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册第1课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九册第1课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九册第1课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九册第1课教材分析.doc_第4页
第九册第1课教材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册第1课我爱校园教材分析于 虹一、单元分析1.单元主题:我爱校园作 品作 者表现形式调 号拍号曲式结构校园的早晨高枫词谷建芬曲男女声二重唱G三段体校园多美好凯 传词施光南曲女声齐唱bE两段体打字机安德森曲(美)管弦乐A:GB:C三部曲式快乐校园蒋开儒词赵 汀曲童声合唱bE两段体内容: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校园多美好欣赏乐曲打字机、欣赏歌曲快乐校园三首歌曲均以通俗易懂、诗情画意的语言,清新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刻画了少年儿童幸福快乐的学习生活,描绘了美丽温馨、令人向往的校园生活。从表现形式上看,本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涉及了三种不同的演唱形式,即男女声二重唱、女声齐唱、童声合唱以及管弦乐。在拍号中以拍居多,同时兼顾变拍子和。在曲式结构上出现了两段体、三段体、三部曲式知识。2.音响与教材、教参有出入的地方:歌曲校园的早晨是一首三段体ABA结构的歌曲。在B部分结束处教材和教参上都没有出现反复记号。建议教师抓住这一机会,让学生在聆听中找出缺少的音乐记号的地方,并让学生从已学过的反复记号中找出合适的D.C.反复记号,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巩固各种反复记号的使用方式。3.情感线本单元以我爱校园为主线,三首歌曲均以通俗易懂、诗情画意的语言,清新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刻画了少年儿童幸福快乐的学习生活,描绘了美丽、温馨、令人向往的校园生活。 校园的早晨旋律轻快活泼,歌词清新自然,以树喻人,将学生比喻为“小树”,在校园阳光雨露的抚育下定会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对祖国建设事业中的人才。校园多美好曲调轻快优美,装饰音(上波音、倚音)的运用更增添了歌曲活泼欢乐的气氛,描写了美好而有意义的校园生活。快乐校园以明快的节奏、活泼的曲调描绘了欢乐的校园生活。打字机 作者独具匠心地用真正的打字机声音为素材,伴随乐曲始终,描绘了大城市办公楼中喧嚣的打字机声和繁忙的办公场面。4.新知识点的前后联系1)演唱形式:在以前的教材上多出现童声齐唱、童声合唱,对其他形式比较少,在本课中演唱形式比较丰富,可以来检验学生对歌曲演唱形式的判断。2)学习拍:学生并不陌生,在前面教材中出现过,但都不是重点内容。从本学期开始重点学习四拍子,并在音响上对四拍子与二拍子进行分辨。3)拍的学习:初次接触,在学习四拍子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此种拍子初步了解,认识。4)结束音:歌曲校园的早晨最后结束在主音上方三度音“mi”上,在音响上给人一种新鲜感,应引导学生聆听体会。5)校园歌曲:本课带给学生两首带有通俗歌曲风格的校园歌曲,在本课给学生以介绍,在后面的第四课还将出现一首外婆的澎湖湾。朝气蓬勃,形象地反映了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心感受和自然景物,得到人们的喜爱。 台湾校园歌曲的代表人物叶佳修、王梦麟、任祥、陈明韶等相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三月里的小雨思念总在分手后)。现在的校园歌曲多为明天会更好让我们荡起双桨白衣漂漂的年代我是女生纯真年代中学时代自习室栀子花开七子之歌茉莉花等。6)三部曲式:三部曲式是三段曲式的扩大形式。管弦乐打字机是三部曲式结构ABA,其中A(首部)是由aba三段体构成。7)词曲作家:谷建芬、高枫、施光南、安德森曲(美)谷建芬:女作曲家。她的创作对于中国大众音乐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开拓作用,而她为中国流行乐坛培养出的一批批优秀歌手,为中国流行音乐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代表作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那就是我绿叶对根的情意思念烛光里的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歌声与微笑;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等。其中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将在第十册中欣赏。高枫:原名曾焰赤,以演唱大中国走红流行乐坛。将在第十一册第一课中欣赏大中国。施光南:我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全国青联副主席。是当代广大人民群众熟悉和爱戴的音乐家之一,他创作的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周总理,您在哪里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台湾当归谣吐鲁蕃的葡萄熟了等歌曲深受人们喜爱。莱罗尔安德森:(Leroy Anderson,19081975)美国作曲家、指挥家。擅长创作轻巧的乐队小品,旋律流畅生动,内容通俗易懂,为广大听众所喜爱。他致力于将流行音乐引进管弦乐,作品都有形象的标题和鲜明的节奏特点,如切分音的钟、打字机动感小提琴等等,都是世界人民所熟悉的优秀作品。5.课时分配:根据这个单元的特点,我调整了学唱歌曲的顺序,先学习校园多美好,在学会的基础上学习四拍子及指挥,聆听快乐校园作为对四拍子学习的检测;随后学习变拍子校园的早晨在变拍子处检测学生对两种拍子的反应及指挥能力;最后欣赏打字机。第一课时:1.学唱歌曲校园多美好 2.用竖笛学习歌曲第二乐段变化重复的旋律。 第二课时:1.复习歌曲校园多美好 2.学习拍 3.聆听歌曲快乐校园 第三课时:1.学唱校园的早晨 2.用竖笛吹奏歌曲变拍子旋律 第四课时:1.复习歌曲校园的早晨; 2.聆听打字机 3.竖笛吹奏乐曲的主题旋律二、课时分析第一课时:内容及扩展内容1.学唱歌曲校园多美好2.用竖笛辅助学习歌曲第二乐段变化重复的旋律。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校园多美好,感受、体验歌曲中描写的美好校园生活。2.能够正确运用气息和轻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3.利用竖笛辅助学习歌曲旋律,知道歌曲采用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4.知道我国作曲家施光南及其作品。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密林深.处、书声朗.朗、画眉跃上枝头”的节奏音准课件设计歌谱、音响、作曲家照片及介绍、评估与检测设计1.能准确的演唱歌曲。2.能唱好装饰音、正确运用气息和轻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3.能用乐器吹奏歌曲第二乐段中变化重复的旋律器乐应用用竖笛辅助学习歌曲第二乐段中变化重复旋律的音准教学流程与意图:1. 聆听歌曲校园多美好对歌曲有初步的了解 2. 随音响学唱第一段歌词,教师随时纠正音准节奏出现的问题 3. 用竖笛练习吹奏“校园多美好”两个变化重复的乐句,并学唱。4. 完整学唱第一段歌词 5. 启发纠正前倚音、上波音的演唱6. 启发分别用连音、断音唱法有感情地演唱第一段7. 学唱第二段歌词,提示结束句长音的演唱方法8. 介绍作曲家施光南及其代表作品 教学建议:1.歌曲的节奏紧凑歌词紧密,因此音不容易唱准,词不容易唱清楚,可通过按节奏朗读歌词、模唱歌谱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歌曲的情感,再用中速学唱。2.引导学生注意演唱时气息的配合与乐句间的换气,尤其是结束句的演唱,要连贯不能用声音打拍子等。3.装饰音的演唱要轻巧,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感受装饰音的效果和用途。4.课后作业要求用乐器为歌曲伴奏。这一项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能够很好的运用声音来表现歌曲就够了。能力强的可以用乐器吹奏歌曲。第二课时:内容及扩展内容1.复习歌曲校园多美好2.学习 拍3.聆听歌曲快乐校园教学目标1.复习歌曲校园多美好,能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知道 拍的含义、强弱规律以及指挥图示,能为歌曲指挥。3.聆听歌曲快乐校园进一步感受校园生活的音乐。教学重点学习 拍教学难点为四拍子歌曲指挥课件设计四拍子含义及指挥图示、音响评估与检测设计1.能变换演唱形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聆听快乐校园检测节拍、指挥、演唱形式、情绪、乐段等。器乐应用熟练地吹奏歌曲第二乐段教学流程与意图:1. 复习歌曲校园多美好的演唱 2. 变换各种演唱形式演唱歌曲3. 竖笛吹奏歌曲校园多美好的第二乐段 4. 学习拍含义、强弱规律及指挥5. 为歌曲校园多美好指挥6. 欣赏快乐校园,作为课堂检测,考核学生对歌曲的分析能力教学建议:1.学习四拍子时要与二拍子进行对比,尤其是音响上不同的感觉,为后面的四拍子歌曲的听辨打下基础。2.歌曲后的练习还有哪些音乐能使你联想起可爱的校园一题,可在欣赏快乐校园的基础上进行,让学生自由想象,进一步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第三课时:内容及扩展内容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用竖笛吹奏歌曲带有变拍子的旋律教学目标1.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以表达学生对学校的一片深情。2.知道歌曲是变拍子,三个乐段组成。3.知道词曲作家谷建芬、高枫及其作品教学重点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准确掌握变化拍子、切分音、六度大跳、弱起节奏课件设计歌曲音响、歌谱、作曲家照片及介绍评估与检测设计1.能准确的演唱歌曲2.能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器乐应用能用竖笛吹奏带有变拍子的旋律教学流程与意图:1. 聆听歌曲校园的早晨对歌曲有初步的了解,找出书上缺少的音乐记号,分乐段 2. 轻声学唱第一乐段歌词,教师纠正出现的错误3. 学唱第二乐段,找出变拍子,练习此处的指挥,并用竖笛吹奏。4. 轻声学唱第二乐段歌词纠正节奏音准;体验结束句最后的音响感觉5. 课堂检测:分角色演唱歌曲6. 介绍词曲作家谷建芬、高枫及代表作品 教学建议:1.歌曲在B部分结束处教材和教参上都没有出现反复记号。建议教师抓住这一机会,让学生在聆听中找出缺少音乐记号的地方,并让学生从已学过的反复记号中找出合适的D.C.反复记号,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复习各种反复记号的使用方法。2.歌曲建议采用听唱法学习,遇到问题解决问题。3.歌曲变拍子的出现使歌曲更加紧凑,更好的表达出学子们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对于学生来讲听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建议老师们在学习B部分时听和看相结合,加上指挥辅助,让学生感受所表达的效果和作用。4.课后作业即兴编创表演动作边唱边表演一题,可以改编成集体舞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表演,或教师根据不同的乐段以及不同的节奏特点,创编一些声势律动,让学生边唱边做融入音乐。第四课时:内容及扩展内容1.复习歌曲校园的早晨2.聆听打字机3.竖笛吹奏乐曲的主题旋律教学目标1.在欣赏打字机时,感受乐曲主题旋律及节奏的特点,了解ABA三部曲式结构。2.能准确同步与打字机声配音响,以锻炼对声音的敏锐反映3.知道作曲家安德森及其作品。教学重点了解乐曲的主题旋律及节奏的特点,了解三部曲式ABA的结构 教学难点能准确同步与打字机声配音响课件设计音响、图片、曲式结构图评估与检测设计1.知道乐曲的曲式结构2.能准确同步与打字机声配音响3.知道作曲家安德森及其作品器乐应用能吹奏乐曲的主题旋律教学流程与意图:1. 复习歌曲校园的早晨2. 完整欣赏乐曲打字机,了解演奏形式、发出的各种声响、由几部分组成3. 欣赏A部分,竖笛吹奏主题旋律,分析是三个乐段组成,做动作与音响配合4. 欣赏B部分,竖笛吹奏主题旋律,分析与A部分不同之处做动作与音响配合5. 欣赏第三部分,了解乐曲为三部曲式结构6. 介绍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以及乐曲创作背景教学建议:1.以听为主,各环节都要以音响相结合。2.各部分可利用线条的形式呈现,这样既避免了多余、复杂的分析,又使学生们很快掌握了乐曲结构,并积极参与到乐曲的情绪体验之中。3.乐曲的曲式结构的介绍要在学生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要让学生知道三段体、三部曲式的区别。单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