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旅顺港现代物流的分析与对策大连旅顺港发展物流模式的展望与构想毕业论文目录摘要IAbstractII引言11 现代港口与物流21.1 港口概论21.1.1 港口的基本概念21.1.2 现代港口的特点21.1.3 现代港口发展趋势32 大连旅顺港的物流现状分析42.1 大连旅顺港现代物流的概况42.1.1 大连旅顺港的地理状况42.1.2 大连旅顺港的发展历史42.2 大连旅顺港的物流竞争优势52.2.1 大连旅顺港的吞吐量状况52.2.2 大连旅顺港的船舶设施情况62.2.3 大连旅顺港的其他竞争优势82.3 大连旅顺港现代物流的生产运营状况92.3.1 港口营运现状92.3.2 滚装运输的发展历史和消亡原因92.4 大连旅顺港现代物流存在的问题102.4.1港区岸线利用无序102.4.2港区配套设施不完善112.4.3环境环保问题122.4.4客货滚装功能缺失,未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势123 国内外港口现代物流发展借鉴133.1 国外港口现代物流发展分析133.1.1 鹿特丹港的启示133.1.2 新加坡港口的启示143.2 国内港口现代物流发展分析163.2.1 香港发展分析163.2.2 上海港发展分析174 大连旅顺港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与建议184.1 大连旅顺港现代物流的发展战略184.1.1战略目标184.1.2战略选择184.2发展大连旅顺港的现代物流措施20结论24参考文献25致谢27附表28 I引言港口是重要的运输枢纽, 也是国际物流的咽喉。它是货物水运、空运和陆运的中转地;是运输链中最大量货物的聚集点;也是汇集大量货源信息、技术信息及服务信息的中心; 同时又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服务基地; 还是货流进行分批配送的中心。因而, 随着国际物流的不断发展, 港口物流在国际生产、贸易和运输系统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它已成为国际物流发展的重要领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现代港口在全球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发生变化,现代港口正在日益成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神经中枢,其功能也逐渐从原来的海陆运输中转发展成为服务于国际贸易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综合物流中心。在建设和发展物流产业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口岸优势,特别是如何加强港口建设,完善和拓展港口功能,将港口从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节点,发展成为社会物流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是改造港口传统功能、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提升其综合竞争力、维护其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发挥港口的集聚和辐射作用,由其物流服务带动人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的发展,“以港兴市、以港兴区”是港口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得到长远的、重要的战略措施。港口物流的发展对发展物流产业,乃至国民经济都是至关重要的。现代物流的发展与区域经济构成了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并且高效率、一体化、开放式的现代物流体系对于提高区域内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的效率,带动区域分工,发挥地域资源的比较优势,改变区域内生产企业的布局与生产方式,提升整个区域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等都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大连港作为东北最大的港口货物集散地,拥有广阔经济腹地和市场发展空间,旅顺新港港区作为大连港口体系中的中小港站之一,其经济腹地包含于大连港腹地范围之中。旅顺新港主要货种包括铁路轮渡、客货滚装、大重件及一般杂货,其服务对象和相应的经济腹地各有不同。根据大连港总体规划,全港海峡滚装运输将主要由和尚岛港区、大港港区和旅顺新港港区组成,其中和尚岛东、西港区以货运滚装功能为主;大港港区以客运和客货滚装为主,兼顾少量货运滚装;旅顺新港港区承担铁路轮渡和城区部分汽车滚装运输任务,以货运滚装为主、客运滚装为辅。全港滚装运输将由量的增长向提高运输质量方向转变,总量将进入稳定、低速增长期,其影响因素主要在于东北地区与山东半岛和华东等地区间经济联系、人民生活水平、旅游业、汽车保有量等的增长形势。预测2010、2020年大连港滚装车辆吞吐量分别为130万辆和170万辆,折合滚装吞吐量5100万吨和6600万吨;2010年和2020年旅客吞吐量分别为700万人次和800万人次。因此加快发展大连旅顺港的现代物流对于提高腹地区域以及腹地内外经济的祸合程度、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和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意义重大。1 现代港口与物流1.1 港口概论1.1.1 港口的基本概念西方港口一词,来自法语,原意为“门”,即水陆联系的门户。我国港口二字的含义较欧美各国为深。“港”是一种可供船舶航行、锭泊的水面,“口”即门户。所以,港口就是船舶进出的水陆交接口岸。从字面上只能得知原始港口的面貌,而现代港口则具有更丰富的内容:1、港口是各种交通,包括海运、河运、铁路、公路、航空甚至管道汇集的枢纽。这方面,只有少数的中途港和军港才是例外。2、它是构成港口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设备如航道、外堤、港池、码头、起重机械、仓库、交通线路等的复杂综合体。3、港口是港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对后者的物质外貌和经济职能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故有些场合下,港口是港市的同义语。1.1.2 现代港口的特点与传统物流相比,现代物流呈现以下几个大的特点:(1)系统性、整体性和网络性现代物流要求将人类社会物流 (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流通)的全部环节 (采购、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搬运、信息)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即物流系统。而物流系统由于客观的因素必然是网络的物流系统,因此无论是现代微观物流还是现代宏观物流,谋求的都是物流全过程的高效率、协调性和总体的经济性。(2)商流与物流的可分离性现代化工业国家已从生产性社会过渡到供应性社会,因此,传统的商流和物流伴随活动时常是经济上不合理、低效率的。而现代物流实现商流和物流的分离是社会发展专业分工、职能分工的结果,其社会经济效益增长显著。(3)服务准时性和上门性由于现代化工业生产要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要求及时反应和柔性生产,从而出现了准时制,对现代物流的要求是准时送货。(4)标准化、信息化现代物流实现上述三个特征的技术保障的重要前提是物流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物流的标准化和信息化,也就没有现代物流。1.1.3 现代港口发展趋势(1)现代物流系统化的趋势以往的传统物流是指产品出厂后包装、运输、装卸和仓储活动等,而现代物流特点表现在“系统化”,它与包装、装卸、存储、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综合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这种系统化概念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起来,它从采购供应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甚至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从而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系统化物流循环过程。物流的系统化可以大大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和效益。(2)现代物流的信息化趋势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当前的物流业正向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使商品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自由流动。EDI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使物流效率的提高更多地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条形码技术的普及应用则提供了更多的需求和库存信息,提高了信息管理科学水平,电子商务和信息平台会使商品在各种需求层面上的活动更加容易和迅速。(3)仓储、运输的现代化与综合体系化趋势现代物流离不开运输与仓储。仓储现代化则要求高度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以组织高效的人、机、物系统,而运输现代化要求建立铁路、公路、水路、空运和管道的综合运输体系,这是物流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所以,北美和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在现代物流战略思想下都倾尽全力于港口、码头、机场、铁路、高速公路、仓库等建设,大力改进运输方式和包装方式,大幅度降低材料、产品或商品流通的费用,全面提高物流效率。(4)物流、商流、信息流一体化趋势一般商流、物流和信息流是三流分离的,商流可以使物资的使用价值得以实现,经过商流,物资就变更了所有权,物流解决的是物资从其生产地域向其消费的地域的位移,无法变更物资的所有权问题;信息流解决的是流通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不同的材料、产品、商品的转移形成不同的流通方式与营销形态,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发达国家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逐步形成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统一。2 大连旅顺港的物流现状分析2.1 大连旅顺港现代物流的概况 2.1.1 大连旅顺港的地理状况旅顺口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属大连市辖区。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北依大连市区,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旅顺新港港区位于旅顺西侧羊头湾内,地理位置为东经12108、北纬3848.5。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为天然不冻良港。旅顺新港是沟通辽东与山东半岛、辐射环渤海各口岸的重要节点,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海上距山东的蓬莱66海里、烟台78海里、威海95海里,距秦皇岛98海里。港区陆上距旅顺口区中心12.3公里,距大连市中心60公里,距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55公里。旅顺新港陆路交通发达,有土羊高速公路、旅顺南路、旅顺北路三条高等级公路,土羊高速公路使来自沈大高速公路的车辆无需进入市区便可直接到达旅顺新港。2.1.2 大连旅顺港的发展历史旅顺口区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南临黄海、西临渤海,拥有169.7公里的海岸线。旅顺口区历史悠久,从其战略意义上说旅顺是“背靠东三省、扼守京、津、冀”。1880年,清政府在此兴办北洋水师,建立军港,并为五大军港之一。改革开放30年中,旅顺由于军事上重要的战略位置,一直没有全面对外开放,港口开发发展相对缓慢。1984年,经大连市交通局批准,将羊头洼渔港内的1座1000吨级渔港码头,改造成渔货两用码头。但是泊位小、装卸能力差,平均每年货物吞吐量仅有4万吨,仅能解决小批量货物运输的问题。改革初期,1986年旅顺口区委、区政府筹集了60万元开办费,从区各相关部门抽调18名人员,组建了旅顺新港筹建处。1987年3月,作为国家“七五”计划的产物和大连市重点建设项目,旅顺新港在羊头洼渔港南侧岸线的一片荒滩上破土动工。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港口初期仅规划、兴建了1座1000GT滚装码头和1座5000吨级件杂货码头,开发建设所需的资金,均通过港口经营企业向银行贷款取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在旅顺口区委、区政府“以港兴区” 、“港海强区”经济发展战略推动下,由旅顺港务局自筹资金,对旅顺新港公共运输码头进行了扩建,形成了1个2000GT、2个简易滚装泊位、1个5000吨级件杂货码头和1个10000吨级件杂货泊位。同时旅顺开发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大连旅顺滨海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大连今冈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形成了旅顺新港的临港修造船产业区,大连旅顺滨海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6月,主要修理杂货船、渔船、拖轮,同时对小型船只进行改建;大连今冈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于2002年7月成立,主要生产船舶分段并出口到日本,目前月加工船舶分段能力约3000多吨。 2007年底跨渤海海峡的烟大铁路轮渡正式投产使用,该工程北起大连旅顺,南至烟台,纵贯渤海湾,是东北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陆海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烟大铁路轮渡使用后,东北三省到华东地区的铁路运输距离缩短了1600多公里。2004年,中远集团与大连市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把大连作为重要基地,依托大连的优势,发展航运、造修船和物流三大主业。中远造船项目由国家发改委批准,落户在旅顺新港羊头洼湾外,2008年该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随着中远造船项的建设,推动了旅顺新港新一轮的临港产业发展,同时也启动了旅顺新港的进一步扩建工程。2.2 大连旅顺港的物流竞争优势2.2.1 大连旅顺港的吞吐量状况一、 表2.1 港区分货种吞吐量预测汇总表(单位:万吨、万人次)年份 流量货种2007年实际2015年预测2020年预测货物合计55617053120旅客合计03756一、客货滚装0570/371300/561、车运量0570(15万辆次)1300(34万辆次)2、客运量03756二、杂货862654201、重大件22170300 2、其它杂货6495120三、铁路轮渡47087014002.2.2 大连旅顺港的船舶设施情况(1)到港船型现状旅顺新港到港运输船舶主要为滚装船、件杂货船和成品油船,2002年2006年到港运输船舶数量分别是206、215、203、190、200艘次。根据旅顺新港近几年到港舶吨位统计资料,旅顺新港进出港船舶吨位比例见下表: 表2.2 进出港船舶吨位比例(%)表载 重 量(DWT)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18月)5009.716.983.452.1150110002.914.652.4610.531001200040.7833.0236.4531.052001500028.6446.5153.2142.63500199999.714.194.437.89100008.254.6505.79合 计100100100100可以看出,到港船型基本符合地方小型港口的规律。到港的1000DWT5000DWT船舶占较高比例为69.4289.66,是本港的主力船型;500 DWT船舶比例持续降低,目前维持在3左右,将逐渐被淘汰;5000 DWT10000DWT和10000 DWT船舶各年来船数量不大,各年差别较大,但每年都占一定的比例。(2)到港船型预测客货滚装船2000年以前,渤海湾客滚运输多为进口二手船舶。2000年以后,针对渤海海域客滚运输市场秩序混乱、船舶老旧差等状况,交通部开始大力进行规范治理,禁止购买二手客滚船从事渤海海域客滚运输,将不符合资质要求的航运企业和低标准船舶淘汰出局。并先后发布实施“运输船舶强制报废制度”及“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鼓励航运企业加快运力结构调整,要求一些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老旧船舶提前下线。渤海湾客滚运输从进口二手船时代开始转向使用自主设计建造新式、大型客滚船时代,展现了安全、环保和高效的海上高速通道的美好前景。目前大连港客货滚装船舶共有16艘,详见附表2.3。根据现有船型,结合各航运公司的造船计划,预计未来十年内客货滚装船型不会有更大的发展,但航速、舒适性和安全性将不断提高。旅顺新港客滚船型与大连港的基本一致,由5000GT、100车位以下逐步过度到20000GT、200车位左右的船舶。- 31 -杂货船近年来,随着集装箱船及各类专用船的发展,杂货船的发展速度缓慢,并且由传统杂货船逐步向经济性和适用性更强的多用途船方向发展。我国杂货船吨位基本在30000吨级以下,2000年中国航运发展报告中提到我国国际海运船队杂货船平均吨位为6676吨。从目前运营各航线的经济船型来看,国际航线杂货船载重量为2000030000吨左右,国内杂货船载重量为500010000吨左右。旅顺新港的件杂货和大重件运输基本将保持大连港现有运输结构,预测近洋航线代表船型以20000吨级杂货船为主,沿海运输以500010000吨级杂货船为主,少量集装箱可以通过多用途杂货船运输。此外考虑本港区有部分港机等大型装备运输,到港船型还应考虑大件驳船。铁路轮渡专用船烟大铁路轮渡工程的专用船型为火车、汽车混合渡轮,船舶的设计单位为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主甲板(火车甲板)载火车,上甲板载汽车。火车车辆为艉进艉出,汽车车辆为舷侧进出。其它到港船型港区现有成品油泊位将在港区内按原规模易地换建,到港成品油船型保持现状。随着中远造船项目的建成,港区将有造船船型进出港,其船型由该项目的生产纲领确定。不同货类到港代表船型见表2.4和2.5:表2.4到港代表船型预测表代表船型载重吨(吨)总 长(m)型 宽(m)满载吃水(m)备 注一、客货滚装船其中:5000 136265.710000167266.320000192276.7二、杂货船其中:5000 12418.47.410000146228.72000016625.210.1三、铁路轮渡20000182.624.25.8四、成品油船其中:3000 9715.25.9500012517.57.0二、 表2.5中远造船项目生产纲领船型表载重吨总长(m)型宽(m)出坞/压载吃水(m)30万载重吨VLCC33360.04.65/7.518.5万载重吨散货船29047.3- /7.010000TEU集装箱船348.545.66.5/7.5注:表中为中远造船项目生产纲领船型。2.2.3 大连旅顺港的其他竞争优势(1)区位优势旅顺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处于黄海与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处,距山东、渤海湾各沿岸港口的海运距离短,是连接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2)交通优势跨渤海海峡烟大铁路(公路)轮渡和沈大高速公路延伸线土羊高速公路通入旅顺新港,土羊高速公路还将延伸至双岛湾。土羊高速公路从北面汇接沈大高速公路、大庄/丹高速公路,南接烟大铁路(公路)轮渡,高速公路和跨海峡铁路(公路)轮渡相结合成为我国公路主干网“五纵七横之一的北起黑龙江同江,南至海南三亚(榆林)的沿海大通道基本路段,可以紧密链接东北、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此外,丹大高速和丹东大连的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建设将把朝鲜国际边境铁路向南伸形成第二条大通道。大连将成为真正意义的我国南北公路、铁路大通道的综合交通枢纽。2.3 大连旅顺港现代物流的生产运营状况 2.3.1 港口营运现状2008年3月,由大连世达集团、旅顺新港港务公司出资,成立了大连旅顺港集团有限公司。大连旅顺港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港口的件杂货运输,港区设有生活服务楼、港客站、通讯大楼、仓储区等,2007年该公司的货物吞吐量为86.1万吨/年,其中进港货物为64.4万吨,出港货物为21.7万吨。进港货种主要为矿建材料,船运到港、由公路输运,主要为旅顺当地的货物;出港货物主要为大重件,船体分段等大件在该公司的码头后方进行组装,然后由船运出;另一部分是旅顺开发区内加工企业外运的大型构件,由大型运输车辆运进港内,装船运出。中铁渤海铁路轮渡有限公司主要为南北铁路轮渡运输、大连今冈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为外资企业主要从事造船分段生产、大连滨海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为独资企业主要从事小型船舶的修船,生产运营与地方的港口运输相关不大。2.3.2 滚装运输的发展历史和消亡原因旅顺新港是渤海湾内较早开辟滚装运输业务的港口,1990年4月28日经交通部批准,旅顺港务局开始滚装运输试运营,试运营期间,有“鲁渤渡2”轮在旅顺至蓬莱航线定期运营。当时滚装船舶容积量小,航班少,每个航次都满员。为了满足客货运输的迫切需要,港务局购进的“辽旅渡1”轮,1991年8月10日“辽旅渡1”轮(后改为“辽旅渡9”轮)加入了旅顺至蓬莱航线运营,旅蓬航线正式开通。1992年8月以后,旅顺港务局又陆续新开辟了旅顺龙口、东营、莱州航线以及旅顺秦皇岛季节性旅游航线。2003年以前,先后有辽宁、山东、浙江、河北4省多家海运公司所属的13艘滚装船或高速客轮在旅顺新港进行运营,其中有“辽旅渡1”轮、“辽旅渡2”轮、“辽旅渡6”轮、“辽旅渡7”轮、“辽旅渡8”轮、“辽旅渡9”轮、“鲁蓬渡1”轮、“鲁渤渡2”轮、“通惠”轮、“通泰”轮、“黄河”轮、“涌旺”轮、“新世纪”轮。在运营高峰时,曾有9艘滚装船和1艘高速客轮同时在线运营,每天平均1.5小时即有1个渡船航班出入港。从旅顺港务局1996年2004年这段时间的运营情况看,其运营总收入的80以上都来源于滚装运输,2000年为货运最高峰完成货物吞吐量493.8万吨,其中车辆11.2万辆次,运送旅客35.8万人次,滚装运输逐渐形成了旅顺港务局的主导产业。随着旅顺新港滚装运输全面开展,航线上的运营船舶,除2艘高速客轮外,其余的滚装船都是从日本购进的老旧船或二手船。由于吨位小,抗风能力弱,船速慢,稳定性、舒适性差,在日趋激烈的渤海湾海运市场竞争中越来越难以立足。1997年至2003年5年间相继发生了“鲁渤渡2”轮、“通惠”轮、“辽旅渡7”轮3艘滚装船沉没事故后,交通部加大了渤海湾滚装船市场的整治力度。2003年2月22日“辽旅渡7”轮海难事故发生后,交通部禁止3000吨级以下滚装船在渤海湾内从事运营,而旅顺新港航线运营的各海运公司的船舶吨位多在1000吨3000吨,除“辽旅渡1”轮外,其它滚装船遵照交通部的规定全部下线,不久“辽旅渡1”轮也被建行抵债拍卖。这样,在旅顺港务局的滚装泊位不能满足大型滚装船靠泊需求的情况下,旅顺新港滚装航线被迫全部停航。2008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旅顺新港在紧张扩建的同时,大连旅顺港集团有限公司已着手对原有2座滚装泊位进行扩建,2009年4月底以前将具备大型滚装船的靠泊条件。2.4 大连旅顺港现代物流存在的问题2.4.1港区岸线利用无序由于长期以来没有港口规划,造成目前羊头洼湾内港口企业众多且各自为营,功能繁杂,岸线利用无序,港口资源有待整合。目前湾内岸线利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客货滚装运输曾是旅顺新港的主要运输货种,在交通部严令3000GT以下滚装船不准在渤海湾内从事运营后,滚装航线全部停航。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旅顺新港仍将有客货滚装运输的需求,应对现有滚装泊位进行改扩建和新建,恢复客货滚装运输功能。(2)湾内从事公共运输的岸线不足,除烟大铁路轮渡外,湾内运营的公共运输泊位仅有旅顺港务局的5千吨级和1万吨级杂货泊位各一个。运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旅顺开发区临港工业发展的瓶颈。(3)原羊头洼渔港搬迁后,该段岸线水陆域均未利用,造成岸线资源闲置,应在本次规划中考虑岸线的改造和再利用。湾外岸线利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中远防波堤的建设为外湾两岸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掩护条件,但同时也阻断了港区原有航道,此外该项目的东突堤码头对羊头洼湾内船舶通航也有一定影响。港区需新建航道,满足船舶通航。(2)三羊头四羊头段岸线的开发需要向外填海造地形成港口陆域,中石油油码头位于该段岸线的中部,与港口发展不协调。2.4.2港区配套设施不完善(1)集疏运的问题,没有充分利用大连地段的公路及铁路重要运输工具:公路大连市现有各级公路294条,等级公路总里程达4687公里,包括沈大、大丹两条高速公路,G201(鹤大线)、G202(黑大线)、G305(庄林线)三条国道。大连市区经华北路在后盐接沈大高速公路、华东路经南关岭接鹤大路、朱棋路接黑大路。东北路至姚家村接入沈大高速公路,形成城市交通中枢一级快速干道。铁路大连铁路枢纽由大连北站、南关岭站、甘井子货运编组站及大连、金州、旅顺等客运站组成。以大连为终端的哈大线是类双线干线铁路,年通过能力4000万吨。根据东北地区铁路发展规划,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后,哈大线货运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高。此外,未来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将经丹东、庄河直通大连,使大连地区铁路集疏运能力进一步增强。(2)供电量不足旅顺新港的供电主要由旅顺经济开发区的变电所供给,目前旅顺经济开发区拥有一座66KV的变电所及双回路供电体系,总容量为6.3万KVA,已使用3.15万KVA,尚有3.15万KVA的供电能力。旅顺新港港区内已建有二座变电所,容量为1000 KVA一座,容量为1200 KVA一座。(3)给排水量超负荷旅顺经济开发区的供水管网与大连市供水主管线相连,加之区域内库容量240万立方米的水库两座,日供水能力可达4万吨,目前有DN300管线、5KG压力送至港区。旅顺新港东部港区和铁路轮渡港区的用水量主要由船舶上水,港区生产、生活,消防和绿化等用水构成,远期扩大规模后最大日供水量预计将达到0.4万吨,分别由旅顺城市供水管线接入的港区专用供水管线和铁路轮渡铁路站区给水网供水。2.4.3环境环保问题(1)大气环境旅顺新港区域内对大气环境影响的主要污染物来自件杂货装卸及造船厂产生的扬尘、烟尘等。在正常情况下,旅顺新港件杂货运量较少,造船产生的扬尘、烟尘等各类污染指标均未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中二级标准。利用综合污染指数对大气环境进行评价,此区域大气环境属“清洁水平”。(2)海水环境旅顺新港有滨海船厂、今冈船厂及货运港区,但污染不严重,港内水域各类指标均未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水水质标准中的三类海域水质标准,按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该海域属于微污染水平。(3)噪声环境目前羊头洼噪声主要由货物运输车辆和今冈、滨海两船厂生产引起。通过噪声污染指数进行评价,该区域环境噪声水平属“好水平”。2.4.4客货滚装功能缺失,未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势 由于目前交通部不允许3000总吨以下滚装船舶进行营运,港区的滚装泊位因不满足要求已经停运。根据大连港总体规划的功能布局,旅顺新港是大连港跨渤海海峡滚装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港区需要相应地改扩建及新建泊位,以适应客货滚装发展的需要。3 国内外港口现代物流发展借鉴3.1 国外港口现代物流发展分析3.1.1 鹿特丹港的启示第一、物流概况鹿特丹是荷兰的交通枢纽和工业中心,对经济的贡献占荷兰GDP的10%。鹿特丹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货物处理港口,年吞吐量超过3亿吨,港区面积80多平方千米,是一个典型的河口港,共有7个港区,可以停靠从内河驳船到50多万吨的特大油轮等各类船舶。鹿特丹港吞吐的货物80%的发货地或目的地不在荷兰,大量的货物在港口通过一流的内陆运输网进行中转,在48小时内可运抵欧共体各成员国的目的地。此外,鹿特丹港还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运输,以及中转服务与多式联运相结合等服务。为了跟上全球贸易、国际运输和物流的发展趋势,鹿特丹港务管理局不断进行功能调整,包括改变港务管理的传统职能、扩大港口区域、允许设立船公司集装箱码头、促进发展腹地交通、促进物流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发展信息港、促进更为有效的海关服务、推销配送园区概念等。第二、物流发展模式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企业自主经营。港区基础设施归鹿特丹市政府所有,鹿特丹港务管理局对港区内的土地、码头、航道和其他设施统一开发,建设港口和工业园区,实施高效、安全、便捷的船务运输管理。港务局以租赁的方式将港口交由私营企业经营,企业只需投资码头上部的机械设备、库场和其他配套设施。配套设施齐全,储、运、销一条龙服务。鹿特丹港配套设施完备,码头、堆场、仓库、道路、环保设施、支持保障系统非常完善;管理设备和操作手段高度现代化,如EDI服务系统除了传统的信息传送外,其子系统“INTIS”已成功推广了“电子商务网络”;鹿特丹港通过一些保税仓库和货物分拨中心进行储运和再加工,提高货物的附加值,然后通过公路、铁路、河道、空运、海运等多种运输路线将货物送到荷兰和欧洲的目的地。第三、启示(1)政府的相关政策是决定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一些与港口相连的开发区已经开始发展临港工业,另一些不与港口相联的开发区,其原材料与产品受到交通、政策等方面的制约,加大了成本,削弱了市场竞争力,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临港土地未能得到很好地开发。我国对国有土地的使用着眼一次性出租,却不考虑长期的税收的增加。如按国外经验,国有土地划拨港口。由港口以出租土地的形式办好临港工业,其经济效益,利税将是可观的,同样对城市的建设、经济收入将是紧密相连的。我国临港产业发展目前相对滞后,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搞好临港产业布局规划,扩大临港产业区规模,提升临港产业水平。(2)大力发展口岸相关产业,尤其要做强做大现代物流业、运输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仓储业规模(3)发展临港工业,应以重化工业和电力工业为主攻方向同时要坚持以下三点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确保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牢牢控制住海岸线资源、土地资源,杜绝乱批乱建。提高产业关联度,创造集聚规模效应,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龙头企业前来投资,发挥大型企业的“榕树效应”,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追求最佳经济与社会效益。要充分依托大型深水良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增强地方工业综合实力。(4)发展临港工业区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从鹿特丹工业区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工业区中不仅有本国的知名优秀企业,更包括大量的跨国大型公司。因此我国在临港工业的发展中,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外企业前来投资。要吸引客商和留住客户,一是要靠硬件,就是港口、交通、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等;二是要靠软件,即政府的办事效率、区域市场、园区的人文环境和后勤服务等。良好的投资环境,不仅指国外企业进驻时提供优惠的政策,更重要的是企业投资建设公司之后提供优秀的配套后勤服务。3.1.2 新加坡港口的启示第一、物流概况新加坡是一个因港而兴的国家。新加坡港地处国际海运洲际航线上,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是全球海运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港之一,集装箱年吞吐量达1680万标箱,居于世界第二位。在物流和运输方面,亚洲空运货物的16%以及亚洲航运的25%,都以新加坡为转运中心。为了让客户享受更快捷、更可靠、更实惠的优质服务,港口致力于不断提升科技水平,所采用的综合码头营运系统和全国性海港网络电子商务系统,使码头的营运效率大大提高,并确保整个业务每天24小时顺畅有效地运作。新加坡政府已建成“港口网络”、“贸易网络”等公共电子平台,物流公司基本实现了整个运作过程的自动化,设有高技术仓储设备、全自动立体仓库、无线扫描设备、自动提存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第二、物流发展模式实行自由港的政策,为客商提供方便和优惠。新加坡港口由政府直接投资,港口执行自由港政策,并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如对中转货物提供减免仓储费、装卸搬运费和货物管理费等,以吸引世界各国船公司,进一步巩固其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物流分工明确,集约经营。港区设有Pasir Panjang、Sembawang Wharves 和Keppel Distripark3个配送中心。Keppel Distripark提供拆拼箱、仓储、运输以及货物取样、测量、贴牌、包装等服务,是港区内最便捷的集装箱配送中心,中心先进的KDNet系统可使货主实时了解货物在集装箱堆场内的存放情况;Sembawang Wharves为散货分拨中心,主要处理汽车、重型设备、钢材等货物;Pasir Panjang为专业汽车转运中心。培育港口物流链,港口与加工业联合发展。港口园区建设与吸引外资相结合,将一些临港土地和泊位提供给跨国公司作为专用中转基地使用,鼓励大跨国企业在港区建设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这样,港口物流为工业提供专业、高效的物流服务,提升加工工业水平,进而又促进港口经营效益的提高。物流服务形式多样,提供多种增值服务。新加坡港务集团提供IT、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和海运等多种增值服务,如为客户提供集装箱管理服务,利用自身的IT技术开发了虚拟仓库系统,帮助客户提高仓储的响应速度和减少费用,提升客户供应链效率。 第三、启示(1)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港口人才专业性要求高,这些人才不仅要求要有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熟悉基本的业务流程、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更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既包括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如项目经理人才、港口岸线规划人才、生产流程管理人才等,也包括生产一线的熟练的技工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是不断引进急需人才,包括从大中专院校选调对口专业人才和引进外地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二是有针对性地选拔整体素质好、有培养前途的技术骨干到专门院校或科研院所进行培训。 (2)要重视科技投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合理投入与科学使用将使港口生产事半功倍。要尽快把港口自动化平台建设纳入工作日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简化通关程序,改善服务质量。要加大设备投入,提升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港口生产效率。要重视科研工作,不断增加设备的科技含量,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3)要提升港口经济外向度。树立长远发展的战略思想,放眼全球海运业形势变化,制定自身发展的短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港口发展目标。通过滚动发展壮大自身实力,不断扩大港口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有特色,由此方能在未来的风云变幻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2 国内港口现代物流发展分析3.2.1 香港发展分析第一、物流概况中国香港是全球最繁忙和最高效率的国际货柜港,也是全球供应链上的主要枢纽港。港口是香港特区的经济命脉之一,处理的货运量80%经由港口处理。2003年,香港特区处理的货柜达2040万个标准箱(TEU),再次刷新货柜吞吐量记录,再度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其中,葵涌货柜码头的吞吐量达1210万个标准货柜箱,占全港口吞吐量的59%。余下41%的货柜则是在中流作业区、内河货运码头、公众货物起卸区、浮标和碇泊处及其他私人货仓码头处理。预计到2020年,香港港口吞吐量将平均每年增长4%,2010年香港货柜吞吐量达2,970万TEU,2020年为4,050万TEU。为了规划香港特区未来20年可持续实行的港口发展竞争策略,香港制订了“港口规划总纲2020研究”,使香港特区在港口服务方面,保持在华南地区的领先地位,并确保港口能为香港特区带来可持续的经济利益。这些计划包括:香港为先计划;港口提升计划,着眼于提高香港港口(尤其是葵涌货柜港)的生产力;港口整合计划,即政府担当协调者的角色,确定可行的长远措施,重整码头分布,进一步提升效率。第二、物流发展模式物流行业相关度高,提供“一条龙”和增值服务。亚洲货柜物流中心(ATL)的母公司环球货柜有限公司在香港特区有4个子公司,分别负责葵涌港3号码头的经营及管理、ATL的出租及管理、集装箱运输以及新业务的拓展。4个分公司如同一个有机整体,业务互为补充,将分散的码头装卸、堆场、仓储、运输、包装等各环节的单一经营活动集中为“一条龙”经营,充分发挥整体竞争优势。ATL还围绕主业提供多种增值服务,中心不仅设有24小时自动服务的银行ATM机、车辆维修、仓储、写字楼、俱乐部、“7-11”便利店等设施和服务,还提供卡板包、纸板包、汽车拆/入柜处理、货物吊运操作、公证验货等多种增值服务。物流自动化水平高,作业实现弹性处理。香港国际货柜集装箱堆场的活动均以自动化系统进行计划、协调和监督,电脑系统存有每个货柜的详尽资料,提供多种查询、报告及分析工具,协助管理货柜储存。自动化系统与“信息交换服务”和闸口程序自动化系统联通,并具有显示堆场三维地图的特别功能,能随时提供码头最多9万个标准箱的准确位置。通过这些先进技术,HIT实现缩短船只靠泊的时间,加快货柜车在码头的周转,并对客户的特别要求做出弹性处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行网络化管理。香港港口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电子信息管理,为产品创造空间及时间价值,减少积压资金,降低配送和仓储成本,把供应链管理、电子商贸、及时供货和零库存等概念联系在一起。3.2.2 上海港发展分析第一、物流概况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加大了对交通运输建设的投入,形成了上海港、上海站、浦东虹桥国际机场等海陆空重要枢纽,形成了以公路为主骨架的联结陆海空主枢纽的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市场物流网络逐步扩大,各种运输工具的数量和质量也都有很大提高,以5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形成。上海港口和航运的基础设施已广泛改善,现有生产专用泊位273个,公用码头生产泊位138个,内港口11个,泊位码头2937个,水水联运、水陆联运初成体系;上海是我国唯一拥有两个机场的城市,虹桥国际机场属国家一级民用机场,设计年客运吞吐能力 960,货运仓库年处理能力9万吨,浦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建设跑道一条,设计年就吞吐能力 2000万人次,货运仓库吞吐能力75万吨,浦东国际机场的运行,大大增强了上海空港基础设施能力;上海公路交通是联结各种交通方式的纽带,上海位于三条国道主干线和四条国道的交汇处,并通过境内的高速公路与周边省市公路及全国公路网相衔接,至1998年底上海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104公里;铁路方面,上海是全国十大铁路枢纽之一,运输线路包括沪宁线、沪杭线和15条支线及联络线、79条专用线,与上海工业紧密配合,形成网络,与港区相连,构成水陆联运。第二、物流发展模式依托上海港要建成东北亚地区的集装箱枢纽港的战略,上海港口物流业的目标是要建成面向国际,联系内地,以国际物流为重点,以综合运输网和信息网为支持,兼顾城市配送物流要求的、现代化国际型全功能、世界一流的综合物流中心。上海港物流中心要力争建设成为上海发展国际物流的核心基地和上海物流产业的窗口。国际物流专注于进出口物流和国际中转物流,国内物流的目标是长江流域的物流龙头和国内物流中转基地。近期重点开发外高桥港区物流中心,发展与港口集装箱运输相关的物流产业。远期与洋山深水港区建设和芦潮港海港城开发紧密结合,发展与临港产业相关的物流。上海港物流产业管理服务的快速反应性、最小变异性和质量最优性等六大特点。(1)系统的集成性是指有完整的物流基地(或物流中心)业务整合能力。(2)技术先进性是指向物流基地(或物流中心)内物流企业提供具有开放、全功能,并与国际流行的先进的电子商务平台集成的能力。(3)理念的前瞻性是指对物流基地(或物流中心)内物流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利各单位全方位协同商务的能力。(4)系统的可延伸性即物流基地(或物流中心)所涵盖的丰富的业务和基础设施,可以在未来市场环境的变化的情况下作及时的调整,而不需作重复大量的基础设施或IT的投入。(5)速反应性提供客户远程服务,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6)最小变异性指尽可能控制任何会破坏物流基地域物流中心内客户有效工作的问题的产生。4 大连旅顺港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与建议4.1 大连旅顺港现代物流的发展战略4.1.1战略目标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设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运中心是指具有航线稠密的集装箱枢纽港、深水航道、集疏运网络等硬件设施和为航运业服务的金融、贸易、信息等软件功能的港口城市。建设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内涵是:面向国内、国际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利用大连旅顺港口和城市的比较优势,谋求生产要素跨区域、跨国界的配置与循环,通过参与国内外市场的分工、交换与竞争,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成为大连乃至东北区域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桥梁和纽带。为此,大连要依托大连旅顺港建成面向国内、国际的两个市场,覆盖东北亚,辐射渤海湾,连接华北、华中、华东,兼顾区域物流服务的综合型物流中心,成为中国北方和东北亚重要的物流基地。 4.1.2战略选择 (1)一体化战略 第一是横向一体化。大连旅顺港要搞好与周边港口的合理分工,培育大连旅顺港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在正确判断和处理与周边地区港口(包括天津、青岛港及韩国、日本的港口)市场分工的基础上,围绕东北经济及大连旅顺港的特点,发展具有大连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港口功能。同时发挥大连对周边特别是对省内港口的带动作用,搞好分工与合作,实现港口资源的优化配置,共同促进东北经济快速发展。在辽宁港口集疏运网络体系中,大连旅顺港东由黄海大道及铁路东边道连通丹东港及吉林东部口岸干港,北连营口港、沈阳、哈尔滨干港,西连锦州、葫芦岛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网络框架初现端倪。从货种疏运看,各港各有其优势,但在远洋航线运输及外贸集装箱运输中,大连旅顺港的网络核心功能发挥的比较明显,因而辽宁沿海港口完全有条件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合作共赢的横向港口一体化。 第二是纵向一体化。大连旅顺港应该努力提高港口服务质量和效率,为货主提供更好更多的增值服务,同时采取各种措施拓展腹地的范围,开发更多的货源。大连旅顺港要转变经营方式,提高港口竞争能力,必须从单一的运输、仓储等分段服务,向原材料、产成品到消费者全过程的物流服务转变,为用户提供报关、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等增值服务,运用“一票到底”的多式联运模式,以最简便方式、最佳运距、最短时间完成运送程序,使物流的效率与效益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服务价格也必须向更加弹性化、多样化、组合的公开价格策略转变。要达到这些目的,只有通过调整港口内部经营结构,建立完善的港口物流管理系统,提高物流服务功能和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才能真正提高港口的竞争力。同时要不断提高通关效率、港口效率、政府效率,完善海关、边防、检验检疫,仲裁、金融、保险、贸易、保税、海事等口岸环境,通过提供一体化和高水平的服务,吸引更多的直接腹地和中转腹地的运输需求,实现大连旅顺港口物流服务纵向一体化。 (2)集中化战略 港口有大小,实力有强弱,而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港口的经营目标和市场定位是不同的,即使同是从事物流服务,服务的范围和重点也是不同的。东北经济和大连旅顺港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大连旅顺港应突出发挥区位和深水岸线优势,重点发展深水化泊位、大型化船舶、远洋化航线、专业化货种,在适度发展集装箱的同时,应下力气发展油品、矿石、粮食和汽车等大宗货种,把大连建设成东北亚地区的油品、矿石、粮食和汽车转运中心,建成东北亚地区最大的客滚运输中心。大连旅顺港现有的港区如大港区、寺儿沟、香炉礁、黑嘴子港区泊位等级低,陆域狭窄,集疏运不畅,与市区交叉,难以承担越来越多的货物运输需求。需要按照大连城市规划中“北进西拓”的要求,将杂货、集装箱、油品等业务向北转移至大窑湾、大连湾乃至长兴岛港区,发展专业化的集装箱港区。老港区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新能源产业风险控制报告
- 2025年农药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绿色环保技术报告
- 2025年预拌混凝土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能力评估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铁路特种作业证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全国保安员考试试题附含答案
- 2025年北京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驾驶员安全文明常识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大学警卫学专业题库- 警卫学专业实习经验
- 2025年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复习题库(答案+解析)
- 五金公司质量管理制度
- 中试平台运营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国汽车用PTC电加热器数据监测报告
- 海参池养殖合作合同协议书
- 幼儿园中班科学语言《望着月亮吃大饼》课件
- 日本《大肠癌治疗指南》解读
- 颞下颌关节肿瘤
- 素质的课件教学课件
-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构词方式
- 设计院管理规章制度手册及实施指南
- 医院转诊合同标准文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