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生态养殖技术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doc_第1页
生猪生态养殖技术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doc_第2页
生猪生态养殖技术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doc_第3页
生猪生态养殖技术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猪生态养殖技术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这得益于黄牛和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秸秆发酵养猪技术、沼气工程在亳州全市140多个规模养殖场的全面普及。“养猪场的猪粪尿液、冲圈污水全部通过地槽收集,集中处理,能够达到零排放,并且全部变废为宝,极大解决了规模化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问题。生猪生态养殖技术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站在阜阳往北看,一溜三个牛羊县,蒙城、利辛还有涡阳县。”这句民间谚语道出了安徽省亳州市的特色产业畜禽养殖。然而,这个特色产业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畜禽排泄物和各种养殖废弃物。养殖场产生的恶臭污染空气,未经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弃物集中排放沟、河中,使水面变黑发臭;同时,大量病原微生物进入水体,污染了水源,对村民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不仅如此,在皖北,很多农户前屋养猪后屋住人,屋前屋后污水横流,蚊蝇乱飞恶臭扑鼻,个别养殖户甚至遭遇“家不来客,客不喝茶”的尴尬。对此,安徽省亳州市以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和遏制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为突破口,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粪便处理资源化、面源污染减量化、沼气建设规模化、环保设施标准化、村容环境整洁化建设,着力破解农村环境监管边缘化、投资单一化两大难题。以规模化畜禽养殖、种养平衡循环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在全市展开。据统计,目前亳州全市各类畜禽养殖场(户)13852家,年COD排放量6200吨,为全市工业企业排放量的1.45倍。除了45个规模较大企业实施了治理外,其他均直接排入了农村坑塘、沟渠。目前,环保部门对小型养殖户的污染治理正在统筹规划中。因地制宜治理畜禽养殖业污染强化整改、年度考核、积极争取技术资金支持“污染问题不解决,养殖就会走进死胡同。”在此共识下,亳州市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规模化养殖企业污染治理工作的意见,市环保局与市农委联手行动,全面摸排查清底数,对存在问题的规模化养殖企业,明确提出整改时限,并针对不同的养殖企业因地制宜采取沼气利用、生化法治理、综合利用、生态床养殖等不同方式的治理改造。截至2010年底,全市排查出的54家规模养殖场全部完成了补办环评审批手续等工作。其中45家企业已经通过了环保设施的竣工验收。针对养殖企业大多存在技术难题、资金短缺等问题,亳州市环保部门积极提供技术信息,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支持。“十一五”期间,全市共争取省级以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资金1191万元,补助项目44个。现在,亳州市当地多数规模养殖场已经先后投资建设了沼气工程并投入使用。生态养殖与种植立体循环废水废物集中处理、变废为宝治理畜禽污染,是养殖业发展和农村环境保护必须跨越的一道坎,养殖业主只有尽早治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先机。而今,亳州市许多养殖场依靠科技创新,变成了空气清新、花草葱翠的花园式企业。这得益于黄牛和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秸秆发酵养猪技术、沼气工程在亳州全市140多个规模养殖场的全面普及。在蒙城县城往合肥方向15公里处的S203省道北侧,有6幢天蓝色的现代化厂房,每幢厂房顶端有几个蓝白相间的帽状物体在旋转,那是猪舍的换气装置。厂区内,以小区形式划分为办公区、生活区、养殖区、种植区及污水治理区,这里是亳州最大的生态养殖与种植立体循环种猪基地蒙城县京徽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京徽蒙公司的老板慕兆是当地人,而他的合伙人罗先生是北京人,曾做过物流、建材等生意。当记者问罗先生为什么选择到这里转行做养殖时,他说,他看中了这里生态养殖与种植有机蔬菜循环模式推广的前景。公司占地面积360亩,一期投资2600万元,运作两年多以来发展势头良好。“养猪场的猪粪尿液、冲圈污水全部通过地槽收集,集中处理,能够达到零排放,并且全部变废为宝,极大解决了规模化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问题。”在污水治理区,工作人员指着猪粪、猪尿收集处理系统告诉记者,基地存栏生猪约6000头,沼气工程日处理猪粪13.2吨、污水约120吨。沼气工程采用河南省未来再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的红泥塑料污水处理沼气工艺,干湿物搅拌、压缩、分离再常温发酵,年产沼气超过16万m3,一年可节省相关能源费用20多万元。由于每天产生的沼气量比较大,除满足基地猪舍保温、职工生活外,富裕的大量沼气储存在8个黄皮沼气棚内。今年,公司将通过管道把这些沼气输送给附近农户使用,农户只需支付最基本的线表费用。在沼液与沼渣分离系统出口,记者发现了一条淌着黑色沼液的小沟正延伸向300米外新建的蔬菜大棚,给大棚蔬菜施肥。原来,企业投资1000万元建造温室棚区、春秋棚区及瓜果露天种植区,投产后每年可生产蔬菜及瓜果近万吨。蒙城县环保局副局长赵瑞告诉记者,时下许多企业都抢着争取环保项目,可京徽蒙公司运营了3年没要国家一分环保资金,企业踏实做事的作风打动了他们。目前,蒙城县环保局正在为企业争取沼液沟水泥池项目,以防止沼液渗透污染地下水。项目完成后,养殖场将成为以种植业为基础,养殖业为主体,沼气为纽带,沼液沼渣为有机肥,促进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的“猪沼果菜”模式的生态养殖场。罗先生对公司的发展模式也很有信心,他说:“这里的土地、人力、物流等投资成本低廉,政府细节服务也很到位。北京农业推广总站多名专家已来过这里考察,答应提供技术支撑,前期准备种些瓜果类蔬菜,销往京沪以及长三角的发达城市。”微生态发酵床养殖模式受欢迎无异味、省饲料、节水,提高养殖效益,节约用水90走进涡阳县西阳镇养猪专业户葛文平的猪舍,潮湿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米糠味道。过道两侧,由铁管围成的猪圈里,一头头活蹦乱跳的小猪正在由锯末、米糠等材料铺成的“微生态发酵床床垫”上拱来拱去。葛文平正是通过采用环保方式养猪,逐步走上了富裕路。微生态发酵床养殖技术以粉碎的秸秆、锯末、稻壳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特定有益微生物,利用微生物能量循环、发酵产生的有机复合垫料,自动满足猪舍内生猪对保温、通风以及微量元素的生理需求。同时,生猪排泄物被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和转化,作为微生物载体转化为高蛋白的菌丝再被猪食用,有利于生猪消化和提高免疫力,且能节省饲料2030。葛文平说,微生态发酵床不会产生氨气等气味,不需要每天清扫猪粪、冲洗猪舍,只要隔两三天去翻一翻,节省了时间和劳动力。发酵床垫料使用了一定年限后,其中会含有相当活性的土壤微生物,可以作为种植蔬菜、紫花苜蓿、苦麦菜、小麦、玉米大豆等蔬菜的高营养有机复合肥料。垫料作肥料使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解决长期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问题。葛文平介绍说,这种发酵床虽然占地要求比较大,每头猪1.2平方米,但一次性投入,可以使用3年以上,整个发酵床的温度常年保持在3038之间。在葛文平办公室的监控屏幕上,记者看到一群群小猪仔一边拱着热气腾腾的发酵床,一边嬉戏追逐着。2008年初,葛文平投资560万元创立了“涡阳县丽燕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起了一个5600平方米的饲养圈舍,并向村民逐步推广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法。在他的带动下,如今的专业合作社已经发展会员近30户,年出栏商品猪4000余头。偌大的猪舍前几乎闻不到一丝异味,葛文平说,“微生态发酵床养殖技术的优点还远不止这些,它还大幅提高了养猪效益,一般可以节约饲料12左右、节约用水90、节约人力近一半。值得一提的是,猪每天睡在干燥的生态床上,健康状况大为改善,几乎不用抗生素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