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结肠_第1页
先天性巨结肠_第2页
先天性巨结肠_第3页
先天性巨结肠_第4页
先天性巨结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1/14,先天性巨结肠Congenital Megacolon,1886年,丹麦Dr.Harald Hirschsprung 在柏林首次报告2例,因发现结肠扩张显著,故命名为先天性巨结肠,为纪念发现人,称: Hirschsprungs Disease,HD,一、发病率(Incidence),Bodian(1951)统计为 1:20,000-30,000近年: 1:2000-5000国内: 1:4000左右性别: 男:女 = 4:1家族发病率: 与遗传有关,约1.4- 7.8%,以长段型为多.,二、病因病理与分型,病变肠管肌间神经节细胞缺如又称无神经节细胞症(Aganglionosis),正常排便生理,直肠壶腹潴便,肠壁感受器,经大脑整合,决定排便与否,便意,骶髓低级中枢,直肠肛管抑制反射肛管感受粪便性质,神经嵴神经母细胞沿消化管从头端向尾端发育,肠神经节细胞在移行过程中发生中断,远端肠管神经节细胞缺如(Aganglianosis),病变肠管平滑肌持续收缩,痉挛性肠梗阻(非器质性肠狭窄),直肠肛管反射环中断,不能诱发直肠收缩和内括约肌弛缓,便意消失和便秘,粪便不能排出,近端正常肠管因粪便淤积和剧烈蠕动代偿性扩张和肥厚,形成巨大扩张肠段,先天性巨结肠病因病理,病变肠段呈痉挛样改变(Spasm segment),近端肠管扩张肥厚,形成巨大结肠(Enlarged segment),二者之间过度肠段呈漏斗状称移行段(Transformed segment),先天性巨结肠病理解剖,正常结肠,根据无神经节细胞肠段长短分为:普通型(常见型)巨结肠(75%):病变限于直肠、乙状结肠短段型巨结肠(8%):病变局限于直肠末段3-4厘米长段型巨结肠(14%):病变肠段达结肠脾曲以上,甚至整个结肠特殊型巨结肠:很少,病变累及整个结肠和回肠末端,先天性巨结肠病理分型,三、临床表现(Clinical demonstrations),(一)、新生儿期: 急性低位不全肠梗阻 生后排胎便延迟,24-48小时 腹胀伴呕吐 便秘,肛门指诊和洗肠有助于缓解症状 少数合并巨结肠肠炎,导致巨结肠危象 其他:消瘦,营养不良,三、临床表现(Clinical demonstrations),(二)、婴儿和儿童期特点:亚急性或慢性低位不全肠梗阻,表现为 反复性便秘伴腹胀进行性加重1、生后排胎便延迟病史,以后反复便秘逐渐加重,一周,甚至半月排一次大便。不能自主排便,常靠洗肠或开塞露维持排便2、腹胀进行性加重,可见到巨大肠形,触诊有时可触到巨大粪块(粪石),易误诊为腹腔肿瘤3、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1、肛门指诊:可刺激排便,有时可触及巨大粪块2、钡灌肠(Barium enema):可显示痉挛肠段的长短和结肠扩张的程度和范围,确定巨结肠病变类型3、直肠肛管测压:正常的直肠肛管反射消失,对确定诊断有重要意义4、直肠活检(Biopsy):HE常规病理:黏膜下层神经节细胞消失;组化染色:乙酰胆碱酯酶(AchE)强阳性,四、辅助检查,钡灌肠(Barium enema):显示痉挛肠段长短,确定巨结肠病变类型,痉挛肠段,扩张肠管,直肠肛管测压:正常的直肠肛管反射消失,对确定诊断有重要意义,正常直肠肛管反射,直肠肛管测压:正常的直肠肛管反射消失,对确定诊断有重要意义,直肠肛管阴性反射,四、诊断(Diagnosis),1、病史:排胎便延迟,反复腹胀、便秘, 进行性加重2、辅助检查: A-R测压:直肠肛管松弛反射消失; 钡灌肠典型巨结肠改变3、以上不能确诊,行直肠黏膜组织活检: H E: 肠神经节细胞消失; 组化:乙酰胆碱酯酶强阳性,1、胎粪性便秘(胎粪塞):肛诊或洗肠后缓解2、新生儿肠闭锁:完全性肠梗阻改变,无便排出3、特发性巨结肠:测压正常,钡灌肠无典型改变4、巨结肠类缘病,如肠神经元发育不良(Neuronal intestinal dysplasia,NID)5、肛门内括约肌失弛症(Internal anal sphincter achalasia,IASA)特点:直肠肛管反射消失,但 经节细胞存在,钡灌肠一般无典型巨结肠改变6、继发性巨结肠:有原发病,如肛门狭窄等7、内分泌性:呆小症(克汀病)等8、乙状结肠过长症:钡灌肠可确诊,五、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五、治疗(Treatments),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为主,切除病变肠段(一)、术前准备: 1、洗肠:等渗盐水洗肠,虹吸法 2、括肛、通便 3、必要时应用缓泻药,五、治疗(Treatments),(二)、外科治疗: 根治性手术,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段 年龄:新生儿期即可进行,如合并严重小肠结肠炎,或长段型巨结肠等,先行结肠造瘘,Swenson 改良术:结肠经直肠内拖出(Pull-through)切除术适应症:普通型和部分长段型巨结肠 优 点:腹腔外切除结肠,避免盆腔污染; 肛肠吻合呈前高后低的斜形吻合口, 可避免吻合口狭窄, 保留部分内括约肌,有利于术后排便 反射的建立。,五、治疗(Treatments),(二)、外科治疗:根治术式 1,Swenson 改良术:结肠经直肠内拖出(Pull-through)切除术,经肛门结肠拖出(Endorectal pull-through)切除吻合术:目前常用术式,适用普通型巨结肠和长段型 不开腹,极大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腹 部并发症 术后无疤痕,美容;术后恢复快,经济 经肛门游离结肠困难时,腹腔镜辅助下 进行。,五、治疗(Treatments),(二)、外科治疗:根治术式 2,经肛门结肠拖出(Endorectal pull-through)切除吻合术,治愈出院前,结肠切除,经直肠后结肠拖出术(Duhamel) 缺点:盲袋综合征,五、治疗(Treatments),(二)、外科治疗:根治术式 3,直肠黏膜剥离、结肠经直肠肌鞘内拖出 切除术(Soave)常用于再次手术病例,五、治疗(Treatments),(二)、外科治疗:根治术式 4,五、治疗(Treatments),(二)、外科治疗:根治术式 5,短段形巨结肠:括肛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直肠部分肌层切除术(Lynn,Thomas等手术),经肛门切开直肠黏膜,直视下切除直肠肌层(长3-4Cm,宽1Cm),五、治疗(Treatments),(二)、外科治疗:根治术式 6,长段型巨结肠:(左或右)半结肠切除,回肠结 肠(病变结肠)侧侧吻合术 ,借助回肠蠕动,维持排便,五、治疗(Treatments),(三)、术后并发症,1、近期并发症: 吻合口感染、泄漏:(多发生术后5-7 天):禁食补液,TPN,无效行横结肠 造瘘 尿潴留:多为一过性,局部热敷,针 灸,艾蒿灸 小肠结肠炎,五、治疗(Treatments),(三)、术后并发症,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