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作品申报书(葡萄糖与氟虫腈偶合物的构建及其导向性)_第1页
挑战杯作品申报书(葡萄糖与氟虫腈偶合物的构建及其导向性)_第2页
挑战杯作品申报书(葡萄糖与氟虫腈偶合物的构建及其导向性)_第3页
挑战杯作品申报书(葡萄糖与氟虫腈偶合物的构建及其导向性)_第4页
挑战杯作品申报书(葡萄糖与氟虫腈偶合物的构建及其导向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序号: 编码: 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华南农业大学选拔赛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 葡萄糖与氟虫腈偶合物的构建及其导向性 所在学院: 资源环境学院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杨文 刘秀 殷文雅 戴坤鸿 李玲玲 陈玲 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A类科技发明制作B类说 明1. 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4序号、编码由竞赛组委会填写。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用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字数在8000字以内, 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6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校团委咨询。联系电话:85283396,电子邮箱: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 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 3.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申报者代表情况姓名杨文性别男出生年月1980-8学院资源环境系别、专业、年级农药系农药学06级学历博士研究生学制3年入学时间2006-9作品名称葡萄糖与氟虫腈偶合物的构建及其导向性毕业论文题目杀虫剂与葡萄糖偶合物构建及其活性研究通讯地址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邮政编码510642办公电住地通讯地址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邮政编码510642住宅电他作者情况姓 名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单位刘秀女24硕士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殷文雅女21本科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戴坤鸿男21本科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李玲玲女21本科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陈 玲女20本科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资格认定学院学籍管理部门意见以上作者是否为2009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高等学校中国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是 否 (学院盖章)年 月 日院、系负责人或导师意见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是 否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B3申报作品情况(科技发明制作)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部分中的科研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3本表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 构图、外观图(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4作品分类请按照作品发明点或创新点所在类别填报。作品全称葡萄糖与氟虫腈偶合物的构建及其导向性作品分类(D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 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 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 工、生态、环保等)作品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目的:通过葡萄糖和农药氟虫腈偶联,构建导向性农药,该农药分子在葡萄糖基团的介导下,可向昆虫嗜食部位累积,大量减少农药用量,从而减轻农药造成的环境、食品安全及生态问题。基本思路: 1以农业害虫为靶体,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仅为1/104- 1/107。没有到达靶体的农药引发环境、生态和食品安全问题,减少农药用量并保持一定防效是农药研究者研究探索的目标。2从靶向医药上获得启发:以癌细胞为靶标的药物已成功研制并大量应用于临床。动、植物生理生化上有许多共同之处,有望设计出在植物体内定向移动的靶向农药。 3氟虫腈是一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杀虫广谱,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其杀虫机制在于阻碍昆虫-氨基丁酸控制的氯化物代谢,因此对蚜虫、叶蝉、飞虱、鳞翅目幼虫、蝇类和鞘翅目等重要害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对作物无药害。对此药的改造前景广阔。 4氟虫腈因对水生生物的高毒性被取消用于防治水稻上害虫登记,经改造有望降低对水生生物毒性。5.糖不仅仅是生物体内的能量储藏物质和结构物质,还有诸如细胞通讯、识别作用,胚胎的发生、转移,信号的传递,细胞的运动与粘附,抗微生物的粘附与感染及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生物功能。糖基化修饰化合物的亲脂性、电负性或空间立体位阻得到改善,从而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增强生物活性;糖基化修饰的化合物大多水溶性增大,具有良好的内吸性,易于被生物体接受、吸收,由此可大大提高生物利用度;糖基化修饰物稳定性增强;糖基化修饰后的化合物对某些类型细胞可进行特异性结合,提高对作用受体亚型的选择性而形成选择毒性;糖基化修饰物的转运会得到细胞表面丰富的糖结合受体的协助。因而利用糖对已商品化的一些农药进行结构修饰后,有望改善这些农药的内吸性、生物利用度、稳定性,选择毒性以及在植物体内的输导性。 6植物可以吸收外源糖,并且吸收进入体内后较多的向植物的果实,幼嫩的茎、叶等生长比较旺盛的库性器官转运。而这些器官正是多数害虫的嗜食部位。 7. 氟虫腈和葡萄糖的偶合物可以被植物吸收,转运到害虫的嗜食部位并积累,可以经济高效地防治农业害虫。创新点:1.将具有生物功能的糖作为导向载体,与优良杀虫剂偶联,创制能定向积累的导向农药。2. 运用“点击”化学的相关合成方法将糖与杀虫剂偶联,创新了导向农药的偶联方法。技术关键:1.偶合反应:“点击”化学-经1,3-偶极环化反应形成1,4-取代-1,2,3-三唑,并通过三唑基将糖分子和药物分子连接起来。 2.导向性检测:植物体施药液相色谱检测和生物活体检测。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必须说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作品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技术特点和显著进步。请提供技术性分析说明和参考文献资料)是新农药研发的新思路、新途径:目前新农药的开发主要有两种途径:a.化学合成:对高活性先导化合物展开、衍生、修饰,从合成出的大量化合物中筛选高活性物质。按此方法,一个新农药品种从研发到进入市场,一般需要合成上万个化合物,十年左右时间,耗10亿美元经费。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b.开发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就是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如印楝素,苏云金杆菌等。开发成本低,但是由于效果慢,受环境影响大,质量、效果不够稳定等原因,市场份额不大。把葡萄糖与氟虫腈偶联,设计出能向害虫为害部位累积的导向农药,较之常规开发模式,本研究科学性先进性主要表现如下:a.农药化学与生物学有机结合:优良活性化学农药与据有生物功能的葡萄糖偶联,农药在葡萄糖带动下到达害虫为害部位控制害虫。二者有机结合,先后发挥各自功能。b.是新农药开发的简捷、高效、经济途径:化学农药与生物功能分子偶合成导向农药,成功率高,费时少。c.能有效解决农药带来的各种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让农药定向累积以减少用药量,因此,可以解决农药大量使用带来的各种问题,特别是环境、生态与食品安全问题。参考文献:徐汉虹,张志祥,程东美,等. 导向农药. 世界农药,2004,26(5):310.李俊凯,徐汉虹,江定心,张耀谋,赵勇,刘新清. 吲哚乙酸引导下三唑醇的传导与积累研究初报. 农药学学报,2005,7(3):25963.李俊凯.氨基酸和生长素介导的杀菌剂定向积累.华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6.江定心. 氨基酸和生长素介导的杀虫剂传导与积累.华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6.杨路旭.伤诱导导向农药荧光导向载体的构建与表达.华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戴建昌, 张 兴. 杀虫剂在木本植物体内传导理论研究进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4):12834.陈建明,俞晓平,程家安等. 定量研究刺吸式昆虫取食行为的有效方法-电子取食监测仪的原理和应用技术.浙江农业学报, 2002,14(4):237243.雷宏,徐汝梅. 植食性刺吸式昆虫的取食行为. 生物学通报,1992,12:810.龚月桦,高俊凤. 高等植物光合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西北植物学报,1999,19(3):564570刘颖慧,贾海坤,高 琼. 植物同化物分配及其模型研究综述. 生 态 学 报, 2006, 26(6): 19811992.王兴亚,李学军,张广学. 蚜虫的取食排蜜与繁殖行为概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5,(5):3031.马文荷,刘奎彬.青椒对外源糖的吸收与分配规律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23(1): 3739.刘奎彬,马文荷,安志信.黄瓜对外源糖吸收和运转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1998, 4,104107.安志信,刘奎彬,马文荷,闻凤英; 黄瓜、青椒对外源糖吸收、运转与分布研究.北方园艺,2001 ,3,1314.郭忠武, 王来曦. 糖化学研究进展. 化学进展,1995,7(1):1029.吴毓林,麻生明,戴立信.现代有机合成化学进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122.(联邦德国)弗朗茨.米勒 著;江树人 译. 植物药理学.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3,1011.黄思玲,凌沛学. 糖生物学概述. 食品与药品,2005 ,7(7):6164.付新梅,江涛,王奎旗等.糖类对先导化合物的化学修饰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中国海洋药物, 2001,81(3):5462.沈寅初. 农用抗生素的新进展. 农药译丛,1993,15(6):510.吴文连,吴毓林. 糖作为EPC合成手性源.化学进展,1993,2:6781.孔繁祚. 寡糖类农药的研制.环境化学,2000,19(4):293299.李 研,巨 勇,赵玉芬.氮杂唑合成反应在生物缀合物研究中的应用,有机化学,2006,26(12):16401646.刘铁梅.糖基化芳香族氮芥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陈茹玉,陈小茹.N-异丙基-O-芳基-O-半乳吡喃糖基硫代磷酰胺酯的合成、结构及生物活性.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15(11):16431646.曹玲华,周传健.N,N-二(糖基硫代亚脲基)芳基硫代膦酰二胺的合成.应用化学, 2004,21(3):239242.王小明,朱 涛,郑良玉等.-D-吡喃型糖基取硫脲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有机化学,2006,26(5):660666.董卫莉,赵卫光,李玉新,刘征骁,李正名.“链接”化学及其应用.有机化学,2006,26(3):271277. Osborn H. M. I. Best Synthetic Methods: Carbohydrates. Academic press, 2003,18.Francis C. Hsu, Kingmo Sun,Daniel A. Kleier, et al.Phloem Mobility of Xenobiotics VI. A phloem-Mobile Pro-nematicide Based on Oxamyl Exhibiting Root-Specific Activation in Transgenic Tobacco. Pestic. Sic. 1995, 44, 9-19.Chollet J F, Rocher F, Jousse C, et al. Synthsis and phloem mobility of acidic derivatives of the fungicide fenpiclonil.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04,10:906915.Ashlee McCaskill and Robert Turgeon. Phloem loading in Verbascum phoeniceum L. depends on the synthesis of raffinose-family oligosaccharides. PNAS, 2007 104 ( 49):19619-19624.Deletage-Grandon C, Chollet J F, Faucher M, et al. Carrier-mediated uptake and phloem systemy of a 350-Dalton chlorinated xenobiotic with an -amino acid function. Plant Physiology, 2001,125(4): 16201633.Hartmuth C. Kolb,M. G. Finn, K. Barry Sharpless.Click chemistry: Diverse Chemical Fundtion from a Few Good Reactions. Angew. Chem. Int. Ed, 2001,40,20042021.Hartmuth C. Kolb, K. Barry Sharpless. The growing impact of click chemistry on drug discovery. Drug Discovery Today,2003, 8(24):11281137.Teruaki Hasegawa, Mariko Umeda, Munenori Numata, et al. Click chemistry on polysaccharides: a convenient, general, and monitorable approach to develop (13)-d-glucans with various functional appendages.Carbohydrate Research, 2006,341( 1): 35-40.Daniela Arosio, Matteo Bertoli, Leonardo Manzoni and Carlo Scolastico.Click chemistry to functionalise peptidomimetics.Tetrahedron Letters, 2006,47(22): 3697-3700.Maarten IJsselstijn and Jean-Christophe Cintrat.Click chemistry with ynamides.Tetrahedron,2006, 62(16): 3837-3842.Srinivas Hotha, Ramakrishna I. Anegundi and Arvind A. Natu.Expedient synthesis of 1,2,3-triazole-fused tetracyclic compounds by intramolecular Huisgen (click) reactions on carbohydrate-derived azido-alkynes.Tetrahedron Letters, 2005, 46(27): 4585-4588.Srinivas Chittaboina, Fang Xie and Qian Wang.One-pot synthesis of triazole-linked glycoconjugates.Tetrahedron Letters,2005, 46(13):2331-2336.Pascal F. Tankam, Romy Mller, Petra Mischnick and Henning Hopf. Alkynyl polysaccharides: synthesis of propargyl potato starch followed by subsequent derivatizations. Carbohydrate Research,2007, 342(14):2049-2060.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评审、鉴定、评比、展示等活动中获奖及鉴定结果作品所处阶 段(A )A实验室阶段 B中试阶段 C生产阶段D (自填)技术转让方式 作品可展示的形 式实物、产品 模型 图纸 磁盘 现场演示图片 录像 样品使用说明及该作品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提供该作品的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和经济效益预测使用说明:本产品可加工成各种常规剂型使用,特别适合于撒施,局部施药(注射、涂抹)。技术优势:高效:因为药剂能向特定部位累积,提高了特定部位药剂的浓度,更利于控制害虫。经济:减少了农药用量,高效控制害虫,投资回报率高。方便:因药剂内习性强,且能定向移动,因此不必覆盖式施药,撒施,涂抹,灌根等施药方法都可以。适应范围:适用作物 水稻、蔬菜、棉花、烟草、马铃薯、甜菜、大豆、油菜、茶叶、苜蓿、甘蔗、高粱、玉米、果树、森林、观赏植物、公共卫生、畜牧业、贮存产品及地面建筑等防除各类作物害虫和卫生害虫。 推广前景:无公害农产品,农业标准化种植飞速发展,对农药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将倍受青睐;人们对环境、健康的日益关注,也要求减少农药用量。因此导向农药将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市场分析:每公顷仅需氟虫腈几十克有效成分即可达到预期防治效果。目前已广泛用于世界各国的水稻、蔬菜、棉花、大豆、茶叶、甘蔗、高粱、玉米、果树等100多种作物,对480余种害虫和害螨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据统计,2005年我国有过千万农户使用该产品,销售额已超过2.34亿元人民币 本成果大量减少农药用量,将凭借氟虫腈口碑,迅速打开并占有市场。经济效益预测:成本:葡萄糖原料易得,价格便宜(2元/kg),“点击”合成产率在90%以上,且容易进行,因此葡萄糖与氟虫腈或者其中间体偶合,成本增加极少。单位售价:目前氟虫腈原药价格约600元/kg,本产品虽然成本有所增加,但大量减少农药用量(至少减半),能保证800元/kg的售价。盈利预测:每公斤约有200元左右的盈利空间。专利申报情况提出专利申报 申报号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已获专利权批准 批准号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未提出专利申请科研管理部门签 章 年 月 日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说明:1.申报者可根据作品类别和情况填写; 2.填写此栏有助于评审。导向农药的研究现状:导向农药自提出以来,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选用各种氨基酸和生长素作为导向载体,合成出了系列氨基酸与农药、生长素与农药的偶合物,如:吲哚乙酸三唑醇、吲哚乙酸烯唑醇、萘乙酸烯唑醇、萘乙酸三唑醇、丁酰肼三唑酮,印楝素茉莉酸、氟虫腈茉莉酸、甲胺磷茉莉酸、氟虫腈水杨酸、甲胺磷水杨酸、印楝素水杨酸、甘氨酸氟虫腈、GABA克百威、GABA氟虫腈、甘氨酸噁霉灵、谷氨酸噁霉灵、丙氨酸噁霉灵等。这些偶合物对有害生物的活性、在植物体内的定向输导性和累积性结果表明,部分偶合物在维持和提高原有农药的活性,同时,在植物体内具有良好的定向输导性和累积性。如,利用吲哚乙酸与三唑醇发生酯化反应后生成吲哚乙酸三唑醇酯,并将此化合物在0.5mmol/L浓度下水培和喷雾处理 68叶期大豆植株,运用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植株不同部位吲哚乙酸三唑醇酯和三唑醇的含量,结果表明,吲哚乙酸三唑醇酯在大豆中具有明显的双向传导和向根部积累的特点,喷雾处理后 ,在 1260 h之间内吸量和根部积累量均出现最大值(李俊凯,2005)。此系列研究证实了导向农药的构想,表明以导向载体将农药活性成分运载到植物特定部位的研究思路是可行的。选取烟草花叶病毒移动蛋白作为伤诱导导向农药的载体对其展开了构建与表达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工作。2.2糖基化修饰化合物的农药活性研究现状:在很长时期内,糖仅被认为是生物体内的能量储藏物质和结构物质, 1963年一个能与红血球上的糖相结合的蛋白质从直生刀豆(Canavalia ensiformis )中分离出来后,改变了人们对糖的这种简单认识。1982年第一个动物糖结合蛋白被鉴别,引起了人们对生物体内糖和糖蛋白广泛作用的注意。自此之后人们发现糖类物质具有多方面生物功能,如细胞间的相互通讯、识别作用,胚胎的发生、转移,信号的传递,细胞的运动与粘附,抗微生物的粘附与感染及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等等,基于此,国内外兴起了以糖及其衍生物为基团对先导化合物进行化学修饰的研究。糖基化修饰化合物主要有以下特点:糖基化修饰的化合物的亲脂性、电负性或空间立体位阻得到改善,从而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增强生物活性;糖基化修饰的化合物大多水溶性增大,具有良好的内吸性,易于被生物体接受、吸收,由此可大大提高生物利用度;糖基化修饰物稳定性增强;糖基化修饰后的化合物对某些类型细胞可进行特异性结合,提高对作用受体亚型的选择性而形成选择毒性;糖基化修饰物的转运会得到细胞表面丰富的糖结合受体的协助。因而利用糖对已商品化的一些农药进行结构修饰后,有望改善这些农药的内吸性、生物利用度、稳定性,选择毒性以及在植物体内的输导性。近年来,国内外以农药为对象的糖基化修饰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己经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含有糖类结构,如多抗霉素、井岗霉素、宁南霉素等,近几年发现的含有糖环结构的化合物如Antibiolis-SF2494, Antibiotis 6241-B均表现出一定的除草活性。1988年Ben.L以D-葡萄糖作起始原料合成了一个具有苗前抑制活性,而对扁豆、棉花、花生及其它一些阔叶作物安全的RE39571类除草剂。1995年Francis以Kleier数学模型为指导,设计合成出了葡萄糖醛酸与杀线威的复合物,该化合物具有很好的韧皮部输导性,通过叶面施药便可定向地向根部运输并累积,从而有效地防治烟草根结线虫。吴毓林小组在由糖合成手性天然化合物的研究中,利用价廉易得的单糖合成了手性天然产物或其前体,其中就包含了抗稻瘟病介质和库蚊产卵引诱剂。孔繁祚小组合成出的植保素激活剂葡萄6糖或7糖作为杀菌剂已申请专利。王小明以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与系列胺反应得到系列胺基糖基硫脲化合物,经除草活性测定显示,这类化合物呈现出较好的除草活性。陈茹玉,陈小茹将除草剂的特征基团N-异丙基-O-芳基硫代磷酰基引入半乳糖分子中,合成了新型硫代磷酰胺酯,并初步测试了除草活性。臧洪俊,李正名等运用5种糖基异硫氰酸酯与-氨基丁酸甲酯经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5种N-(2-甲氧羰基-1-甲基)-乙基-(N-D-乙酰基吡喃型糖)硫脲,其对烟草花叶病毒具有一定的诱导抗性。曹玲华等选择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木糖及乳糖的异硫氰酸酯分别和膦酰二肼反应合成了系列化合物,并用离体平皿法和活体小株法将合成的化合物对一些病菌,杂草进行了生测,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对测试对象有一定的生物活性。然而,在糖基化修饰化合物的农药活性研究中尚未见将糖作为导向基的研究,也未见将“点击”化学的合成方法应用于此的报道。此外,糖化学的快速发展只是近20年来的事,同时“点击”化学也是2001年才提出,因此将“点击”化学运用到以糖为导向载体的导向农药研究中具有明显的创新潜力。D.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说明:1由推荐者本人填写; 2推荐者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是与申报作品相同或相关 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专业技术人员(教研组集体推荐亦可); 3推荐者填写此部分,即视为同意推荐; 4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仅被视为对推荐者身份的确认。推荐者情况姓 名徐汉虹性别男年龄47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通讯地址广州天河区五山华南农业大学邮政编码510642单位电话0205285127住宅电话02088330603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 (签章) 年 月 日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真实性作出阐述该作品资源环境学院的六名学生共同完成的,研究数据可靠,结论正确。请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您的评价该作品将氟虫腈和葡萄偶联,使农药分子能够定向积累,是农药研究领域的一重大突破,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其它说明推荐者情况姓 名万树青性别男年龄55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通讯地址广州天河区五山华南农业大学邮编510642单位电话02085285138住宅电话02085285987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 签章日期 年 月 日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真实性作出阐述该六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经获得较大进展。请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您的评价利用导向载体使农药有效成份定向输导、定向累积,直接作用于靶体,减少农药用量,提供了解决农药带来的环境、生态、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方法,导向农药研究走在科学最前沿,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发展前景广阔。其它说明F参赛作品打印处研究报告葡萄糖与氟虫腈偶合物的构建及其导向性杨文 刘秀 殷文雅 戴坤鸿 李玲玲 陈玲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摘要:为减少农药使用量,实现农药定向传导,设计合成了四种葡萄糖与杀虫剂氟虫腈的偶合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个别化合物在保持高效的同时具有了一定的定向输导性。关键词:农药 葡萄糖 偶合 氟虫腈降低农药残留及提高农药应用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减少农药的用量。农药在施药过程中的浪费极为严重,在施药过程中,人们一般都努力使药剂覆盖整个害虫栖境,由于雾滴飘移和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到达生物靶体的农药量极低。以植物体为间接靶体,农药的有效沉积率为20-40%,损失浪费的农药约60-80%;以蚊虫为靶体,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为1/3000;以农业害虫为靶体,有效利用率为1/104- 1/107。没有到达靶体的农药除了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生态平衡外,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怎样减少农药用量并保持或提高防效一直是农药研究者研究探索的目标。导向农药有望人为改变农药在植物体内传导方向,使农药向特定部位积累,提高农药靶向性,减少用药量,降低使用成本,大大缓解农药残留问题。同时,还有望使高毒农药低毒化,提高农药使用安全性,降低制剂对人畜的毒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研究以葡萄糖为载体,偶合氟虫腈进行研究。氟虫腈化学结构式1 材料与方法1.1偶合反应1.1.1氟虫腈N-烃化反应于室温下将相应的氨基化合物加入DMF,然后加入K2CO3,搅拌1h后加入炔丙基氯,升温至50反应,TLC检测原料反应完毕降至室温,并向反应液中加水,经二氯甲烷萃取、水洗、干燥、浓缩和柱层析得产物。1.1.2叠氮糖与含炔化氟虫腈偶联将叠氮糖和含炔化氟虫腈先后加入DMSO和H2O或t-BuOH和H2O的混合溶剂中,然后加入CuI(等摩尔比),于室温或40反应,TLC检测原料反应完毕经二氯甲烷萃取、水洗、干燥、浓缩和柱层析得产物化合物1和化合物3。1.1.3乙酰基糖偶合物的脱保护 将上述(2)中合成出来的乙酰基糖偶合物悬浮或溶于甲醇中,搅拌20min后加入甲醇钠的甲醇溶液(0.5 M), TLC检测原料反应完毕,加入Amberlite IR 120 (H+)调pH值至中性,过滤,滤液经浓缩和柱层析得产物化合物2和化合物4。 化合物1 化合物2化合物3 化合物41.2毒力测定1.2.1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毒力测定方法将合成出的化合物加到含有丙酮和0.1%吐温-80的脱氯自来水中从而配制成系列浓度梯度的药液(注:丙酮/水的体积比控制在2%以下),分别取各浓度的药液150mL均分于三只100mL烧杯中,然后分别向每只烧杯中加入白纹伊蚊四龄幼虫20只;另设含有丙酮和0.1%吐温-80的脱氯自来水作为对照。处理后12h检查结果,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并以药剂浓度对数值与校正死亡率的机率值,计算相关系数和致死中浓度。1.2.2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毒力测定方法以丙酮或甲醇为溶剂,将合成出的化合物稀释成5个浓度系列。用微量点滴仪吸取各浓度药液进行点滴各供试幼虫,另点滴溶剂为对照。处理后的幼虫以甘蓝叶于培养皿中饲养,处理后24h检查结果。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并以药剂浓度对数值与校正死亡率的机率值,解毒力回归方程,计算相关系数和致死中量。1.3偶合物在烟草上的导向性检测方法涂叶法施药:待烟草长至18叶期时,选择烟草植株中部5张叶片正反面涂抹上述药液,于处理后48h分别取顶部幼嫩部分、涂药叶、涂药叶部位5cm以上的叶片、涂药叶部位5cm以下的叶片、涂药叶所对应茎杆部位的韧皮部与木质部、涂药叶部位5cm以上茎杆的韧皮部与木质部、涂药叶部位5cm以下茎杆的韧皮部与木质部以及根共10部分的样品各10g。各处理设3个重复,每一烟草植株为一重复。24h后采样。样品制备:研钵研碎,置于100mL甲醇中浸泡过夜,抽滤,30mL甲醇分次清洗残渣,收集过无水硫酸钠柱,旋转蒸发仪浓缩近干,甲醇定容10mL。SPE净化:自制1g/5mLC18固相萃取小柱,分别用5mL正己烷、甲醇、水过柱进行柱子活化。取2mL样品过柱,1mL甲醇冲洗,收集滤液,第一毫升弃去,收集后2mL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Agilent (250 mm4.6 mm,5 m)C18反相色谱柱。210nm为检测波长。2 结果与分析21毒力测定结果偶合物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的毒力见表1,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的毒力见表2表2.1化合物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的毒力化合物毒力回归方程LC50 (mg/L)相关系数化合物1Y=3.96+1.96x3.49b0.9928化合物2Y=4.60+1.03X2.45b0.9979化合物3Y=2.29X-1.20497.75a0.9940化合物4Y=0.42+1.70X500.00a0.9913氟虫腈Y=5.47+1.77X0.54c0.9909 表2.2化合物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的毒力化合物毒力回归方程LC50 (mg/L)相关系数化合物1Y=2.31+1.77x32.70b0.9909化合物2Y=2.36+1.75x31.98b0.9943化合物3Y=2.02+1.83x41.78a0.9932化合物4Y=1.86+1.88X47.07a0.9850氟虫腈Y=2.62+1.96X16.38c0.9920从以上两个表中可以看出,氟虫腈偶联葡萄糖以后,毒力有所降低,且处理间差异显著;化合物3,4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效果不明显,但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的毒力与其他药物差别不大;脱保护基团的化合物(如1)和未脱保护基团的化合物(如2)毒力差异不显著。2.2 化合物在烟草内的导向性2.2.1 化合物1 HPLC条件及添加回收率 HPLC条件:进样量10L,柱温30,流动相乙腈:水=65:35,流速1mL/min。表2.3 化合物1浓度与对应峰面积浓度ppm4.002.001.000.500.25峰面积81.2239.5720.009.985.12以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对应峰面积为纵坐标,得回归方程y=20.19x,r=0.9999,表明在4.00-0.25ppm浓度范围内对应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LOD为0.20ng。添加回收率:取对照区样品按上述方法做添加回收率试验, 添加浓度为5.0mg/kg,0.5mg/kg,0.1mg/kg每个浓度做3个重复, 试验结果见表2.4, 从试验结果可知, 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规定。表2.4 化合物1的添加回收率样品添加浓度mg/kg回收率%变异系数%叶片5.087.26.2顶芽5.089.65.0根部5.089.15.9韧皮部5.090.45.4木质部5.094.56.4茎部5.091.95.00.597.26.0对照标样图1 化合物1标样及叶片对照的高效液相色谱图2.2.2 化合物2 HPLC条件及添加回收率化合物2 HPLC条件:进样量10L,柱温30,流动相乙腈:水=40:60,流速1mL/min。表2.5 化合物2浓度与对应峰面积浓度ppm4.002.001.000.500.25峰面积161.2279.5740.0021.989.12以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对应峰面积为纵坐标,得回归方程y= 40.2x + 0.068,r=0.99969,表明在4.00-0.25ppm浓度范围内对应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LOD为0.10ng。化合物2添加回收率:取对照区样品按上述方法做添加回收率试验, 添加浓度为5.0mg/kg,0.5mg/kg,0.1mg/kg每个浓度做3个重复, 试验结果见表2.6, 从试验结果可知, 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规定。表2.6 化合物2的添加回收率样品添加浓度mg/kg回收率%变异系数%叶片5.099.85.8顶芽5.090.53.2根部5.087.56.1韧皮部5.085.66.0木质部5.088.65.2茎部5.088.6 6.2对照标样图2 化合物2标样及叶片对照的高效液相色谱图2.2.3 化合物3 HPLC条件及添加回收率化合物3 HPLC条件:进样量10L,柱温30,流动相乙腈:水=65:35,流速1mL/min。表2.7 化合物3浓度与对应峰面积浓度ppm4.002.001.000.500.25峰面积251.62124.5656.0026.7712.89以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对应峰面积为纵坐标,得回归方程y = 64.178x - 5.11,r=0.9969,表明在4.00-0.25ppm浓度范围内对应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LOD为0.10ng。化合物3添加回收率:取对照区样品按上述方法做添加回收率试验, 添加浓度为5.0mg/kg,0.5mg/kg,0.1mg/kg每个浓度做3个重复, 试验结果见表2.8, 从试验结果可知, 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规定。表2.8 化合物3的添加回收率样品添加浓度mg/kg回收率%变异系数%叶片5.084.27.6顶芽5.089.05.40.592.24.3根部5.086.66.3韧皮部5.090.86.0木质部5.095.05.40.595.64.7茎部5.087.66.0对照标样图3 化合物3标样及叶片对照的高效液相色谱图2.2.4 化合物4 HPLC条件及添加回收率化合物4 HPLC条件:进样量10L,柱温30,流动相乙腈:水=40:60,流速1mL/min。表2.9 化合物4浓度与对应峰面积浓度ppm4.002.001.000.500.25峰面积101.6254.5630.0016.778.89以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对应峰面积为纵坐标,得回归方程y = 24.501x + 4.3921,r=0.9999,表明在4.00-0.25ppm浓度范围内对应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LOD为0.20ng。化合物4添加回收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