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防控现场指导意见书.doc_第1页
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防控现场指导意见书.doc_第2页
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防控现场指导意见书.doc_第3页
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防控现场指导意见书.doc_第4页
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防控现场指导意见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X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现场指导意见书受XX卫生局委托,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 单位进行了手足口病防控措施的现场指导,提出要求与建议如下:1、晨检、因病缺课记录与报告。2、重点人群重点场所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3、疫源地消毒指南,消毒方式、消毒方法、消毒记录。4、洗手六步法,必须流动水洗手及什么情况下必须洗手,如何洗手,洗手的方式方法。5、常洗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措施的健康教育内容。6、XX疾控中心将不定期到现场进行消毒剂浓度、消毒效果的监测与评价。7、儿童入园时,与每一位儿童家长签署防控手足口病要求意见书。附件1、重点人群、重点机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附件2、手足口病疫源地消毒指南附件3、关于强力推行“洗手六步法“宣传健康教育和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工作的通知(XXX发XXXXXX号)附件4、托幼机构和学校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附件5、防控手足口病要求意见书附件6、学生因病缺勤登记日志(对以上的指导意见与技术要求,我单位已完全掌握,并承诺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要求幼儿园手工填写 幼儿园(所) 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章)负责人: 指导人: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XXXX-XXXXXXX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附件1、重点人群、重点机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1散居儿童的预防控制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2)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5)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6)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2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1)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2)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3)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4)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5)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6)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7)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附件2、手足口病疫源地消毒指南一、消毒措施(一)随时消毒。随时消毒是指对患儿污染的物品和场所及时进行的消毒处理。患儿居家治疗的,不可在传染期前往托幼机构或学校,也不可与其他儿童接触,患病期间应做好病家的随时消毒。随时消毒特别要注意下列物品和场所:分泌物或排泄物(粪便、疱疹液等)及其污染的场所和物品、生活用具、手、衣服、被褥、生活污水、污物。(二)终末消毒。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包括患儿和隐性感染者)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的彻底的消毒处理,应确保终末消毒后的场所及其中的各种物品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终末消毒特别要注意病家、托幼机构、小学和病房。1病家消毒当患儿住院、康复或死亡后,应及时做好病家的终末消毒。病家终末消毒的对象包括:住室地面、墙壁,桌、椅等家具台面,门把手,患儿奶嘴、奶瓶、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玩具,厕所、卫生间,垃圾,污水等。2托幼机构和小学发生疫情的托幼机构和小学停课后应及时做好终末消毒,包括:校区内室内外地面、墙壁(墙壁可只消毒至2m高),门把手、楼梯及其扶手,场所内的各种物品表面,特别要注意患儿的衣服、被褥,学习用品,玩具,奶瓶和餐饮具,厕所、卫生间,污水、垃圾等。(三)预防性消毒。1家庭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无患病儿童的家庭,应注意家庭成员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应注意勤洗手、洗澡,勤换洗衣物,勤晾晒被褥。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家庭地面和桌、椅、床、柜、门把手等各种物体表面应做好卫生清洁。婴儿奶嘴、奶瓶煮沸消毒20min后使用。儿童玩具定期清洗。搞好厨房、卫生间卫生。特别是有小孩的家庭,家庭成员回家后应及时洗手、更衣,有客来访后,对相关物品进行清洁处理,必要时进行消毒。2托幼机构和小学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没有发生手足口病疫情的托幼机构和小学应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做好环境卫生及粪便无害化处理。保育员、教师要保持手部清洁,并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幼儿活动室、教室和宿舍等要保持良好通风。活动室、教室、宿舍等地面每天湿式拖扫,每周末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拖地一次。门把手、桌、椅等各种物体表面每天用清水擦拭,每周末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玩具保持清洁。搞好食饮具消毒和食品卫生。二、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1室内空气 应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病家、托幼机构和小学以自然通风为主。2地面、墙壁对污染地面、墙壁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作用15min。泥土墙吸液量为150 ml/m2300 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 ml/m2。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 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min。3物体表面 对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桌椅台面、水龙头等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15min,必要时用清水擦拭干净以免腐蚀损坏。4污染物 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等最好用固定容器盛放,稀薄的排泄物、呕吐物,每1000mL 可加漂白粉50g或含有效氯20000mg/L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h。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含有效氯5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15min,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被排泄物、呕吐物等污染的地面,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覆盖,作用60min后清理。5衣物、被褥等织物患儿的衣服、被褥需要单独清洗,用70以上热水浸泡30min,患儿所用毛巾、擦手巾、尿布等每次清洗后煮沸5min。6奶瓶和食饮具 患儿的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并煮沸消毒20min后使用。食饮具每天煮沸消毒20min,也可用含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7玩具、学习用品患儿接触过的玩具、学习用品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浸泡,作用15min后用清水擦拭、冲洗干净。8手手的消毒用0.5% 碘伏溶液作用23min后清水冲洗干净。看护人在给患儿换尿片、处理粪便,或直接接触患儿分泌物、皮肤疱疹前后要按正确方法洗手,或进行手消毒。特别需要注意常规的免洗手消毒液对肠道病毒无效。9厕所、卫生间患儿使用后的便盆、便池、坐便器先投入50g漂白粉,作用60min后再冲水。坐便器表面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喷雾、擦拭消毒,作用15min。厕所、卫生间使用的拖把采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15min后再用清水清洗,厕所、卫生间的拖把应专用。10垃圾垃圾喷洒含有效氯10000 mg/L消毒剂溶液,作用60min后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11污水污水按每升加4g漂白粉或2片消毒泡腾片搅匀,作用60min。附件3 XXX发XXXXXX号关于强力推行“洗手六步法“宣传健康教育和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工作的通知附件4、托幼机构和学校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一、园(校)卫生(一)活动室、宿舍、教室。保持通风,尤其是气温低时要定时开窗通风;勤晒被褥,保持被褥整洁和地面、桌面、台面、清洁。(二)玩具和教具。定期洗涤、擦拭和消毒。(三)饮水与饮具。供应开水或纯净水;饮具不交互使用,要定期消毒。(四)门把手。活动室、教室、宿舍、餐厅和卫生间的门把手,使用消毒剂浸泡毛巾每天擦拭消毒一次。(五)幼儿毛巾。流行季节或本(园)校发现病人后,每天煮沸消毒一次。(六)食堂和餐厅。食堂须有卫生许可证,员工须有健康体检合格证;不采购和使用腐烂、变质、过期原料;室内清洁卫生,餐具定时消毒。(七)厕所。保持通风和清洁卫生,要指定人员经常清理厕所粪便,对粪便做无害化处理。二、师生个人卫生(一)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二)保持一人一饮具和一餐具,独自使用一条毛巾。(三)饭前便后使用肥皂洗手。(四)不随地吐痰和大小便;咳嗽时使用手纸或手帕遮掩口鼻;不当别人面擤鼻、打喷嚏。(五)不随地抛扔手纸等垃圾。(六)不去人群聚集的场所,不在人群聚集场所逗留;不去手足口病病人家庭走访,不与手足口病病儿玩耍。三、晨检要求(一)流行季节须坚持每日晨检制度。(二)每日晨检首先观察学生或儿童体温;对体温异常的学生或儿童须检查有无手、足皮疹和口腔疱疹。(三)对有体温升高和手、足皮疹及口腔疱疹者,当面要求或电话通知其家长带领子女到医院就诊,并将诊断结果报告本幼儿园(或托儿所,或学前班,或学校)。(四)接到家长报告后,须落实病人痊愈后7天才能入园(校)的规定,并进一步严格晨检。四、消毒工作发生疫情时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见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附件5、防控手足口病要求意见书尊敬的 儿童家长:您好!目前仍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请各位家长提高警惕,不可掉以轻心,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此,向各位家长告知手足口病的防范措施,请家长与我们共同配合,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为了防止该疾病的传播,我园已经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 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立即通知家长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2.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求老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3. 教室和寝室等场所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4. 每日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5.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6. 配合卫生、教育部门采取其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为了孩子健康,请家长务必做到以下几点:1.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回家后洗手,勤洗澡,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2. 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3. 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4. 家长要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减少孩子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5. 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需隔离治疗、居家休息,时限为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隔离期满后需凭莫旗人民医院开具的返园证明方可返园。尊敬的家长,手足口病可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