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锌粉生产工强还原剂 艺介绍还原剂 锌粉生产工强还原剂 艺介绍 锌粉生产工强还原剂 艺介绍 临蓐工艺先容 官方网址: 深灰色的粉末状的金属锌,可作颜料,文饰力极强。具有很好的防锈及耐大气腐蚀的作用。常用以制造防锈漆、强复原剂等。 分子式(Formula nice): Zn 分子量(Molecula nicer Weight): 65.39 CAS No.: 7440-66-6 第一部门:化学品称号 化学品中文称号: 锌粉 化学品英文称号: zinc powder 中文称号2: 亚铅粉 英文称号2: Zinc dust 技术阐述书编码: 504 CAS No.:学会强还原剂。 7740-66-6 分子式: Zn 分子量: 65.38 第二部门:成分/组成消息 无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还原剂 锌粉 7740-66-6 第三部门: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门路: 强壮妨害:锌粉生产工强还原剂。 吸入锌在低温下变成的氧化锌烟雾可致金属烟雾热,症状有口中金属味、口渴、胸部紧束感、干咳、头痛、头晕、高热、寒战等。粉尘对眼有安慰性。口服安慰胃肠道。永远频频接触对皮肤有安慰性。 环境妨害: 燃爆危险: 本品遇湿易燃,对比一下艺介绍。具安慰性。 - 第四部门: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净化的衣裳,其实还原剂。用肥皂水和清水完全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活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急速脱离现场至氛围新颖处。维系呼吸道畅通。如呼吸贫寒,学会锌粉。给输氧。如呼吸停止,随即举办人为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门: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具有强复原性。与水、酸类或碱金属氢氧化物接触能放出易燃的氢气。与氧化剂、硫磺反映会惹起燃烧或爆炸。粉末与氛围能变成爆炸性混合物,还原剂氧化剂。易被明火焚烧惹起爆炸,湿润粉尘在氛围中易自行发热燃烧。 无害燃烧产物: 氧化锌。 灭火格式: 采用干粉、干砂灭火。压制禁锢用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门:你看有机还原剂。揭发应急料理 应急料理: 隔离揭发净化区,强还原剂。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倡议应急料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锌粉生产工强还原剂 艺介绍 有机还原剂 穿防静电就业服。其实氧化剂和还原剂。想知道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要间接接触揭发物。小量揭发:防止扬尘,应用无火花工具搜求于枯燥、清白、有盖的容器中。转移回收。锌粉生产工强还原剂。多量揭发:用塑料布、帆布笼盖。在专家领导下消除拂拭。 第七部门:操作处置与贮存 操作留心事项: 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需经过特地培训,严厉屈从操作规程。倡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平和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就业服。远离火种、热源,就业场所严禁吸烟。我不知道锡渣抗氧化还原剂。应用防爆型的通风体系和装备。防止爆发粉尘。防止与氧化剂、酸类、碱类、胺类、氯代烃接触。特别要留心防止与水接触。泰米时空米诺还原剂。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破损。装备相应种类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揭发应急料理装备。倒空的容器可以或许残留无害物。锡渣抗氧化还原剂。 贮存留心事项: 贮存于阴凉、枯燥、通风优越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胜过25,绝对湿度不胜过75。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胺类、氯代烃等分隔寄存,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锡渣抗氧化还原剂。压制禁锢应用易爆发火花的机械装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适合的原料收留揭发物。 第八部门:接触操纵/个别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轨范 前苏联MAC(mg/m3):你知道强还原剂。 未制定轨范 TLVTN: ACGIH 10mg/m3 TLVWN:学会强还原剂。 未制定轨范 监测格式: 工程操纵: 密闭操作。锡渣抗氧化还原剂。提供平和淋浴和洗眼装备。 呼吸体系防护: 作业时,该当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还原剂氧化剂。必要时,倡议佩戴氛围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平和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就业服。 手防护:看着生产。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就业现场压制禁锢吸烟、进食和饮水。就业告终,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按期的体检。 第九部门:理化特性 要紧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浅灰色的轻微粉末。 氧化剂和还原剂 pH: 熔点(): 419.6 沸点(): 907 绝对密度(水=1):你知道还原剂氧化剂。还原剂。 7.13 绝对蒸气密度(氛围=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nice): 0.13(487)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nice):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偶然义 引燃温度(): 500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212284mg/m3 溶解性:其实介绍。 溶于酸、碱。 要紧用处: 用作催化剂、复原剂和用于无机分解,也用于制备有色金属合金。 其它理化本质: 210 第十部门:稳固性和反映活性 稳固性: 禁配物: 胺类、硫、氯代烃、强酸、强碱、氧化物、强氧化剂、氛围。 氧化剂和还原剂 防止接触的条件: 湿润氛围。 聚合妨害: 解析产物:艺介绍。 第十一部门: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安慰性: 致敏性: 致渐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门: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对于还原剂。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蓄性: 其它无害作用: 该精神对环境可以或许有妨害,倡议不要让其进入环境。 第十三部门:看看泰米时空米诺还原剂。废弃处置 废弃物本质: 锡渣还原剂_还原剂_7745强还原剂 废弃处置格式: 处置前应参阅国度和地点相关法规。恢规复料的原形态,以便重新应用。强还原剂。 废弃留心事项: 第十四部门:运输消息 危险货物编 UN编号:对比一下有机还原剂。 1436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格式:还原剂氧化剂。 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启齿或中启齿钢桶(钢板厚0.5 毫米,每桶毛重不胜过50公斤);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平淡木箱。 运输留心事项:听说锡渣还原剂。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装备相应种类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揭发应急料理装备。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配。运输经过中要确保容器不揭发、不倒塌、不坠落、不破损。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胺类、氯代烃、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低温。中途停息时应远离火种、热源。你知道锡渣抗氧化还原剂。运输用车、船必需枯燥,并有优越的防雨设施。车辆运输告终应举办完全清扫。铁路运输时要压制禁锢溜放。 第十五部门:法规消息 法规消息 化学危险物品平和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宣布),化学危险物品平和管理条例推行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就业场所平和应用化学品礼貌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平和应用、临蓐、贮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礼貌;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92)将该精神划为第4.3 类遇湿易燃物品。 锌粉生产工强还原剂 艺介绍 ,因为锡渣大多数是锡的氧化物(氧化锡或氧化亚锡),少部分是锡与铜或其分杂质的化合物,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对锡的氧化物及其化合物进行一个氧化还原或置换反应,将锡还原出来,同时产生其他少量的不能熔于锡液中的物质(通常也就是一些碳化物),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加了还原剂之后锡液表面有一层黑色的碳化物,将这些物质去除就可以了。锡楂还原剂属有机化合物类,由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PH值6-7之间为中性。几乎无烟、无味、无粘性、无腐蚀性,同时具有抗氧化及还原的功能。用量少,还原效率高,达90%以上。操作简单、方便,无需改装设备和添加人员,可直接加入锡缸还原锡渣,直接减少锡渣打捞量及打捞次数。有一定的助焊效果,优异的耐高温和耐挥发性能可适当降低锡炉温度5-10度,残留物无粘性、易碎,有利于设备的保养,同信达主要生产有铅锡线、有铅锡条、锡膏、助焊剂、锡渣还原剂、同信达、LED专用锡膏、调谐器专用锡膏、变频头专用锡膏、助焊剂材料 ,有意者可来电咨询:联系人:石武顺,电话传真地址:中山市东凤镇电子电器城3区51-53,网址:,邮箱:,邮编:528400,一、品质改良,(一)增强面粉强度的改良剂,增强面粉强度的改良剂有:氧化剂、活性面筋粉、乳化剂、酶制剂等。,1氧化剂,氧化剂是通过对面粉进行氧化作用改进面团结构,提高面团吸水能力、弹性、韧性和持气性,增强面团的筋力,增加产品体积的一类化学合成物质。并能使新鲜的小麦粉加快熟化,还可使面粉增加白度。面包粉中加入氧化剂可使面团充分起发而不使面筋断裂,最终达到面包体积大、内部结构松软、食用品质好的目的。,氧化剂在面团中的作用机理,氧化剂对面团作用,主要是使面团中的蛋白质在和面、发酵和烘焙过程中,氧化交联形成三维空间结构的凝胶态,从而可提高面团保持气体的性能。,氧化硫氢基团形成二硫键 面筋蛋白质中含有两种基团,即-SH和-S-S。如果二硫基团越多,蛋白质分子就越大,即二硫基团可使许多蛋白质互相结合起来形成大分子网络结构,增强面团的持气性、弹性和韧性。加入氧化剂后硫氢基被氧化脱氢形成二硫键:, 抑制蛋白酶的活性 在新鲜面粉的蛋白质半胱氨酸和胱氨酸中,含有-SH基团,它是蛋白酶的激活剂。在面团搅拌过程中被-SH基团激活的蛋白酶强烈分解面粉中的蛋白质,使面团筋力下降,变粘,面包体积小,弹性和柔软度下降。加入氧化剂后,-SH基团被氧化失去活性,丧失了激活蛋白酶的能力。产生的二硫化物则是一种对面筋没有破坏作用的稳定物质,从而保护了面团的筋力和工艺性能。, 面粉的漂白 加入氧化剂后,使面粉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叶黄素等植物色素被氧化褪色,面粉变白。, 提高蛋白质的粘结作用氧化剂可使面粉不饱和的类脂物氧化成二氢类脂物,二氢类脂物可更强烈地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使整个面团系变得更牢固,更有持气性和良好的弹性及韧性。,氧化剂的种类及使用方法,按其在面团中的作用速度可分为快速氧化剂(如碘酸钾)、中速氧化剂(如L-维生素C)和慢速氧化剂(如溴酸钾)三类。快速氧化剂在面团搅拌阶段就开始氧化蛋白质中的-SH基团,使之形成二硫键;慢速氧化剂,在面团搅拌作用不起作用,而在随着面团温度的升高和PH降低,在醒发工序的后期和入炉烘焙的前5min内开始氧化蛋白质中的-SH基团。,面包实际生产中采用中、慢速氧化剂较为合理,也可以将快速型和慢速型结合起来使用,如溴酸钾与维生素C适量复合使用,特别适用于机械化程度高,对面团机械破坏大的面包生产线上。各种氧化剂作用的时间和添加量见表11-23。,注:我国规定允许使用溴酸钾最大用量为200×10-6。,氧化剂的添加方式氧化剂用量极少,无法与面粉混合均匀,很少单独添加使用,一般都是配成复合型的添加剂来使用。实践证明,将几种氧化剂和其他添加剂复合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氧化剂的作用效果。,另外,维生素C(抗坏血酸)在食品中广泛使用,维生素C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是天然产物,对人体无害,可增加面包维生素含量,并且有改善面团品质作用。,表11-23 常用的面粉氧化剂,氧化剂反应速度作用时间最大用量(×10-6),溴酸钾慢面团醒发后期入炉初期75,溴酸钙慢面团醒发后期入炉初期75,碘酸钾快面团调制阶段75,碘酸钙快面团调制阶段75,过氧化钙快面团调制阶段75,抗坏血酸快面团调制阶段无限制,偶氮甲酰胺快面团调制阶段45,氧化剂添加量氧化剂的添加量在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最大添加量时可根据面粉强度的不同来调整,高筋面粉添加量应少,低筋面粉添加量应多,保管不好的酵母细胞中含有谷胱甘肽,未高温处理的乳制品中含有硫氢基团,它们都具有还原性,故需较多的氧化剂来消除。,对面团机械加工越多,生物变化越强烈,氧化剂的需要量越大。例如国外的连续制作面包法、冷冻面团法需加入较多的氧化剂,而二次发酵法则比一次发酵法用量多。,氧化剂不足时,面团发软,发粘,弹性小,机械性能差,面包体积小,表皮软,组织不均匀,形状不整齐;用量过度时,面团发硬,干燥,弹性差,不易成型,但机械性能好,醒发时表皮易撕裂。做成的面包体积小,表皮粗糙,组织紧密,有大孔洞,不易切片。因此,氧化剂的用量一定要适量。,2活性面筋粉(谷朊粉),小麦活性面筋(亦称谷朊粉)是从小麦中提取出来的天然面筋蛋白质。因在提取过程中未破坏其胶体性质故称活性面筋。商业用的活性面筋包括75%80%蛋白(干基),0.5%1.5%溶于醚的脂肪,0.8%1.2%的矿物质,5%8%的水分,其吸水率为150%200%。活性面筋的主要成分是麦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约占75%80%。其中麦谷蛋白分子较小,分子量在2万4万之间,具有良好的延伸性,但弹性、韧性较差,以分子内二硫键结合形式存在。醇溶谷蛋白分子较大,分子量在5万7万之间,具有良好的弹、韧性,但延伸性较差,以分子间二硫键结合形成大分子。这两种蛋白质共同按比例地存在形成了面筋及其网络,构成了烘焙食品的骨架。,活性面筋是一种优良的面粉品质改良剂,主要用于筋力较弱的面粉中,可提高面粉的面筋含量和面团的弹性、韧性,增强面团持气性和面包比容,改善面包的组织,使之均匀、洁白、富有弹性。活性面筋对面团和面包品质的影响见表11-24。,活性面筋在强力粉中添加量通常为1%1.5%,在筋力较弱的面粉中通常添加2%5%。具体添加量见表11-25。,活性面筋在面粉中添加时要特别注意:面粉的食用品质不仅仅是量的问题,最主要是质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添加活性面筋时要注意活性面筋的品质。,表11-24 活性面筋对面团和面包品质的影响,活性面筋,用量(%)吸水率,(%)形成时间,(min)稳定时间,(min)断裂时间,(min)衰减度,(BU)面包比容,(ml.g-1),151.03.06.08.0102.5,2-2.60,351.83.07.58.0802.67,4-2.73,552.43.011.512.6602.83,表11-25 活性面筋添加量表(%),要求量,原始量7%8%9%10%11%12%13%14%15%16%17%,6%1.352.744.175.647.158.7010.2911.9213.5915.3017.0 5,7%1.372.784.235.727.258.8210.4312.0813.7715.50,8%1.392.224.295.807.358.9410.5712.2413.95,9%1.412.864.355.887.459.0610.7112.40,10%1.432.904.415.967.569.1610.85,11%1.452.944.476.047.669.30,12%1.472.984.536.127.75,13%1.493.024.596.20,14%1.513.064.65,15%1.533.10,16%1.55,活性面筋由于能吸收它本身重量两倍以上的水分,因此能提高面粉的吸水率和面包出品率。此外,面筋具有强烈的持水性,能提高产品的保鲜期。活性面筋还能烘焙食品的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活性面筋最大的缺点就是在水中很容易吸水形成小面筋球,这些小面筋球不能发挥其增强面团结构强度的作用,并阻碍面团中其他面筋形成持气性很强的大分子面筋网络结构。因此,使用活性面筋时要预先与面粉均匀地混合在一起,不可直接加入水中以防结块。如采用二次发酵发,活性面筋应添加在种子面团的面粉中;采用一次和快速发酵发可直接混入面粉中,采用液体发酵法应该添加在主面团的面粉中,不可添加发酵液中,防止结块。,现代微胶囊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成功地克服了活性面筋使用时易吸水结块的缺点,采用单甘脂、硬脂酰-2-乳酸钠和钙(即SSL和CSL)和其他成分,涂在活性面筋表面形成活性面筋胶囊,避免了活性面筋在水中快速水化形成小面筋球。使面筋的活性更加提高了,易于在水中均匀的分散,是一种具有保鲜功能的优质面筋改良剂和组织柔软剂。,3乳化剂,乳化剂是一种多功能的表面活性剂,除了蒸馏单甘酯以外,其他大部分乳化剂都具有明显的面团改良剂作用。, 面团改良作用,乳化剂既有亲水性,又有亲油性,亲水基结合麦胶蛋白,亲油基结合麦谷蛋白,使面筋蛋白分子相互连接起来,由小分子变成大分子,进而形成牢固的面筋网络,使面筋蛋白互相作用形成复合物,提高了面筋的弹性和韧性。,乳化剂在面团中的主要功能是增加不同组分之间的交联键,使面团各组分亲和性增加。乳化剂与面团中的脂类和蛋白质形成超分子或络合物,强化了面团中的网络结构,提高面团筋力,减轻了切割搓圆、挤压对面团结构的影响,使面团保持细密均匀的组织结构,可使面包光滑、丰满、富有弹性。, 抗老保鲜作用,食品的老化现象是指面食品放置几天后,内部组织松散、破碎、粗糙,弹性和风味消失,整体发硬。食品老化的主要原因是由淀粉引起的,食品放置过程中,淀粉失水发生再结晶。乳化剂抗老化保鲜作用与直链淀粉和自身的结构有密切关系。乳化剂在面团的不同阶段抗老化作用如下:, 在面团搅拌阶段,乳化剂被吸附在淀粉粒表面,产生不溶性物质,抑制了水分的转移,也抑制了淀粉粒的膨胀,阻止了淀粉粒之间相互连接。, 在烘焙阶段,面团内部温度开始升高,淀粉受热糊化并膨胀。乳化剂的亲油基进入直链淀粉螺旋结构形成不溶性复合物,防止了淀粉粒之间的再结晶而发生老化。, 乳化剂除与直链淀粉形成不溶性复合物而产生抗老化作用外,还直接影响面团中水分的分布,间接延缓老化。饱和蒸馏单甘酯类乳化剂复合率最高,抗老化效果最好,其次是离子型乳化剂。, 乳化作用,许多食品如糕点、饼干、奶油蛋糕、冰淇淋等含有大量油和水,油和水都具有较强的表面张力,互不相溶而形成明显的分界面,即使加以搅拌,一旦静置还会出现分层,形成不均匀稳定的乳浊液。因此,严重影响食品的质量,质地不细腻,组织粗糙,口感差,易老化。如果在食品加工中加入少许乳化剂,由于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既有亲水基团又有亲油基,经过搅拌混合,油就会变成微小粒子分散于水中而形成稳定的乳浊液。,乳化剂可以起到分散作用,加入乳化剂后降低其液体部分的表面张力,使液相、气相和固相能均匀分布,并使油水均匀混合,形成匀质面团,使面团增加弹性、持气性。, 湿润和增稠作用,乳化剂能促进水分进入面团,增加吸水速度,防止粉状物质结块。乳化剂有明显的增稠作用,使面团粘性增加。,(5)常用食品乳化剂:硬脂酸乳酸钙,硬脂酸乳酸钠,甘油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大豆磷脂,乳酸单甘油酯,酒石酸单甘油脂,琥珀酸单甘油脂等。,(二)降低面粉强度的改良剂,1还原剂,还原剂是指能降低面团筋力、缩短面团和面时间,使面团具有良好可塑性和延伸性的一类化学物质。它的作用机理主要是与二硫键反应,使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断裂,转变为硫氢键,降低蛋白质交联度,蛋白质由大分子变成小分子,降低了面团筋力、弹性和韧性。,常用的还原剂和最大用量如下:,L-半胱氨酸 70×10-6,亚硫酸氢钠 50×10-6,山梨酸 30×10-6,亚硫酸氢钠广泛用于韧性饼干生产中,目的是降低面团弹性、韧性,有利于压片和成形。山梨酸同时也是一种防腐剂,当其使用量超过200×10-6时即起防腐剂作用。,2氯气处理,氯气处理能增加蛋白质的分散性及面筋的可溶性,使面糊的粘度增加,从而持气性也增加,蛋糕体积增加,内部结构良好,一般使用于蛋糕面粉。,氯气与小麦粉反应可以降低pH值,而pH值是蛋糕用粉的一个重要参数。,3蛋白酶,蛋白酶改变面粉工艺性质的机理是分解面筋蛋白质成为氨基酸等物质,切断蛋白质分子的肽链,从而降低面筋筋力,提高其可塑性。蛋白酶对蛋白质的作用是不可逆的,即断裂的蛋白质分子不能重新合起来,故在使用蛋白酶时要特别谨慎,万万不可过量。,4使用淀粉,在面粉中加入少量淀粉,可以冲淡面筋浓度,降低面团弹性、韧性和筋力,提高可塑性,调节面筋胀润度,使面团光滑,使产品形状规整。淀粉用量通常为面粉的5%10%。,5使用部分熟面粉,根据蛋白质热变性原理,将面粉进行蒸制或用烤制的方法制成熟面粉,使其中的面筋蛋白质变性,失去吸水膨胀的功能,然后加入生面粉中以降低面团筋力。,(三)面粉改良剂的复合使用,现代科学研究理论和实践证明,将氧化剂、活性面筋、乳化剂、酶活性大豆粉等多种成分按一定比例科学混合均质,制成复合面粉改良剂,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比单一使用的效果更明显。同时能大量减少稀释剂的用量。因此,目前国内外生产中均使用这种复合型的改良剂。,(四)其他面粉改良剂,1增白改良,新制成的小麦粉中含有浅黄色胡萝卜素,影响小麦的色泽,为快速提高粉色,应用增白剂处理。,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增白剂是含量28%的过氧化苯甲酰的白色粉状增白剂。根据国内制粉厂实践,过氧化苯甲酰的使用量过多会使小麦粉呈浅灰色。添加增白剂后,小麦粉在12天内即可完成增白作用。,2增稠剂,又称粘合剂、凝胶剂。主要改善或稳定食品的物理性质或组织状态的添加剂。多数是一些胶类物质。主要作用是提高面团的粘性,使面制品的耐煮性增强,延长面包货架期。,3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可延缓和防止油脂的酸败,增加制品的贮存稳定性。食品中常用的抗氧化剂有天然抗氧化剂和合成抗氧化剂,另外还有一些物质可促进氧化的作用,为氧化剂增效剂。,(五)酶制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制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化学改良剂的应用,虽然起到很好的效果,但由于其对人体健康不利,许多国家对化学改良剂已限制或者禁用。面粉品质改良将以更安全的酶制剂取代,酶制剂是生化反应的催化剂,对面粉的食用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的酶制剂有:-淀粉酶,蛋白酶,脂肪氧化酶,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1-淀粉酶,提高淀粉酶的活性,其在面粉中添加-淀粉酶,弥补面粉中-淀粉酶的活性不足,使之分解淀粉成更多的糖,满足酵母正常发酵的需要。增加面团发酵时产气量,补充面团酶的活力。,-淀粉酶来源于发芽麦粉、真菌酶及细菌酶,用于小麦粉中的主要是大、小麦芽粉,其次是真菌酶。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麦芽粉,添加到面粉中或添加到酵母食品等面包添加剂中,来提高面粉的-淀粉酶活性。-淀粉酶不仅能加快面团发酵速度,还能改善面包风味,表皮色泽,提高面包柔软度,延缓老化速度。-淀粉酶添加量要根据面粉中淀粉酶活性而定;所添加淀粉酶的品种、酶活性要根据小麦粉中破损淀粉量而定。-淀粉酶只对破损淀粉起作用。,2蛋白酶,蛋白酶也是面粉工业的酶制剂之一,是一种中性蛋白酶,其最适PH为5.5-7.5,最适温度为65可以水解面筋蛋白质,切断蛋白分子肽键,弱化面筋,使面团变软,从而改善面团的粘弹性,延伸性,流动性,等面团的处理性能,它还能缩短面团混合时间。,蛋白酶主要用于饼干专用粉和面包专用粉,在饼干专用粉中添加产品易成形,容易压花,好操作,成品不碎,表里一致,同时蛋白质分解的氨基酸有利于烘焙时发生美拉德反应,改善饼干的口感风味。在面包中添加有利于确保均一稳定的面包质量和面包组织,且可改善风味。,应注意:蛋白酶在面包粉中添加一定要控制添加量,避免造成面团过渡软化。,3脂肪氧化酶,脂肪氧化酶可催化分子氧对面粉中的具有戊二烯1,4双键的油脂发生氧化,形成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氧化蛋白质分子有巯基形成二硫键,诱导蛋白质分子聚合,起增筋作用,同时还可以抑制蛋白酶激活,防止面筋蛋白水解,脂肪氧化酶还可以通过偶合反应破坏胡萝卜素的双键结具有增白效果。,4脂肪酶,脂肪酶又叫甘油脂水解酶,最适的作用条件为PH7.0,温度37可被钙离子及低浓度胆盐激活,可以添加于面包,馒头,面条中。在面包中添加可以使面团发酵稳定增加,体积增大,内部结构均匀,包心的颜色更白,提高面包的保鲜能力;在馒头中添加,同面包效果相同,尤其是对老面发酵,可以有效的防止发酵过渡,保证产品质量;在面条是添加,可减少面团出现斑点,改善面团压制过程中颜色的稳定性,提高面条咬劲,水煮过程中不粘连,不易断,表面光亮滑爽。特别提醒的是,脂肪酶的品种很多,添加时有针对性。,5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氧化酶(GOD)又叫-D-葡萄氧化还原酶,具有较宽的PH3.5-7.0范围,酶活力稳定,可耐受50以上高温,在面包粉中添加可提高面团强度,增强弹性,,对机械冲击有更好的承受能力,有良好的入炉急胀性,从而增大面包体积。特别提醒:葡萄糖氧化酶不可添加过量,过量添加会使面筋过强,对面制品加工产生负面影响。二、化学化学科试题旨在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试题还应考查考生初步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一)能力要求1观察能力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的能力。2实验能力(1)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的能力。(3)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4)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5)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或评价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3思维能力(1)对中学化学应该掌握的内容能融会贯通。将知识点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地存储,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2)能将化学问题分解,找出解答的关键。能够运用自己存储的知识,将它们分解、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应用能力。(3)能将化学信息(含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数据和各种信息、提示、暗示),按题设情境抽象归纳、逻辑地统摄成规律,并能运用此规律,进行推理(收敛和发散)的创造能力。(4)通过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选择和评价的能力。(5)将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和推理(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4自学能力(1)敏捷地接受试题所给出的新信息的能力。(2)将试题所给的新信息,与课内已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这四种能力范畴,事实上是有重叠交叉的。一个试题可以测试多种能力或是一种能力中的多个层次。(二)考试范围及要求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一般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五个方面。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l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2化学用语(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3)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4)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3化学中常用计量(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g·mol-1,)、气体摩尔体积(L·mol-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mol·L-1,)、阿伏加德罗常数。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4化学反应与能量(1)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2)理解氧化还应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初步了解新能源的开发。5溶液(1)了解溶液的含义。(2)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3)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4)初步了解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5)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6物质结构(1)了解原子的结构及同位素的概念。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2)以第1、2、3周期的元素为例,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3)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初步了解氢键。(4)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及其性质。7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IA和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联系。(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含义。理解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4)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9电解质溶液(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3)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4)了解水的电离、溶液pH等概念。(5)了解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6)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7)理解原电池原理。初步了解化学电源。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法。(8)理解电解原理。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重点掌握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了解其他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1IA和A族元素——典型的金属(1)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和镁化学性质。(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IA、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3)以氢氧化钠为例,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2卤族元素——典型的非金属(1)以氯为例,了解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3)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了解几种重要的含卤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3其他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如:H、O、S、N、P、C、Si)(1)了解这些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物的性质。(2)以Na2,O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3)掌握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4)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产中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初步了解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5)了解常见盐类的性质和用途。(6)初步了解常见化肥的基本性质。(7)了解硫、氮、碳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及其防治。(8)初步了解氟氯烃、含磷洗涤剂及粉尘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9)初步了解生活用水的净化及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4其他常见的金属(如:Fe、Al)(1)了解金属的通性及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初步了解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2)掌握Fe和Al的化学性质。(3)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4)以Fe()、Fe()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5)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6)初步了解合金的概念。5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6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有机化学基础1了解有机化合物数目众多和异构现象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2理解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概念。能够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中各种原子的连接次序和方式、基团和官能团。能够辩认同系物和列举异构体。了解烷烃的命名原则。3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握各类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炔)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4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乙醇、溴乙烷、苯酚、甲醛、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脂、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5了解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和环保的概念。6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7以葡萄糖为例,了解糖类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8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9初步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由单体通过聚合反应生产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原理。10通过上述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11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化学实验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2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5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6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7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和评价实验方案。8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化学计算1掌握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3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4掌握有关溶液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5掌握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6掌握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7掌握有关燃烧热的简单计算。8以上各类化学计算的综合应用。更多详情请咨询北京高考网更多详情请咨询北京中考网北达教育,学习的加油站!中高考技巧、解题路线和逻辑心理的完美结合,就在北达教育!专家咨询热线:010- 57193112 / 84476965 / 59431609 / 52854102,绪言)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管口出现小水滴,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2、水的污染来自于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铁)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2、铁生绣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绣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4。3、防止铁制品生绣的方法: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具体操作是:在其表面刷油漆,在其表面涂油,金属制品表面镀上其它金属,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4、黑色金属:Fe、Mn、Cr(铬) 有色金属:除前三种以外都是,如Cu、Zn、Al5、合金(混合物):是由一种金属与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铁的合金有:生铁和钢(混合物)生铁的含碳量在2%—4.3%之间,钢的含碳量在0.03%—2%之间。生铁分为白口铁、灰口铁和球墨铸铁,球墨铸铁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某些场合可以代替钢。 钢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6、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不能:置换)炼钢设备:转炉、电炉、平炉。 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把生铁中所含的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转变为气体和炉渣而除去。7、白口铁的用途:用于炼钢、灰口铁的用途制造化工机械和铸件。低碳钢和中碳钢用来制造机械零件,钢管。高碳钢用来制刀具、量具和模具。8、锰钢中合金元素为锰,韧性好,硬度大;不锈钢中合金元素为铬、镍,抗腐蚀性好;硅钢中合金元素为硅,导磁性好;钨钢中合金元素为钨,耐高温,硬度大。9、导电性:银铜铝,铝和锌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阻止进一步氧化。铜生锈是铜和水、氧气、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钛耐腐蚀性好。,(溶液)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加水升温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熟石灰对温度例外增加溶质降温蒸发溶剂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加水降温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2、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3、分离:KCl和MnO2方法为过滤,步骤:溶解、过滤、蒸发,NaCl和KNO3方法为结晶,步骤:溶解、冷却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KNO3、CuSO4)冷却饱和CuSO4溶液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4、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盐酸中溶质是HCl,石灰水中溶质为Ca(OH)2,食盐水中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C2H5OH。,(组成与结构)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氯分子)(A、Cl B、Cl- C、2Cl D、Cl2)。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力行业电网公司技术岗位预测试题集
- 2025年旅游行业公共卫生管理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桌面裁判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专业基础环境与人员保护)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招聘面试官进阶课程后勤管理面试题解析与实战模拟
- 2025年健康管理师面试技巧试题及答案
- 河南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测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云计算技术进阶教程与实战题集
- 2025年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面试题集
- 电视摄像与画面编辑第1章课件
- 设备检修管理流程图
- 堤防工程重点难点
- 卸料平台(落地搭设)验收记录表
- 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之学业质量标准与考试评价解读PPT
- 新媒体研究方法教学ppt课件(完整版)
- 监理工作流程图及监理工作制度
- 《文殊真实名经》
- 二年级上册口算表内乘法练习50道x20份
- 调试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第八章国际金融法律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