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天马行空官方博客:/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化学除草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苗圃化学除草是苗圃经营管理的一项先进技术,具有使用方便、效果好、除草持效时间长、高效、经济、低毒、低残留、对人畜安全等特点。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已广泛应用这一技术。我国近年来也开始较多地采用。普及林业苗圃化学除草技术已成为当今林业苗圃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技术之一。下面将几种主要苗木的除草技术简介如下:1几种主要苗木的化学除草技术及应用效果1. 1云杉在4月下旬播种后,用扑草净每667m250-100g,或用西玛津75g,兑水40kg,用喷雾器或细孔喷水壶均匀喷洒,能抑制禾本科、蓼科杂草的生长,能有效的防除十字花科、车前科、菊科、木贼科等科的杂草,除草效果达91%以上,对出苗无影响。出苗后当杂草刚萌发时,可用果尔每667m210-15ml兑水50kg,于床面均匀喷雾,作土壤处理,能有效地防除1年生单、双子叶杂草,除草效果好,对苗木生长无影响。以后再出现杂草可用盖草能每667m210-15ml兑水40kg,于床面均匀喷雾,能有效地防除1年生禾本科杂草。1. 2油松播种苗出苗前,用喷雾器喷雾进行土壤处理,使床面表层土壤吸附药剂,形成药层,当杂草种子萌发时杂草幼苗与药液接触而被杀死。苗木出齐后根据杂草生长情况施第2次药。换床苗,在栽植结束后施药。播种苗及换床苗使用的药剂种类及用量(商品量)见表1。表1油松苗床化学除草适宜药药剂名称用药量(g/ m)播后苗前播种苗苗期换床苗25%除草醚1-52-53-510%杀草胺3-93-77-950%扑草净0. 1-0. 20. 05-0. 20. 5-150%阿特拉津0. 5-180%五氯酚钠0. 1-0. 50. 2-0. 51-21. 3华北落叶松、樟子松4月下旬,播种覆土后,用果尔每667m215-20ml水50kg,或用草枯醚每667 m2100-150g,用喷雾器喷洒于苗床,防除1年生单、双子叶杂草95%以上。在6月份当苗圃出现杂草时,再次施用上述药剂,需一人在前喷药另一人在后喷清水洗苗,除草效果95%以上。当苗圃里出现以禾本科杂草为主时,可用盖草能或禾草克,每667 m2用5-10ml兑水40kg,喷雾于床面能有效地防除1年生禾本科杂草,对苗木安全。当苗圃出现双子叶杂草较多时,可用果尔或阿特拉津,每667 m2用量分别为10-15ml、50-100g,兑水40kg,针对性喷雾作叶面处理,除草效果达95%以上。1. 4泡桐在埋根后覆盖地膜前用扑草净或拉索或氟乐灵,每667 m2用量分别为60g、70ml、50ml兑水50kg,均匀喷雾于床面,能有效地防除1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对幼苗安全。当苗高10cm左右,苗圃出现以禾本科杂草为主时,用盖草能或禾草克,每667 m2用药量各为5-10ml兑水40kg,均匀喷雾于床面,除草效果达90%以上。当苗圃出现双子叶杂草为主时,每667 m2用果尔10ml盖草能3ml兑水50kg,针对性地喷洒于苗木的行间,除草效果好,对苗木安全。泡桐播种苗,由于泡桐种子小,播种后出苗前一般不进行化学除草,待苗木出土半月后,将大草拔除,每667 m2用扑草净50-100g拌过筛的细土40kg,均匀撒施到床面上,然后扫清苗木叶片上的毒土,能有效地防除1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对苗木安全(注意:使用氟乐灵作土壤处理,需覆土以防止除草剂挥发和光解,以利提高药效;泡桐种子小,常和杂草种子分布在同一个土壤层次中,因此一般不进行播后苗前处理,以防产生要害)。1. 5刺槐播种覆土后,立即施用杀草胺或拉索,每667 m2用量150、140ml兑水50kg,均匀喷雾于床面作土壤处理,对单、双子叶杂草有很好的防除作用。当苗高3cm以上时,在间苗前如苗圃中以1年生禾本科杂草为主,可用盖草能或拿捕净,每667 m2用药有效量分别为5-10ml、20 -30ml兑水40kg,均匀喷雾于床面作叶面处理,除草效果达90%以上。当苗圃中以双子叶杂草为主时,每667m2用果尔10-15ml兑水50kg,均匀喷雾于床面,能把床面上的阔叶杂草杀死(注意:拉索乳油对塑料制品有腐蚀作用,储藏器应用铁制品;化学除草应在间苗、定苗前进行, 这样间苗、定苗时可把有药害的苗木拔掉)。1. 6榆树同一种除草剂因苗龄不同,施药量亦不同,当年播种苗用药量低些, 2年生以上的留、换床苗用药量高些。当年播种苗施用的药剂及用量见表2。表2榆树苗床适用的除草剂种类及用量药剂名称用药量(g/ m)播种前土壤处理播种苗苗期处理10%杀草胺3-52-330%杀草醚1-21-253%百草稀0. 3-15%灭草胺6-8榆树幼苗期对多数除草剂比较敏感,所以在播种前15-20d作播前土壤处理比较适宜,可以杀死早春性杂草幼芽,对幼苗也较安全。播种苗苗期处理,于出苗后1个月左右采取毒土法施药,可以避免药害。留床和换床2年生以上的大苗苗期药剂处理,由于苗龄大,苗木高,可用草甘膦定向喷雾法防除杂草,每667m2用药60-80g,兑水50kg。1. 7杨、柳树扦插苗和留根苗,由于新萌发的嫩芽对多数除草剂都敏感,因此应在扦插后芽孢开放前使用土壤处理除草剂,每667m2用扑草净100-150g或敌草隆60-100g或五氯酚钠300-400g,能有效的防除1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幼芽及小草。苗期每667m2用豆科威120-150g或茅草枯400-500g防除1年生禾本科阔叶杂草和刺儿菜、苣荬菜等。对2年生以上的杨、柳树,每667 m2用草甘膦100ml或用磷脂混剂即草甘膦每667 m2有效量50ml加2, 4-DJ酯70 ml在杂草10cm以下时,均匀喷雾于苗木行间,不能使药液飘移到苗木茎叶上,要将喷头放低,在无风天接近地面喷洒,能有效的防除1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地上部分。1. 8核桃、板栗播种后出苗前可用残效期短的五氯酚钠或百草枯,每667 m2用量800g或30 ml兑水40kg,均匀喷雾于床面,能有效地防除各种小草,到苗木出土时药剂已失效,对苗木安全。也可作土壤处理,选用的除草剂有拉索、氟乐灵、扑草净、阿特拉津,每667 m2用有效量分别为90ml、90ml、60g、60g,兑水50kg,均匀喷雾于床面。可有效防除1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对核桃、板栗出苗及今后的生长无影响。当核桃、板栗1年生苗高达5cm左右,可用上述除草剂,掺入反复过筛的细土,每667 m2拌土40kg,并用塑料薄膜封闭4h,然后用筛子均匀筛于床面,扫清苗木叶片上的药土,能有效地防除1年生单、双子叶杂草,残效期1-3个月,对苗木生长无影响。以后当苗圃出现以禾本科杂草为主时,用盖草能或禾草克,每667 m2有效量都为5-10 ml兑水40kg,均匀喷雾于床面,作叶面处理。如苗圃出现以双子叶杂草为主或单、双子叶杂草混生时,每667 m2用果尔有效量8ml、盖草能有效量5 ml兑水40kg,充分混合后,均匀喷雾于床面,除草效果达90%以上,残效期达2个月以上。1. 9沙棘在播种结束后每667 m2用果尔15-20 ml兑水40kg均匀喷雾于床面及床沟上能有效的防除1年生单、双子叶杂草,药效达1个半月以上。苗木出土后,每667 m2用盖草能10 -15 ml兑水40kg,均匀喷雾于床面,能有效地防除1年生杂草。特别是杂草在1-2叶期,喷施效果最佳。为节省喷药次数可待杂草多萌生些,在不超5叶期喷施,对苗木安全。2影响除草剂药效的因素2. 1植物的生育阶段每一种除草剂的杀草范围与当地主要危害杂草相适应,才能得到较好的除草效果。杂草越小除草剂的杀草效果越明显。如氟乐灵每667 m2用量80 ml对2叶以下的稗草效果明显,对3叶稗草有抑制作用,而对4叶以上的稗草就看不出药效,因此除草要除小除早。2. 2气象条件2. 2. 1光照有些除草剂药效的发挥与光照有关,如二苯醚类除草剂在光照下才能杀死杂草,在黑暗中无效。这类药物光照越强药效发挥得越好。2. 2. 2风雨喷洒除草剂应在晴朗无风天气中进行,喷药时有大风药液随风飘移影响药效,喷药后遇到大风或雨,往往会把带有除草剂的表层刮走或冲走,降低药效。2. 2. 3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一般温度高,杂草生理活动能力强,吸收药量多,则对杂草的毒害作用大,药效随之提高。叶面喷雾以气温20-30为最好。2. 3土壤条件2. 3. 1土壤酸碱度碱性土壤中长出的杂草比酸性土壤中长出的杂草对除草剂敏感。2. 3. 2土壤湿度在湿润条件下杂草生长旺盛,角质层薄,除草剂易渗入,比较容易吸收。2. 3. 3土壤组成土壤中有机质越多,其吸附药剂越多,因此降低了除草剂的使用效果。一般用药量的顺序是:黑土粘土壤土砂土。2. 4经营管理措施床面平整程度,地面有无覆盖物,都能影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床面不平药液喷施会不均匀,影响药效;地面有覆盖物药液不能与杂草接触也影响药效。参考文献1陈国海,等.林业苗圃化学除草指南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1.2张殿京,等.化学除草应用指南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 12.3姚满生.新编蔬菜田化学除草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0, 3.用于防除杂草的农药。主要用于农田,也用于牧场、河道、公路、公园、森林防火道等处。除草剂的应用可节省劳力,提高除草效率,减少因杂草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为改变栽培方式,发展免耕、少耕和飞机播种创造了条件。使用的药物有无机类和有机类。无机除草剂如亚砷酸钠、氯酸钠等因选择性差、用量大而逐渐被取代。有机除草剂选择性强、用量少、除草活性大,按化学结构可分为苯氧羧酸类、均三氮苯类、取代脲类、酰胺类、二硝基苯胺类、氨基甲酸酯类、酚类、二苯醚类、苯甲酸类、季胺盐类、脂肪酸类、有机磷类、杂环类等。应根据作物和田间主要杂草种类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同时注意正确协调作物、杂草、除草剂、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防止对除草剂药效的不利影响。草甘膦化学名称为N一膦酸甲基甘氨酸是一种高效、低毒、对土壤无残留的广谱性芽后内吸灭生性除草剂。该产品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保护产品,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 草甘膦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灭生性旱地除草剂。适用于果园、茶园、路旁、护林带及甘蔗、橡胶、剑麻、森林园地除草。能防除一年生及多年生恶性杂草。使用除草剂应注意的问题除草剂灭草具有省工、快速、彻底等诸多优点,但除草剂种类多,性能特点各异,使用不当极易造成对作物的药害。实践证明,要使除草剂既能充分发挥药效又不致伤害作物,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了解除草剂在杂草和作物间的选择途径 施用除草剂时可利用作物与杂草在形态、生理、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差异及除草剂的一些特性,避免对作物产生药害,共有4个途径。 1.时差选择:利用一些除草剂残效期短的特性,在作物播前或播后出苗前施用不会影响作物发芽和生长,如西玛津防除玉米田杂草在玉米播后苗前使用安全有效。 2.位差选择:利用杂草和作物植株高矮和根系的深浅不同,将除草剂施于杂草茎叶或土壤表层,而对植株较高大、根系较深的作物无害,如灭生性的草甘磷用于果园除草。 3.形态选择:有些除草剂起作用是利用单双子叶植物在叶片宽窄、角度、角质层厚度及生长点是否裸露等方面的不同,在同样施药情况下,双子叶植物叶片宽大平展(受药面积大)、角质层薄(药剂易展布及渗入)、生长点裸露,从而易被杀死,单子叶植物情况相反可不受伤害,如2,4-D类适于禾本科作物田内防除双子叶杂草属于此种类型。 4.生理选择:有的作物体内有特殊的水解酶可使除草剂分解而不受害,杂草无此功能即被杀死。如敌稗用于稻田内除稗草对水稻安全属此类。 实际应用时,应根据作物和杂草两方面的特点确定采取哪种选择方式保护作物,如果园除草利用位差选择,农作物田除草多用时差及形态选择。另外,有的作物对一些除草剂具有自然抗药性,如玉米、大豆、花生对拉索抗药力较强,小麦对绿麦隆抗药力强,水稻对敌稗抗药力强,在选择除草剂品种时应可优先考虑。 二、明确除草剂的除草对象 除草剂的防除范围有广有窄,多数品种具选择性,有一定的除草范围,有的只能杀死一年生杂草,如敌草隆;有的适于杀双子叶杂草,如2,4一D类;有的适于杀单子叶杂草,如拉索,需根据农田杂草种类组成对症选用。少数是灭生性的,凡是绿色植物都能杀死,但使用不安全。较适用于果园、林地及非耕地,如草甘膦。 三、弄清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点 除草剂的杀草作用方式主要有触杀和内吸两种,前者只能杀死杂草接触药剂的局部组织,不能在体内传导,一般只能杀死一年生杂草,如除草醚;后者能被杂草吸收,并在体内传导,能杀死多年生深根性杂草,如草甘膦、茅草枯。另外,触杀型除草剂的作用点有的是地上部的茎叶(如果尔、利农),有的是芽(如五氯酚钠、除草醚);同样,内吸型除草剂的作用点也不同,有的是茎叶(如草甘膦),有的是芽(如氟乐灵),还有的是根(如绿麦隆),也有的兼有两个作用点,如茅草枯既能被茎叶吸收也能被根吸收。这就决定了有的除草剂对已出土的杂草无效,如氟乐灵,只能在播前作土壤处理,有的除草剂则对末出土的杂草无效,如草甘膦必须在杂草苗期作茎叶处理。总之,弄清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点是确定施药方法和时间的依据。 四、选择适宜的施药方法和时间 除草剂的具体施用方法有喷土面、喷土面后混土、撒药土和喷茎叶4种,前3种方法主要用于使用点是芽和根的除草剂,是农作物除草用得较多的方法;喷土面后是否混土,一是根据药剂的特性,有的易光解,喷后必须立即混土,如氟乐灵;有的须在光照条件下才有效,则不能混土,如除草醚。二是混土与否均可的,是否混土需看土壤墒情而定,干旱时应及时混土并镇压保墒。喷茎叶(或称茎叶处理)用于作用点是叶片的除草剂,如苯达松、稳杀得等,应在杂草较小时施药,并注意尽量不要将药喷于作物上。 另外,从作物方面来看,施药时间有播前、播后苗前、出苗后三个时期。前两个时期为土壤处理,杂草出苗后一般进行茎叶处理,但应注意在作物抗药力强的阶段用,也可在中耕除草后进行。 五、严格掌握用药量 因杂草与作物亲缘关系近,用药量过大易伤害当茬及后茬作物,用量应比施用杀虫剂和杀菌剂严格得多。除草剂用量通常是用亩有效成分表示,各种除草剂亩用量从5g到200g不等(多为50-100g),应严格按说明书要求的剂量使用,不可随意加大,以免产生药害。但有的除草剂适当加大用量可扩大防治范围,则另当别论。如稳杀得除一年生杂草用量为40-50ml/亩,如增至130-167ml/亩可防除多年生杂草。 此外,在生产上确定某种除草剂用量时除了看说明外,还应考虑杂草的大小、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湿度、温度等因素,一般在杂草较大、粘土、有机质含量高、干旱、低温时用药量应加大,反之用量则减少,总之,应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选用说明书中要求用量的上限或下限。草坪除草剂和农田除草剂一样,分为选择性除草剂和非选择性除草剂。根据除草剂处理方式,又分为叶面处理除草剂和土壤处理除草剂、根据除草剂作用方式,分为触杀型除草剂和内吸传导型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在草坪生长期应用,对杂草有效,对草坪安全。草坪除草剂中除草坪宁3号外,都是选择性除草剂。非选择性除草剂在草坪生长期应用,对杂草有效,但对草坪亦有害。例如,草坪宁3号是非选择性除草剂,只能在草坪休眠期应用。叶面处理除草剂对出苗后杂草有效,而对尚未出苗的杂草无效。例如,草坪宁6号、7号、10号等。土壤处理除草剂指在杂草出苗后喷雾无效,而只能用于防除尚未出苗的杂草。例如,草坪宁2号、4号、5号等。应当指出,有些除草剂,既可作为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又可防除苗后早期杂草。例如,草坪宁1号就是有土壤处理兼有苗后早期叶面处理作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它对一百多种杂草包括一年生禾草、阔叶草及许多多年生阔叶草效果很好,并且对百慕大、天鹅绒、早熟禾、海滨雀稗等草坪高度安全。触杀型除草剂是指除草剂喷施后,在植物体内不能移动。内吸传导型除草剂是指除草剂喷施后,被杂草的叶、根、茎吸收,在植物体内可传导、移动。喷到杂草的第一张叶片后,会被传导到第二或第三张叶片,或会被传导到根部。另外还有一些兼有两种吸收方式的除草剂,如草坪宁9号是触杀型并具有轻微内吸传导作用的土壤处理兼苗后早期叶面处理作用的选择性除草剂。草坪生长期以药土法施药或草坪休眠期喷雾,既可杀死苗后杂草,又可控制芽前杂草。 根据除草剂的杀草谱分类,我们将草坪除草剂分为除禾草、除莎草除草剂,除阔叶草除草剂,还有兼除禾草和阔叶草、兼除莎草和阔叶草、兼除禾草和莎草、或兼除三类杂草的除草剂。例如,PP98040就是除禾亘的除草剂,它可以有效地防除一年生禾草,如稗草、狗尾、马唐、牛筋草等杂草,对结缕草、马尼拉、早熟禾、马蹄金安全。草坪宁7号兼除莎草和阔叶草,草坪宁1号、2号兼除禾草和阔叶草,草坪宁9号兼除三类杂草(一年生杂草)。这些除草剂中,1号和4号的药效期长,但不能在树下应用。5号和9号可以在树下应用,但只能用药土法或药砂法撒施或在草坪休眠期喷施。若在草坪生长期喷雾,对草坪有影响,7天后可恢复。6号和10号都可防除阔叶草,6号只能防除4叶期前的阔叶草,而10号可防除4至8叶期的阔叶杂草。草坪宁1号在高尔夫球场草坪连续应用5年后,就要换用草坪宁2号,否则,一旦杂草产生抗性,防除就相当困难。除草剂作用机理研究的新进展湖南化工研究院 欧晓明 唐德秀自2,4-滴于1946年开始使用以来,除草剂工业已有50多年的发展史,迄今已成功地开发出了一大批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剂作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重要组分,是农田除草技术中最可靠、最经济的手段。当前,主要农作物的杂草治理仍然以选择性除草剂为主,但由于作用机理相同的除草剂的反复使用,导致杂草种群对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现有杂草种群抗药性的发展,以及因除草剂施用和栽培措施不当所引起的杂草种群飘移现象已成为人们寻求新除草剂的重要动力。除草剂新颖的作用机理不仅可克服杂草抗药性的产生,而且还可替代那些已表现出抗药性的除草剂品种。因此,未来的除草剂应朝着高效、低毒、可防治抗性杂草和不易引起环境问题的方向发展。一、除草剂靶标研究概况目前除草剂的创制研究主要是采用传统的随机筛选方法,从整株植物水平来评价化合物对植物的药害及其对作物的选择性。多年来,人们通过对化合物的随机筛选找到了许多具有不同作物机制的除草剂。有意思的是,通过随机筛选发现的除草剂,无论其化学结构如何,其作用关键步骤而发挥除草作用。迄今,已确定的除草剂靶标约为15种(表1)其中在除草剂创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分子靶标有2种,即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和乙酰乳酸合成酶(ALS)。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开发产生了许多新的ALS制剂,而protox对各种不同化学类型化合物的敏感性导致发现了许多新颖的除草剂。自1992年以来,在除草剂的作用机制研究中最显著的成就是确定了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属于一种新颖的分子靶标部位。例如,Ellis等(1997)发现2-(2-硝基-4-三氟甲基苄基)-环己烷-1,3-二酮和2-(2-氯-4-甲基磺酰基苄基)-环己烷-l,3-二酮均是通过抑制植物体内HPPD而表现出显著的除草活性的。生理部位分子靶标除草剂类型及其代表性品种光合作用电子传递(PSII)电子传递(psI)D1蛋白电子传递分流器三嗪类(秀去津、西玛津、扑草净),三嗪酮类(嗪草酮),尿嘧啶类联吡啶类(百草粘、敌草快)色素合成四吡咯合成类胡萝卜素合成质体醌合成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八氢番茄素脱氢酶4-羟苯基丙酮酸双氧酶二苯醚类(三嗪羧草醚、氟磺胺草醚、乳氟禾草灵),邻苯二甲酰亚胺类(氟亚胺草酶),恶二唑类(恶草酮),三唑啉酮类(磺酰三唑酮),三唑吡啶酮类(吡啶草酮)三酮类(磺草酮),异恶唑类(isoxaflutole),吡唑类(吡唑特、苄草唑)氨基酸合成芳族氨基酸支链氨基酸氮同化EPSP合成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谷氨酸合成酶甘氨酸类(草甘膦、草硫膦)磺酰脲类(氟磺隆、苄嘧啶隆),咪唑啉酮类(灭草烟、灭草喹),三唑嘧啶类(吡嘧磺草胺),嘧啶水杨酸类(嘧硫草醚、双嘧草醚)次膦酸类(草铵膦)脂类合成脂肪酸合成脂肪酸延长乙酰CoA羧化酶未知芳氧基苯氧丙酸类(禾草灵、吡氟禾草灵),环己烯二酮类(稀草酮、稀禾定)硫代氨基甲酸酯类(菌达灭、禾草特、禾草酮)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干扰(微管组装)有丝分裂(微管组织中心)-微管蛋白未知二硝基苯胺类(氟乐灵、氟草胺、氨磺乐灵),磷酰胺类(甲基胺草磷、抑草磷),哒嗪类(氟草定)氨基甲酸酯类(氟苯胺灵、苯胺灵),氯乙酰胺类(甲草胺、丁草胺、丙草胺),乙酰胺类(双苯酰草胺),氧代乙酰胺类(苯噻草胺),四唑啉酮类(fentrazamide)细胞壁形成细胞壁合成纤维素合成酶腈类(敌草腈),苯酰胺类(异恶草胺)维生素合成叶酸合成二羟蝶酸合成酶氨基甲酸酯类(磺草灵)生长素功能合成生长素与IAA相同苯氧类(2,4-D、MCPA、稗草胺)苯甲酸类(麦草畏),羧酸类(二氯吡啶酸、氨氯吡啶酸、绿草定),唑啉酸类(二氯唑啉酸、喹草酸),其他(苯唑灵)膜功能膜干扰(解偶联)二硝基苯酚类(地乐酚)二、新颖的除草剂靶标部位与高通量筛选最近,人们发现了新颖除草剂7个可能的作用靶标:(1)7,8-二氨壬酸对生物素生物合成的脱磺代生物合成酶的抑制;(2)双磷酸酯类对类萜合成的牦牛儿双磷酸酯合酶的抑制;(3)6-甲基邻氨基苯甲酸对芳族氨基酸合成的邻氨基苯甲酸合酶的抑制;(4)三唑磷酸酯类对组氨酸合成的咪唑甘油磷酸酯脱氢酶;(5)缩氨基脲对生长运输的抑制;(6)2-(4-甲基苯氧基三乙胺)对类胡萝卜素合成的番茄红素-环化酶的抑制;(7)草甘磷和马来酰肼对NH4同化作用的谷氨酰胺脱氢酶的抑制等,所有这些靶标部位均不同于现有商品化除草剂的作用靶标,同时,这也为植物学家提供了一种研究植物生理生化途径中的关键酶及其分子空间大小的新工具。此外,除草剂新的分子靶标部位确定之后,人们亦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来改变作物对除草剂的耐受性。遗憾的是,目前人们对有关植物体内敏感靶标部位的性质尚了解不多,例如,对拟南芥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拟南芥体内有1000多种基因。从理论上讲,植物体内每一个基因都可作为潜在的除草剂靶标,问题在于如何确定这些基因具有作为有效除草剂靶标的基本特征,即对它们的抑制是否导致植物生长停止、代谢作用受阻和毒素中间体发生积累等,目前已有人选用新的靶标来设计和筛选除草剂分子。为了缩短除草剂创制的时间进程,寻找新活性化合物的最近趋势是在除草剂创制筛选过程中融入高通量筛选(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HTS)的策略。因为一个公司只有具有快速有效地筛选大量化合物的能力才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Majil(1992)指出离体和活体高通量筛选体系已成为农药工业的重要工具。虽然HTS的使用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但它具有样品分析测定时间短的特点。近年来,人们在微型化、平行化、自动化以及同源测定新方法的开发与高敏感性快速检测设备的一体化方面进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实现了化合物供应、测定操作和数据管理的有效结合。HTS的下一步研究计划就是确定更多的新靶标和开发简单的测定方法。三、GSTs和c在除草剂选择性中的重要性近年来,新除草剂的选择性机制已变得日益重要。尽管除草剂的吸收、传导和靶标部位 敏感性在某些情况下与除草剂的选择性机制有关,但是大多数除草剂的选择性是以耐受作物和敏感杂草对除草剂代谢机制的差异为基础。目前,植物分化代谢(differential metabolism)是除草剂选择性的最重要机制,今后依然对新除草剂的创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和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P450)是除草剂在植物体内最重要的代谢解毒酶系。GSTs主要是催化谷胱甘肽与亲电化合物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的一种胞液酶,其有多种存 在形式,大多数异物体对谷胱甘肽具有高度专一性,而在某些豆科植物中则发现了高谷肽甘肽(hGSH),其中的甘氨酸被-丙氨酸所替代。相对而言,GSTs对异生化合物(除草剂)的专一性要低一些,且具有广泛的重迭能力,自与各种不同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化合物相结合,而要发生共轭则要求异生化合物必须具有一个亲电子位。目前许多市售除草剂均具有这一内在特性,例如莠去津、乙草胺、异丙甲草胺、氟黄胺草醚、三氟硝草醚、吡氟禾草灵、灭草环等。抑或这一亲电子位可通过氧化机制引入,例如,茵达灭(EPTC)的硫氧化作用。作物中的GSTs在其对氯一s一三嗪类、氯乙酰苯胺类、硫代氨甲酸酯类亚砜衍生物、二苯醚、芳氧基苯氧丙酸类和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解毒代谢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可催化调节除草剂的选择性作用。第一个植物GSTs系从高粱属植物(Sorghum sp.)中分离出来的,并已证实该酶与作物对莠去津的耐药性有关,此后,人们分离和鉴定了许多植物的GSTs。最近,CIarke等(1998)提出了除草剂与GSH反应性的代谢测定体系以探讨除草剂结构一生物活性及其结构一反应活性之间的关系,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除草剂降解、选择性和抗性作用机制等方面的了解。P450酶系是结合在内质网膜上含硫醇血红素的氧化酶。在高等植物中执行着各种不同功能,包括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初级代谢物和次级代谢物的生物合成,以及异生化合物的代谢作用等。尽管如此,有关P450酶系中单个P450基因产物功能的研究进展仍较缓慢。此外,P450对除草剂在作物体内的氧化代谢中亦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禾草灵在小麦中;灭草松在玉米、大豆和高粱中;利谷隆在小麦和玉米中;绿麦隆在玉米和小麦中;氯嘧磺隆、烟嘧磺隆和氟嘧磺隆在玉米中;吡嘧黄草胺在玉米和小麦中的代谢等。虽然P450可催化除草剂的各种代谢反应,但除草剂在植物体内主要发生芳基或烷基水解反应和O,N-脱烷基作用。另一方面,某些有机酸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因抑制了植物体内P450的活性而导致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这进一步强调了P450对作物耐药性的重要性。目前,通过对拟南芥基因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拟南芥体内有200余个P450基因,其中一些基因已从不同植物中分离出来,且在酵母中得以表达,并已用于寻找新的P450抑制剂。基于GSTs和P450在除草剂代谢和选择性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些酶系的知识开阔人们的创制思路,并将有助于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研制开发出更新颖的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剂的分类1、根据作用方式分类:(1)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剂对不同种类的苗木,抗性程度也不同,此类药剂可以杀死杂草,而对苗木无害。如盖草能、氟乐灵、扑草净、西玛津、果尔等。(2)灭生性除草剂:除草剂对所有植物都有毒性,只要接触绿色部分,不分苗木和杂草,都会受害或被杀死。主要在播种前、播种后出苗前、苗圃主副道上使用。如草甘膦等。 2、根据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情况分类:(1)触杀型除草剂:药剂与杂草接触时,只杀死与药剂接触的部分,起到局部的杀伤作用,植物体内不能传导。只能杀死杂草的地上部分,对杂草的地下部分或有地下茎的多年生深根性杂草,则效果较差。如除草醚、百草枯等。(2)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药剂被根系或叶片、芽鞘或茎部吸收后,传导到植物体内,使植物死亡。如草甘膦、扑草净等。(3)内吸传导、触杀综合型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触杀型双重功能,如杀草胺等。 3、根据化学结构分类:(1)无机化合物除草剂:由天然矿物原料组成,不含有碳素的化合物,如氯酸钾、硫酸铜等。(2)有机化合物除草剂:主要由苯、醇、脂肪酸、有机胺等有机化合物合成。如醚类-果尔、均三氮苯类-扑草净、取代脲类-除草剂一号、苯氧乙酸类-2甲4氯、吡啶类-盖草能、二硝基苯胺类-氟乐灵、酰胺类-拉索、有机磷类-草甘膦、酚类-五氯酚钠等。4、按使用方法分类:(1)茎叶处理剂:将除草剂溶液兑水,以细小的雾滴均匀的喷洒在植株上,这种喷洒法使用的除草剂叫茎叶处理剂,如盖草能、草甘膦等。(2)土壤处理剂:将除草剂均匀地喷洒到土壤上形在一定厚度的药层,当杂草种子的幼芽、幼苗及其根系被接触吸收而起到杀草作用,这种作用的除草剂,叫土壤处理剂,如西玛津、扑草净、氟乐灵等,可采用喷雾法、浇洒法、毒土法施用。(3)茎叶、土壤处理剂:可作茎叶处理,也可作土壤处理,如阿特拉津等。 除草剂类别1、酚类主要品种:五氯酚钠 :五氯酚钠原粉(75%、65%)作用机制:触杀型灭生性,干扰呼吸作用,适用作物:水稻田稗草、鸭舌草、水马齿、节节草、三棱草、藻类等,其它多种由种子萌发的旱地杂草,如狗尾草、马唐和蓼科杂草等使用方法:土壤处理 水稻田移栽后46天毒土撒施;旱地作物播种后出苗前35天兑水喷雾2、脲类作用机制:抑制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希尔反应适用作物:棉花,玉米,马铃薯,甘蔗,果树,小、大麦,青稞、高梁。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使用方法:土壤处理主要品种:A:伏草隆 中文通用名称: 伏草隆 棉草伏(Cotoran),高度蓝 英文通用名称 :Fluometuron 化学名称: N,N二甲基N(3三氟甲基苯基)脲 商品名及有效量: 伏草隆、棉草伏(Cotoran)(WP)80%、高度蓝 作用特点: 伏草隆为内吸传导性土壤处理剂。药剂主要通过根部吸收,有较弱的叶部活性。其杀草机理与敌草隆相似。 防除对象 :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可用于主要旱地作物防治稗草、马唐、狗尾草、千金子、看麦娘、蟋蟀草、旱熟禾、繁缕、龙葵、田旋花藜等杂草,对多年生杂草防治无效。 使用方法: 1、麦田:播后苗前作土壤处理,每亩用80%棉草伏(Cotoran)(WP)200克,兑水50升土壤表面喷雾.2、玉米田:播后苗前作土壤处理,每亩用80%棉草伏(Cotoran)(WP)100克,兑水50升土壤表面喷雾.3、果园:土壤处理,每亩用80%棉草伏(Cotoran)(WP)150200克,果园中耕后兑水50升土壤表面喷雾注意事项: 1、施药时勿将药液喷撒在作物幼芽或叶子上.2、沙壤土用药要减量作用.3、施药时需防护.B:绿麦隆 中文通用名称: 绿麦隆 英文通用名称: chorotoluron 化学名称: N,N二甲基N(3氯4甲基苯基)脲 商品名及有效量: 绿麦隆(WP)25% 作用特点: 绿麦隆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 防除对象: 麦田看麦娘、繁缕等单双子叶杂草 使用方法: 1、小麦田:小麦出苗前作土壤处理,或者在麦苗3叶期、杂草12叶期作茎叶喷雾处理,亩用量:25%的可湿性粉剂250克.2、玉米、高梁、大豆田:播后苗前或者在玉米45叶期施药,每亩用25%的可湿性粉剂200300克,兑水50升喷雾. 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用药量,用量大时,会对下茬作物造成药害.2、油菜、蚕豆、豌豆等作物对绿麦隆较敏感,不能使用.3、施药时需防护.3、酰胺类作用机制:抑制光合作用适用作物:水田作物:水稻 。旱地作物:玉米、棉花、小麦、花生及茶、桑、果园等。水稻田稗草和其它多种由种子萌发的杂草。使用方法:土壤处理主要品种:A:丁草胺B:甲草胺C:异丙甲草胺D:丙草胺:丙草胺为选择性芽前处理剂。可通过植物下胚轴、中胚轴和胚芽鞘吸收,根部略有吸收,直接干扰杂草体内蛋白质合成,并对光合呼吸作用有间接影响。受害杂草幼苗扭曲,初生叶难伸出,叶色变深绿,生长停止,直至死亡。E:卡草胺F:敌稗G:草萘胺4、杂环类适用作物:水田作物:水稻 。旱地作物:玉米、棉花、小麦、花生及茶、桑、果园等。水稻田稗草和其它多种由种子萌发的杂草。使用方法:土壤处理。类别:1、嘧啶类:抑制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希尔反应。主要品种:丁溴啶2、咪唑类:影响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主要品种:普施特,广灭灵。3、吡啶类:破坏叶绿层膜,中止光合作用。主要品种:A: 百草枯中文通用名称: 百草枯 英文通用名称:paraquat 化学名称 :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 商品名.有效量.剂型: 百草枯20%(AS),克芜踪20%(AS),对草快20%(AS) 作用特点:百草枯是一种速效触杀型灭生性除草剂,对单、双子叶植物的绿色组织均有很强的破坏作用,但无传导作用,只能使着药部位受害,一经与土壤接触,即被吸附钝化,不能损坏植物的根部和土壤内潜藏的种子,因而施药后杂草有再生现象。百草枯系目前世界上第二大吨位除草剂品种。 防除对象:广泛用于旱地作物、园林除草、蔬菜行间、免耕地、非耕地防治小黎、马唐、青蒿、稗草、苋菜、白茅、蓼等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还可用于棉花、向日葵、大豆、扁豆等作物催枯。 使用方法:1.稻、麦(或油菜)轮作倒茬时少耕除草 小麦(或油菜)收割后,不经翻耕,对前茬禾秆和田间杂草,每亩直接用20%的百草枯水剂200-300ml,兑水30-40升,进行喷雾处理。2.玉米地免耕除草 前作收获后,作物地不经翻耕,直接播种玉米,在出苗前,用上述剂量对在面杂草进行叶面处理。3.果园及园林除草 每亩直接用20%的百草枯水剂200-300ml,兑水30-40升,地果树或林木下对地面杂草进行定向喷雾处理,若果园及园林杂草植株个体较大,可在第一次施药后15-20天视情况再施一次药。 注意事项:百草枯在幼树和作物行间作定向喷雾防除杂草时,喷雾器喷头加戴喷雾罩,避免将药液溅至叶片和绿色部分,否则将产生药害。4、其它类:阻碍光合作用和水分代谢。主要品种:灭草松,杀草敏,快杀稗,丁草特,哌草丹,氟草定,恶庚草烷,敌草快,绿草定,喹禾灵,普杀特,噁草酮,燕麦枯。吡氟乙草灵(盖草能):作用特点 :盖草能是一种苗后选择性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性,茎叶处理后很快被杂草叶片吸收输导到整个植株体内,因抑制茎和根的分生组织而导致杂草死亡。 防除对象:盖草能主要用于防治旱地作物(大豆、花生、油菜、棉花、蔬菜等)一年生和多年生的禾本科杂草(马唐、看麦娘、稗草、牛筋草、狗尾草、千金子、白茅等),对阔叶草和莎草无效。使用方法:盖草能用于防治旱地作物杂草每亩用12.5%的盖草能(EC)50-80ml,兑水40-50L,禾草生长至2-5叶期作茎叶喷雾处理。 注意事项:严格施药时期和最佳经济用药量,避免药液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使用者严格防护。苄嘧磺隆农得时(Londax)10%(WP):作用特点:苄嘧磺隆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有效成分可在水中迅速扩散,为杂草根部和叶片吸收转移到杂草各部,阻碍氨基酸、赖氨酸、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阻止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敏感杂草生长机能受阻,幼嫩组织过早发黄抑制叶片生长,阻碍根部生长而坏死。有效成分进入水稻体内迅速代谢为无害的惰性化学物,对水稻安全。 防除对象:主要用于防除水稻移栽田的阔叶杂草(如:鸭舌草、眼子菜、节节菜等)及莎草科杂草(牛毛草、异型莎草、水莎草、萤蔺等),对禾本科杂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防治效果不好。 使用方法:农得时使用方法灵活,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可用毒土、喷雾、泼浇等方法均可。每亩用10%的农得时(Londax)(WP)12-20g,水稻移栽后5-7天施药,药后保持水层5-7cm,保水时间7天,期间可补水。 注意事项 1.施药期间水稻田保持水层5-7cm7天,严格施药时期。2.农得时活性高,用量低,用药量必须准确。3.避免药液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使用者严格防护。5、苯甲酸类适用作物:水田作物:水稻。旱地作物:玉米、棉花、小麦、花生及茶、桑、果园等。水稻田稗草和其它多种由种子萌发的杂草使用方法:土壤处理。主要品种:A、麦草畏中文通用名称: 麦草畏 百草敌(Banvel) 英文通用名称 :dicamba 化学名称: 3,6-二氯-2-甲氧基苯草酸 商品名:麦草畏 作用特点:麦草畏属安息香酸系的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对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均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对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比较安全 防除对象:水稻田稗草、鸭舌草、水马齿、节节草、三棱草、藻类等,其它多种由种子萌发的旱地杂草,如狗尾草、马唐和蓼科杂草等 使用方法:土壤处理 水稻田移栽后46天毒土撒施;旱地作物播种后出苗前35天兑水喷雾.6、磺酰脲类主要品种:作用机制:适用作物:水田作物:水稻.旱地作物:玉米、棉花、小麦、花生及茶、桑、果园等.水稻田稗草和其它多种由种子萌发的杂草使用方法:土壤处理7、二苯醚类适用作物:水田作物:水稻 旱地作物:玉米、棉花、小麦、花生及茶、桑、果园等.水稻田稗草和其它多种由种子萌发的杂草使用方法:土壤处理主要品种:克阔乐,甲羧除草醚,氟磺胺草醚,乙氧氟草醚,三氟羧草醚。乙氧氟草醚:防除对象:水稻田稗草、鸭舌草、水马齿、节节草、三棱草、藻类等,其它多种由种子萌发的旱地杂草,如狗尾草、马唐和蓼科杂草等 使用方法:土壤处理 水稻田移栽后46天毒土撒施;旱地作物播种后出苗前35天兑水喷雾. 8、有机磷类作用机制:灭生性,干扰蛋白质合成 适用作物:水田作物:水稻.旱地作物:玉米、棉花、小麦、花生及茶、桑、果园等防除对象:水稻田稗草和其它多种由种子萌发的杂草 使用方法:土壤处理 主要品种:草甘膦 化学名称:N-(膦羧甲基)甘草酸 商品名.有效量.剂型:草甘膦(AS)10%,农达(AS)41%,镇草宁(AS)10% 作用特点:为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其最大的特点是内吸传导性强,它不仅能通过茎叶传到植物地下部分,而且在同一植株的不同分蘖间也能进行传导,对多年生深根杂草的地下组织破坏力很强,能达到一般农业机械无法达到的深度。 防除对象:草甘膦的杀草谱广,对多种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有防治作用,包括单子叶和双子叶、草本,甚至对木本植物亦有杀伤作用。主要用于防除甘蔗、茶树、桑树、橡胶园、林木、果园、柑桔园的一年生杂草和多年生恶性杂草。 使用方法:10%草甘膦水剂,每亩用量为200300ml,兑水喷雾于防除对象的地上部分,定向喷雾,不能喷雾于作物上。 注意事项:属低毒除草剂,对鱼和其他水生生物低毒,对蜜蜂和鸟类无毒,对环境安全。但施药时应避免直接接触。9、苯氧羧酸类主要品种:A、2,4-滴丁脂:化学名称:2,4-二氯苯氧基乙酸正丁基脂 商品名有效量剂型: 2,4-滴丁脂 72%2,4-滴丁脂乳油 作用特点:2,4-滴丁脂为苯氧基乙酸类激素型选择性除草剂,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药后抑制植物生长发育,后出现畸型,直至死亡。 防除对象:禾谷类作物(小麦、玉米、大麦、高梁、青稞等),牧草地,南方甘蔗田等的阔叶杂草防除,对禾本科杂草无效。 使用方法:旱地作物播种后出苗前35天兑水喷雾作土壤处理,也可地杂草萌发初期作茎叶处理。 注意事项 :1、2,4-滴丁脂挥发性强,对双子叶作物十分敏感,容易引起药害。2、严格施药时期和用量。3、2,4-滴丁脂乳油不能与碱性物质接触。B、2钾4氯钠:商品名有效量剂型:2甲4氯钠 56%2甲4氯钠原粉、20%2甲4氯钠盐水剂. 作用特点:2钾4氯为苯氧基乙酸类激素型选择性除草剂,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药后抑制植物生长发育,后出现畸型,直至死亡。 防除对象:水稻田稗草、鸭舌草、水马齿、节节草、三棱草、藻类等,其它多种由种子萌发的旱地杂草,如狗尾草、马唐和蓼科杂草等. 使用方法:土壤处理 水稻田移栽后46天毒土撒施;旱地作物播种后出苗前35天兑水喷雾. 注意事项 1、2甲4氯对禾本科作物幼苗敏感,容易引起药害,尽量避开在禾本科作物幼苗期使用.2、严格施药时期和用量,使用者严格防护 . C、酚硫杀:作用特点:伏草隆为内吸传导性土壤处理剂。药剂主要通过根部吸收,有较弱的叶部活性。其杀草机理与敌草隆相似。 防除对象: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可用于主要旱地作物防治稗草、马唐、狗尾草、千金子、看麦娘、蟋蟀草、旱熟禾、繁缕、龙葵、田旋花藜等杂草,对多年生杂草防治无效。 使用方法:土壤处理 水稻田移栽后46天毒土撒施;旱地作物播种后出苗前35天兑水喷雾. D、禾草灵 E、吡氟禾草灵 F、精吡氟禾草灵10、三氮苯类适用作物:水田作物:水稻.旱地作物:玉米、棉花、小麦、花生及茶、桑、果园等防除对象:水稻田稗草和其它多种由种子萌发的杂草 使用方法:土壤处理作用机制:制植物光合作用主要品种:西玛净,西草净,环嗪酮,阔叶散,阔叶净,氰草净,嗪草酮。A:扑草净: 防除对象:水稻田稗草、鸭舌草、水马齿、节节草、三棱草、藻类等,其它多种由种子萌发的旱地杂草,如狗尾草、马唐和蓼科杂草等. 使用方法:土壤处理 水稻田移栽后46天毒土撒施;旱地作物播种后出苗前35天兑水喷雾.11、二硝基苯胺类主要品种:二甲戊乐灵,双苯酰草胺,杀草胺,地乐胺 ,氟乐灵。氟乐灵: 防除对象:水稻田稗草、鸭舌草、水马齿、节节草、三棱草、藻类等,其它多种由种子萌发的旱地杂草,如狗尾草、马唐和蓼科杂草等. 使用方法:土壤处理 水稻田移栽后46天毒土撒施;旱地作物播种后出苗前35天兑水喷雾. 12、氨基甲酸脂类作用机制:抑制细胞分裂、光合作用 主要品种:丁草特,卡草胺,禾草丹,灭草灵,灭草猛,甜菜宁,野麦畏,燕麦灵. 适用作物:旱地作物:玉米、小麦,大麦,青稞田,甜菜,大豆,棉花,花生等;燕麦灵对野燕麦有特效 防除对象:旱地作物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使用方法:土壤处理或茎叶处理13、硫代氨基甲酸脂类作用机制:抑制叶片分生组织生长 主要品种 :禾草特,环草特. 适用作物:水田作物:水稻.旱地作物:玉米、棉花、小麦、花生及茶、桑、果园等防除对象:水稻田稗草和其它多种由种子萌发的杂草 使用方法:土壤处理 14、其它类。除草剂被植物根、芽吸收后,作用于特定位点,干扰植物的生理、生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豆淀粉生产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教育行业教育信息化产品创新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现场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与安全生产监管报告
- 2025年美妆行业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的产业链分析报告
- 现在进行时课件文档
- 2026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二中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现代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市衡中清大教育集团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医学影像技术考试设备操作专项训练试卷 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 高中新班主任培训
- 新媒体运营与推广- 课程标准、授课计划
- 肝脏中医知识讲座
- 粉尘清扫记录-带说明
- 可视喉镜培训课件
- 《怎样听课评课》课件
- DB64+1841-2022+养老机构分级护理服务规范
- 《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一讲
- OBE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反向思路初探
- GB 24541-2022手部防护机械危害防护手套
- 智慧产业园综合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