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配管布置.doc_第1页
压缩机的配管布置.doc_第2页
压缩机的配管布置.doc_第3页
压缩机的配管布置.doc_第4页
压缩机的配管布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压缩机的配管布置 1、泵完成输送液体的任务,而压缩机对气体来说是必要的设备,下面叙述在炼油和化工装置中用什么形式的压缩机。 (1) 公用工程压缩机 a) 空气用压缩机这是用于仪表风和工业风的压缩机,一般压力在10kg/cm2以下。仪表风是装置自动控制方式,它是必不可少的,而工业风对装置检修时换热器胀管使用风动马达带动等情况下是必要的。仪表风和工业风都要用一台空压机升压,它们的区别在于升压后的空气是否经干燥器除湿。空压机特别要注意的是,压缩后温度上升,要设计后冷器将其降到常温,还要安装分离器除去凝液。b) 惰性气体压缩机在有危险品的装置多使用N2等惰性气体,用于贮罐密封,主要设备的排除空气,灭火及不用泵时的液体输送等。(2) 工艺压缩机a) H2压缩机最近在烃工艺装置中H2的需要非常多,H2压缩机的排量和压力根据装置不同而有多种多样,氢是在压力下非常容易泄漏的气体。b) 根据装置要求不同有各种压缩机有丁二烯压缩机,丙烯压缩机及乙烯压缩机等工艺压缩机。c) 其它压缩机用于不好断然区分是属于公用工程还是属于工艺的压缩机,有装置内冷冻用的压缩机和输送液液化石油气的气体的压缩机等。2、压缩机的种类1) 容积式压缩机 a) 回转式 b) 往复式这种形式是在一定容积内吸入气体后,气体容积逐渐缩小或急剧缩小,并压送。2) 离心式压缩机这种形式是将气体吸入壳体后,随着叶轮的旋转,利用气体的离心力来压送气体。3) 轴流式压缩机这种压缩机没有离心式压缩机那样的涡流室,它是靠装有转动轴的翼片来轴向压送气体。一般多用往复式和离心式的压缩机。下面叙述往复式和离心式压缩机的比较。1) 往复式压缩机的压缩比高,适用于高压。离心式压缩机除介质为空气的特殊情况外,压缩比最多为1.3-1.7,如要提高压缩比,则段数增加、效率下降且价格高。目前离心式压缩机的压缩压力最多到10kg/cm2G。2) 往复式压缩机的压力升高随介质气体的种类变化不大,而离心式压缩机的压力升高主要随气体比重而变化。3) 往复式压缩机的排量随压力变化不大,如出口管缩小则压力异常升高,必须有安全装置。而离心式压缩机的风压随风量显著变化,即使切断出口,压力上升也有限,所以不必要安全装置。4) 往复式压缩机由于机械接触部分摩损多,而使效率下降,离心式压缩机接触部只在轴承处摩损,所以效率下降少。5) 往复式压缩机的排量有胍动,因而在出入口都必须有缓冲器,而离心式压缩机的排量是连续的,不需要缓冲器。6) 往复式压缩机的排出气体中往往混入润滑油,而离心式压缩机几乎没有这个问题。7) 往复式压缩机的转数低,往往需要减速装置,而离心式压缩机仅用高速感应电机即可。3、压缩机的布置布置压缩机时要充分考虑操作,检修及危险性等。一般压缩机设在室内,压缩机机室与装置隔开布置,这是由于现在大部分高压压缩机都是往复式的,为了不让其振动影响装置的其它部分。压缩机室的周围一般不密闭,这是充分考虑到介质为危险性气体时,气体泄漏充满室内,则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并有爆炸危险。布置压缩机时注意如下事项。1) 压缩机的布置根据形式、数量和检修的需要决定。2) 整个压缩机四周都应能靠近,以便于操作和维修。3) 应有进行简单的维修保养的空间。4) 活塞抽出的空间要充裕。5) 预先决定就地仪表盘的位置。6) 以后要有建筑物和棚盖时,也要予以考虑。7) 发有润滑油等附属设备,可设置在操作面下边。操作面下的高度决定还要考虑振动缓冲装置和辅机的检修。8) 中间冷却器、后冷器和分离罐等靠近总集合管,所以可设在压缩机的对面。一般压缩机压送高压气体,其驱动力也很大,因此,估计发生故障的次数会相当多,为了合理地进行检修,希望设天车梁或在空中走的吊车,对于它们的吊重要充分核对压缩机本体,减速装置和电机(或透平)等,以其中最重的准来决定,一般多以电机重量为准。4、配管布置的注意事项压缩机周围的配管布置时,要充分考虑高压,振动等压缩机的特殊性,特别慎重地进行,下面试列举一些问题。(1) 调查配管热膨胀和振动传递后决定总体合管的位置。(2) 吸入配管要不会带出液体(凝液),压缩机吸入液体会发生锺击,对于往复式压缩机使排出阀损坏,而离心式压缩机则会使叶轮损坏,因此,在压缩机吸入配管上设吸入罐,将液体完全分离后再进入压缩机,而对饱和气体还要在紧靠吸入口的配管上进行夹套加热,或在入口集管上设导淋罐。(3) 往复式压缩机与冷却器、受槽等的速接配管相当长而复杂,由于压缩机是间歇吸入和排出,压力产生振动,当此压力胍动大时则发生配管振动和破裂等问题,控制仪表的动作也不准确。为了减少此压力胍动,应在吸入侧和挥出侧附近设缓冲器。缓冲器的大小取气缸容积的5倍以上。4、往复式压缩机吸入配管的固有振动数如果和吸入次数一致,则成为共振状态,使吸入效率降低,而消耗功率增加。另外,以排出阀到受槽(或缓冲罐)之间的配管固有振动数如果与每秒的排出次数一致,也成为共振状态,因此,配管的长度要避免共振,即吸入和排出配管形成不同的振动条。固有振动数f由下式给出。f=配管的固有振动数 cpsc=音速 m/sm=振动次数 1、2、3、L=配管的实际长度 mV=气缸容积 m3A=配管截面积 m25、压缩机排出配管的布置必须保证由于运转停止等原因使处于饱和状态的气体冷凝时,液体不会溢回去。6、与配管的振动相关,试列举2、3项问题。a) 配管支撑位置要不发生共振。支架基础与建筑物基础等与压缩机本身的基础分开,以便不传递振动。b) 如果可能则将压缩机的吸入和排出配管与一般配管分别支撑,目的的是防止通过支架引起其它配管的振动。当与其它配管共用支架时,要很好地检查其设置方法。c) 配管上的压力表必须安装胍冲阻尾器,使振动不传到指示计上。另外,由于主管的振动会使与分支配管连接的根部断裂,所以也可像图1那样以主管抽出,使压力表配管不振动。7、不要在压缩机管咀上附加配管重量。另外,驱动力大的最好使用蒸汽透平,这种情况下的配管,特别是在蒸汽排出管上要安装膨胀节,必须下功夫使透平的振动不传到配管上,而配管的热膨胀力也不传到透平上。8、对于配管特别重要的是要布置成能容易进行压缩机起动和停止的操作,如将吸入阀、排出阀和卸载旁路阀等以及压力表等仪表集中布置在预定的操作面上,则它们的操作可非常简便。9、对于公用工程配管和阀门,为了支撑和靠近它们,集中在操作面下比较好。10、从吸入分液罐到压缩机的配管以及从压缩机到受槽的配管都要完全固定,另外,固定应能在现场配合,因此靠近地面配管较好。11、在配管的低点必须装导淋。12、不论怎样配管,压缩机的吸入配管在施工后都要特别进行酸洗和水洗等,必须完全除去铁锈。另外,请在气罐管口与缓冲罐之间设置吸入过滤器。图2 压缩机配管及布置的典型平面图 (略)图3 尤先选用的布置压缩机室剖面 (略)图4 其它布置 (略)关于往复式压缩机的主配管本资料是就往复式压缩机主配管的设计计画时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解析,并汇集了设计指南方面的资料。1、概述往复式压缩机是靠活塞的往复式交替进行气体的吸入和排出,实际上,只是在排出时送出被压缩的气体。因此,对于已排出的气体来说,由于排出时的高压作用而使排出气体产生压力振动,这种压力胍动对压缩机的性能产生恶劣影响,并成为配管振动的原因。配管振动源除此之外还有机械振动,这些振动与配管的固有振动数发生共振时,由于配管的强烈振动,能使配管焊接处和法兰用螺栓破坏,还可通过配管的支持物使建筑物,管廊及其它配管发生振动。压力胍动使压缩机发生超载或排量不足,大大妨碍孔板计量和流量测定(由于液体或气体系统的压力胍动,可使仪表测量误差达12%),还影响阀门的园滑动作。作为产生胍动的原因,举出了本资料的主题往复式压缩机、除此之外,还有输送液体的离心泵和往复泵,输送气体的离心式压缩机,以及减压阀和其它控制设备,都是产生压力胍动的原因。当设计往复式压缩机的主配管时,要使上述那种压力胍动对配管的不良影响尽可能小,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还要考虑尽可能抑制机械振动。另外,配管设计一般还包括附属设备,还必须充分检查其配管中的固有腐蚀、振动、凝液分离等各种问题。特别是:(1) 不平衡惯性力在基础上产生振动。(2) 由于压缩热使排出配管膨胀并受支热应力。(3) 压缩气体中含有凝液及内部油等液体。为了消除由这些因素引起的不平衡,设派动缓冲罐、冷却器和凝液分离器等,另外,对于运转和维修来说,还必须有止回阀,旁通配管和安全阀配管,主配管系是非常复杂的。对于包括这些设备在内的整个配管系统如不能进行适当的设计,则不仅配管系统的各设备发生故障,且由于压力胍动使压缩机效率下降及阀门损坏,由于混入凝液和异物而使气缸和活塞发生异常磨损等,往往使主机发生重大事故。2、往复式压缩机的配管系统2.1 配管配管的直径、壁厚和材质要考虑管内压力,气体性状及允许压降来决定。配管设计避免共振管长,同时充分校核配管的支撑位置及固定方法,使其受到外来的强制力时不共振。2.2 胍动压力缓冲罐尽可能在靠近气缸吸入、排出的地方减少压缩机的压力胍动很重要,为此设置缓冲罐是有效的。缓冲罐的效果不仅随容积,而且还随它的安装位置有很大变化,必须在充分检查其前后配管形状的情况下进行经济的设计。2.3 冷却器压缩机的冷却器在低压时多使用管壳式的。高压时一般使用盘管式和套管式。冷却器是由压缩机规格决定的,必须将盘管式或套管式冷却器作为排出配管的一部分,校核共振管长,拐弯位置和固定点。管壳式冷却器的缓冲效果大,如安装位置合适也有作为缓冲罐的效果。2.4 凝液分离器其设置目的是为了使压缩气体中的凝液、内部油,通过气缸的尘埃之尖不送到下段气缸或工艺部分。压缩机的维护是不可缺少的。凝液分离器有各种形式,不论采用哪种罐都是有效用的,如果其容积和安装位置考虑得合适,也可作为缓冲罐用。2.5 其它除上述之外,旁通配管、安全阀配管、排凝管及止回阀等附属于压缩机的主气体配管,这些抽出口希望尽量从分离器抽出,而从配管中抽出时必须避免共振管长。3、振动的解析3.1 管系上发生的振动问题通常,振动的主要形式大致分自由振动,强制振动和自激振动三种。这种管路中的振动理论是普通的,应作为其中的强制振动来进行解析。振动的发生源如前所述为压缩机和透平泵等。由于在高速转动设备的转动部分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平衡质量,于是由不平衡离心力产生具有与转数相等的振动数的强制力,并引起附近结构的振动,如果该转数与附近结构的自然振动数接近,则引起共振现象,造成不可估量的火灾。另外,如果输送流体的管系的自然振动数与压力胍动数接近,则引起共鸣,产生大周期的压力变化。该周期的压力变化传到直接基础和建筑物上。流体产生周期与流体通过拐弯部分时的动量变化相等的的外部扰动力,并对管系本身及与管系相接的设备和建筑物造成大损坏。因此,当管系的机械自然振动数附近的转动设备发生的强制力相近时,必须绝对避免音响学的自然振动数与流体胍动的振动数相等。上述机械的或音响学的外部扰动力或多或少带有系统性质,预计发生这些情况时,设计中必须考虑。此外,在不正常运转时可能发生意外的外部扰动力,必须充分注意。对于振动问题,最好是与上述外部扰动力引起的振动隔绝或完全取消这种振动,但实际上,要完全免除是困难的,因此,要改变配管的弹簧常数,使配管的固有振动数离开共振振动数,希望管系的固有振动数与加振振动数之比为0.7以下或1.3以上。要注意这种情况下在启动和停止中通过上述0.7-1.3的共振点时会引起共振现象。对全管系进行精密的振动解析是困难的,但必须确认管系的自然振动数不在强制力的振动数附近,并据此结果设计使用防振器还是使用作为控制方法的缓冲器,以及管子支持点的位置。支持管子时,如缩短支持间隔则可提高固有振动数,但要注意由于中间固定而使热应力增大。对配管系的振动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校核。(1) 由周围的状况决定管系的支持间隔。(2) 求支持点之间管系的固有振动数。(3) 求出固有振动数后,校核是否与外力的振动数共振。(4) 检查设计点是否在共振范围。(5) 在共振范围内时,则重新改变支持点,并校核固有振动数。(6) 设计上无法避免共振时,则检查缓冲器的位置。3.2 机械的强制力的计算方法机械的强制力的产生原因如下:由压缩机的往复运动部分及转动部分的质量产生的不平衡惯性力,由压缩冲程间的扭矩变动产生的扭转振动,由活塞力产生的气缸振动,由基础和活塞传递的微小变化。把机械的压缩力保持压低位是压缩机本体及基本设计的重要点。配管设计时,必须求出这些强制力的基本周波数,使配管不共振。机械的强制力的基本周波数f(cps)按下面的公式求得。1、引擎驱动下压缩机的驱动原动机的自然振动数原动机的在最高转数时fn=0.07(pm) (NP) (Fp) (1)fn=自然振动数pm=原动机的最高转数 (转/分)Np=气罐数Fp=2冲程引警时 1.0Fp=4冲程引警时 0.52、压缩机的动作所产生的气体振动的自然振动数计算计算方法如下,该值适用于与共用集管相接的吸入,排出部分。fn=0.07(pm) (NC) (FC) (2)fn=自然振动数pm=压缩机的最高转数 (转/分)Nc=与共用集管相接的压缩机气缸数Fc=单动时=1.0Fc=复动时=2.0在所利用的共用集管上同时布置单动和复动气缸时,以及以不均等的间隔布置压缩机气缸时,对于按上述公式计算出的数值要与机械设备组讨论。fn取上述公式计算出所设数值中的大值。3.3 胍动流产生的强制力的计算方法胍动流产生的强制力起园于流动方向的变化和胍动的压力,而它们的基本周波数f(cps)可用下式求。 (3)pm=压缩机的最高转数 (转/分)Fc=单动时 1.0Fc=复动时 2.0但,同一般的缸数为2个以上时要考虑,其相应。流动方向改变所产生的强制力。流体沿弯曲部分流动时,由于在弯曲部分流体的动量方向改变,使配管受力。(请参照图)往复式压缩机的排出配管中在很短的排出时间内排出大量的压缩气体,因此,该力与平均流动相比显着变大,这就成为每次间断排出的加振源。其大小用下式求取。 (4)G=重量流量W=流速g=重力加速度设压缩气体开始排出时的活塞速度为c1(m/s),则排出期间的最大管内流速W1用下式计算。(参照图2) (5)一方面,流速为W1的气体重量流量G(kg/s)用下式求取,设1(kg/m3)为排出压力下的气体比重 (6)将式(5)和式(6)代入式(4),设出弯曲部分的最大冲动力K1(kg)为: (7)C1可通过解压缩机的转数N(转/分),冲程S(m),压缩比,间隙、比热比K和连杆比算出来。为了使计算简单,忽略连杆比的影响,并导入助量,则将最大冲动力的式子改写为: (8):补助量,已知、K、,由图3求。例如:已知:D=530mm d=204mm n=600转/分=0.10Ps:吸入压力=1.033ataPd:排出压力=3.0 ata=pd/ps=2.90 s=200mm1=2.58 kg/m3 (pd=3 ata, ta:排出温度=124时)求K i值=0.025(由图3查出)这种算出的冲动K,不仅成为配管纵向振动的直接原因,也成为容易发生横向振动的原因,设置缓冲罐时,在气缸和缓冲罐之间的配管应尽可能不拐弯。计算胍动压力波的波时胍动流大,因此要比较起因为下述胍动压力振幅的强制力和大小,校核拐弯的位置。但相邻的弯头最好不同时成为胍动压力的波。3.4 由胍动压力产生的强制力的计算方法:当配管中截面积变化或拐弯处有压力胍动时,配管就受到轴向的强制力。在p(kg/cm2)为胍动压力的胍幅时,该力的大小用下式求:F=PA (9)A为效受压面积,在弯管时为管子截面积。因此,进行配管计划时要消除管截面积变化处或拐弯处胍动压力波的波腹。在拐弯部分进行弯管施工时,断面在某种程度上变温扁平是,不可避免的,但断面扁平的弯曲使压力增加,且管外侧的轴向应力也比内侧的轴向应力大,扩开管子的力距作用。俘定管子截面为椭园,其转距的大小M(kgcm)由下式设出。M=e2abRp (10)R=弯曲中心线的曲率半径(cm)2a2b=将截面考虑为椭园时的长径及短径(cm)P=配管内压力(kg/cm2)e2=椭园的离心率配管设计时,考虑内压产生的转矩大小来决定方法,同时要检查配管弯曲位置的选取,使压力胍动产生的强制力的转矩不会成为配管横向振动的原因。3.5 管系固有振动数的计算方法:3.5.1 在一般配管及两端固定的管系中有拐弯时,固有振动数随配管的支持条件而改弯,一般式如下所示。 (11)fn=固有振动数 cps=由支持条件确定的数值W=管的总重 kgWg=单位长度管子的重量 kg/cmE=弹性模数 kg/cmI=截面二次转矩 cm4L=管长 cm图4 由支持条件确定的数值 3.5.2 管系中有阀门等荷重时如阀门等考虑为集中荷重,则1、悬臂梁 (12)2、单纯支持梁 (13)3、固定端梁 (14)fn=固有振动数W=管的总重量Wg=单位长度管子的重量E=弹性模数I=截面二次转矩P=悬臂梁为端部荷重 其它梁为中央苛重L=管长配管的固有振动数由管径、壁厚、挎距及支持点的束缚力决定,但管径及壁厚是考虑,经济性决定的。配管时最好是隔绝或完全取消由上述强制力引起的振动,但实际上要完全处理是困难的。因此,配管支架设计时要考虑使强制力引起的振动数,离开管子的自然振动数,以免发生共振现象。图5 用于气体的水平支撑管的固有频率 3.6 共振的倍率系数 3.6.1 无缓冲时 P=C/CCMF=倍率系数Wn=系统的固有振动数W=强制力的振动数CC=限界缓冲系统=2MWnC=缓冲系数m=质量P=缓冲比率OP时(MF)的最大值为:P时(MF)的最大值为:MFmax W=1 但P=0时,最大值为,但P只要稍有增加,最大值就急剧下降,因此缓冲器对减少倍率系数是非常有效的。图6、图7分别表示共振曲线与缓冲比率和最大倍率系数之间的关系。图63.7 避免共振的设计设计点的选择应在图8所示的斜线部分。如在图中A区是经济的,但必然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也就是说,其缺点是在这种情况下,在运转开始或停止时振动源必须通过共振点,因而,像炼油装置这样连续运转的情况下,在此设计点也可以,而对间断运转的情况则成为障碍,在A区域内延长管子自由长度较好,但管子和挠度和强度等方面受到限制。图7如不在A区域内则缩短自由长度,而在B区域内较好。如即不在A区也不在B区,则应安装缓冲区。图8 避免共振的设计4、配管支持的方法配管的固有振动数随配管支持位置的条件而改变。必须将其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使它不与强制力引起的振动数发生共振,方法如前所述。一般来说如管系的固有振动数为强制力引起的振动数的4倍以上,则不发生共振。因此,为了避免配管跨距的共振,配管跨矩按下式选取最好。 fn=4f (15)f(c/s)取用式(1)、(2)、(3)求出的强制力振动数中的最大值。还必须校核在引长度下配管处自重引起的挠度和弯曲应力。为了与4倍的共振振动数一致,将式(15)求出的跨距缩短10-15%较好。这与配管的支持位置有关,但配管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下面几点。(1) 在正常状态下,使气流收缩和压缩机驱动力超负荷的气体胍动应力最小。(2) 配管的固有振动数不应和机械振动数及气体胍动产生的振动数发生共振。(3) 为使机械振动引起的强制力小,应力求惯性力平衡,并且设备基础也要足够牢固。(4) 为使压力胍动在尽可能靠近气缸表减,力求放入缓冲罐和孔板,还应校核拐弯及集合分支点的位置,并使压力胍动引起的强制力尽可能小。(5) 配管中安装附属设备时,应将其确实固定。为了防振,配管的固定要牢固。特别是几根配管放在一个支架上时,一根配管的振动就成为所有配管的加振源。所以固定跨距应的管径最小的为基准来选取。要避免V形螺栓这种接触面积小的固定方法。(6) 刚性大的配管连接处要确实对中,不要由于安装不合理而引起应力集中。(7) 采用伸缩接头,膨胀弯或根据配管形状及其固定方法来采取吸收排出管热膨胀应力的对策。(8) 配管中应没有积存凝液的凹部。(9) 除频繁拆装处外,应避免急用法兰连接而尽可能采用焊接。(10) 避免化平台及建筑物上设配管支架,而应单独设置配管用支架。5、关于胍动配管的支撑跨距的简易解决方法关于压缩机配管的支持特别注意的是振动,如由机械或胍动等产生的振动数与支持跨距的固有振动数一致,则形成共振而造成不可估量的事故。配管的固有振动数由配管图、壁厚、跨距和支持的束缚力决定,由于管径和壁厚必须考虑经济性决定,所以配管时必须改变配管的支持跨距和支持的挎距来调整固有振动数。下面试举支持挎距和支持的挎距来调整固有振动数。下面试举支持挎距的决定方法。A 支持跨距的决定方法:1、首先用表、计算必要的最大设计固有频率。1-1 总体引擎驱动的压缩机1-1-1 由最大速度和引擎起动频率按下式计算设计固有频率(Fn)。Fn=0.07(RPM) (Np) (Fp)式中:RPM:最大引擎速度 转/分 Np:动力缸的数目 Fp=0.1(对于二冲程引擎) Fp=0.5(对于四冲程引擎)1-1-2 请按下面的方法决定气体胍动产生的设计固有频率(Fn)。这里决定的Fn用于共用集管相接的吸入和排出管,而共用集管连接的气缸,其与曲轴有关的曲柄角度的增加相等。Fn=0.07(RPM) (Nc) (Fc)式中:RPM:最大压缩机速度 转/分 Nc:与A共用集管相连接的压缩机气缸数。Fc=1.0(对于单动作气缸或双动作气缸卸载一端)Fc=2.0(对于双作用气缸)对于压缩机气缸的曲柄角度不相同的情况或单位作用和双作用气缸共用集管时,Fn的数值要与机械设备组讨论。1-1-3 作为决定靠近压缩机处的最大配管挎距的基准,请使用1-1-1和1-1-2式中的较大值。1-2 对于电动马达驱动或单个引擎驱动的往复式压缩机使用1-1-2求出的Fn。2、参照表、向下面这样决定配管挎距。2-1 共用支架时选择其中管径最小的管子(例如支管)然后,从表的左列选择与支管或总管相当的管线。2-2 从这个管线的规格行中选择固有频率最接近于按1法决定的Fn的数值,但不能选小值。在该固有频率的纵行上端表示最大配管挎距,据此设置配置管支架。然后决定在与各自的设计固有频率一致的支架上所使用的夹具,固定架和导向的负荷。3、支架的一般布置:3-1 靠近所有的未端、弯头、弯管、三通和分支处或靠近配管方向改变处,要设置有适当导向,固定架和夹具的支架,这是取直管系而简单地形成作为表的基础结构。3-2 注意两端夹紧或铆固的管线跨度与单纯支持或一端夹紧的挎度相比,因固有频率高,因此如使用配管夹具,则可使用转长的挎距。3-3 增减支架间隔,使相邻挎度的频率不相等。这个接下面的任一种方法:a) 减少与最大挎度相邻的挎度,使固有频率比最大挎度的固有频率高约10-20%。b) 固定和单纯支撑交错的配管挎度的效果按表、的检查是明确的。3-4 表中数值可适用于6管到sch、xxH、8管到sch160。这些因素在工程上与一般的配管公差有关,在正偏差范围之内。3-5 这里所决定的间隔只限于第一个工艺容器、雾沫分离器或换热器的范围,超过这个范围以外,管子挎距只受最大允许管壁应力的影响。3-6 根据振动和胍动考虑的最大允许管线的挎度超过根据管壁应力决定的最大允许管子挎度时,按管壁应力的界限。33表管子挎度与固有频率(Fn)的近似关系(两端均夹紧或锚固的管子挎度)PIPEL=PIPE SPAN-MSIZEMAX.SCH.0.610.911.221.521.832.132.442.743.053.353.663.964.274.574.885.185.495.796.106.406.717.017.327.67.98.28.58.89.19.71XX4461981117150361XX676301170108756542332XX86438521613996715443353XX129557632420714410681645243364XX16957504247711681391068468564740356XX25401127635406282207159125101847160524540358160341015158525453792782131681361139581706153474238101604230189010606804703402642101701401181018676665952474239351216050202235125680455841031424820116614011910389797062565046423814160568025201420909631464365281227188157134116101897970635752474339361616063302820158110137035163953132532091761501291129988787063575248444038351816071403180178311427935804463532862361981691461271129988797165595450464239362016079303520198112678826484963923172622201871621411241109888797266605551474340383524160952042402380152510578785944713813152642261941691491321181069587797266615652494542383012.7MM12900573032252060143210528076375164263593052632292021781591431291171079790837671666157513612.7MM155106900388024851724126797176762151343136831727624221519217215514112811710799928579746961表管子挎度与固有频率(Fn)的近似关系(两端均夹紧或锚固的管子挎度)PIPEL=PIPE SPAN-MSIZEMAX.SCH.0.610.911.221.521.832.132.442.743.053.353.663.964.274.574.885.185.495.796.106.406.717.017.327.67.98.28.58.89.19.71XX20089503222161XX3001337548332519152XX4251891066847352721173XX57525614492644736282319164XX7503341881208361473730252118156XX1125500281180125927056453731272320181681601500666375240167127947460504235312723211917101601850822462296206151116917461514433332926232119171512160220097855035224518013810988736152453934302724222018171416025001111625400278204156123100836959514439353128252321191716161602775123269444430822717413711192776657494338343028252321191817151816031251387782500348256195155125103877464564943393531282624222019171520160347515428705563862842171721391159782716254484339353229262422211918171524160418018561044668464341261206167138116998574655852464238353229272523212019173012.7MM568025201420909630464355281227188158134110101897970635752474339363431292725223612.7MM427338273226190162139121107958476686256524744403735333027表管子挎度与固有频率(Fn)的近似关系(一端夹紧另一端支持的管子挎度)PIPEL=PIPE SPAN-MSIZEMAX.SCH.0.610.911.221.521.832.132.442.743.053.353.663.964.274.574.885.185.495.796.106.406.717.017.327.67.98.28.58.89.19.71XX307137774934251XX46520711674523829232XX6002671509467493830243XX9004002251441007456453630254XX117552329418813196745847393328246XX17507784382801941431098770584941363127248160235010455883762611921471169478655648423733292610160287512787194603202351801421159580685951454036322926241216034501532862552383282216170138114968270615448433835312926141603900173297562443431924419315612910892806961544843393532302725161604350193210876964843552722151741441211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