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会考材料题(必背) 必修11、P77 118 (1)王绾、李斯对地方管理体制的主张各是什么?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具有怎样的意义? 主张: 王绾主张分封制; 李斯主张废分封,实行郡县制 。措施: 秦始皇采取了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的最高长官是郡守,县的最高长官是县令或县长;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 意义: 废除了贵族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 (2)请你为下图(武昌起义浮雕)撰写说明词?(应包括时间、基本内容、意义或性质) 说明词: 1911年,革命党人在湖北发动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纷纷响应 ,为中华民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新中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中逐渐形成的三大制度? 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P80 119 (1)上述材料体现了罗马法什么原则?如何认识这一原则的作用? 原则: 保护私有财产 。 作用: 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 (2)材料中的“第三次征服”指什么?如果你要了解罗马法“第三次征服”的具体情况,可以翻阅近代哪些法律文献?“第三次征服”: 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 法律文献: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美国1787年宪法 等。 3、P81 120 (1)上述材料体现出雅典政治制度中的哪些民主运行方式? 运行方式: 选举制、比例代表制、任期制、集体领导的议会制 。(2)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分别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中央和地方、各权力部门之间的分权与制衡的? 中央和地方: 实行联邦制,联邦拥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各州保留一定的自主权 。各权力部门: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总统、最高法院掌握 。 (3)请谈谈你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这句话的理解? 理解: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了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P82 121(1)五四运动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说明: 五四运动反对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利益; 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商人也参加了爱国斗争; 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 (2)结合史实,谈谈对毛泽东 1949“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话的理解? 理解: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完成了民主革命,建立了新中国。 自此,中国人民一扫百年屈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3)指出图中的第高峰期(70年代初)中国在外交方面的重大突破。并分析促成这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国外因素? 突破: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 ;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 原因: 国内:中国的实力逐渐增强,国际影响力增大; 国际: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亚非拉国家力量加强 。 5、P84 122 (1)以下两图分别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的什么信息? 法国的第三等级 这样行!共和国取代路易十六(1792)信息: 第三等级深受压迫; 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2)观察下图,结合所学说明这幅画反映的历史背景? 1912年背景: 武昌起义胜利,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国从此结束了 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本幅画中两次出现中华民国的“国”字,国中有民,象征“主权在民”。 (3)请为下图撰写说明?(包括时间、地点、寓意等) 上海救亡漫画创刊号(1937年)说明: 该画发表于1937年的上海。 该画把愤怒呐喊、高举铁拳和武器的抗 日军民比作“巨浪”,野牛般的日寇正要被“巨浪”所淹没,反映 了 全国人民高涨的抗日热情和争取胜利的信心 。6、P119 一、(1)右图所示的会议通过了什么历史文献?说明这部文献是如何实现中央与地方、各权力部门之间分权与制衡的? 文献: 美国1787年宪法 。 如何实现: 美国实行联邦制,各州保留一定的自主权 ; 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部门,三 美国费城制宪会议权分立,互相制约 。 (2)结合下图和所学,概括说明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 通过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 1912 年1月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3)以下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请分别为两幅图片撰写说明词?(应包括时间、事件、影响)图一:乔冠华出席第26届联大 图二: 两个大国的跨洋握手 说明词:图一: 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 标志着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 图二: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到机场迎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中国外交迎来新局面 。 7、P140 一、(1)上述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17特点: 国王“统而不治”,行政权由内阁首相掌握;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 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2)上文中“代表”在1954年参加的是什么会议?该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会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历史意义: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2012示例(1)根据图1、图2,英、美两国国家机构构成分别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确立的?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1689年权利法案确定议会限制王权,君主立宪制逐渐确立。美国:独立战争胜利,1787年宪法确定国会立法、总统行政、联邦法院司法的中央国家机构 。 (2)根据图1、图2,完成以下表格:英国美国国家体制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政体特点议会至上,国王统而不治三权分立,互相制约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世袭选举国家政府政府首脑首相总统对谁负责议会总统(3)图3所示的中国国家机构组织系统(部分)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确立的?它所体现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 建立民主政治制度;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和宪法颁布。 。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将下表补充完整:年代宪法文件性质或影响1949年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推进了新时期民主与法制的建设9、2012春季会考(1)指出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君主派”的言论说明了什么? 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说明了: 君主派势力仍然强大,共和道路艰难曲折 。(2)材料中的“胶州亡矣,山东亡矣”指的是什么?这引发了哪一重大事件?其结果如何?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指: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 事件: 五四运动 。结果: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10、2011会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利克里(1)伯利克里所说的“公民”是指什么人?结合所学,指出雅典城邦“全体公民”是如何行使权力的? “公民”: 雅典城年男子 。 行使权力: 所有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所有公民均可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顺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指中国人)之需要。” 孙中山(2)近代以来,“世界之潮流”和“人群之需要”分别是什么?结合史实,列举孙中山“顺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主要活动? “世界之潮流” : 发展资本主义 。 “人群之需要” : 实现民族独立(或国家富强) 。 孙中山的活动: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促进国共合作,发动国民革命运动。 “应当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广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方针,不是为了临时就会的。” 毛泽东(3)请以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果为例,谈谈你对毛泽东这段话的理解? 理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新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 (4)为下图撰写说明词(应包括时间、基本内容、意义或性质)? 说明词: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是 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11、2010会考 (1)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文物的流失与19世纪中期发生的哪个重要事件有关?当时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事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变化: 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中断 。 (2)20世纪初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近代中国民主共和制度的创立做了哪些努力? 努力: 在孙中山领导下,发动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3)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大举侵华。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列举中国军队抗战的主要史实? 史实: 根据地军民的敌后抗战,平型关战役、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 。 必修2 12、P86 123 (1)依据以上两则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 原因:富国强兵; 防止商人交结权贵,干预政治;抑制商人兼并土地。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古代政府在促进农业生产、保障民生方面推行的措施? 措施: 推广先进的耕作方式;兴修水利,发展灌溉; 赈济灾荒 。 (3)指出明清时期经济领域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概括新现象出现的背景? 新现象:民营手工工场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区域性“商帮”出现。 背景: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繁荣 。13、P88 124 (1)结合所学,分别分析18601870年、1879190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增长的原因? 原因:18601870年: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蒸汽动力的广泛使用, 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18791900年:科学与生产相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电力的 广泛使用,垄断组织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2)概括说明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3阶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趋势: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发展 。 原因: 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 中华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4、P90 125 (1)依据材料一,说明近代广州在社会生活方面有何新的变化? 变化: 出现了西式风格的建筑; 外来宗教得到传播 。 (2)依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后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 剪发辫; 更新服饰 。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 原因: 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 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 中华民国政府成立,颁发了许多服饰平等的法令;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 15、P92 126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初期,各国在经济中主要奉行什么政策?原因是什么? 政策: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原因: 市场能够自动调节生产和需要 ; 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 。 (2)下图反映了美国历史上的什么现象?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现象: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国民收入急剧下降,失业率急剧上升,社会动荡不安 。 措施: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政策:整顿财政金融;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 加强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 ” 。(3)简要说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如何建立: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1世纪初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P94 127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福利国家”出现的原因和主要内容? 原因: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 主要内容: 提供社会保障与社会救济,国家支持教育等社会事业 。 (2)依据材料二,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美国福利制度的变化及原因? 变化: 政府大力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由“福利国家”变为“福利社会” 。 原因: 长期的“福利国家”政策导致政府财政赤字增加,通货膨胀严重 。 (3)有人说好的社会福利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人说,福利政策就是政府养着一帮懒民。依据材料并结合社会实际,谈谈您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认同第一种观点: 福利制度可以让人们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地投入生产生活,从而激发人们更大的创造力 。 认同第二种观点: 福利制度让人们没有危机感,容易使部分人养成坐享其成的心理,从而降低社会生产力 。17、P96 128 (1)造成公元1500年后“全球联系”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新航路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2)为什么世界贸易总值在20世纪80年代后急剧增长,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哪些? 因素: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信息技术革命使世界更加联系紧密; 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扫清了障碍; 市场经济的普遍实行,为经济全球化趋势提供了条件 。 (3)举例说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举例略) 挑战: 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和冲击 。(举例略)18、P120 二、 (1)1769年7月24日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广告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原因? 现象: 从事罪恶的黑奴贸易 。 历史原因: 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殖民扩张加剧 。 1912年北京顺天时报刊登章太炎征婚广告:第一条:以湖北籍女子为限。第二条:要文理通顺,能作短篇文字。第三条:要大家闺秀。第四条:要出身于学校,双方平等自由,互相尊敬,保持美德。第五条:反对缠足女子,丈夫死后,可以再嫁,夫妇不和,可以离婚。(2)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变化: 提倡女子接受教育; 主张男女平等; 反对女子缠足; 倡导婚姻自由。 (3)结合材料苏联“五年计划”海报和所学,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的特点? 特点: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 。19、P141 二、 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一一中国经济远史清代经济卷(1)上述材料反映清朝前期对外经济政策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变化:清政府从实行“海禁”到开放四处口岸,再到只允许开放广州一口通商。 影响: 妨碍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围绕“开放与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格局: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认识: 对外开放促进了外贸发展和外商来华投资;学习了先进管理经验,提高了管理水平;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0、2012会考 (1)概括1929 1933年国际贸易的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趋势: 国际贸易总额急剧下降 。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生产相对过剩,需求不足; 各国政府人为地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恶化了国际贸易环境。 (2)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大萧条,美国进行的经济调整历史上称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的经济政策调整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调整”指: 罗斯福新政 。 对世界影响: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开始告别“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开始实行以国家干预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政策。(3)指出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包括哪些主要机构? 主要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4)结合现实和所学,说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和作用? 原因:经济发展需要市场的力量调节,需要改变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需要与世界经济接轨。 作用: 推进了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商品空前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几年来,由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全球,结合材料和所学,说明危机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各国政府应对措施的特点? 时代背景: 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 应对特点: 各国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危机。21、2011会考 (1)依据下图说明英国海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特点: 范围广; 以商品输出为主 。 原因: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2)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简要说明这种趋势的利与弊? 趋势: 经济全球化 。 “利”: 可以有效利用世界各地资源,加速世界经济发展 ; “弊”: 会带来贫富差距加大、环境污染等问题 。 必修3 22、P99 129 (1)材料中反映出孔子的哪些主张? 主张: 仁 、礼、 正名 。(2)填写下列表格:时代人物主要思想主张战国 孟子 仁政学说“民贵君轻”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以礼治国、礼法并施。 西汉 董仲舒 天人感应说南宋 朱熹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3)请写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两位思想家带有人文色彩的格言? 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 苏格拉底: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 “认识你自己” 。(4)有人说,从14到18世纪是人文主义复兴和进一步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分 别阐释这两个阶段的思想主张? 阶段主张: 人文主义(提倡人性,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理性主义(理性判断,尊重科学) 。23、P101 130 (1)依据图片信息分别指出他们各自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作用:图一: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图二:宣传维新思想,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 图三: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动摇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 位,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 (2)结合所学,概括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进程的特点? 特点: 阶段性:经历由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 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 逐步深化 。 (3)结合所学归纳毛泽东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理论上提出“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一国两制”构想等 。24、P103 131 (1)指出下列展品属于哪次工业革命:蒸汽机 纺织机械 火车站 有轨电车。 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 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列举反映第二次科技革命中交通和通讯工具方面的新展品? 交通: 飞机、汽车 ; 通讯: 电话、无线电报 。(2)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三次世博会的50多年间,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洋务运动兴起; 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和初步发展 。(3)联系实际说明你对网络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认识: 网络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方面: 积极: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交往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步伐,推动了社会进步 。 消极:不良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安全;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5、P142 三、 (1)结合所学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历史地位? 核心思想: 提出“仁”和“礼”的思想主张 。 历史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一切事情的权利。 孟德斯鸠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两位启蒙思想家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说明这些思想观点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观点:伏尔泰: “天赋人权” ; 孟德斯鸠: 实行“法治” 。 影响: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提出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 。(3)某校举办“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展览,请你完成下表内容。时间人物思想理论成果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20世纪2040年代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探索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20世纪7090年代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现代化建设26、P122 三、 韩非子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宋朝萍洲可谈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信息: 战国时期有了指南工具“司南”; 宋朝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了头,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2)材料中“牛顿的发现”指的是什么?具有怎样的贡献? “牛顿的发现”: 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 贡献: 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科学基础 。27、2012会考 为政以德,譬如北展(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环绕)之。 孔子凡真正知道善恶对错之人,必然行善,凡作恶者皆因无知。 苏格拉底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苏格拉底和孔子的观点,并指出二者观点的相同之处。 观点:苏格拉底: “知识即美德” ; 孔子: “以德治民” 。 相同之处: 都关注人的道德 。 新文化运动,是觉得旧的文化还有不足的地方,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结构隔层劳务合同范本
- 无车源豪车租赁合同协议
- 购车需要签署合同协议书
- 雇请公厕养护员合同范本
- 招商运营合同协议书范本
- 外墙真石漆双包合同范本
- 人员拍摄劳务合同协议书
- 监理员劳动合同补充协议
- 疫情期间施工人员协议书
- 洗浴门面15年合同范本
- 体育旅游市场结构分析及创新产品开发路径研究
- 初中体育与健康排球运动作业设计
- 聘请执行校长合同协议
- 订购白酒居间合同协议
- GB/T 6516-2025电解镍
- 2024年中考英语考纲词汇重点单词800词(复习必背)
- 高中物理第八章 静电场专题复习
- 西柏坡的故事与红色教育
- (完整版)常见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造假、掺假现象及鉴别方法
- 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
- 2024全球工程管理前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