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描述:文章详细阐述了胰腺疾病影像学检查的选择、读片思路、良恶性胰腺肿块的鉴别,如何结合临床进行影像学诊断等,为社区医生正确读片提供思路。描述:脉经是魏晋名医王叔和集3世纪以前脉学精华而成的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其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等。自此构建了中医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摘要】脉经是魏晋名医王叔和集3世纪以前脉学精华而成的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其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自此构建了中医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中医脉学、诊法、辨证、治疗及古医学文献保存上均做出了杰出贡献。王叔和,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著有脉经十卷,97篇。北宋林亿校定脉经序言:“臣等观其书,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侯,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以举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若纲在网,有条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为至详悉,咸可按用。”王叔和以平生之力,撰成脉经,不仅总结了前人的理论成果,且结合自己平生的临证经验,从而构建了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使中医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丰富。为中医脉学的构建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因此使他获得了“脉学鼻祖”之誉。1脉经的渊源脉经全书共十卷,97篇,“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著,是公元3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正如王叔和在脉经自序言:“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侯,糜不赅备。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沈炎南脉经校注云:“脉经学术主要本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并择取魏晋以前历代名医的脉学精华而成。”由此可见,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魏晋以前的历代名医,为中医脉学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王叔和将魏晋以前有关脉学的论述结合自己毕生的临床体验,总结并完成了脉学巨著脉经。2脉经的学术价值在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中都有关于脉学的论述。魏晋以前历史也记载了从战国时的医和、医缓、扁鹊至汉代的仓公、郭玉、张仲景、华佗等许多名医都精于脉诊,但却未进行系统整理,更无著述传世。脉经一书的价值就在于:它集魏晋以前脉学之大成,把脉学理论系统化、完整化。由此具有很高的理论学术价值,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临床诊断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脉经中收载了期刊 论文大量魏晋以前的医学文献。“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它们中有现存的,对其校勘、补遗起到参考对比作用。对那些湮没佚失的古籍脉学著作,在脉经中也有所记载,对于研究、考证古典脉学也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该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除了脉学在临床具有重要的诊断学意义之外。其对辨证论治、针灸学等的总结,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王叔和强调四诊合参,全面诊断,脉、证、治三者密切结合,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依据。在针灸上弥补了内难的不足;总结出脏腑虚实病候在寸口脉法基础上的针刺规律;各种脉象所主症候的针灸治疗;充实和完善了奇经八脉症候的描述;明确记载了针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强调经络和脉诊结合的针灸辨证论治。3脉经对脉学的贡献3.1对仲景脉学的总结宋本伤寒论卷一的第一、第二两篇文章分别为平脉法和辨脉法,历代医家一直质疑此两篇非仲景而是叔和所作。要了解仲景的脉学思想,就一定要注意仲景的此两篇内容,才能全面了解仲景脉学的全貌。在脉经中王叔和也引用了很多平脉法和辨脉法的文字。脉经卷五张仲景论脉中的一些段落出自平脉法,由此也说明叔和对仲景脉法的深晓,及仲景脉法对叔和脉法的影响。王叔和还将仲景伤寒杂病论内容的大部分,引录到其脉经中。基本上约有2/5以上的内容引自伤寒杂病论,因此可将脉经中收录的伤寒杂病论内容看成现存最早一种古传本,且保存了仲景的部分佚文。他从病、脉、证、治几方面着手,体现了仲景辨证论治精神。强调脉证合参,将仲景所用治法加以分类比较,非常切合临床应用。这也是研究、校注伤寒杂病论的主要版本。3.2对中医临证的指导作用脉经是以脉学为核心、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依据,结合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对后世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更加丰富了临床治疗学的内容。在脉经卷二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中以寸、关、尺三部脉象归纳临床常见的各种病脉及主证,根据脏腑经络辨证,来诊断疾病的表里、虚实、寒热,提出药物治疗、针灸补泻以及饮食生活宜忌。被后世医家有效地应用。在脉经第二、六、十卷中,还详细记载了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理论,从而补充了内难不足、并强调针灸和脉诊结合的针灸辨证论治。3.3对脉学的丰富与发展北宋林亿校定脉经序曰:“以谓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兼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之惑,专之指下不可以尽隐伏,而乃广述形证虚实,评明声色王相,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故得十全无一失之缪,为果不疑。”王叔和在全面继承和系统整理古典脉学精华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确立24种脉象,并准确地描述了各种脉象的指下感觉,奠定了脉诊指下标准的基础。以后历代医家对脉象的认识均未离开脉经基本标准。并归纳出8组相类脉:浮与芤、弦与紧、革与实、滑与数、沉与浮、微与涩、软与弱、迟与缓,在仔细鉴别脉象上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后世医家对脉象的分类皆在王叔和的24种脉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在脉经基础上增加了牢、长、短而为27种脉象。突破了内经三部九候脉法约束,完善了难经寸口脉法,总结了分寸、关、尺三部位及脏腑分配原则。确立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法。推进了诊脉法在临床的普遍应用。是对内难脉法及仲景脉法的发扬,从而使脉学理论与方法规范化和系统化。3.4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脉学专著王叔和言“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浮,折方治永乖;以缓为迟,折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遂以“脉学”为核心,著成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对于后世在诊断上及临床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历代都把它作为学习中医的必读书。历史上很多著名医家把脉经的内容都引录到自己的著作中去。诸病源侯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都收载有脉经内容。后世诊脉者,皆以本书为脉学理论的准绳。唐代太医署、宋代太医局都把脉经列为学习中医的基本课程之一。4结论王叔和的脉经,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脉学专著。是集魏晋以前脉学之大成。在脉学理论、辨证论治、针灸学上颇多总结与发挥。在古典医籍保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脉学方面,首先总结出24种基本脉象,确立了脉象的指下标准,确立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并确立了寸、关、尺三部的脏腑分配。是临床脉诊的一大改革,给临床带来很大便利,一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4月北京门头沟龙泉镇城市协管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甘肃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编外人员招聘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安徽黄山市黄山区消防救援大队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甘肃省张掖市市直医疗卫生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北方工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站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临沂市农业学校公开招聘教师(8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北京中国音乐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2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州市吴江区引进教育重点紧缺人才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杭州临安区教育局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7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高纯超细氧化硅纤维项目合作计划书
- 台球助教服务流程
- GB/T 17529.1-2023工业用丙烯酸及酯第1部分:工业用丙烯酸
- 小古文文言文南辕北辙课件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第一章
- 国际劳务合作和海外就业知识点及题库11470
- 经历是流经裙边的水
- 物流运输托运单模板
-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一览表
- GB/T 5287-2002特大垫圈C级
- GB/T 19355.1-2016锌覆盖层钢铁结构防腐蚀的指南和建议第1部分:设计与防腐蚀的基本原则
- 彩妆专业知识教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