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磨料磨损 3 4典型零件的失效分析 目录 3 1概述1 定义磨料磨损 磨粒磨损Abrasivewear 一般指磨粒或硬的微凸体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 造成材料表面损耗的现象或过程 在欧洲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编定的摩擦学术语中对磨料磨损所下的定义为 由于硬颗粒或硬凸起物使材料产生迁移而造成的一种磨损 对磨料磨损的分类方法也很多 许多文献中经常引用的是Avery和Rigncy的分类方法 表5 1 此外 人们也经常采用按不同的系统特性来进行分类的方法 表5 2 表5 2根据不同系统特性磨料磨损的分类 3 2基本原理 模型及影响因素 1 基本原理当硬的粗糙表面对一个较软的表面滑动叭可刺入软表面而犁出一系列沟棍引起密科磨损 原来在沟槽中的材队通常以松散的碎片形式被犁去 当硬的磨粒被引入两个滑动表面之间而擦去两边的材料叭磨料磨损也能以稍微不同的情形引起 这种密料磨损的机理似乎是一个磨粒临时核着一个滑动表面或嵌在一个表面 而在另一个面上犁出沟槽 磨损的达两种形式 即一种是包含有硬而粗糙的表面 另一种是包含有硬的磨科颗粒通常分别叫做两体磨料启损和三体密科磨损 2 磨料磨损的模型在许多摩擦学专著中都引用E Rabinowicz在1966年所提出的磨料磨损简化模型和数学表达式 图5 1 这种简单模型的基本假设是 将经受磨损的材料简化成一种不产生任何塑形变形的绝对刚体 将硬质磨料颗粒简化成一个圆锥体 将磨损过程视为简单的滑动过程 利用这个简单模型 可以很容易计算出在一个圆锥体的磨料颗粒作用下 滑动一定距离所磨损掉的材料体积 阴影部分 即 由于磨料压入材料内深度决定于压力的大小和材料硬度的比值 所以 令 所以 以上表达式表明 在一定的磨料条件下 单位滑动距离内磨损的体积与施加的载荷成正比 与材料的硬度成反比 这个简单的模型只是一种过分理想化了的磨料磨损类型 在实际磨料磨损过程中 磨损机理往往要比这种简单模型复杂得多 a 磨料磨损过程中材料亚表层的应力分布和能量转换 在磨料磨损过程中 磨料颗粒在压力作用下会使经受磨损的材料产生弹性和塑形变形 从而在材料亚表层不同深度处会形成压应力和拉应力 拉力和压力会使材料的位错密度和硬度发生变化 由于磨料与材料接触过程中的接触角不同 材料迁移的机理以及应力分布也随之而变 b 磨料磨损过程中材料去除的两种机制 1 由塑形变形机制引起的去除过程当磨料与塑形材料表面接触时 主要会发生两种主要的材料去除过程 图5 7 犁沟 材料受磨料的挤压向两侧产生隆起 这种过程并不会直接引起材料的去除 但在多次变形后会产生脱落而形成二次切削 图5 7a 微观切削 材料在磨料作用下发生如刨削一样的切削过程 这种过程可直接造成材料的去除 形成一次切削 图5 7b 材料因塑性变形造成材料去除的磨损体积表达式为 2 由断裂机制引起的去除过程这种去除过程在脆性材料中显得特别重要 例如陶瓷 碳化物和玻璃等 它们对于断裂破坏十分敏感 由于断裂机制材料去除的体积的表达式为 当施加载荷较大 磨料尖锐以及材料的断裂韧性与硬度的比值越低时 材料越趋向于压痕断裂 材料的硬度决定了磨料颗粒可能压入的深度 如果压痕深度大于产生断裂的临界深度值因而减小了因断裂机制去除的磨损体积 3 两种机制的关系 两种机制的转换在磨料磨损过程中 无论是塑性材料或脆性材料 都可能同时发生塑性变形及断裂两种机制 只是由于磨损环境条件及材料特性不同 某一种磨损机制会占主导地位 而且 常常随条件的变化发生一种磨损机制向另一种机制的转换 3 磨料磨损的影响因素 实际的磨料磨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综合作用的摩擦学系统 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可以较为清楚地考察各个组员及其相互作用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 影响因素 可分为两类 内部因素 材料的成分 组织结构和由组织所决定的性能 外部因素 磨料特性 磨料与材料相互作用时的接触应力 相对运动速度 环境介质 温度等 材料的磨料磨损特性还具有动态属性 即材料在磨损过程中发生的加工硬化 热影响下的相变 再结晶 退火或回火软化等 使得材料在磨损过程中的性质已经不同于材料磨损前的原始性质 零件表面连续不断的与磨料相互作用 使得零件表面层处于一动态平衡状态 材料耐磨性既与材料的原始性质有关 又与磨损过程中材料表面微区在外部因素影响下瞬时的性能变化有更密切关系 1 磨料特性的影响 磨料硬度的影响对材料的磨损率有明显的影响 这种影响的程度主要是以材料硬度Hm和磨料硬度Ha的比值为标志的 由此可见 当磨料硬度Ha远高于被磨材料的硬度Hm时 磨损与磨料硬度无关 当被磨材料的硬度接近于磨料硬度时 磨损减慢 而当磨料硬度低于被磨材料时 随两者差别的增大 磨损急剧减小 实际情形下 即使是磨料很软 由于冲击的作用或者软磨料中掺有硬磨料等因素 也会导致工件的磨损 磨料尺寸的影响 磨料尺寸 粒度 对磨料磨损也有一定的影响 图5 20 当磨料在某一临界尺寸一下时 体积磨损随磨料尺寸的增大而急剧地按比例增加 当超过这一临界尺寸时 磨损增大的幅度显著降低 不同材料的直线斜率不同 临界尺寸也略有区别 磨料临界尺寸大致在80 m左右 与材料成分 性能 加工工艺 速度和载荷等有关 当磨粒尺寸小于某一尺寸时 甚至会发生磨损机制的变化 由磨料磨损转变为粘着磨损 磨料形状的影响磨料形状 尖锐度 对磨料磨损过程也有明显的影响 由于各种磨料的形状难以测量和定量区别 一般仅定性地将磨料形状区分为三种典型类型 尖锐型 多角形和圆型 2 材料机械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 图5 23表示了某些纯金属的弹性模量与相对耐磨性之间的关系 由图可见 工业纯金属的耐磨性与其弹性模量成正比 但是 这种关系不适用于热处理过的钢 因为热处理不会改变材料的弹性模量却使耐磨性大大提高 材料的整体硬度与耐磨性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磨损前对金属进行冷作加工硬化对提高金属材料本身的耐磨性无效 其原因在于磨损过程中金属材料表面已发生了最大限度的加工硬化 耐磨性取决于最大硬化状态下的硬度 因而材料的耐磨性与其磨损后的表面硬度成正比 1 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 图5 25表示了某些材料的相对耐磨性与磨损后的表面硬度之间的关系 材料的耐磨性与其磨损后的表面硬度成正比 近期的研究指出 磨损表面的极限强度时材料破断前所能贮藏的最大位错密度的量度 因此 材料磨损后的表面硬度比其宏观硬度与耐磨性有更直接的关系 材料的耐磨性与拉伸强度和塑性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在材料硬度较高时 材料的强度特别是塑性和韧性的提高将有利于材料耐磨性的提高 由图可知 材料硬度和断裂韧性的良好配合可获得高的耐磨性 增加载荷或磨粒尖锐等会加大材料的磨损 2 微观组织的影响 材料的微观组织与机械性能有密切关系 因而它对材料的耐磨性也有重要影响 图5 31表示了与合金微观组织和耐磨性有关的一些基本因素 微观组织对材料耐磨性影响的基本规律一般可分为两类 微观组织的尺寸小于磨料颗粒压入深度 在这种情形下 微观组织主要对其宏观性能有明显影响 微观组织的尺寸等于或大于磨料颗粒压入深度 在这种情形下 微观组织中的单独相及组元的重要性显得格外突出了 图5 32表示了铁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在不同条件下磨损系数和宏观硬度的关系 由此可见 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是相当复杂的且与磨损的工况条件有关 图5 33表示钢的不同组织类型在不同硬度水平时的相对耐磨性 各种组织的耐磨性随硬度增加而增加 在同样硬度条件下 奥氏体 贝氏体优于珠光体和马氏体 3 工况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在磨料磨损系统中 除了磨料及材料特性两个组元的特性及其相互影响外 工况和环境条件对磨损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 这些因素主要是指速度 载荷 磨损距离 磨料冲击角以及环境湿度 温度和腐蚀介质条件等 研究表明 某些软材料 滑动速度在0 2 5m s范围内 体积磨损只随滑动速度的增大而略有增加 图5 35 在干 湿磨损条件下的磨损数据表明 一般情况下 湿磨损由于能起到润滑和冷却作用 磨损率稍有下降 然而 在带有腐蚀介质及高温条件下的磨料磨损过程会有很大的变化 3 3试验研究方法 1 磨料磨损试验的基本目的 系统研究磨料磨损机理及其基本规律 预测和检查磨料磨损过程的结果 优先试验材料及表面处理工艺方案 2 磨损试验的分类磨损试验可分为实验室磨损试验和实际工况条件下的磨损试验 后者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好 但试验周期长 影响因素不易控制 花费人力物力 三十年代以前常用这种方法 而近几十年来 已经常采用实验室试验来研究磨料磨损 衡量实验室磨损试验的基本标准是 重现性好 实验误差小 鉴别率高和模拟性好 3 磨料磨损试验机 4 磨损量的测量和比较方法 3 4典型零件的失效特征与分析 1 犁铧的基本工况和特性犁铧是铧式犁的主要易损工作零件 用于耕作土壤翻耕农田 它主要受到土壤磨粒的冲击 摩擦作用而产生磨损 使尖部磨钝而失效 由于土壤磨粒所受应力小于土壤磨粒的压碎强度 故犁铧的磨损属于低应力磨料磨损 2 犁铧的磨损 低应力擦伤型磨料磨损 失效分析 1 宏观失效分析对从现场收集的失效犁铧磨损表面进行观察发现 犁铧的失效特征主要是磨损 刃部磨钝 厚度变薄 其次是断 裂和变形 前者是正常的失效形式 其磨损表面光滑并有明显擦伤痕迹 后者可能是由于选材 热处理或使用不当造成的 如图5 36 2 微观形貌分析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犁铧磨损表面进行进行观察 结果如以下三图 图a 犁铧磨损表面形貌特征是无确定方向的深浅不同的交叉犁沟 这些犁沟是由于不同尺寸的磨料反复作用的结果 导致材料逐步剥落破坏 图b 犁沟与普通材料 65Mn淬火200C回火 有明显不同 犁沟数量减少 呈不连续性 并可明显看到横向粗大的碳化物 Cr7C3 对磨痕产生阻碍作用 图c 在堆焊犁铧表面可以看到不少碳化物剥落抗和脱落前的解理裂纹和断裂特征 这说明材料表面堆焊后 犁铧的磨损形式发生了变化 堆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概括承受三方合同2篇
- 商品入仓库服务合同4篇
- 新解读《GB-T 31048-2014铜冷却壁》
- 草鱼收购合同6篇
- 合同范本印章怎么盖
- 食品供应协议合同范本
- 药厂木香采购合同范本
- 卫生院尘肺病康复站差错事故预防及突发事件处理制度
- 供电监理合同范本
- 关于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和感悟五篇
- 2025年北京标准租房合同范本下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25修订版测试题及答案
- 第一单元复习与提高(单元测试)-五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2025年湖北高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 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上校长讲话:把功夫下在课堂里把心思放在学生上把质量落到细节中
- 2025至2030中国体检医院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与策略报告
- 2025年广西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和答案
- 阀门采购管理办法
- 2024-2025年第三方海外仓行业分析与展望报告-亿邦动力
- 企业降本增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