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问卷大学生.doc_第1页
消费问卷大学生.doc_第2页
消费问卷大学生.doc_第3页
消费问卷大学生.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 文化传播与管理系09级 赵言凌 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方案一、 调查目的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财商”。帮助大学生做好理财规划,是一个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课题。二、调查对象东北大学在校大学生。三、调查项目(大纲)在校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项目: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娱乐、人情交际等方面的消费。四、调查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法。东北大学约有在校大学生23080人(不包括成教学院),随即抽取30人作为调查样本。本高校共有三个年级即08、09、10级在校学生。本调查将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每年级抽取10人,其中男女生性别比例为1:1,即男生15人,女生15人。五、调查时间的安排 1.工作筹备阶段:2011年4月中旬2.调查报告完成时间:2010年4月21日六、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1.调查前的准备工作:收集调查信息,制定调查问卷并审核问卷,印制问卷及准备其它备用物品。2.调查经费的预算:印制问卷等其他的预算经费。大约30元人民币。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报告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消费问题的涌现,提醒着人们对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关注。为了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心理有比较全面和准确的了解,我针对东北大学的在校本科生的消费情况进行研究调查,随即抽取30人作为调查样本,本调查将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每年级抽取10人,其中男女生性别比例为1:1,即男生15人,女生15人。调查问卷收回率百分之百,从调查问卷中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大学生的消费现状1、消费情况相对集中。调查显示,0.3%的同学月生活费为300元以下,12.5%.为300500元, 24.3%为.500-1000元,37%为1000-1500元 ,36%为1500元以上,而日常伙食费用平均所占比例为69%客观来看,造成此种结果的原因是,物价上涨现象表明食物的上涨幅度略大于其他消费产品,恩格尔系数高的原因是东北大学的学生的生活费普遍不高,导致其他消费减少。每月花费比例柱状图: 2、送给朋友礼物级出去吃饭请客的情况分别为:礼物:9.3%为50元以下,11.4%为50-80元,27%为80-150元,32%为150-250元,11%为250-400元5.3%,为400-800元,3%为800元以上。 请客:4%为20-50元,14.4%为50-100元,44.3%为100-150元,22.1 %为150-200元,12.2%为200元以上。送礼物花费比例: :请客花费比例饼状图: 3、在除食品消费外,通讯消费为焦点。在对生活费去向调查中我们发现男生主要消费倾向于娱乐、交际和通讯方面,而女生主要为服装、通讯和交通。由此看出,男生的日常活动集中在人际交往方面,而女生更愿意外出购物。相对来说,通讯费(包括网费和电话费)是大家的消费焦点。4、注重精神和健康消费。通过访谈我们得知,大部分学生开始注重素质培养,进行过精神消费,如购买书刊和参加培训等。并且大多数人注重餐饮的营养搭配,并适时改善伙食。二、相关问题总结1人际交往消费过度,主要体现为通讯支出和恋爱支出 通讯开支大,通过调查,大多同学手机通讯月消费高于80元。说明学生手机消费不合理性、高开销的情况存在而且颇为严重。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2经济独立意识较弱,理财观念淡薄。通过问卷调查显示,有1/2同学从未进行过理财规划。只有22%的同学在购买衣服是会注重价格,而大部分人更注重的是款式和品牌。同时,大约有70%的同学会在消费之后会产生后悔心理。此项调查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尚具有一定盲目性。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求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三、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1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环境的塑造,使他们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虽然他们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2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动因。大学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攀比心理表现在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本质相同的两个方面:一是从众心理,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物,个人也基本上乐意接受,大学生也不例外;二是求异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使某种时尚满足了大学生一时审美的心理需要之后,又必然会产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费再有新变化和创新。大学生消费不仅仅关系到自己,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问题。现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