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二学期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二学期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二学期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二学期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丰小学2006至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事故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10、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11、继续培养看书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学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有32名学生,其中男生22人,女生10人,通过教育教学观察,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自学能力也比较强,肯动脑筋,课堂上能够大胆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作业书写认真,按时完成各科作业。但还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有严重的依赖思想,反应迟钝,自学能力差,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比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造成学习成绩不佳。四、教学重难点处理措施(一)识字、写字教学1、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根据中延缓特点,还可以在小练笔和习作中,在具体运用中来巩固,也就是在读写的过程中积累和巩固所学的字。2、继续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二)阅读教学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2、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疑问难。6、开展合作学习,组织好全班交流。(三)口语交际教学1、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培养能力。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3、全员参与,引导学生进行评价。4、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不作过多的指点。(四)习作教学1、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3、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五、采取的措施1、教师要认真阅读教材,按要求备课、设计教学思路,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2、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注重语言的积累,并指导实践运用。3、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知识和综合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能够学以致用。4、重视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做到耐心细致。授课计划表周次月日单元授课内容备注12.273.2一开学报到,检查寒假作业。1、燕子23.53.92、古诗两首 3、荷花 4、珍珠泉33.123.16二语文园地一 5、翠鸟 6、燕子专列423.193.23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8、路旁的橡树 语文园地二53.263.30三9、寓言两则 10、惊弓之鸟 11、画杨桃64.24.612、想别人没想到的 语文园地三74.94.13四13、和时间赛跑 14、检阅 15、争吵84.164.2016、绝招 语文园地四94.234.27期中复习检测104.305.4五一放假115.75.11五17、可贵的沉默 18、她是我的朋友 19、七颗钻石125.144.1820、妈妈的账单 语文园地五135.215.25六21、太阳 22、月球之谜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145.286.124、果园机器人 语文园地六156.46.8七25、太阳是大家的 26、一面五星红旗27、卖木雕的少年166.116.15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语文园地七176.186.22八29、古诗两首 30、西门豹 31、女娲补天186.256.2932、夸父追月 语文园地八197.27.6期末复习检测207.97.13第七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太阳是大家的、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为精读课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为略读课文。本单元围绕着“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内容。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太阳是大家的是儿童诗,借世界各地儿童共有一个太阳来表达对和平的热爱;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是叙事性文章,反映了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尊重;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新闻报道,内容是中国人民帮助阿尔及利亚地震受灾群众的事情。二、教学目标1、会认20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梦、假日、防止”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积累优美词句。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语。2、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3、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之间人们的交往、理解、宽容与尊重,实现全人类的相互交流、合作,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他人,增强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四、课时安排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第八单元 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组是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将再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除一个语文园地外,一共选入四篇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是精读课文,夸父追日是略读课文。在教学中,给学生提示一些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让学生明白他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不能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见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我国古代的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等优美的神话,已经具备了在当时的科学水平上用文艺形式来解释自然现象的萌芽条件。二、教学目标1、会认16个生字,会写35个生字,积累生动的语言。2、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3、扩展思维,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三、教学重难点1、通过教学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2、在阅读中感受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的神奇。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阅读能力。四、课时安排教学本组教材用1214课时。25、太阳是大家的学习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梦”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的含义。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诗歌的大致意思。3、练习朗读诗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运用一、激情导入1、教师导入;让学生猜谜语有位长寿老公公,天亮从东来出工,他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温暖洒人间,要问公公在哪里,请你仔细看画中。2、学生猜谜教师引导。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1、自由朗读诗歌。2、画出本课生字多读几遍。4、小组互读课文,互相帮助指正。5、小组选代表读课文通过读一读,画一画,认一认,使学生能够把诗歌读正确、流利。三、朗读感悟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诗句中蕴含的意思,并结合第二节启发学生说一说太阳做了哪些好事。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2、小组内互相交流。4、朗读最后一节,结合插图,说说这节的意思。使学生通过读知道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本课要求会写的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运用一、一、感情朗读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1、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反复练读。2、说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及原因。3、想一想每小节诗写了什么? 帮助学生理解评理歌二、练习背诵2、指名小节背诵1、小组内同学互相背诵,比比谁背得准确。3、其他同学默背。三、交流感受1、想一想,学习了这首诗后有什么感想。2、你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些什么,自由表述。让学生领会到只有在和平宁静的环境下,世界各国的小朋友才有这样的快乐。四、学习生字2、请学生当小老师,教记字方法。3、教师指导书写。1、同桌交流记字方法。板书设计:25、太阳是大家的第一节 太阳落山的景色第二节 太阳一天的活动 诗歌第三节 太阳又开始西落第四节 小朋友对太阳的盼望课后反思:26、一面五星红旗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防止、脖子、漆黑、壮胆、无影无踪、荒无人烟”等词语。2、正确、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教学重难点:1、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2、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解文章层次。2、用自学生字的方法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运用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出示多媒体课件。2、教师导入:同学们在这庄严的升旗仪式中,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你会想到什么?4、引导课题,板书课题。3、学生自由谈论自己的感想。齐读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五星红旗的认识。升国旗仪式录像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1、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理解词语划出自然段,标出序号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2、汇报学习成果。 培养深究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意1、这件事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可分为几部分?2、谁能准确介绍一下我们的五星红旗?4、同学们,一面五星红旗意味着什么?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阅读课后资料袋通过自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进一步认识五星红旗。四、总结全文你们说得都对,面对五星红旗,我们感受到它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的主权和尊严,油然而生出一种感情,一种自豪与骄傲。 加深学生对五星红旗的理解。五、拓展练习搜集有关国旗的故事进行交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理解面包店老板的态度变化。2、学习作者用外在的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运用一、复习导入回忆课文是从哪三个方面叙述事件的经过?学生回答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不同情感变化1、提出思考题:我的处境怎样?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2、出示学习提示“我”的困难遇到什么有了转机?我如何做的?面包店老板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从哪儿开始转变的?3、品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怎样表现“我”的爱国情感的?4、朗读课文。找出“我”的表情、动作变化的词语。朗读第13自然段回答读第412自然段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读文思考回答感情朗读,体会作者内心情感。 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感受人物情感的变化,进而读出这些变化。三、总结全文作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用自己的实际爱国热情赢得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尊重。板书设计:26、一面五星红旗拒绝我 老板换面包犹豫展开凝视 尊重摇摇头向前走课后反思:27、卖木雕的少年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识、壮观、出售”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教学重难点:1、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2、深入学习课文内容,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 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2、自主学习掌握生字新词。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运用一、资料共享1、谁来给大家展示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各国风景名胜的图片及文字。2、观看非洲南部莫西奥尼亚大瀑布的录像。3、在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售木雕式艺品的人,下面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学生到前面展示。请大家一同观赏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齐读课题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南部莫西奥尼亚的大瀑布。出示课件让学生观赏。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借助字典理解词语。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按要求自学生字。2、汇报交流自学成果。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学。三、细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朗读课文想想文章讲了一个什么事?2、默读课文,说说这件事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3、你能将这一顺序采用几个字练习概括?4、分部分朗读课文。读文思考默读练习概括重视学生的朗读默读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四、资料拓展1、扮演作者和朋友介绍非洲的木雕。2、作者所到之处的介绍。其他同学自由介绍。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板书设计:27、卖木雕的少年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重点学习人物的运用和语言的句子,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并积累词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运用一、探究导入导语:作者来到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的莫西奥图尼亚瀑布旅游少年为什么没有收钱,送她礼物呢?继续学习课文。二、深入学习课文,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1、学习挑选木雕部分作者如何被精选的木雕吸引,激发了她购买的欲望。过渡:精美的木雕激发了作者强大的购买欲望,但她为什么还放弃了呢?2、自由朗读第五至九自然段找出我为什么选择放弃买木雕?我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卖木雕的少年怎么样?他说了什么?想象他会有什么想法?3、学习赠送木雕部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是一个佬样的象墩,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我和少年说了什么?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内心世界?朗读第二至四段学生朗读学习讨论、汇报、交流朗读第十至十五自然段读少年质朴的语言和动作让学生巩固所学词语通过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课件出示填空(见教学用书第158页)三、总结全文,展开想象1、当时少年猜我是中国人,他会想什么?又会做什么?2、有感情读读课文。课后反思: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学习目标:1、培养默读能力。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2、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运用一、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中国人帮外国人的感人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激趣导入,结合前面学过的课文引入自然。二、学习课文感受国际间的帮助和友谊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2、理解词语。3、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介绍地震资料,了解地震知识。5、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呢?6、自读课文,想想新闻文体的语言有什么特点?1、自主学习。2、汇报自学成果。默读全文思考地震造成哪些伤亡中国队如何克服困难,帮助救援?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文体的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默读能力。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三、总结全文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救援队参与成功完成了这次救援任务,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热爱和帮助,体现了世界人民的友谊帮助的主题思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四、阅读课后资料袋指名读后集体朗读。了解地震追塞紧急救援队的组成。板书设计: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理解 困难 迅速工作帮助 搜索犬 仍然坚持课后反思:语文园地七1、搜集各种反映世界奇妙的文字、图片和实物,交流同学们所了解的世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2、积累词语、诗句,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3、感受语文的趣味,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每天都发生着数不尽的事情,以国际时事动态,到国内新闻,让人目不暇接;每天都会产生道不完的科学成果,从航天飞机一次又一次的宇宙探索,到生物工程的突飞猛进,使人眼花缭乱。大自然中,植物奇闻、动物轶趣,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交流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讲述一下大家了解的奇妙世界。二、小组交流1、交代讲述,倾听要求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2、组内交流展示。三、全班交流1、各组汇报本组评出的“最佳发言人”。2、全班交流,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讲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四、激发兴趣,拓展练习1、世界真奇妙,不说不知道!这节课同学们交流了大量自己搜集的资料。你们每个人介绍的内容,就像打开大千世界的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我们了解到的是色彩缤纷的世界。这么多的信息,你们是从哪里搜集到的,请同学们谈谈。2、学生交流。第二课时我的发现一、读一读1、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词语,读不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向同桌请教。2、开火车轮读词语。二、想一想读了这引起词语之后,你有什么发现?1、自主发现 2、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三、比一比1、根据这些词语的规律,你还能想出这样的词语吗?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请学生写在黑板上。2、比赛速记词语。四、说一说任意说一句话或一段话,用上一个或几个词语。日积月累一、读读认认1、轻声读每组词语,要求读正确。2、题中每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3、朗读巩固。4、说说你还有哪些学习汉字的方法。二、读读背背1、轻声读书上的诗句。2、指名读。3、品味诗句的意思。4、指名再读诗句。5、练习背诵。第三课时趣味语文一、故事引入出示主题说“言”二、说“言”激趣1、猜一猜:表示吉祥的话叫吉言名人说过的话叫精炼著名的话叫宣誓所说的话叫临走写下的话叫2、读一读 自由轻声读课本中的内容。 指名读。3、想一想类似的话,你还能说出一些来吗?如毕业之际,送给同学的话叫“赠言”。 小组说全班交流三、拓展活动说“笔”。29、古诗两首学习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读懂古诗内容,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2、了解两个神话故事,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小黑板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乞巧,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2、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背诵古诗。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运用一、导入新课导语:我们以前学过不少古诗,把你喜欢的一首朗诵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有关传说故事的诗。学生背诵学过的自己喜欢的古诗。复习巩固学过的古诗。二、指导预习,培养自学能力1、预习要求借助拼音朗读古诗认读生字。整体了解古诗大意2、学生自读古诗3、学生汇报学习效果通过朗读古诗自学生字。三、学习古诗掌握方法1、大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2、知作者,解诗题。3、读懂诗意,展开想象4、知诗情。5、说故事。读古诗了解作者展开想象,练习讲故事。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想象能力。四、总结古诗方法祖国的文化每时每刻都熏陶着我们从语言文字的传奇故事都领我们去集训,去解读,去感悟,去想象,感受中国文化,感受人间真情。方法:读古诗、知作者、解诗题、懂诗意、展想象、悟诗情。板书设计:29、古诗两首乞 巧 林杰(唐)七夕 看方法 牵女织女 渡家家 望穿尽 几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嫦娥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丰富的想象,并能讲述这个故事。2、运用已经掌握的古诗方法学习古诗,能背诵古诗。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运用一、复习导入谁能大声背诵古诗乞巧,说学习古诗的方法,板书嫦娥。背古诗,说说学习方法二、指导预习1、借助拼音朗读古诗。2、认读生字。3、了解大意。1、学生自学古诗。2、汇报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三、学习古诗1、读古诗,读准字音。2、知作者。3、解诗题,展想象。4、悟诗意。5、知诗情,说故事。1、朗读古诗。2、了解作者。3、了解诗意。4、练习背诵讲故事。通过采用学习古诗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内容。四、课外延伸请同学们课外收集一些民间故事,参加神话故事会。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板书设计:29、古诗两首嫦娥室内 烛影深室外 渐 沉 应悔我 心境相似 夜夜心 课后反思:30、西门豹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管理、田地、人烟稀少、老百姓、眼睁睁、旱灾、迎接”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内容,理清西门豹是如何巧妙地破除迷信。2、学习课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抓住西门豹所说所做,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办法妙在哪里。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的脉络。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运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观察插图,说说图中人物及其神态、动作。2、揭题谈话。你们知道西门豹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吗?是从哪里知道的?学生互相说说播放课件(图中人物及神态、动作)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1、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读后小组讨论、交流。找出课文中相应的部分。通过学生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三、课文释疑,学习摸清底细部分(第1-9)1、带着问题默读。西门豹动了邺这个地方以后是怎样“摸清底细”的?2、在学生自读、讨论及教师点拨的基础上,概括出西门豹四次发问的主要内容。4、引导学生探究。从哪里可以看出西门豹已“摸清底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西门豹说:“河伯还真灵啊,”你认为他真这么想吗?为什么?西门豹说:“我也去送送新娘”,他真的是去“送”新娘吗?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四次问答的内容。 了解原因。 了解作恶的坏人及其头目。 了解受害者。 了解漳河的情况。2、 分角色朗读四次对话。学生分组探究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以对话表现人物机智。借送新娘,惩办首犯。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学生认真书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西门豹用的什么方法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2、学习运用抓住人物言行的词句,结合人物品质,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运用一、研读探究,学习“破除迷信”部分(10-15)你认为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巧妙吗?妙在哪里?西门豹怎样惩治巫婆的?西门豹怎样惩办官绅头子的?西门豹怎样教训其他官绅的?3、观察图画,加深理解。4、练习训练思维出示填空: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头子的办法真( )!他要巫婆1、带着问题默读要求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对照图,发挥想象,说说他们怎样求饶,求饶些什么?让学生概括地评价西门豹破除迷信,惩办邪恶的方法。达到惩办首恶,教训胁从的目的加深对官绅们丑态的了解。让学生明白,西门豹摆在巫婆和官绅面前的一道难题。出示媒体课件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二、自读自悟,学习“兴修水利”部分读课文,进一步领悟“破除迷信”与“兴修水利”之间的关系。三、复述课文教师巡视辅导1、根据板书同桌互相复述。2、扮演角色把课文演一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口述能力。四、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练习排演课本剧。板书设计:30、西门豹问明原因起因 摸清底细 问首恶者是谁经过 问受害者是谁及漳河情况结果 一扔巫婆 二扔官绅头子 破除迷信 三教训官绅 四教育百姓兴修水利课后反思:31、女娲补天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等词语。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2、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神话故事,理清文章层次。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运用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播放神话故事片板书课题31、女娲补天学生欣赏齐读课题通过出示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课件出示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教师巡视指导1、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读准确。2、学生自主学习。3、汇报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细读课文,理清层次1、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默读每个自然段。3、讨论:全文可以怎样划分层次?你认为女娲是个怎样的人呢?读课文。想想每段的意思。谈谈自己的理由。4、再读课文。通过朗读,使学生理清文章层次。四、总结质疑齐读课题。你想更深入地学习解决哪些问题呢?学生讨论汇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入学习课文,在解疑过程中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2、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运用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提出了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起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二、深入学习,感受故事的神奇1、解决问题,女娲是谁?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他是人类的母亲?2、解决女娲为什么补天?3、解决女娲怎样补天,天补好了吗?找出有关介绍女娲的句子读一读。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女娲补天的原因。学生自主学习,汇报成果。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故事的神奇。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感悟故事的神奇。三、练习复述课文要求:熟读课文,记住情节把课文内容变为自己的话。语言要清楚,讲述要明白。同桌练习复述后小组练习。全班展示。培养学生的概括叙述能力。板书设计:31、女娲补天创造 找人类 艰难解放 炼(善良 勇敢)课后反思:32、夸父追日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2、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3、培养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