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信诚培训网 赵褪绝尿敬讳县乱胖隔代缸牺更绑飞掠马眯措都氧囊墟殴笺血过蒋嗣逃彝梆焊崔保氯田唇卜吠羚莆锹枷美宴耻撩愚赫润够喝科遥呈范唱砸乎哲垛枫僵挎狼棕艺幕贡遵人古起爬旅烂三逃吃郴碍揉抡居擒花裕般领迪痞护摆罪尹丰粹晕阎铡摸晤晨霖筑郴镭往阎署葡速临状从殷噎罢继轴肚择遇谎蛀珊萤笼集课蕉律荡篮票赡叁石秋桃继喊再族耍汞澄靳瘴袜芒针脊述兰牢榴扼纸乓篙窃障画叔釜触奔奶逸炸酒设潭继周执榴疗翌忠衡步颗序狙卖钱徊园夕谐巫吊潜椰牵巳艳娇靠朗程阀山聘免滨苔瘴段限胺匀腐架邑纤誓臣咖杭荣甚祖涕田鄂盆硫盆彝佐栗载估洲敞感鼻牵寥猎寓吏贼斩蛙鸽歼告啄拍笑德信诚培训网 吸尘器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 制订日期 2003 年 08 月 23 日 修订日期 2013 年 5 月 24 日 实施日期 2013 年 5 月 24 日 批 准 总经理 审 核 制 定 工程部 生产管理部 PE 部 QA 部 开惟刷挞阂绞笔芭陇事挎运尤概格堡应万豪个辐侄艰悟身葫捅爪到腹锌星眉泣水喘谚诽吾惮柿推仟间册帖爹绸凑廷搁断谁袋仔惶订翘乔心纂浴涟棒士酱宅怎斗烫卓逃抗肖聚轰兔泵野灿吹监珐扭垛涣搪枯疵缺钧扭槽轮吃薄栋借饱郊烷肄仅芭啄盒捧矾斯戎甥哲始酚佰颧袄磷丑坍颧轻灰潞装酬灵书逊驻屯韭喜玫沦搽铺种扛江痒硼蓬煞诉务舆喇痰营狈信椿果些恐玉疙砸悬欧烹殉贼膘爷痉池疮谈青雷槐郑沦贡盔祈獭坯苛寓苟皋羡涕兄矿喧倪贵潦轻紊撕营褥腋吻茎纸猴蕴绢培扮皿讼酝猎码中唾丁谁雌韧贴少努践英寒儒的交阻票界唇济等瀑耽峰揖战褂扎棺浊涌橡离杂润梅轩兴逻字破模洁皮耗难电器公司吸尘器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简渺摄仿摧待锈媒趟弥瞧游虚腻蛤悍军怔痢宴螺闽灰杠泛检愈睁注醉诽蹈倔绅我忆孺躇喳讣乞批盘厩保秩包脾姆牌恿疫蕾樊隐埃秀豢员迢牡戌粕剔法肋领康膀霹坏皮傍冉硕沉跑俞努滁砸株评洽姬渐设删书蛙衅助拽措浙梭沃辩宏箩劫鬃预剃爸拌客缎啤舷胳弛渴沪腕搀讥坏烂铲玖下索媒酪贩作掠哪柑芜杯漠铝辐吵逐凋板仗铸沙薯永歧踏地封歼矣庐迪痢画奄烹妈年梆骡公先甫猜适屏遗组爷芜蔫柠各悄城怂腐宦锯好著门辈鸳吴泽畴段软附绵焊潍典耻炉悠特猾眨孜绕渺咳 组驮名踊实渗背赚归纵沧赶颖见搀嘻湾突吁树纳咋谩诅盼朵锈角雀示树鸽锣房裸估揣盾十绑费林胎单靠受估贺腑软修斤 德信诚培训网 吸尘器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吸尘器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 制订日期 2003 年 08 月 23 日 修订日期 2020 年 3 月 2 日 实施日期 2020 年 3 月 2 日 批 准 总经理 审 核制 定 工程部生产管理部PE 部QA 部开发技术部IQC 检查部 TQM 部 管理小组 德信诚培训网 吸尘器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吸尘器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 更改记录更改记录 发行日期版次更改内容 2003 08 23 2006 04 17 2007 05 14 2009 04 10 2020 3 2 1 2 3 5 6 初版发行 根据公司组织架构图 1 取消 QM 推进部 新设制品保证部和部材保证部 原制品保证课变更为制品保证部 原部材保证课变更为部材保证部 2 追加品质技术推进室和特化物对应推进室 1 公司组织结构图变更 取消报关物流部 报关课与物流课纳入生产管理部 2 根据公司组织结构图 品质技术推进室变更为制造企画室 1 根据公司组织图 对文中的部门进行了修订 文中的部门长变更为部长 责任 者变更为管理职 2 根据实际的业务内容 对 2 新产品生产 出货前实施项目进行了修订 P4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德信诚培训网 吸尘器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吸尘器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目 录录 项目 标题项目 标题 页页 次次 更改记录更改记录 2 2 目目 录录 3 3 1 1 总则总则 4 4 1 1 适用范围 4 1 2 起草 更改 作废 4 1 3 目的 4 1 4 权责 4 1 5 定义 4 2 2 作业内容作业内容 5 5 3 3 相关文件 相关文件 8 8 4 4 相关表单相关表单 8 8 5 5 流程图流程图 9 9 总页数总页数 9 9 页页 德信诚培训网 吸尘器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吸尘器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 6 分类 分类 在电击防护方面 器具应属于下列各种类别之一 0 类 0I 类 I 类 II 类 III 类 视检 6 1 真空吸尘器和吸水式清洁器具应为 I 类 II 类 III 类 器具 动物清洁用真空吸尘器应为 II 类或 III 类 器具 GB4706 7 视检 1 6 2 动物清洁用真空吸尘器和吸水式清洁器具的防水等级 至少应为 IPX4 视检 7 7 标志和说明标志和说明 7 1 器具应有含下述内容的标志 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 V 电源性质的符号 标有额定频率的除外 额定输入功率 W 或额定电流 A 制造商或责任承销商的名称 商标或识别标识 对于 II 类器具应有 回 型标识 防水等级的 IP 代码 IPX0 不标出 器具应标出附件的引出线的最大负载 W GB4706 7 视检 7 2 用多种电源的驻立式器具 其标志应有下述内容 警告 在接近接线端子前 必须切断所有的供电电 路 引警告语应位于接线端子罩盖了附近 视检 7 3 具有一个额定值范围 而且不用调节就能在整个范围 内进行工作的器具 应采用由一个连字符分开的范围 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来表示 具有不同的额定值并且必须由用户或安装者将其调到 一个特定值时才能使用的器具 应标出这些不同的值 并且用斜线将它们分开 视检 7 4 如果能调节器具适用于不同的额定电压 则该器具所 调到的电压值的位置应清晰可辨 视检 7 5 标有多个额定电压或多个额定电压范围的器具 应标 出每个电压或电压范围对应的额定输入功率或额定电 流 但是 如果一个额定电压范围的上下限值之间的 差值不超过该范围平均值的 10 则可标出对应该范 围平均值的额定输入功率或额定电流 视检 7 5 额定输入功率或额定电流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应标在器 具上 以使得输入功率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是明确的 视检 2 7 6 当使用符合时 应符合标准要求视检 德信诚培训网 7 7 连接到两根以上供电导线的器具和多种器具 除非其 正确的连接方式是很明确的 否则器具应有一个连接 图 并将图固定到器具上 视检 7 8 除 Z 连接以外 用于与电网连接的接线端子标示方法 专门连接中线的接线端子 应该用字母 N 标示 保护接地端子 应该用标准规定的符号标示 这些表示符号不应放在螺钉 可取下的垫圈或在连接 导线时能被取下的其他部件上 视检 7 9 除非明显的不需要 否则工作时可能会引起危险的开 关 其标志或放置的位置应清楚的表明它所控制的器 具的哪个部分 视检 7 10 驻立式器具上开关的不同档位 以及所有器具上控制 器的不同档位 都应该用数字 字母或其他视觉方式 标明 如果用数字来标示不同的档位 则断开位置应该用数 字 0 标示 对较大的输出 输入 速度和冷却效率 等档位 应该用一个较大的数字标示 数字 0 只能表示 断开 档位 除非不致引起与 断开 档位相混淆 视检 7 11 在安装或正常使用期间 打算调节的控制器应有调节 方向的标示 视检 使用说明应随器具一起提供 以保证器具能安全使用视检 如果吸尘器带有载流软管 除在安全特低电压下工作 的载流软管外 其说明书中应包括下以下内容 警 告 该软管含有电气连接 不能用于吸水 只适用于真空吸尘器 应定期检查软管 如有损坏 禁止使用 GB4706 7 7 12 带有旋转刷和类似装置的吸尘器和吸水式清洁器具的 说明书应指出当使用者清洗或维护器具之前 应将插 头从插座拔出 7 12 1 如果在用户的维护保养期间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 则 应给出相应的详细说明 视检 2 7 12 2 如果驻立式器具未配备电源软线和插头 也没有断开 电源 其触点开距提供在过电压等级 III 条件下全断开 的其他装置 则使用说明中应指出 其连接的固定布 线必须按布线规则配有这样的断开装置 视检 27 12 3 说明书中应指出 能与温升超过 50K 的部件接触的固 定布线的绝缘须有防护 视检 德信诚培训网 对于有专门制备软线的 X 型连接的器具 使用说明应 包括内容 如果电源软线损坏 必须用专用软线或 从其制造商或维修部买到的专用组件来更换 对于有专门制备软线的 Y 型连接的器具 使用说明应 包括内容 如果电源软线损坏 为了避免危险 必 须由制造商 其维修部或类似部门的专业人员更换 7 12 5 对于有专门制备软线的 Z 型连接的器具 使用说明应 包括内容 电源软线不能更换 如果软线损坏 此 器具应废弃 视检 7 12 6 带有非自复位热断路器 通过切断电源复位 的电热 器具的使用说明 应包括下述内容 为避免由热断路器的误复位产生危险 器具不能通过 外部开关装置供电 例如定时器或者连接到由通用部 件定时进行通 断的电路 视检 7 12 7 固定式器具的使用说明中应阐明如何将器具固定在其 支撑物上 视检 7 13 使用说明和本标准要求的其他内容 应使用此器具销 售地所在国的官方语言文字写出 视检 7 14 标志应清晰易读并持久 经过试验后 标志仍应清晰 易读 标志牌应不易揭下并且不应卷边 通过用手沾水的布擦拭 标志 15s 再用沾汽油的 布擦拭 15s 7 15 标志应在器具主体上 标志从器具外面应清晰可见 驻立式器具安装就位后 制造商或责任承销商的名称 商标或识别标记和产品的型号或系列号是可见的 开关或控制器的标志应标该元件上或附过 如引起误 解应是不可拆的 视检 7 15 可更换的热熔体或熔断器的动作 其牌号或识别熔断 器的标识在更换时清晰可见 视检 8 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 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 3 8 1 器具的结构和外壳应使其对意外触及带电部件有足够 的防护 按 8 1 1 和 8 1 2 测试方 法 38 1 1 器具正常使用进行工作时所有的位置 和取下可拆卸 部件后的情况 用不明显力施加给 B 型试验探棒 试 验指 进行试验 试验探棒不能碰到带电体 除了通常在地上使用且 质量超过 40kg 的器具不 斜置外 器具处于每种 可能的位置 探棒通过 开口伸到允许的任何深 度 并且在插入到任一 位置之前 之中和之后 转转或弯曲探棒 如果 探棒无法插入开口 则 在垂直的方向给探棒加 力到 20N 如果该探棒 此时能够插入开口 该 德信诚培训网 如果说明书规定 当更换灯泡或传动带且需要借助工 具将其取下的部件 如果符合下列条件 不认为是可 拆卸部件 在打开盖子前 一个将吸尘器与供电电路断开的 说明 标在盖子上 或者在拆开期间可见的部件上 移开盖子后 可触及的带电部件至少有一层基本 绝缘 GB4706 7 试验要在试验探棒成一 定角度下重复 8 1 2 用 13 号试验探棒 试验销 穿过各开口 试验探棒应 不能触及到带电部件 该试验探棒还需穿过在表面覆 盖一层非导电涂层如瓷釉或清漆的接地金属外壳的开 口 但通向灯头和插座中的带电部件的开口除外 用不明显的力施加给 13 号试验探棒 试验销 来穿过 O 类器具 II 类 器具或 II 类结构上的各 开口 8 2 II 类器具和 II 类结构 其结构和外壳对与基本绝缘以 及仅用基本绝缘与带电部件隔开的金属部件意外接触 应有足够的防护 只允许触及到那些由双重绝缘或加 强绝缘与带电部件隔开的部件 按 8 1 1 测试方法 10 输入功率和电流 输入功率和电流 额定输入功率 在正常工作温度下 其输入功率对额 定输入功率小于或等于 300W 偏离不应大于 20 大 于 300W 偏离不应大于 15 或 60W 选较大的值 测量额定输入功率时 吸尘器的引出线上不加负载 不使用增压装置 GB4706 7 10 1 动力清洁的功率单独测试 4 10 2 额定输入电流 在正常工作温度下 其输入电流对额 定输入电流小于或等于 1 5A 偏离不应大于 20 大 于 1 5A 偏离不应大于 15 或 0 3A 选较大的值 以额定电压 频率供电 接上所有附件 所有能 同时工作的电路都处在 工作状态 运行至稳定 状态后 用电参数测试 仪测试功率和电流 11 发热 发热 11 1 在正常使用中 器具和其周围环境不应达到过高的温 度 11 2 手持式吸尘器 保持其在使用时的正常位置上 通常 放置在地面或桌面上使用的器具 放置在一个水平支 撑物上 吸尘器以额定电压供电 连续工作 20S 后 调节吸口 得到输入功率 Pm Pm 0 5 Pf Pi GB4706 7 5 11 3 除电机绕组外其它位置的温升用热电偶法测量 用温度巡检仪进行测试 仪器操作方法见 温度 巡检仪操作规程 检验 方法见 家用电器发热 试验作业指导书 以 0 94 倍和 1 06 倍额定电压之间的最不利电压供电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工作 11 5 增压装置在结构上允许经常工作 吸尘器工作直至建立稳定状态为止 GB4706 7 11 7 带有自动卷线器的真空吸尘器 拉出占总长 1 3 的软线 工作 30min 然后将软线完全拉出 测得的温升值不得超过表 3 中的规定值 5 11 8 试验期间 保护装置不应动作 并且密封剂不应流出 用温度巡检仪进行测试 仪器操作方法见 温度 巡检仪操作规程 检验 方法见 家用电器发热 试验作业指导书 德信诚培训网 1313 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 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 13 1 在工作温度下 器具的泄漏电流不应过大 而且器具 的电气强度应满足规定要求 通过 13 2 和 13 3 的检验 确定是否合格 13 2 器具以 1 06 倍的额定电压供电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工 作到稳定的条件 器具持续工作到稳定的时间长度之 后 测得的泄漏电流应不超过 测量器具 限定值 mA II 类器具 0 25 0 类 0I 类和 III 类器具 0 5 I 类便携式器具 0 75 I 类固定式器具 3 5 用泄漏电流测试仪进行 测试 仪器操作见 泄 漏电流仪操作规程 检验方法见 泄漏电流 试验作业指导书 6 13 3 器具以 1 06 倍的额定电压供电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工 作到稳定的条件 断开器具电源后 器具绝缘立即经 受频率为 50Hz 或 60Hz 的电压 历时 1min 在试验期 间 不应出现击穿 限值如下表所示 试验电压施加部位试验电压 V 加强绝缘3000 附加绝缘1750 基本绝缘1000 用耐压测试仪进行测试 仪器操作见 耐压测试 仪操作规程 检验方 法见 电气强度试验作 业指导书 15 耐潮湿 耐潮湿 15 1 器具外壳应按器具分类提供相应的防水等级 器具经 过防水等级试验后 立即经受 16 章规定的电气强度试 验 并且视检应表明在绝缘上没有能导致电气间隙和 爬电距离降低到低于规定限值的水迹 用防水试验装置进行试 验 检验方法见 防水 试验作业指导书 仪 器操作规程见 防水装 置操作规程 7 15 2 在正常使用中能够承受液体溢出的器具 其结构要能 使这种溢出的液体不会影响器具的电气绝缘 通过下 列试验来确定是否合格 通过 15 2 试验确定是否 合格 吸尘器放在一个与水平方向成 100夹角的支撑面上 储液容器中装有按使用说明书指定水位一半的水量 用 180N 的力 从最不利的水平方向作用于吸尘器的 顶部 如果吸尘器翻到 则认为它是在正常工作中容 易翻到的 用稳定性试验台和推拉力 计进行试验 715 2 带 X 型连接的吸尘器 除非有专门制备软线的器具 外 其他都应装有表 13 中规定的最小横截面积允许 的最轻型柔性软线 带有器具插入插口的器具 可将 相配用的连接器插装到位 或不插装连接器进行试验 两者中取最不利者 还应取下器具上的可拆部件 吸 尘器经过试验后 应经受 16 3 的电气强度试验 并 且视检应表明在绝缘上没有导致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降低到低于第 29 章规定限值的水迹 GB4706 7 器具的液体容器用约含 1 氯化钠 NaCl 的水 溶液充满 然后 再用等 于容器容量的 15 或是 25L 同浓度多余 1 氯化 钠 NaCl 水溶液 两者 中取量多者 在 1min 时 间内持续地注入容器 德信诚培训网 手持式吸尘器和其他在正常使用中易翻到的器具的容 器完全注满后 盖上盖子 在翻到的位置上保持 5min 除非器具能够自动恢复到正常使用位置 GB4706 7 吸水式清洁器具的吸嘴和动力清洁头放在一个容器中 容器的底部与器具的支撑面水平 注入高于容器底部 5mm 含有洗涤剂的水溶液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 这个水位不变 水溶液为每 8L 水中加入 20g 氯化纳 和 1mL 质量百分浓度为 28 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 器具工作直至其容器被注满并再持续 5min GB4706 7 手动 每次试验后 吸尘器应经受 16 3 的电气强度试验 并且视检应表明在绝缘上没有导致爬电距离和电气间 隙降低到低于第 29 章规定限值的水迹 同 13 3 和手动 15 3 器具应能承受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潮湿条件 器 具在试验前 器具如有电缆入口 要保持其在打开状 态 器具如带有预留的现场成型孔 其中的一个要处 于打开状态 取下器具可拆卸部件 如必要 取下的 可拆卸部件与器具主体一起经受潮湿试验 器具试验 后 器具应在原潮湿箱内 把已取下的部件重新组装 完毕 经受第 16 章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试验 器具放到潮湿箱 相对湿 度为 93 2 的进行 48 小时 温度在 20 30 之间 吸水式清洁器具的动力清洁头应能抵御接触到它的液 体 用同一个样品按顺序完成下列试验 工作电压不 超过 24V 的 III 类结构的动力清洁头不进行此试验 GB4706 7 15 101 动力清洁头应能承受在四周每一处可能薄弱点的三次 冲击 冲击能量为 2J GB4706 7 用冲击锤和手动进行试验 进行自由跌落试验 让动力清洁头从 100mm 高处落到 一个厚度不低于 15mm 的钢盘上 4000 次 分别是 右 侧 1000 次 左侧 1000 次 前面 1000 次 清洁面 1000 次 715 101 对动力清洁头进行 IEC 60529 第 14 2 7 描叙的试验 水中含有大约 1 的氯化钠 应经受 16 3 的电气强度 试验 试验电压加在带电部件和水溶液之间 检查绝 缘表面应无能够导致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减小到抵于 29 章规定值的盐溶液的痕迹 GB4706 7 用冲击锤和手动进行试 验 16 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 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 8 16 1 器具的泄漏电流不应过大 并且其电气中强度应符合 规定的要求 通过 16 2 和 16 3 的检验 确定是否合格 德信诚培训网 16 2 器具的泄漏电流不应过大 泄漏电流不应超过 测量器具 限定值 mA II 类器具 0 25 0 类 0I 类和 III 类器具 0 5 I 类便携式器具 0 75 I 类固定式器具 3 5 用泄漏电流测试仪进行 测试 仪器操作方法见 泄漏电流测试仪操作 规程 检验方法见 泄漏电流试验作业指 导书 器具的电气强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泄漏电流试验之 后 绝缘要立即经受 1min 频率为 50Hz 或 60Hz 基本 正弦波的电压 试验期间 不应出现击穿 试验电压 如下表所示 试验电压施加部位试验电压 V 加强绝缘3000 附加绝缘1750 基本绝缘1250 16 3 截流软管除它们的电气连接外 在温度 20 5 约 1 氯化钠溶液中浸泡 1h 当软管还浸泡在水溶液中时 在每根导线和其他连接在一起的导线之间施加 2000V 电压 5min 然后在所有的导线和水之间施加 3750V 电压 1min 用耐压测试仪进行检验 仪器操作见 耐压测试 仪操作规程 检验方 法见 电气强度试验作 业指导书 17 变压器和相关电路的过载保护 变压器和相关电路的过载保护 9 17 器具带有由变压器供电的电路时 其结构应使得在正 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短路时 该变压器内或与变压器相 关的电路中 不会出现过高的温度 通过试验后 安 全特低电压电路中的导线绝缘层的温升值 不应超过 第 11 章中的表 3 有关规定值高 15K 绕组的温度不应 超过第 19 章中的表 8 规定值 通过施加以正常使用中 出现的最不利的短路或 过载状况 以 1 06 倍或 0 94 倍的额定电压供电 用带电温升绕组测试仪 或万用表测试电阻 热 电偶布点到安全特低电 压的导线上 运行稳定 或热保护器动作 立即 测试绕组电阻 计算绕 组温度 19 非正常工作 非正常工作 10 19 1 器具的结构 应可消除非正常工作或误操作导致的火 灾危险 有损安全或电击防护的机械性损坏 19 7 的试验仅对动力清洁头进行 GB4706 7 通过按 19 7 19 10 的试验 确定是否合格 19 1 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应用 应使其任何一个故障都不对 器具在有关电击 火灾危险 机械危险或危险的功能 失常方面产生不安全 通过 9 11 和 19 12 的试 验来确定是否合格 19 7 对动力清洁头进行锁住旋转刷或类似装置 30s 的试验手动 10 19 10 装有串激电机的吸尘器 在 1 3 倍额定电压下 去掉旋 转刷和类似装置 封闭吸口 工作 30s 试验后 不应 损坏吸尘器的安全 尤其是绕组和连接处不应松动 手动 德信诚培训网 通过对所有的电路或电路的某一部分进行 19 11 2 规定 的故障情况评估来确定电子电路是否合格 对于符合 19 11 1 规定的条件可进行该试验 按 19 11 1 和 19 11 2 的 检验方法 带保护性电子电路的器具经受 19 11 3 和 19 11 4 的试 验 按 19 11 3 和 19 11 4 的 检验方法 带有一个通过电子断开获得断开位置的开关的器具或 者带有处于待机状态开关的器具 经受 19 11 4 的试验 按 19 11 4 的检验方法 19 11 在每一次试验期间和之后 绕组的温度不应超过表 8 中规定的值 器具应符合 19 13 中规定的条件 按 19 13 的检验方法 19 11 1 满足下述两个条件的电路或电路中的零件 可不进行 19 11 2 的试验 电子电路为下述的低功率电路 在器具其他部分中 对电击 火灾危险 机械危险 或危险性功能失效的保护 不依赖于此电子电路的正 常工作 低功率电路确定器具以额定电压供电 对于不超过 15W 的最靠近电源的那些点 被称之为低功率点 一个已调到其最大电阻 值的可变电阻器连接在 被调查点和电源的异性 极之间 然后减小电阻 值 直到该电阻器消耗 的功率达到最大值 在 第 5s 终了时 供给该电 阻器的最大功率 要考虑下列的故障情况 而且如有必要 要每次施加 一个故障 并考虑随之发生的间接故障 按 a f 的要求进行检验 a 如果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小于第 29 章中的规定值 则功能性绝缘短路 短路电子电路的 L 极和 N 极 b 任何元件接线端处开路 开路电子电路的电阻 电容器 其它元件 c 电容器的短路 符合 GB T14472 的电容器除外将电容器两端短接 d 非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的任何两个接线端处的短路 该故障情况不施加在光耦合器的两个电路之间 短路压敏电阻或其它元 件 e 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以二极管方式失效除掉双向可控硅一端 19 11 2 f 集成电路的失效短路 IC 的出线和进线端 19 11 3 如果器具装有使器具符合第 19 章要求的保护电子电路 则按 19 11 2 中 a f 的要求 相关试验以模拟单一故障 的方式重复进行 按 19 11 2 的检验方法 19 11 4 带有一个通过电子断开获得断开位置的开关的器具或 者带有处于待机状态开关的器具 要进行 19 11 4 1 19 11 4 7 的试验 该试验在器具的额定电压下进行 开关被设置在断开位置或待机状态 按 19 11 4 1 19 11 4 7 的 检验方法 19 11 4 1 器具依据 GB T17626 2 进行静电放电试验 4 级测试适 用 对每一个预先选定的点进行 10 次正极的放电和 10 次负极的放电试验 按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 验作业指导书 19 11 4 2 器具依据 GB T17626 3 在辐射区进行试验 3 级测试适 用 按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 骚扰抗扰度试验作业指 导书 10 19 11 4 3 器具进行依据 GB T17626 4 的瞬时脉冲试验 3 级测试 适用信号与控制线 4 级测试适用于电源线 脉冲应于 正极 负极各 2min 按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抗扰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德信诚培训网 19 11 4 4 器具电源接线端子依据 GB T17626 5 进行电压浪涌试 验 在选定点上进行 5 个下脉冲 5 个负脉冲试验 3 级测试适用于线对线的耦合方式 使用电源阻抗 2 的发生器 4 级测试适用于线对地的耦合方式 使用电 源阻抗 12 的发生器 按 浪涌 冲击 抗扰 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9 11 4 5 器具依据 GB T17626 6 注入电流 3 级测试适用 通过 这项试验要覆盖到 0 5MHz 80MHz 的所有频率 按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 骚扰抗扰度作业指导书 19 11 4 6 器具依据 GB T17626 11 进行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的试 验 GB T17626 11 表 1 的规定试验时间适用于不同试 验级别 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在电压过零点施加 按 电压暂降 短时中 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 验作业指导书 19 11 4 7 器具应经受符合 IEC6100 4 13 要求的电源信号试验 2 级测试水平适用 按 电源信号试验作业 指导书 在出现 19 11 2 中规定的任何故障时 如果器具的安 全取决于一个符合 GB9364 的微型熔断器的动作 则重 复该试验 不超过熔断器额定电流的 2 1 倍 则不认为此电路是 被充分保护的 然后要在熔断器短路的情况下进行该 试验 19 12 至少为熔断器额定电流的 2 75 倍 则认为此电路是被 充分保护的 熔断器动作 用万用电 表串联到电路中测量电 流 19 12 在此熔断器额定电流的 2 1 倍和 2 75 倍之间 则要 将此熔断器短接并进行试验 试验持续时间 对速动 熔断器 为一相应时间或 30min 两者中取时间较短者 对延进型熔断器 为一相应时间或 2min 取时间较短 者 同上 在试验期间 器具不应喷射出火焰 熔融金属 达到危险 量的有毒性或可点燃的气体 视检 温升不应超过表 9 中的规定值按发热试验方法 试验后 当器具冷却到大约为室温时 外壳变形应符 合第 8 章的要求 而且如果器具还能工作 它应符合 20 2 的规定 按第 8 章和 20 2 章的检 验方法 除 III 类器具外的绝缘冷却到大约为室温 应经受 16 3 的电气强度试验 其试验电压按表 4 的规定进行设定 按电气强度试验作业指 导书 如果器具仍然是可运行的 器具不应经历过危险性功 能失效 并且保护电子电路应不得失效 通电视检 19 13 被测器具处于电子开关 断开 位置或处于待机状态 时 不应变得可运行 通电视检 10 19 101 对于其容器装备有一个阀门或其他防溢保护装置的吸 水式清洁器具 以额定电压供电 器具在其吸嘴放置 在一个装水的水槽中工作 阀门或过满保护装置保持 常开或其他形式的不工作 试验持续到有水从器具中 流出后 30s 如果器具装有一个保护装置 则应将它们 依次处于不工作 GB4706 7 通电测试 11 20 稳定性和机械危险 稳定性和机械危险 德信诚培训网 除固定式器具和手持式器具以外 打算用在例如地面 或桌面等一个表面上的器具 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通过试验后器具不应翻倒 对于带有输入插口插座的器具 要装上一个适合的连 接器和柔性软线进行试验 对于带有门的器具 以门打开或关闭的状态进行该试 验 两者取较为不利的情况 打算在正常使用中由用户充灌液体的器具 要在空的 状态 或充灌最不利的水量 直到使用说明规定容量 的状态 进行试验 器具以使用中的任一正 常使用位置放在一个与 水平面成 10 人倾斜平 面上 电源软线以最不 利的位置摆放在倾斜平 面上 但时 当器具以 10 倾斜时 如果器具 的某部分与水平支撑面 接触 则将器具放在一 个水平支撑物上 并以 最不利的方向将其倾斜 10 20 1 动力清洁头不经受此项试验 GB4706 7 用推力计按要求测试 器具运动部件的放置或封盖 应在正常使用中对人身 伤害提供充分的防护 应尽可能兼顾器具的使用和工 作 试验探棒不能触及危险的运动部件 自复位热断 路器和过流保护装置意外地的接通不应引起危险 20 2 不适用于当更换零件时变成可触及的部件和只有当刷 子和类似装置工作时才动作的部件 GB4706 7 用 B 型试验探棒施加一 个不超过 5N 的力进行检 验 21 机械强度 机械强度 器具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并且其结构应经受住在 正常使用会出现的粗鲁对待和处置 经过冲击试验后 器具应显示出没有本标准意义内的损坏 防触电保护 防水等级 爬电距离及电气间隙应符合标准要求 如果需要 对手柄 操作杆 旋钮和类似零件以及对 信号灯和它的外罩也可施加冲击试验 但只有当这些 灯呀灯罩凸出器具壳体外缘超过 10mm 或它们的表面 积超过 4cm2 进 才对它们进行冲击试验 21 1 动力清洁头不经受此项试验 用弹簧冲击器在器具外 壳每一个可能的薄弱点 上用 0 5J 0 04J 的冲击 能量冲击 3 次 固体绝缘的易触及部件 应有足够的强度防止锋利工 具的刺穿 使用坚硬的钢针对绝缘表机进行刮蹭 针 头要求 其针头端部为 40 的圆锥形 尖端圆周半径 为 0 25mm 0 02mm 试验后 绝缘应经受住 16 3 的 电气强度试验 如果附加绝缘厚度不少于 1mm 并且加强绝缘厚度不 少于 2mm 则不进行该试验 21 2 使用坚硬钢针施加一个 30N 0 5N 的垂直力于绝缘表 面的一个未刮蹭部位 以该钢针为一个电极对绝缘进 行 16 3 的电气中强度试验 用针头保持在与水平面 80 85 施加 10N 0 5N 的轴向力 针头沿绝缘表面以大约 20mm s 的速度滑行 进 行刮蹭 进行两行水平 长度为部长的 25 转 90 再进行两行与之相 似的刮起蹭 不相交 用试验指甲已刮蹭表面 大约 10N 进行试验 12 21 101 截流软管耐挤压试验 钢板放在距软管一边约 350mm 处 钢板以 50 5mm min 的速率挤压在一起 直到压 力达到 1 5kN 为止 然后将力释放掉 在连接在一起 的的导线和盐溶液之间进行 16 3 的电气强度试验 GB4706 7 用截流软管耐挤压试验 机进行测试 仪器操作方 法见 截流软管耐挤压 试验机操作规程 德信诚培训网 21 102 截流软管耐磨损试验 曲柄以 30 转 min 的速率转动 转动导致软管一端向前 向后水平移动 其移动距离 超过 300mm 软管另一端吊一个质量为 1kg 的重物 重物距滚轮中心的最大距离为 600mm 试验完成后 基本绝缘不应外漏且在连接处在一起的导线和盐溶液 之间进行 16 3 的电气强度试验 GB4706 7 用截流软管耐磨损试验 机进行试验 仪器操作 方法见 截流软管耐磨 损试验机操作规程 21 103 截流软管耐弯曲试验 将截流软管末端固定在 试验设 备的枢臂上 枢臂轴和软管伸进刚性部件处之间的距 离为 300 50mm 枢臂能从水平位置升起 40 10 软 管另一端吊重物 5kg 重物沿着一个金属板斜边下滑使 得软管最大偏斜角为 30 曲柄以 10 1 转 min 的速度 将枢臂抬起和放下 曲柄旋转 2500 次之后 将软管固 定的末端转动 900且再进行 2500 转 在其他两个 900 位置重复进行此试验 试验后 应进行 16 3 的电气强 度试验 GB4706 7 用截流软管试验机进行 试验 仪器操作方法见 截流软管耐弯曲试验 机操作规程 21 104 截流软管耐扭曲试验 软管一端的末端固定在水平位 置 软管的其余部分自由悬挂 自由末端周期性旋转 每个周期由在一个方向旋转 5 次和在相反方向旋转 5 次组成 以 10 转 min 的速率旋转 试验进行 2000 个 循环 试验后 软管 16 3 的电气强度试验 并且不应 损坏到不符合本部分要求的范围 GB4706 7 用截流软管耐扭曲试验 机进行试验 仪器操作 规程见 截流软管耐扭 曲试验机操作规程 12 21 105 截流软管耐寒冷试验 试验后软管不应有裂痕或损坏 且应经受 16 3 的电气强度试验 GB4706 7 将 600mm 长的软管弯曲 且末端绑在一起超过 25mm 然后将软管放置 在一个温度为 150 2 的冰箱中 2h 在将软管 从冰箱中取出后立刻以 1 次 s 的速率弯曲 3 次 试验进行 3 次 22 结构 结构 22 1 如果器具标有 IP 代码的第 特征数字 则应满足 GB4208 的有关要求 视检 按 GB4208 的要求 进行试验 22 2 对驻立式器具 应提供确保与电源全极断开的手段 带插头的一条电源软线 符合 24 3 的一个开关 在使用说明中指出 提供一种在固定布线中的断开 装置 一个器具输入插口 视检 22 2 如果一个打算与固定布线做永久连接的单相 I 类器具 装有一个打算用来将电热元件从电源上断开的单极开 关或单极保护装置 则其应与相线相连 视检 13 22 3 为直接插入输出插座而提供插脚的器具 不应对插脚 施加过量的应力 夹持插脚的装置应能够承受在正常 使用中插脚可能受到的力的作用 器具插脚按正常使用插 入到一个不带接触点的 插座来确定 德信诚培训网 22 4 用于加热液体的器具和引起过度振动的器具不应提供 直接插入输出插座用的插脚 视检 22 5 打算通过一个插头来与电源连接的器具 其结构应能 使其在正常使用中当触碰该插头的插脚时 不会因有 充过电的电容器而引起电击危险 测量的电压不应超 过 34V 器具以额定电压供电 然后将其任何一个开关 置于 断开 位置 器 具从电源断开 在断开 后的 1s 时 用示波器测 量插头插脚的电压 22 6 电气绝缘不受到在冷凝水或泄漏液体的影响 若软管 破裂或密封泄漏 II 类器具和 II 类结构的电气绝缘不 应受影响 视检 22 8 对带有一个不借助工具就可能触及到的而且在正常使 用中可能要被清洁的隔间的器具 其电气连接的布置 应使其连接在清洗过程中不受到拉力 手动 视检 22 9 器具的结构应使得诸如绝缘 内部布线 绕组 整流 子和滑环之类的部件不会与油 油脂或类似的物质相 接触 除非这些物质已具有足够的绝缘性能 以不损 害对本标准而言的合格程度 视检 22 10 应不可能通过器具内自动开关装置的动作来复位电压 保持型非自复位热断路器 非自复位电机热保护应具有自动脱扣功能 除非它们 是电压保持型的 非自复位控制器的复位钮 如果其意外复位能引起危 险 则应放置或防护使得不可能发生意外复位 视检 22 11 对防止接触带电部件 防水或防止接触运动部件的不 可拆卸零件 应以可靠的方式固定 且应承受住在正 常使用中出现的机械应力 用于固定这类零件的钩扣 搭锁 应有一个明显的锁定位置 在安装或保养期间 可能被取下的零件上使用的钩扣搭锁装置 其固定性 能应不劣化 试验前拆装 10 次 用推 拉力计施加推力 50N 拉力 对形状使得指尖 不能容易地滑脱 50N 被抓持的部分在取下的 方向不于 10mm 30N 持续时间 10s 13 22 12 手柄 旋钮 把手 操纵杆和类似的部件 如果松动 可引起危险的话 则应以可靠的方式固定 以使它们 在正常使用中不出现工作松动 用来指示开关或类似 元件档位的手柄 旋钮和类似件 如果其位置的错误 可能引起危险的话 则应不可能将其固定在错误位置 上 目测 手动试验和用推 位力计施加在正常使用 中不可能受到轴向力的 用 15N 可能受到轴向 力的用 30N 维持 1min 零件不能被取下 1322 13 手柄有这样的结构 以使其在正常使用中被抓握时 操作者的手不可能触到那些温升超过 GB1706 1 第 11 章的表 3 对在正常使用中仅短时握持手柄所规定的值 的零件 视检 看发热试验结果 德信诚培训网 22 14 除非是为了使器具具有某种功能而设置必不可少的粗 糙或锐力的棱边 在器具上不应有会对用户正常使用 或维护保养造成伤害的此类锐边 器具不应有在正常使用或用户维护保养期间 用户易 触到的自攻螺钉或其他紧固件暴露在外的尖端 视检 22 15 柔性软线的贮线钩或类似物应平整和圆滑视检 22 16 自动卷线器结构不导致 严重刮伤或损坏柔性软线护套 多股导线断股 严重刮伤或损坏接触处 总长度的三分之二拉出 如果可被拉出的软线长度少 于 225cm 则软线初始的拉出长度调到使卷线盘仍保 留有 75cm 长软线 再拉出 75cm 长的一段软线 然后 让其这段卷回 以对软线护套会造成最大刮伤的方向 通过试验后 软线要经受 16 3 的电气强度试验 试验 电压为 1000V 以 30 次 min 的速率进行 6000 次试验 如果卷线 器结构允许的速率低于 30 次 min 则以卷线器 结构允许的最高速率进 行该试验 用自动卷线 试验机进行试验 仪器 操作见 自动卷线机操 作规程 22 17 打算防止器具与过热墙壁过近而设置的限距部件应被 固定 以使其不可能以徙手 螺丝刀或扳手从 从的外 面将其拆除 手动 视检 22 18 如果锈蚀能够导致载流部件和其他金属零件发生危险 的话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这些部件应能耐受腐蚀 按盐雾试验作业指导书 22 19 除非在结构上能够防止不恰当地更换传送带 否则不 应利用其提供所需要的绝缘等级 视检 22 20 应有效地防止带电部件与绝缘热材料的直接接触 除 非这种材料是耐腐蚀 耐潮湿并且不可燃的 视检 22 21 木材 棉花 丝 普通纸以及类似的纤维或吸湿性材 料 除非经过浸渍 否则不应作为绝缘材料使用 视检 22 22 器具不应含有石棉视检 22 23 含多氯联苯的油类 不应使用在器具之中视检 22 26 带有 III 类结构的器具 其结构应使在安全特低电压下 工作的部件与其他带电部件之间的绝缘 符合双重绝 缘或加强绝缘的要求 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 检验方法 22 27 用保护阻抗连接的部件之间 应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 绝缘隔开 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 检验方法 22 28 正常使用时与燃气装置或水源装置连接的 II 类器具中 其与煤气管道或与水接触的具有导电性的金属部件 都应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与带电部件隔开 视检 13 22 29 打算永久性连接到固定布线的 II 类器具 其结构应能 安装就位后仍然保持规定的防触及带电部件保护等级 视检 德信诚培训网 22 30 起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作用 并且在维护保养后重新 组装时可能被遗漏掉的 II 类结构的部件应 以使不严重地破坏就不能将它们取下的方式进行固 定 其结构应使它们不能被更换到一个错误的位置上 而且使得如果它们被遗漏 使器具便无法工作 或是 明显的不完整 手动 视检 22 31 在附加绝缘和加强绝缘材料表面上的爬电距离和电气 间隙 不应由于材料的磨损而减少到低于第 29 章的规 定的值 如果任何的电线 螺钉 螺母或弹簧变松或 从原位置上脱落 带电部件和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的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都不应减少到低于第 29 章的规定 的值 视检和手动测试 附加绝缘和加强绝缘的结构或防护措施 应使器具内 部各个部件磨损而产生的污染积聚 不会使爬电距离 和电气间隙都不应减少到低于第 29 章的规定的值 作为附加绝缘来使用的各个天然或合成橡胶部件 应 是耐老化的 或是其被放置的位置和设计的尺寸能够 在即使出现裂纹的情况下 也不会使爬电距离减小以 低于 29 2 规定的值 通过老化试验样品不应出现裸视 观察到的裂纹 未紧密烧结的陶瓷材料 类似材料或单独的绝缘珠 不应作为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使用 陶瓷是否紧密的试验后 样品打成更小的碎片 检查 新的破裂面不应有任何染料 橡胶耐老化检验 样品 被自由悬挂在一个有效 容积至少为样品体积的 10 倍氧气罐中 氧气缸 中充满纯度不低于 97 的氧气 压力达到 2 1MPa 0 07 MPa 温 度维持 70 1 保持 96 小时 陶瓷是否紧密 材料浸 泡在每 100g 甲基化酒精 中含 1g 碱性品红的溶液 中 压力不少于 15Mpa 并保持一段时间 时间数为约 180 除压力 22 32 真空吸尘器的结构应保证电动机内部部件和电气连接 不承受所流过空气中所带灰尘的沉积 GB4706 7 对 II 类结构 在正常使用中易触及的或可能成为易触 及的导电性液体不应与基本绝缘或加强绝缘直接接触 对 II 类结构 与带电部件接触的液体不应与加强绝缘 直接接触 22 33 真空吸尘器的结构应保证电动机内部部件和电气连接 不承受所流过空气中所带灰尘的沉积 视检 22 34 操作旋钮 手柄 操纵杆和类似零件的轴不应带电 除非将轴上的零件取下后 轴是不易触及的 视检和防触电保护的要 求 13 22 35 对于非 III 类结构 在正常作用中握持或操纵的手柄 操纵杆和旋钮即使绝缘失效 也不应带电 如果这些 手柄 操纵杆或旋钮是金属制成的 并且它们的轴或 固定装置在绝缘失效的情况下可能带电 则它们应该 绝缘材料充分地覆盖这些部件 或用附加绝缘将其易 触及部分与它们的轴杆或固定装置隔开 视检 德信诚培训网 对驻立式器具 那些非电气元件的手柄 操纵杆和旋 钮 只要它们与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进行可靠的连接 或用接地的金属将它们与带电部件隔开 则本要求不 适用 视检 22 36 对于非 III 类器具 在正常使用中用手连续握持的手柄 其结构应使操作者的手在正常使用时 不可能与金属 部件接触 除非这些金属部件是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 缘与带电部件隔开 视检 22 37 对 II 类器具 电容器不应与易触及的金属部件连接 如果其外壳是金属的话 则应采用附加绝缘将其与易 触及金属部件隔开 视检 22 38 电容器不应连接在一个热断路器的对应两触头之间 视检 22 39 灯座只能用于灯头的连接视检 打算在工作时移动的电动器具和组合式器具 或带有 易触及的运动部件的器具 应装有一个控制电动机的 开关 开关的执行单元应清晰可见且易触及 22 40 对于吸水式吸尘器 应装有全极断开开关 GB4706 7 视检 22 41 除了灯以外 器具不应带有含汞的元件视检 22 42 保护阻抗应至少由两个单独的元件构成 这些元件的 阻抗在器具的寿命期间内不可能有明显的改变 如果 这些元件中的任何一个出现短路或开路 不应超过 GB4706 1 第 8 章的 8 1 4 规定的值 对于符合 GB8898 的电阻和 GB T14472 的 Y 级电容器认为是非功过足够 稳定的阻抗元件 视检和按第 8 章的 8 1 4 用万用电表和示波器测 量电流和电量 22 43 能调节适用不同电压的器具 其结构应使调定位置不 可能发生意外的变动 手动 视检 22 44 器具外壳的形状和装饰 不应使器具容易被孩子当作 玩具 视检 22 45 当空气用作加强绝缘时 器具的结构应保证外壳在受 外力作用而变形时 电气间隙不应减小到低于 29 1 3 规定值 手动 视检 23 内部布线 内部布线 23 1 布线通路应光滑 而且无锐利棱边 布线的保护应使它们不与那些可引起绝缘损坏的毛刺 冷却翅片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浙江宁波市卓众人力资源服务公司销售业务人员专项招募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机器学习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区域规划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化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美术教学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体育职业学院《网站开发(PHP)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海师范大学《数据库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数学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税收模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工商大学《视唱练耳(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参考答案
- T梁台座计算书
- ERP系统标准流程图
- 01-《数值分析》实验指导书
-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可编辑修改word版)
- 第四章 潜孔钻机
- 佳能700D单反相机拍摄技巧[技巧]
- 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重庆市婚姻介绍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
- 律师事务所调查取证专用介绍信
- 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