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核算研究.doc_第1页
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核算研究.doc_第2页
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核算研究.doc_第3页
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核算研究.doc_第4页
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核算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毕 业 论 文(设 计) 题 目 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核算研究 精品文档内 容 提 要物流一直被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重视物流这个“第三利润源泉”,;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的物流成本在企业的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企业意识到物流成本管理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然而进行物流成本管理的首要条件是准确核算出物流成本。由此可见,准确地对物流成本进行核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我国尚未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可操作性较强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更无从核算出不同产品对物流资源的消耗。这成为制约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重大瓶颈。针对此问题,本文在GB/T 20523-2006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对制造业物流成本展开理论阐述,同时从财务核算角度,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程序,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说明,摆脱了以往物流理论界关于物流成本核算的纯理论探讨,使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更具实践操控性。关 键 词物流成本;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物流成本管理;制造业Title: The research about accounting of manufacturings logistics costAuthor:Zhang Jia-jia Tutor: Meng Qun-boAbstractWith the diminishment of the material resources and the human resources,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logistics, which is acknowledged as the “third profit resource” .Owing to the late commenc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many problems and dilemma exist in the present period. The lack of systems of statistics and financing of the corporate logistics cost is becoming the bottleneck of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order to re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diploma paper discusses the corporate logistics cost and its factors on the basis of the country standard of GB/T 20523-2006, and with the reference of practical cases, I present a series of systems to finance the corporate logistics cost, aiming to make the procedure of financing more applicable. Keywords logistics cost;corporate logistics cost;systems of statistics and financing of the corporate logistics cost. 目 录内 容 提 要1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核算研究4第一章 引 言4第二章 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的最新现状及存在问题7一、制造业物流成本的分类7二、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中的现状、问题及原因8第三章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11一、作业成本法思想11二、制造业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实施程序11第四章 实例分析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核算17第五章 总结20参考文献21附录A22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核算研究100592142 张佳佳 指导教师: 孟群波 副教授第一章 引 言对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的认识最早发端于美国,许多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哥拉罕姆西尔曼(GrahamsScharman)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物流再认识一文,指出现代物流对市场营销、生产和财务活动具有重大影响,物流成本应该在战略意义上得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充分重视。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和戴维J克劳斯在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一书中指出,以活动为基础的作业成本法(ABC)被认为是确定和控制物流费用最有前途的方法。物流成本管理在日本进一步得到了发展逐步将物流成本与财务结算制度相结合。日本运输省于1977年制定了物流成本计算标准统一计算物流成本计算口径,建立了以表格的形式按照支付形态计算物流成本的方法,该标准第一次较为详细的介绍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物流成本计算方法;随后,1992年日本通产省公布了物流成本计算活用指南;2000年,中小企业厅发布了简单易懂的物流成本计算指南和物流成本计算指南不同行业,进一步明确物流成本核算在制造业的计算步骤,也逐渐体现了作业成本法的思想。我国的物流发展现在正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比较迅速,飞速发展也带来了物流理论研究的高潮。但是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的规划与政策、供应链理论、物流技术与规划、物流信息化等方面。关于物流成本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其他相关物流理论的研究,出现更多的是对国外物流成本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介绍,而没有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发展出一套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物流成本理论。对物流成本的研究也往往只是从传统会计的理论框架进行最简单的技术性研究,忽略了对物流成本的特点及范畴等问题进行基本的研究与探讨。其中对物流成本核算的相关理论和实务探讨非常薄弱,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没有明确规定,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方法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日本的物流成本计算统一基准。对物流成本采用ABC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国外的研究和应用己逐步开展,但在我国的研究目前多数还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复旦大学的陈小龙等在物流技术2002年第6期的(ABC成本法在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出了ABC法在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中应用的理论基础。汪小勇等在2003年的一种适用于物流企业的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计算法一文中在分析物流企业原有成本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作业成本计算法,并以某物流快递公司的开单部为例用作业成本计算法模拟运作,运作结果表明作业成本计算的物流成本比传统成本计算的结果更具准确性。尽管国内己有文献对作业成本核算法进行了研究,但是大多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作业成本核算法的概念,以及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比较上。而在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方面,对于物流企业如何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研究得比较多,但是对于制造企业具体如何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其中对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流程的探讨比较缺乏,对物流成本核算的也没有进行完整、系统地研究设计。本文主要在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研究出适合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毫无疑问,物流成本已经成为应对市场竞争和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战略决策资源,而本文我们对物流成本核算研究也就正是为了掌控这一战略资源,从而为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而服务。本文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方法、归纳研究法和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对涉及物流成本分类和核算以及控制方法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从而把握了目前理论界关于物流成本研究的最新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归纳的方法就是通过观察客观事实,把这些事实加以分类,然后考察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本论文对物流成本管理中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时运用了此方法。实证分析方法是经济学研究的常见方法,本文在对ABC法应用举例时运用了该种方法。本论文既研究了物流成本的相关理论,又论述了物流成本核算控制的实践,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第二章 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的最新现状及存在问题一、制造业物流成本的分类在过去数年中,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如何降低制造业物流成本仍是其面临的重要挑战。目前,中国的物流成本占其商品制造总成本的25-30%,大大高于全球10%-15%的平均值据最新估算,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4万亿元,同比增长近30;其中绝大部分来自采掘和加工制造业,由此引起的货运、仓储和管理等活动的社会物流总成奉高达29万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21,这一比重多年来居高不下,高于发达国家810个百分点。这种状况表明,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物流成本高昂,同时也表明降低这一成本的潜力巨大。 我国2001年颁布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基于对物流的这一定义,物流成本可定义为产品在空间转移(包括静止)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劳动的货币表现。制造业的物流成本主要由以下七个部分构成:(1)物流过程的研究设计、重构和优化等费用。(2)物流过程中的物质消耗,如同定资产的磨损,包装材料、电力、燃料消耗等。(3)物资在保管、运输等过程中的合理损耗。(4)用于保证物流顺畅的资金成本,如支付银行贷款的利息等。(5)在组织物流的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如有关物流活动进行的旅差费、办公费等。(6)从事物流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及各种形式的补贴等。(7)在生产过程中一切由物品空间运动(包括静止)引起的费用支出,如原材料、燃料、半成品、在制品、产成品等的运输、装卸搬运、储存等费用。从现代物流活动的构成及其对企业经营的作用来看,应对物流进行全过程管理,对物流全过程的所有成本进行核定、分析、计划、控制与优化,以达到以合理的物流成本保证经营有效地进行。二、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中的现状、问题及原因(一)现状及存在问题(1)缺乏科学的会计核算体系方法和体系。我国物流成本核算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对物流成本没有分列记账。物流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一般都将物流成本记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因此企业很难将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做出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第二,对于物流费用的核算方法失误,不能从外部把握企业的物流成本。这样企业对自己的物流成本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标准,不能清楚划分物流成本中的必要作业与不必要的作业,增值作业与不增值作业。第三,对物流成本进行分散的计算和控制,没有统一的方法。各企业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来把握物流成本。这样就带来一个管理控制上的问题,即企业间无法就物流陈本进行同行业比较分析,无法得出产业平均物流成本值,无法正确地认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四,对物流成本的组成不能清楚地划分。第五,不能从销售关联角度清楚地划分计算分类项的物流成本。从销售关联的角度来看,物流成本中过量服务所产生的成本与标准服务所产生的成本是混同在一起的。第六,没有从物流的“收益递减”法则来对物流成本进行管理。大多数企业存在着经营管理模式的缺陷,在减少某项成本的同时,就会相应增加其他成本,没有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第七,大多数企业吧采用计算机和加强网络化作为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全部。其实这只是物流成本管理的一个方面,还算不上真正的方法体系。(2)缺乏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模式。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没有将企业的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有效的结合,发挥不了整体的优势。第二,企业的物流流程混杂,降低了企业的效率。第三,在降低一部分成本的同时,造就了其他成本的增加。第四,物流信息不集中,传递不畅,反应不及时,企业无法对整个物流系统各项活动作业和管理成本进行动态跟踪,不能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五,资源利用效率低,尤其是人力资源,没有发挥员工价值的最大化。因此,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模式的缺失,影响了物流的效率,增加了物流成本,成为企业节约成本、增加利润的瓶颈。(3)对物流成本及其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首先,物流成本的内容很广泛,并非我国企业界普遍认为的物流成本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所发生的相关成本,或是一般企业发生的运输费用。其次,对物流成本消减具有乘数效应的特点理解不深。经济学家将物流成本描述为“物流成本冰山”、“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物流是经济的黑暗大陆”等,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对物流成本进行科学界定和核算,致使隐含的物流成本乘数效应不能体现,企业对其重视不够。(4)企业中缺乏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从我国企业从事物流工作的人员来看,绝大部分都是由采购和销售人员担任的,具有物流专业知识的微乎其微。我国企业还缺乏懂得物流知识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人员。尽管国内财务会计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由于大部分正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教育中没有物流及物流成本的知识,使得在职的会计人员没有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概念,这也是当前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运用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二)原因 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物流起步晚,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国家在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这一方面没有具体的制度措施。此外,还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虽然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起步晚,因此各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还不是很科学,较多地应用了传统的方法。就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应用模式来看,传统的模式还是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企业成本不但没有降低下来,反而产生了一些消极的作用,阻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其次,企业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信息技术落后,无法将先进的核算体系和管理机制应用到现实中去。最后,企业自身的物流成本意识淡薄,没有花费较多的经费去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所以,我国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发展的空间还很大,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 物流成本的核算给企业成本的统计造成了很大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经过人们得研究探索,作业成本法的思想初步形成。第三章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一、作业成本法思想作业成本法从世纪四十年代概念的提出,八十年代理论体系的建立,到九十年代的实际应用,其理论体系已经基本成熟,实践可行性已经基本得到了证实传统成本理论认为,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传统成本理论的成本概念揭示了成本的经济实质(价值耗费)和经济形式(货币资金),但没有反映出成本形成的动态过程作业成本法有效地弥补了这一不足,把制造业生产经营过程描述为一个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其中,作业推移的过程也是价值在企业内部逐步积累转移,直到最后形成转移给顾客的总价值(即最终产品成本)的过程作业成本法通过作业这一中介,将费用发生与成本形成联系起来,形象地揭示了成本形成的动态过程,使成本的概念更为完整具体。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核算中,能够改变长期以来企业缺乏对物流成本的单独核算,单列运输 仓储等对外支付的物流费用,整个生产过程中许多物流环节的费用大多划入生产成本核算的现象;能够帮助企业更加精确地计算物流成本,为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和支持并能使管理的重点落在对作业的管理上,通过对物流作业增值性和效率的分析,对作业消耗资源进行控制,达到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二、制造业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实施程序从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系统来看,财会计部门承担着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并为管理层提供管理决策相关信息的职能,大部分的物流成本资料比较集中的反映在财务成本核算系统中。因此,由财务会计部门负责,以财务会计核算系统为基础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系统成为必然。第一步:根据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正确设置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设置包括总账科目和明细目的设置。制造企业可以设置“物流成本”为总账科目(一级科目),该总账科目的设置意味着企业建立了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系统。这个核算系统于财务会计系统具有依附性、独立性。所谓依附性,是指这个物流成本核算系统依附于财务会计系统。它不是财务会计系统的否定,而是一种补充和延伸。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多数原始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系统;二是采用借贷记账法,凭证、账簿登记方法一致。所谓独立性,是指这个物流成本核算系统不会对财务会计系统构成影响,会计在制单过程中一旦出现物流相关费用,即采用平行登记法,在正常会计业务处理的同时根据相同的金额和原始凭证根据资源动因对物流成本总账进行登记,随后独立核算。为了能根据物流成本管理控制的需要汇集相关物流成本,有必要设置明细科目,明细科目设置见表1。表1 明细科目表一级明细二级明细运输支付运输费、人工费、燃料费、过路费、车辆折旧、修理费用仓储支付仓库租金、人工费、材料费、仓储设备折旧、库存利息包装支付包装费、人工费、材料费、包装设备折旧费装卸支付装卸费、人工费、材料费、装卸设备折旧费信息处理成本人工费、材料费、信息设备折旧费、通信费管理成本人工费、办公用品费、通讯费、招待费、差旅费、保险费、其他应当说明的是,为了确保物流成本核算提供的信息能为物流管理控制服务,物流成本核算明细科目的设置不能随意,要和物流成本预算一致,以运输、仓储等物流作业为一级明细汇总各物流作业的成本,二级明细在物流作业的基础上按照成本发生的资源动因进行设置,汇总不同资源动因形成的物流作业成本,就形成了物流作业成本库。设置了各级科目后,企业可以根据实际发生的显性物流成本进行相应的物流成本核算:例1:A企业2009年1月用现金支付运输车辆过路费200元。对应分录:借:物流成本-运输成本-过路费200贷:库存现金 200对于隐性物流成本如库存利息,可以根据期末财务报表显示的存货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例2:根据A企业2011年1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存货100万元。已知一年期贷款基准年利率为6%。一年期贷款基准月利率=6%/12=0.5本月库存利息=100/20.5%=0.25万对应分录:借:物流成本-仓储成本-库存利息2500贷:应计利息 2500第二步:物流成本的分配物流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是品种法。即核算最终目的是将作业成本库里的物流成本按照作业动因分配至产品品种。此步骤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成本动因,并使用恰当的分配标准将作业成本库中归集的物流成本分配到产品中去。物流成本按作业动因归集后,应该按月编制物流成本分配表对物流成本进行分配。物流成本分配的基础是作业成本法,分配权数是作业动因。下面说明物流运输成本的归集、分配的过程:假设A制造企业运输队2009年1月共发搬运人工费11000元,共搬运A产品2000箱运送B产品100箱,A产品每箱重10公斤,B产品每箱中20公斤。根据对作业的分析,认运输重量为运输作业的动因。成本归集:借:物流成本-运输费-人工费1100贷:应付工资-运输 11000成本分配:(1)计算动因分配率,编成本分配表(表2)搬运人工作业分配率=11000/(200010+10020)=05元/公斤A产品的搬运人工费=2000005=10000元B产品的搬运人工费=200005=1000元表2 成本分配表费用项目金额(元)分配动因动因分配率A产品B产品物流运输成本人工费11000重量0.5100001000小计物流仓储成本合计(2)编制分录:借:物流成本-A产品-运输人工费10000-B产品-运输人工费1000贷:物流成本-运输费-人工费 11000第三步:结账。一般来说,由于物流成本在期末都采用一定的动因分配至产品,物流成本总账科目余额一般为零。第四步:编制物流成本报表物流成本计算的目的在于核算将产品递至顾客手中总共耗费了多少资源,并且过耗费合理性的评估,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在会计期末编制物流成本报表,对于这个阶段的物流成本进行汇总反映是非常有必要的。物流成本报表的编制可以根据需要以产品品种为基础编制、以顾客为基础编制、以费用支出种类为基础编制。本文主要介绍以费用支出种类为基础编制,以费用支出种类为基础编制的物流成本表如表3。将费用按照作业种类进行汇总,和作业成本法的要求一致,在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物流成本核算中这种方法编制的物流成本报表对物流成本的管理控制的帮助最大。表3 物流成本表费用项目金额(元)占总成本的比例运输成本支付运输费小计仓储成本包装成本装卸成本信息处理成本管理费用物流成本合计销售额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第四章 实例分析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核算按照以上成本作业法的物流成本体系我们来实例分析物流成本在制造企业中的核算过程。假设 A 公司为一生产制造企业。截至 2011 年底,拥有资产总额 6 186 万元,7 年实现销售收入 1.23 亿元,利润总额 6 562 万元。公司内部设有采购部、生产部、产品质量控制部(以下简称为品控部) 、仓储部、销售部、会计部(兼做信息工作)以及人事部 7 个部门,共有员工 145 人,其中采购人员 5 人 、生产员工 60 人、销售人员20 人,其余为管理人员。该公司设有一1 万平方米的仓库,但运输和装卸搬运任务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公司支付运费和装卸搬运费。首先, 需要通过分析 A公司 2011 年 12 月份相关成本费用的明细资料分离出具体的物流成本项目并汇总。附录 A列出了物流成本相关费用明细汇总。 然后,根据会计明细帐、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及其他证明材料,运用成本作业法的计算方法,对附录D中的物流成本相关费用逐项分析,并设立“物流成本”账户,设立三种形态物流成本构成为等级的会计科目表。(1)对于管理费用折旧费 36 049.57 元,经查实,公司信息设施的折旧费为 6 008.26该项费用按信息设施使用工时数进行分配,会计部门提供的业务信息需求表见表4.1。4.1 公司各业务信息需求表填写部门(章) :会计部 2011年 12 月 31 日项目信息使用量会计部门在岗人员15人专职从事物流信息工作人数0人兼职从事物流信息工作人数 1人兼职物流信息人员12月份工作总时数 186小时兼职物流信息人员12月份从事信息工作时数93小时兼职物流信息人员12月份从事企业内物流信息工作时数15.5小时此时,主要运用ABC作业成本法对间接物流成本进行计算。过程如下: 物流信息工作时数占全部信息工时数的比例为15.593=1/6 则 物流信息作业维护费=6 008.26(1/6)=1 001.38编制会计分录:借:物流成本物流信息成本企业内物流成本维护费 1 001.38(2) 对于人工费(附录 A序号2 所表示)支出,其中包含处理物流信息的员工的工资。对于管理费用工资,公司会计部中有一人兼做物流信息管理工作,每月工资 3 000 元,该项费用按物流信息工作时数分配;对于营业费用工资,含仓储人员工资 18 000 元,该企业共有仓储人员10 人,其中 2 人从事仓储管理工作,工资共为 5 000 元/月,其余8 人从事仓储业务工作,工资为13 000 元;对于生产成本工资,包含包装人员工资20 000 元,公司共有包装人员 15 人,其中 1 人从事包装管理工作,工资为 2 500元,14 人从事包装业务工作,工资为17 500 元;对于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公司按职工工资总额的 5%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运用ABC作业法计算相关物流成本: 物流信息工作时数占全部工作时数的比例=15.5186=1/12 物流信息作业人工费=3 000(1/12)(1+5%)=262.5 物流仓储作业人工费=13 000(1+5%)=13 650 物流包装作业人工费=17 500(1+5%)=18 375 物流管理作业人工费=(5 000+2 500)(1+5%)=7 875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物流成本物流信息成本企业内物流成本人工费 262.5 仓储成本企业内物流成本人工费 13 650 包装成本企业内物流成本人工费 18 375 物流管理成本企业内物流成本人工费 7 875 同样,对于其他费用采用相同的作业成本法分配间接费用。最后,我们将同类物流成本汇总并填制“企业物流成本表” (如表3) 。同时计算出企业物流成本总额,将其填入现行企业财务会计报表中,然后结转至“企业利润表”中,完成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体系最终的财务报表披露信息。第五章 总结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和全球竞争的加剧,我国企业要想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降低成本依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来达到降低总成本以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已被许多企业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方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进行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而进行物流成本的管理必须建立在准确核算出企业内物流成本的基础上。然而,我国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可操作性较强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这显然成为企业进行物流成本管理的障碍。本文虽然成文于2006年GB/T 20523-2006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国家标准颁布实施之后,但在该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为相关物流人士提供了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