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层层递进中挖掘探究的魅力——循环的嵌套.doc_第1页
在层层递进中挖掘探究的魅力——循环的嵌套.doc_第2页
在层层递进中挖掘探究的魅力——循环的嵌套.doc_第3页
在层层递进中挖掘探究的魅力——循环的嵌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层层递进中挖掘探究的魅力循环的嵌套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基本信息设计者戈万红单位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222300)案例名称在层层递进中挖掘探究的魅力循环的嵌套教学案例适应范围(标明年级和模块)高中一年级算法与程序设计课时1课时【教学课题】循环的嵌套【适用年级】普通高中一年级【所用教材】教科版算法与程序设计【学生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循环结构的For_Next和Do-Loop两种语句形式的学习,学生已具备学习循环嵌套的基础。【教材分析】循环结构是建立在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的基础上,既是教材中的重点又是难点。循环的嵌套是循环结构中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循环结构的For_Next和Do-Loop两种语句形式的基础上的深化,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是对循环嵌套的应用。循环的嵌套在教材上属于扩展内容,但是等级考试把这部分作为重点考查内容,因此,还是要把循环的嵌套作来重点来讲解。教材关于循环的嵌套只有一个例题,且呈现有点突兀,学生要掌握难度较大,我在处理时把例题进行逐层分解,由最基本的输出一个星号、一列、一行、矩形、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图案再到菱形,一步一个阶梯,便于引导学生通过一个个台阶,最后达到顶峰,此时,学生才有“一览众山小”的傲然之势,以此增强学生成功的自豪感和学习编程的自信心。【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1)掌握For_Next循环嵌套语句格式和功能。2、过程和方法经历分析、归纳、讲解、实践和探究,掌握For_Next 语句的格式和功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完善和编写程序,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2)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和设计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For_Next循环嵌套语句格式和功能及应用。【教学难点】For_Next循环嵌套语句的应用。【主要教法】讲解、启发、演示【主要学法】自主探究、模仿、实践、协作【设计理念】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教学用具】微机房多媒体演示系统【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教师给出问题:编程实现:在屏幕上打印一个星号(*)。(2)学生使用Print语句的知识完成(Print “*” )。 (3)教师继续给出问题:编程实现:在屏幕上打印5个星号(*)。(4)学生使用For-Next 语句的知识完成。For I=1 to 5 Print “*”;Next I(5)教师继续提出问题:编程实现:在屏幕上打印每行5个共5行星号。(6)学生们开始窃窃私语,有的在思考,有的喜形于色。二、启发思考 ,实践探究(7)有的学生开始蠢蠢欲动:老师,在这个循环语句外再套一个循环语句就可以实现。(8)老师及时肯定:想得好!怎么套?然后请学生演示操作。(9)学生操作的结果是100个星都在一行,程序为: For i = 1 To 5 For j = 1 To 5 Print *; Next j Next i(10)教师接着问:为什么会在一行?如何实现打印5行后换行?学生在苦苦思索,却一无所获。教师提示:还记得吗?Print语句的表达式后没有符号,它的作用是换行。(11)学生恍然大悟。教师继续问:这个Print语句应该放在什么位置?(12)学生略作思考后,回答:在内循环后面,因为每打印5行后换行。(13)引导学生归纳:内循环决定每行打印星号的个数,外循环决定打印星号的行数。(14)学生实践打印5行5列的矩形星形图案。三、层层深入,螺旋上升(15)老师继续提出问题:如何修改程序打印由星号组成的直角三角形图案? *(16)学生回答:把变量j的终值改为变量i,因为内循环决定每行星号的个数。(17)学生实践,修改程序,打印5行5列的倒直角三角形图案。* * *(18)老师继续提出问题:如何修改程序打印下列等腰三角形? * * * * *(19)老师讲解Print Tab(x)语句的作用:从窗体左边第x个位置开始打印。 (20)学生试着完成打印三角形以及倒等腰三角形图案?(21)老师继续提出问题:如何修改程序打印下列三角形图案?* * *(22)老师点拨:由于图案上下对称,上下两半对应行的起始位置和星号个数完全一致,所以i的取值也应对称:i =2 to ,第i行的星号的个数为3Abs(i)。师生共同完成该程序。For i =2 to For j = 1 To 3Abs(i) Print *; Next j Next i(23)和学生一起分析下列图案并讨论:设i=0行的起始打印位置为1,则第I行的起始打印位置为Tab(Abs(i)+1),让学生试着完成该程序。 * * * * *(24)最后一问:如何修改程序打印下列菱形图案? * * * * *(25)和学生一起分析:和上面的三角形相比,行数不变,打印的起始位置不变,变的只有每行星号的个数,第i行的星号的个数为2*(3Abs(i)) 1。(26)学生完成程序: For i =2 to Print Tab(Abs(i)+1); For j = 1 To 3Abs(i) Print *; Next j Next i四、归纳总结,升华问题 师:打印几行几列的图案,可以用循环的嵌套。内外循环各起什么作用? 生:内循环决定每行打印符号的个数,外循环决定打印符号的行数。 师:当图案不从默认的第一个位置打印,用什么语句实现? 生:Print Tab ( )。 师:Print Tab()应该位于循环中的什么位置? 生:应置于外循环的循环体的开头部分,因为它确定每行的起始位置。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有,在打印菱形的程序中,为什么把起换行作用的Print语句去掉也可以实现换行?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这是因为Print Tab( )语句是确定每行的起始位置,执行到这一语句时程序自动换行。【教学反思】本案例通过简单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应用自己理解的知识由简单到复杂,沿着台阶状的问题步步上升、层层深入,在生生、师生讨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到达顶峰,体味“一览众山小”的气势,这在无形中增强了学生成功的自豪感和学习编程的自信心。学生全程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积极思考、广泛交流、主动探究与建构,使问题得到解决,把新知识纳入旧知识的体系中,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主导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