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试题库 (8).doc_第1页
免疫学试题库 (8).doc_第2页
免疫学试题库 (8).doc_第3页
免疫学试题库 (8).doc_第4页
免疫学试题库 (8).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一、单项选择1. 属于MHC非经典类基因的是: A. HLA-A B. HLA-B C. HLA-C D. HLA-E、F、G E. HLA-DQ2. 下列有关MHC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基因座包括、三类B. 其产物能引起强而迅速的排斥反应C. 类分子由b2微球蛋白和一条重链组成,类分子由、两条链组成D. 两类分子的多态性存在于肽结合区E. 一种MHC分子只能提呈一种抗原肽 3. 下列哪一种细胞不表达HLA-类抗原: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成熟的红细胞D上皮细胞 E中性粒细胞4. 细胞间相互作用不受MHC限制的是: A. CTL与肿瘤细胞 B. 活化M细胞与肿瘤细胞 C. Th与B细胞 D. DC细胞与Th细胞 E. M细胞与Th细胞5. 对人而言,HLA分子属于: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异嗜性抗原D肿瘤相关抗原 E超抗原6. 下列哪一种疾病与HLA-B53相关性最明显: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类风湿性关节炎 C. 结核D. 疟疾 E.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7. 下列哪一种细胞高表达HLA II类抗原: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成熟的红细胞 D巨核细胞 E树突状细胞8. HLA 类分子的抗原结合槽位于: A1和1结构域之间 B2和2结构域之间 C1和2结构域之间D1和2m结构域之间 E1和2结构域之间9. 关于MHC,错误的是: A人的MHC称HLA,其最主要的功能是加工提呈抗原B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MHC编码的蛋白属于异嗜性抗原CMHC基因编码的部分蛋白可以作为调节分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DMHC I类分子主要与CD8分子发生相互作用E连锁不平衡是MHC的重要特点10. 下列哪一种疾病与HLA-B27抗原相关性最明显: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类风湿性关节炎 C. 重症肌无力D. 强直性脊柱炎 E.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11. 关于HLA抗原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 主要功能是抗原提呈 B. 强移植抗原 C. 在亲子间总有一半相同 D. 在同胞间完全不同 E. 具有高度多态性 12. 具有HLA-类分子的细胞是: A. B细胞 B. 巨噬细胞 C. 活化的T细胞 D. 树突状细胞 E. 以上都对13. 非经典HLA类基因包括:AHLA-DR亚区BHLA-B座位CHLA-E座位DHLA-DP亚区EHLA-DQ亚区 14. 在人类组织或器官移植过程中,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AHLA分子BMHC复合体CI-A分子DI-E分子EH-2基因15. HLA类基因包括:AHLA-A座位BHLA-A、B、C座位CHLA- DR、DQ、DP三个亚区DHLA-DR亚区EHLA-DQ亚区16. MHC类分子正确的叙述是:A其肽链均为MHC编码B由I-A分子和I-E分子组成C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组成D参与内源性抗原的提呈E主要表达在抗原提呈细胞表面17. HLA分子所不具备的功能是:A诱导移植排斥反应B参与调理吞噬C参与抗原提呈D参与胸腺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E参与自身免疫耐受的形成 18抗原肽与MHC分子相互作用的特点是:AMHC分子对抗原肽的结合没有选择性BMHC分子对抗原肽的结合具有高度专一性CMHC分子对抗原肽的结合至少需要3个锚定位DMHC分子对抗原肽的结合与抗原肽的长度无关EMHC分子对抗原肽的识别具有包容性19不表达HLA类抗原的细胞是:A淋巴细胞B成熟红细胞C血小板D网织红细胞E肝细胞20HLA分子多态性的主要原因是:A连锁不平衡BHLA基因是复等位基因CHLA分子可以裂解DHLA基因高度易变EHLA基因发生有效重组机会较多21下列细胞发育分化需要MHC分子参与的是:A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淋巴干细胞B淋巴干细胞分化为祖T细胞C祖T细胞发育为成熟T细胞D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E淋巴干细胞分化为B细胞22组成性表达HLA类分子的细胞是:AT淋巴细胞B血管内皮细胞C专职抗原提呈细胞D肝细胞E上皮细胞23对MHC中PSMB基因描述错误的是:A属于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基因B包括PSMB9和PSMB8基因C编码胞质溶胶中蛋白酶体亚单位成分D在APC中参与对内源性抗原的酶解E在APC中参与对外源性抗原的酶解24MHC复合体基因编码的产物不包括:AMHC类分子的链BMHC类分子的链CMHC类分子的2-mDMHC类分子的链ETAP异二聚体分子25MHC类分子识别结合的抗原肽:A由13-1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B其锚定位在第8和第9个氨基酸残基上C是含有特定糖基的多肽D由5-1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E是具有共用基序(如x-x-x-x-Y/F-x-x-L)的多肽26对抗原肽与MHC分子相互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不同的MHC分子有可能提呈同一抗原分子上的不同表位B一种类型的MHC分子可以识别一群带有特定共用基序的肽段C某一抗原肽可被多个HLA分子提呈D不同MHC分子结合的抗原肽可有相同的共用基序EMHC分子对抗原肽的结合没有选择性27MHC限制性表现在:A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BADCC作用CCTL细胞对靶细胞的识别和杀伤作用DB细胞对TI抗原的识别过程E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28与强直性脊柱炎密切相关的HLA分子是:AHLA-A5分子BHLA-B8分子CHLA-B7分子DHLA-B27分子EHLA-DR3分子29CTL细胞表面CD8分子识别结合的部位是:AMHC类分子2-mBMHC类分子1功能区CMHC类分子重链1功能区DMHC类分子2功能区EMHC类分子重链3功能区30可介导内源性抗原肽转运至内质网的分子是:APSMB分子BTAP异二聚体分子CHLA-DM分子DHLA类分子EHLA类分子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癌变时HLA类抗原表达增加B多次输血病人发生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与其体内抗HLA抗体有关C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90%以上具有HLA-B27抗原D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可表达HLA类抗原E 同种异体间器官移植物存活取决于供者与受者之间HLA型别的相配程度32HLA单体型是指:A同一条染色体上HLA等位基因的组合B在两条染色体上HLA等位基因的组合C个体所有HLA表型的组合D个体所有HLA表型的一半E某一个体HLA分子的型别33对人类MHC类相关基因(MIC)家族错误的描述是:A包括MICA和MICB基因BMICA座位等位基因数量可与经典HLA基因相比CMIC基因产物是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A识别结合的配体D不同的MICA等位基因在启动NK杀伤活性上存在差异E属于炎症相关基因34对MHC类分子错误的描述是:A主要存在于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表面B主要提呈外源性抗原C两条多肽链均为MHC编码D由和两条肽链借非共价键连接组成E能与辅助受体CD8分子结合35器官移植时选择的最适供者是:A患者父母B患者妻子C患者子女D患者同胞兄弟姐妹 E患者同卵双生的兄弟姐妹36不表达MHC类分子的细胞是:A静息T细胞B活化T细胞CB细胞D活化巨噬细胞EDC细胞37决定HLA多态性的区域位于:A胞膜外区B跨膜区C胞浆区D肽结合区EIg样区38亲代与子代间必然有一个HLA单体型相同的原因是:A性连锁遗传B连锁不平衡C高度多态性现象D单体型遗传方式E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39细胞之间相互作用不受MHC限制的是:A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B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CAPC对Th细胞的激活作用DCTL对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ETh细胞对B细胞的辅助作用40与MHC多态性无关的是:A复等位基因B共显性表达C多基因性D不同个体对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的易感性和反应性存在差异E连锁不平衡41可提呈外源性蛋白质抗原的细胞是:ACD4T细胞BCD8T细胞C能表达MHC类分子的细胞D能表达MHC类分子的细胞E能表达MHC类分子的细胞42不表达MHC类分子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BNK细胞C活化的Th细胞D树突状细胞EB淋巴细胞 43HLA分子不具有的结构是:A肽结合区B跨膜区 C铰链区D胞质区E免疫球蛋白样区44HLA类分子:A是HLA-DR、DQ、DP亚区相应功能基因编码的分子B是由链和2-m组成的异二聚体糖蛋白C主要表达在B细胞和静息T细胞表面D主要参与内源性抗原的处理和呈递E接纳的抗原肽通常由8-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45HLA类分子抗原结合槽可容纳:A515个氨基酸残基B810个氨基酸残基C1013个氨基酸残基D1317个氨基酸残基E2537个氨基酸残基46关于TAP分子的描述错误的是:A即抗原加工相关转运物B为内质网膜上一个异二聚体分子C双链分别由TAP1和TAP2两个座位的基因编码D使内源性抗原肽从胞质溶胶进入内质网腔与MHC类分子结合E使外源性抗原肽从胞质溶胶进入内质网腔与MHC类分子结合二、不定项选择1. 关于MHC-I 类抗原,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A. 参与加工提呈外源性抗原 B. 只表达在单核/巨噬细胞C. b2M基因位于MHC-I 类基因区中 D. 通过a3区与CD8分子结合E. 通过a1和 a2区与抗原结合2. 关于MHC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结构复杂,显示出多基因性和多态性 B. MHC的生物学功能仅限于主宰移植物排斥C. MHC具有连锁不平衡的特点D. MHC基因编码分子只参与适应性应答,而与固有免疫应答调控无关E. 不同MHC分子对同一抗原的提呈能力不同3. 与HLA I类分子功能相关的是: A识别和递呈外源性抗原 B识别和递呈内源性抗原C与辅助受体CD8分子结合 D与辅助受体CD4分子结合E在Th细胞活化中起限制作用4. HLA高度多态性的原因是:A. 单元型遗传 B. 基因结构的变异 C. 连锁不平衡 D. 共显性表达 E. 递呈不同抗原有关三、名词解释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2. 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3. MHC的多态性(polymorph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