌多见;腹腔感染的病原菌以肠道细菌如大肠挨希菌、粪肠球菌,以及结核分枝杆菌多见;心包炎和关节腔液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1、涂片检查(先接种后涂片)2、分离培养:(1)普通培养 (2)厌氧培养 (3)结核菌培养3、报告方式:培养24h无细菌生长,报告“培养24h无细菌生长”。查见细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 泌尿、生殖道标本(一)尿液标本中段尿培养加计数对于泌尿道感染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细菌培养必须结合菌落计数辨别是否为病原菌。有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生长,菌落计数105/ml,提示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肾或膀胱结核等)。常见病原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和伤寒沙门菌等。1、中段尿标本采集法2、涂片检查: (1)一般细菌及淋病奈瑟菌 (2)念珠菌 (3)结核分枝杆菌3、一般细菌培养:如培养2d无细菌生长,即可弃去。 (1)倾注平板法 (2)平板接种环法 (3)标准接种环法:若定量接种环含量为.001ml,则整个平板菌落数超过100个,可报告“菌落数105/ml”。4、特殊培养:(1)淋病奈瑟菌培养(2)厌氧菌培养(3)结核分枝杆菌培养5、报告方式:培养24h细菌生长,报告“24h无细菌生长”。查见细菌,报告菌名及其菌落计数(菌落数/ml)和药敏结果。(二)生殖道标本正常的内生殖器是无菌的,而外生殖器(包括男性尿道口和女性阴道)有多种细菌寄生。查见病原菌提示有细菌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葡萄球菌、肠球菌、链球菌、淋病奈瑟菌、大肠埃细菌、变形杆菌等。1、涂片检查:革兰染色镜检2、分离培养: (1)普通培养 (2)淋病奈瑟菌培养 (3)阴道加特纳菌培养 (4)报告方式:如查见淋病奈瑟菌、阴道加特纳菌等病原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 粪便标本正常情况下肠道中有多种细菌。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有:(1)细菌性:产毒素型腹泻、侵袭型腹泻、食物中毒、慢性腹泻;(2)真菌性;(3)病毒性。1、标本采集:(1)自然排便采集;(2)直肠试子。2、涂片检查:粪便标本因各种正常菌群含量甚多,仅以染色性和形态无法分辩是否为病原菌。因此,粪便标本一般不作涂片检查。3、培养:(1)沙门-志贺菌培养(2)致病性大肠埃细菌培养(3)霍乱弧菌培养(4)副溶血弧菌培养(5)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培养(6)真菌培养(7)菌群失调的细菌学检验4、报告方式: 脓液及创伤感染分泌物标本化脓性感染可由单种或多种细菌引起。常见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诺卡菌,以及梭杆菌和拟杆菌等。1、标本采集:(1)开放性脓肿和脓性分泌物;(2)大面积烧伤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