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2015clsi更新_第1页
中文版2015clsi更新_第2页
中文版2015clsi更新_第3页
中文版2015clsi更新_第4页
中文版2015clsi更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CLSI折点更新 摘要 1委员会成员 5本文件主要变化简介 13CLSI建立解释标准和质量控制过程简介 16CLSI参考方法与商品化方法和CLSI与FDA解释标准 折点 17自2010年以来CLSI折点的增加及修订 18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委会宗旨声明 20表格使用说明 21 Table1A 1C抗菌药物的分组 Table2A 2J纸片法及MIC法的解释标准 Table3A 3I筛选实验及确证实验的解释 Table4A 5G质量控制 Table6A 8B制备方案 AppendixA Glossary3补充说明及术语表 变化的概要 M100 S25第13 15页 New 重大的变化2015 1 最大变化引入CarbaNP试验引入流行病学cutoff值 ECVs 的概念折点 沙门氏菌增加了 替代药物 培氟沙星纸片法的折点增加了阿奇霉素的折点 伤寒沙门氏菌 New 重大的变化2015 2 试验和报告推荐药物在U组药物的选择中增加了磷霉素表格使用说明变化附加并着重强调 替代药物 头孢唑林澄清CNS 内酰胺酶的筛选建议 New 重大的变化2015 3 筛选及确证试验增加概述 检测方法删除MHT操作方法质量控制增加当应用商品化系统时 应遵循制造商对于质量控制的建议 澄清应根据需测试的抗菌药物来选择QC菌株增加判断苯唑西林纸片药物含量衰减与否的评估内容 New 重大的变化2015 4 质量控制增加多种药物在相应的质控菌株中的QC范围增加ecoATCC35218关于检测 内酰胺酶的处理意见附录修改肺炎链球菌中头孢洛林药敏结果的建议增加了肠杆菌科中头孢吡肟折点变化 SDD的解释说明增加流行病学cutoff值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耐药机制 新 旧CLSI判断标准 初筛试验阳性和对三代头孢菌素中一种或多种药物耐药 则常规做MHT MHT阳性菌株 应报告对所有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 若阴性 使用M100 S20解释标准来解释碳青霉烯药物MICs 感染控制程序或流行病学调查需要时做MHT 对于MHT阳性菌株 不需要更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试验结果的解释 IntroductiontoTables3Band3C TestsforCarbapenemasesinEnterobacteriaceae Pseudomonasaeruginosa andAcinetobacterspp P112 IntroductiontoTables3Band3C TestsforCarbapenemasesinEnterobacteriaceae Pseudomonasaeruginosa andAcinetobacterspp P112 TheCarbaNP CarbapenemaseNordmann Poirel test CarbaNP试验 CarbaNP确证试验是一种肠杆菌科 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细菌中碳青霉烯酶的表型检测方法 采用比色法主要用于流行病学研究或感染控制 尚不推荐作为临床常规使用 研究表明 此试验在检测KPC NDM VIM SPM和SME型碳青霉烯酶方面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90 和特异性 90 对于OXA 48型碳青霉烯酶敏感性低 11 什么时候做 使用M100 S20 January2010 解释标准在实验室实施修订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MIC标准之前 如果肠杆菌科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的MIC值为2 4ug ml或厄他培南MIC值为2ug ml 则可能产碳青霉烯酶 需做此试验 使用当前的解释标准 主要用于流行病学研究或感染控制 注意 对于CarbaNP阳性菌株 不需要更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试验结果的解释 目前不推荐作为临床常规使用 所需的试剂及材料 P120 临床试验室试剂级纯水亚胺培南粉末细菌蛋白提取液 pH7 4 ZnSO4 7H2O酚红粉末1NNaOH溶液10 HCl溶液1 5mL微量离心管1 L接种环储存装置 所需的试剂及材料 P120 临床试验室试剂级纯水亚胺培南粉末细菌蛋白提取液 pH7 4 ZnSO4 7H2O酚红粉末1NNaOH溶液10 HCl溶液1 5mL微量离心管1 L接种环储存装置 所需的试剂及材料 10mMZnSO4 7H2O0 5 酚红试剂0 1NNaOH溶液CarbaNP试验A液CarbaNP试验B液 A液 6ug ml亚胺培南 P120 试验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试验有三个部分 待测菌 质控菌 试剂质控试剂质控部分不需要加入细菌 不需要孵育选取血平板上过夜的菌落 不能选取含有抗生素培养基或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 结果判断 无效 阳性 阳性 阳性 阳性 结果判断 CarbaNP试验 细节 假阴性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 弱的碳青霉烯水解酶 如 OXA 48 SME 1 GES 5 存在于粘液型细胞内不同的碳青霉烯水解酶获得阳性结果所需时间不同 KPC 快OXA 最慢 什么是ECVs Cutoff值 epidemiologicalcutoffvalues ECVsECVs是根据体外药敏表型 MIC值 来区分有无获得性和 或突变耐药细菌 该MIC值即为ECVs 野生型 wild type WT 指菌株MIC值 ECV 说明无获得性和 或 突变耐药 非野生型 non wild type NWT 指MIC高于ECV 则菌株有获得性和 或 突变耐药 ECVs不同于临床折点 主要用于标识NWT菌株的出现和发展 如何确定ECVs 通过汇总不同来源细菌的MIC值来估计野生型菌株MIC值分布的上限 即获得ECVs 为了得到可靠的ECVs 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只能确定单一菌种的ECVs MIC值必须是采用参考方法确定的 数据应不少于100株菌 且必须来源于至少3个独立的实验室 MIC值分布应尽可能在稀释范围内 ECVs和临床折点 临床折点建立根据 抗菌药物的MIC分布相关细菌PK PD临床疗效 ECVs建立根据 仅仅是MIC的分布 and 临床微生物室如何使用ECVs 万古霉素可用于治疗痤疮丙酸杆菌感染 但目前尚无临床相关折点 经验表明 由非野生型痤疮丙酸杆菌引起的感染 万古霉素治疗效果差确认后的MIC值和ECV数据应与临床医生和药剂师共同讨论 且MIC结果不应报告为敏感 中介或耐药 从2010年 2015年折点的增加及修订 P18 Basnyatetal 2005 ClinInfectDis 41 1467 伤寒 全球发生率 WHOBackgrounddocument Thediagnosis treatmentandpreventionoftyphoidfever 2003 氟喹诺酮类和沙门氏菌 纠葛 发展中国家的伤寒成为一个难题如果不治疗将导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治疗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 包括伤寒 氟喹诺酮类是很好的选择 便宜 口服 环丙沙星体外虽然 S 但临床疗效不是很好 Crumpetal 2008 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 52 1278 氟喹诺酮类非敏感 怎么办 P49 New 沙门氏菌属 氟喹诺酮类折点 机器法暂时无法满足需要 目前只能用ETEST测氧氟沙星 左氧沙星的MIC 如果无法做ETEST 可以用培氟沙星纸片法的结果代替 环丙沙星无法做MIC时可以做纸片法 添加阿奇霉素 Why 阿奇霉素在体内的分布血浆浓度低集中在PMNs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肺泡巨噬细胞 有较高的胞内浓度 80 200倍 阿奇霉素的MICs低于细胞内浓度伤寒沙门菌是胞内病原菌阿奇霉素已应用于临床很多年 并很少出现治疗失败 FrenckRetal 2004 ClinInfectDis 38 951 7 Girgisetal 1999 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 43 1441 4 伤寒沙门氏菌 P49 New EUCAST AzithromycinhasbeenusedinthetreatmentofinfectionswithSalmonellatyphi MIC 16mg Lforwildtypeisolates andShigellaspp 被要求时做仅用于伤寒沙门 药敏什么时候做 需做哪些药 粪便中分离的沙门菌和志贺菌氨苄西林 一种氟喹诺酮类和复方新诺明 常规报告肠道外分离的沙门菌除以上药敏外 一种三代头孢菌素 若需要可以测试并报告氯霉素分离于肠道内和肠道外伤寒样沙门菌 伤寒沙门菌和副伤寒沙门菌A C 需进行药敏试验 分离于肠道内非伤寒样沙门菌不需进行常规药敏试验 CLSI P32 非复杂性尿路感染IDSA 磷霉素 FDA仅批准用于治疗由eco efa引起的女性uUTIs对肠杆菌科 葡萄球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也有活性在美国以口服的形式出现 单次给药静脉注射FDA未批准静脉注射只用于严重的感染 MDR Karageorgopoulos etal 2012 JAntimicrobChemother 67 255 Keating G 2013 Drugs 73 1951 Michalopoulosetal 2011 IntJInfectDis 15 e732 怎样检测磷霉素 琼脂法 纸片法 琼脂稀释法 Etest CLSI FDA折点仅用于大肠埃希菌 粪肠球菌 尿路感染 EUCASTMIC的折点用于肠杆菌科 32 g ml S 32 g ml R M100 S24 P53 M100 S25 P22 New P28 2014 2015 碳青霉烯酶检测方法概述的增加 P112 碳青霉烯酶检测方法概述的增加 P112 碳青霉烯酶检测方法概述的增加 P112 感染控制及流行病学要求鉴定肠杆菌科 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属碳青霉烯酶的产生时做此试验 目前不推荐其作为临床常规使用 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 用目前的解释标准 通常会表现对一种或多种碳青霉烯类药物中介或耐药 厄他培南非敏感是产生碳青霉烯酶最敏感的指标 同时会对三代头孢菌素中 如 头孢哌酮 头孢噻肟 头孢他啶 头孢唑肟和头孢曲松 一种或多种耐药 然而 含有SEM IMI型的碳青霉烯酶菌株通常表现为对头孢菌素敏感 试验室用M100 S20 January2010 碳青霉烯酶MIC解释标准 当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的MIC为2 4ug ml 厄他培南为2ug ml时 怀疑此菌株产碳青霉烯酶 须执行MTH CarbaNP或分子试验 2015年 2014年 P112 嗜血杆菌 QC菌株的选择 P76 苯唑西林药物含量的评估 P84 新增药物相应的QC范围 New 新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