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kq__南京港吞吐量及流向流量分析.doc_第1页
fkq__南京港吞吐量及流向流量分析.doc_第2页
fkq__南京港吞吐量及流向流量分析.doc_第3页
fkq__南京港吞吐量及流向流量分析.doc_第4页
fkq__南京港吞吐量及流向流量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港主要货种吞吐及流向流量调查(讨论稿)南 京 市 交 通 局南京都市圈发展研究中心2009.9.28课题顾问:施建军 对外贸易大学校长、教授、博导娄学全 南京市交通局局长,南京市港口管理局局长课题组长:乔 均 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课题组副组长: 张小琴 南京市交通局副局长王建新 南京港口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课题组成员:陶经辉 清华大学物流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后金汉信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后陈建军 南京财经大学物流管理系副教授、博士周忠兴 南京财经大学现代物流实验室副教授张 晖 南京市交通局港口管理处处长潘新保 南京市交通局港口管理处主任科员李旭志 南京港口集团公司业务部部长孙 宁 南京港口集团公司发展部部长黄河清 南京市交通局港口管理处主任科员陈效林 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博士生褚庆鑫 南京财经大学物流管理系研究生庄同锤 南京财经大学物流管理系研究生目 录前 言4第一章 南京港煤炭及制品吞吐量及流向流量分析61.1 南京港煤炭及制品吞吐量分析61.2 南京港煤炭及制品进港量流量流向分析81.3 南京港煤炭及制品出港量流量流向分析111.4 南京港口集团煤炭吞吐量及流向流量分析141.5 小结21第二章 南京港金属矿石吞吐量及流向流量分析222.1 南京港金属矿石吞吐量分析222.2 南京港金属矿石进港吞吐量流量流向分析252.3 南京港金属矿石出港量流量流向分析282.4小结30第三章 南京港钢铁吞吐量及流向流量分析313.1 南京港钢铁吞吐量分析313.2 南京港钢铁进港吞吐量流量流向分析353.3 南京港钢铁出港吞吐量流量流向分析383.4 小结41第四章 南京港集装箱吞吐量及流向流量分析424.1 南京港集装箱吞吐量分析424.2 南京港集装箱进港量流量流向分析444.3 南京港集装箱出港吞吐量流量流向分析464.4 小结47前 言南京港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枢纽港,位于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的中部节点上,铁路和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加之鲁宁输油管道、禄口机场及水运,五种运输方式齐备,交通优势比周边港口明显得多。南京港是我国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地区江海换装、水陆中转、货物集散和对外开放的多功能的江海型港口,是我国内河第一大港,原油、煤炭、外贸、集装箱装卸均是内河最大的港口。由于南京长江大桥的架设,使南京港成为大型海轮进江的终点。2005年南京港口货物吞吐量就已突破1亿吨,成为全国第十个亿吨大港。南京港将立足南京地区和长江流域、面向世界,成为现代化、多功能的江海型主枢纽港;并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协同发展,成为长江流域国际航运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十一五”期间南京港口发展遇到了历史以来的巨大挑战。南京港地处我国港口最密集的长江下游,周边芜湖、扬州、镇江、江阴、泰州、苏州和南通等港口,随着上海航运中心的建设和江苏省沿江战略的实施,南京周边港口都制定了宏伟的发展规划,加大了港口投资力度,港口竞争日趋激烈。江苏省内沿江港口发展给南京港口也带来了巨大压力。苏州港目前拥有常熟、张家港、太仓三个港区,是国家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的重点港口,也是江苏省规划的重点枢纽港,其航道条件比南京好,腹地经济基础也十分雄厚,在集装箱、杂货运输方面将成为南京港的主要竞争对手。但目前在集装箱运输方面设施比较分散,在外贸杂货运输方面,苏州港己经形成了木材和钢材市场,并具备了较大的规模。目前苏州港正在规划建设中转矿石、汽车滚装和油码头,对南京港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南通港与北仑港联手建设大型矿石中转基地。 “十五”以来,南京港口发展速度较缓,港口企业发展后劲乏力,在全省及全国港口中地位逐步下降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推动南京港口发展,把南京港建设成为国际航运物流中心,今年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港口发展,成立了加快港口建设与发展领导小组,拟出台一系列港口发展扶持政策,汇集全市力量,全方位解决制约南京港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推进南京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同时,积极争取省政府支持,把南京港作为江苏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加以推进,实现南京港、太仓港、连云港错位发展、三港齐飞。振兴南京港,实现港口跨越发展,货源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加大南京港口货源市场开发,为出台港口货源组织扶持政策提供依据,在南京市港口建设与发展领导小组直接指导下,南京港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南京港主要货种吞吐及流向调流量查研究工作。由于化工产成品在港口货物吞吐中所占比重很小,实际调查中在与南京港口集团专家协商后,本次南京港口调查未将其列入调查范围。另外,由于石油制品仅仅局限在南京金陵石化、扬子石化经营单位,其吞吐总量即为南京市总量,故将其独立并与南京市物流流向流量调查合并。本次调查得到了南京港口集团、南京钢铁集团、扬子石化、金陵石化、大桥四处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港口的数据由南京沿江各个港口汇总而得,数据分析平台扎口在2005-2008年。第一章 南京港煤炭及制品吞吐量及流向流量分析我国煤炭运输通道的类型虽然多样,但目前仍以铁路运输为主,丰富的水运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目前我国煤炭运输的总体情况偏于紧张,尤其是铁路运输,造成不少高速公路承担着煤炭的长途运输,导致资源的二次损耗和运输成本的提高。因此,水路煤炭运输近年来增长较快。煤炭水路运输包括海运和河(江)运。我国煤炭下水港主要有秦皇岛港、京唐港、天津港、黄骅港、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等北方7个海港以及南京港、武汉港、芜湖港、枝城港、九江港等长江5港加上京杭运河上的徐州港和珠江水系的贵港;煤炭接卸港主要有上海港、宁波港、广州港以及长江和运河上的江阴港、南通港、镇江港、杭州港和马鞍山港等。为减轻“北煤南运”铁路运输压力,交通部把北方7港作为重点建设,已建成一条现代化的“北煤南运”海上通道。其中,秦皇岛港、天津港和黄骅港是我国最重要的电煤输出港,东南部地区电力用煤的6 0%由此运出。煤炭河(江)运主要有长江道、珠江通道和京杭运河。两通道是将中上游的富集煤炭往下游缺煤地区,京杭运河的煤炭一般从徐州港或济宁港下南运至苏中、苏南直至杭州。1.1 南京港煤炭及制品吞吐量分析表 1 2005-2008年南京港煤炭及制品内外贸吞吐量 单位:万吨年份2005200620072008分类进港出港吞吐量进港出港吞吐量进港出港吞吐量进港出港吞吐量总计901.2286.31187.5994.7328.41323.11129.8369.31499.11184.7380.41565.1内贸合计901.2286.31187.5990.0328.41318.41129.8369.31499.11184.7380.41565.1外贸合计0.00.00.04.70.04.70.00.00.00.00.00.0资料来源:2005-2008年南京市港务局统计数据整理 图1 2005-2008年南京港煤炭及制品吞吐总量从上表可以看出,2005-2008年南京港煤炭及制品进港和出港量均表现出逐年稳定上升的趋势,进港量从2005年的901.2万吨上升到2008年的1184.7万吨,增幅达到31.46%;出港吞吐量也从2005年的286.3 万吨上升到2008年的380.4万吨,增幅为32.87%。同时,从上表也可以看出,近年来南京港煤炭及制品吞吐量主要集中在内贸部分,外贸吞吐量除2006年的4.7万吨(全部为流入且为周边亚洲国家)外,其他年份均未出现。从上图可以看出,南京港煤炭及制品吞吐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05年的1187.5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1565.1万吨,增幅达到31.80%,各年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1.42%,13.30%和4.40%。虽然吞吐总量逐年上升,但从图中可以看出2007-2008年增长率却只有4.40%,没有延续前三年总量增加、增长率也增加的良好发展态势。 图 2 2005-2008年南京港煤炭及制品进出港量表 2 2005-2008年南京港煤炭进出港量 单位:万吨年份项目吞吐量占吞吐总量比重2005年进港901.275.89%出港286.324.11%吞吐量1187.52006年进港994.775.18%出港328.424.82%吞吐量1323.12007年进港1129.875.37%出港369.324.63%吞吐量1499.12008年进港1184.775.69%出港380.424.31%吞吐量1565.1资料来源:2005-2008年南京市港务局统计数据整理从上图可以看出,2005-2008年南京港煤炭及制品进港量分别为901.2万吨、994.7万吨、1129.8万吨和1184.7万吨,分别大于各年度出港量286.3万吨328.4万吨369.3万吨和380.4万吨,且进、出港量占当年吞吐总量稳定在75.50%和24.50%左右。1.2 南京港煤炭及制品进港量流量流向分析南京港煤炭及制品的来源港,主要来自天津港、秦皇岛港、芜湖港、武汉港和徐州港五大港口。五大港口流入量之和占据了各年度流入总量的绝大部分,分别为86.57%、90.94%、78.85%和70.84%。同时,五大港口各年度煤炭及制品流入量及其所占总量的比例呈现不同特征,天津港2005-2008年的流入量分别为68.4万吨,107.3万吨,164.8万吨和195.7万吨,呈现逐年上升的稳定态势,流入量占总量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分别为7.59%,10.79%,14.59%和16.52%;而其他各港口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秦皇岛港各年度流入量分别为81.2万吨 ,132.5万吨,164.8万吨和91.5万吨,流入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流入量占总量的比例也呈相同的先升后降的趋势,分别为9.01%,13.32%,10.97%和7.72%;芜湖港各年流入量分别为382.4万吨,441.8万吨,191.9万吨和195.0万吨,表现为先升后降逐年波动的趋势;武汉港和秦皇岛港类似,只是拐点出现在2007-2008年度而不是秦皇岛港的2006-2007年度;徐州港和芜湖港类似,差异表现在其为先降后升逐年波动。 表3 2005-2008年南京港煤炭及制品来源港及流入量 单位:万吨来源港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进港量总计901.2994.7 1129.81184.7 天津68.4107.3164.8195.7秦皇岛81.2132.5123.991.5营口-2.2-辽宁其他海港21.61.214.211.1上海0.47.323.42.6连云港1.0-1.22.2镇江-25.20.9扬州-28.2183.0徐州132.398.2152.9180.2江苏其他河港5.10.121.227.9浙江其他海港-21.1-芜湖382.4441.8191.9195.0安徽其他河港0.94.565.722.4青岛12.629.938.318.8山东其他河港-8.87.8武汉115.9124.8257.3176.9重庆9.00.10.11.3广东其他海港-1.1四川其他河港0.8-0.2-中国其他69.821.410.365.0亚洲其他-4.7-资料来源:2005-2008年南京市港务局统计数据整理 表4 2005-2008年南京港煤炭及制品主要来源港及流入量 单位:万吨主要来源港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天津68.4107.3164.8195.7秦皇岛81.2132.5123.991.5徐州132.398.2152.9180.2芜湖382.4441.8191.9195.0武汉115.9124.8257.3176.9资料来源:2005-2008年南京市港务局统计数据整理表 5 2005-2008南京港煤炭及制品主要来源港进港量比重年份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港口/项目吞吐量(进港)占总量比重吞吐量(进港)占总量比重吞吐量(进港)占总量比重吞吐量(进港)占总量比重天津68.47.59%107.310.79%164.814.59%195.716.52%秦皇岛81.29.01%132.513.32%123.910.97%91.57.72%徐州132.314.68%98.29.87%152.913.53%180.2 15.21%芜湖382.442.43%441.844.42%191.916.99%195.016.46%武汉115.912.86%124.812.55%257.322.77%176.914.93%五港合计780.286.57%904.690.94%890.878.85%839.3 70.84%进港总计901.2-994.7-1129.8-1184.7 -资料来源:2005-2008年南京市港务局统计数据整理 图 3 2005-2008南京港煤炭及制品主要来源港进港量虽然南京港口煤炭及制品来源于天津港、秦皇岛港、芜湖港、武汉港和徐州港五大港口。但是,其它一些港口发展对南京港口的影响也不可小视。表6 2005-2008南京港煤炭及制品其他来源港及流入量来源港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浙江其他海港-21.1-营口-2.2-山东其他河港-8.87.8广东其他海港-1.1扬州-28.2183.0镇江-25.20.9资料来源:2005-2008年南京市港务局统计数据整理由上表可知,近两年南京港正逐步增加与省外其他港口的合作,煤炭及制品的来源港数目也有所增多,比如新增了山东其他河港,广东其他海港等,虽然流入量所占比重不大,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多渠道的经营方式会有利于促进港口发展,加强港口竞争力。同时,与省内的竞争性港口扬州港(07年和08年流入量分别为28.2万吨和183万吨)和镇江港(07年和08年流入量分别为25.2万吨和0.9万吨,下降)也开始交流。特别是扬州港,2008年流入量达到甚至高于传统的五大支柱港流入量的均值,这个现象值得关注。1.3 南京港煤炭及制品出港量流量流向分析表 8 2005-2008年南京港煤炭及制品出港量 单位:万吨年份2005200620072008上海70.467.986.149.3镇江86.561.045.741.9江苏其他河港65.0155.0168.8222.6马鞍山42.232.239.72.6其他22.212.329.064.0总计286.3328.4369.3380.4资料来源:2005-2008年南京市港务局统计数据整理 表7 2005-2008年南京港煤炭及制品出港量 单位:万吨年份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天津-0.5辽宁其他海港-0.1上海70.467.986.149.3镇江86.561.045.741.9南通9.70.61.2-淮阴-0.8-江苏其他河港65.0155.0168.8222.6芜湖-1.5-马鞍山42.232.239.72.6安徽其他河港-12.135.4九江(长航)6.6-3.6-江西其他河港3.9-0.7-湖北其他河港-1.9湖南其他河港-14.7广东其他海港-0.6中国其他1.910.910.010.6总计286.3328.4369.3380.4资料来源:2005-2008年南京市港务局统计数据整理 图 4 2005-2008年南京港煤炭及制品出港量由以上表图可以看出,南京港煤炭及制品出港目的地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其中,省内主要流向镇江港和江苏其他河港,省外主要流向马鞍山港以及上海港。2005-2008年,由南京港流出至镇江港的煤炭及制品量分别为86.5万吨,61.0万吨,45.7万吨和41.9万吨,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四年来减少超过一半,减幅达到51.56%;由南京港流出至江苏其他河港的煤炭及制品量分别为65.0万吨,155.0万吨,168.8万吨和222.6万吨,与镇江港刚好相反,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而且上升速度极快,增幅达到242.46%,四年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38.46%,8.90%和31.87%;由南京港流出至马鞍山港的煤炭及制品量分别为42.2万吨,32.2万吨,39.7万吨和2.6万吨,除08年以外流出量基本稳定在40万吨左右;由南京港流出至上海港的煤炭及制品量分别为70.4万吨,67.9万吨,86.1万吨和49.3万吨,流出量在各年间表现出了一定的波动性。 表9 2005-2008年南京港煤炭及制品出港量比重年份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上海24.59%20.68%23.31%12.96%镇江30.21%18.57%12.37%11.01%江苏其他河港22.70%47.20%45.71%58.52%马鞍山14.74%9.81%10.75%0.68%其他7.75%3.75%7.85%16.82%资料来源:2005-2008年南京市港务局统计数据整理可以看出,由南京港流出至省内其他港口的煤炭及制品量要超过流出至省外的量,说明南京港进港煤炭及制品用于省内相关用煤企业,如发电、冶炼、建材等行业的量要大于其流向省外的量,同时,有必要知道南京港流出至镇江港的煤炭及制品量逐年下降而由南京港流出至扬州港逐年上升的原因。图 5 2005-2008年南京港煤炭及制品出港量各港比重由上图表可见,近年来江苏其他河港所占比重虽出现一定的波动,但总体上保持上升趋势,截止到2008年,由南京港流向江苏其他河港的煤炭及制品量甚至超过了流向其它主要港口之和,达到出港总吞吐量的58.52%。同时,流向镇江港的煤炭及制品不但总量在减少,而且每年的比重也在减少。除2008年外,近年来流向上海港、马鞍山港的煤炭及制品比重分别保持在20%和10%左右。1.4 南京港口集团煤炭吞吐量及流向流量分析一、南京港口集团煤炭吞吐量分析表10 2005-2008年南京港口集团煤炭内外贸吞吐量 单位:万吨年份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分类进港出港吞吐量进港出港吞吐量进港出港吞吐量进港出港吞吐量总计750.9732.91483.8746.5755.91502.4918.0909.81827.8954.6935.81890.4内贸合计727.2732.91460.1724.6755.91480.5881.4909.81791.2947.1935.81882.9外贸合计23.70.023.721.90.021.936.60.036.67.50.07.5资料来源:2005-2008年南京市港务局统计数据整理图6 2005-2008年南京港口集团煤炭吞吐总量及增长率表 11 2005-2008年南京港口集团煤炭内外贸占吞吐量比重年份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内贸占吞吐量比重98.40%98.54%98.00%99.60%外贸占吞吐量比重1.60%1.46%2.00%0.40%资料来源:2005-2008年南京市港务局统计数据整理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南京港口集团的煤炭吞吐量每年都是增长的,年增长率达8.8%;2008年达到1890.4万吨,比2005年增长了27.4%;其中2007年增长率最大,相较2006年增长了21.66%。2008年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一些企业开工不足,电厂的发电量大幅度下降。因此南京港的煤炭吞吐量也受到了影响,只有3.42%的增长量。但是,从经济平稳期的煤炭吞吐量的增长看,煤炭及煤炭制品在未来仍然是南京港口集团主要的物流品类。我们可以看出内贸煤炭占到了南京港口集团的较大的绝对比重,每年都超过了98%。从外贸中可以看出,南京港口集团没有煤炭从南京港口集团运送到国外。因此,南京港口集团今后仍然是以煤炭及煤炭制品的内贸业务为主。表 12 2005-2008年南京港口集团煤炭进出港占吞吐量比重年 份项 目吞吐量占吞吐总量比重2005年进港750.950.61%出港732.949.39%吞吐量1483.82006年进港746.549.69%出港755.950.31%吞吐量1502.42007年进港91850.22%出港909.849.78%吞吐量1827.82008年进港954.650.50%出港935.849.50%吞吐量1890.4 资料来源:2005-2008年南京市港务局统计数据整理从上表可以看出南京港口煤炭进出港所占比重基本持平。南京港口集团所有码头是煤炭运输的一个中转站。二、南京港口集团煤炭进港吞吐量流量流向分析表 13 2005-2008年南京港口集团煤炭进港方式及数量 单位:万吨年 份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铁路516.7488.3564.6623.7占进港量比重68.81%65.41%61.50%65.34%海进江202.7255.3346.9321占进港量比重26.99%34.20%37.79%33.63%水路31.52.96.59.9占进港量比重4.19%0.39%0.71%1.04%资料来源:2005-2008年南京市港务局统计数据整理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进入南京港口集团的煤炭有三种方式铁路、海进江及内河水路。在这三种方式中铁路运输占有很大的比重,每年依靠铁路运进南京港口集团的煤炭占进港总量的60%以上。其次是海进江方式每年大约占到了30%,除08年外每年依靠海进江进入南京港口集团的数量都在增长,所占比重也在增加。水路进入的量很少。表14 2005-2008年南京港口集团煤炭主要来源地及流入量 单位:万吨年份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港口/项目进港量占总量比重进港量占总量比重进港量占总量比重进港量占总量比重淮南矿50.86.77%43.65.84%80.58.77%145.815.27%淮北矿76.010.12%66.08.84%141.215.38%195.820.51%皖北矿56.97.58%52.67.05%60.96.63%69.67.29%徐州矿62.88.36%41.05.49%28.03.05%17.51.83%其他246.332.80%26134.96%223.824.38%16717.49%秦皇岛、京唐港等170.522.71%168.422.56%198.121.58%152.415.96%黄骅、天津8.51.13%65.08.71%112.212.22%161.116.88%澳大利亚23.73.16%21.92.93%36.63.99%7.50.79%合 计695.592.62%719.596.38%881.396.00%916.796.03%资料来源:2005-2008年南京市港务局统计数据整理进入南京港口集团的煤炭主要来源于以上8个地方,这8个地方进入量就占到了总量的90%以上。其中淮南矿、淮北矿、皖北矿、徐州矿及其他是通过铁路运输的,占到了很大的比列。在这些矿中,来自于淮南矿、淮北矿的煤炭每年量及所占比例都在递增,而来自于徐州矿的煤炭每年的量及比例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铁路进入南京港口集团的煤矿主要来自淮南矿、淮北矿、皖北矿和徐州矿,这四个矿每年进入的比重为32.83%、27.22%、33.83%和44.90%。从中可以看出呈现一种增长的趋势。)从海路进入南京港口集团的煤炭来源于秦皇岛、京唐港等、黄骅、天津及澳大利亚。其中主要是来源于秦皇岛、京唐港等,每年的数量变化不是很大,大约占到了总量的20%左右。来自黄骅、天津的煤炭数量增长很快,05年只有8.5万吨,占1.13%,到了08年就增长到了161万吨,占16.88%。其中外贸进港只有澳大利亚。所占比例很少,且有下降的趋势。三、南京港口集团煤炭出港量流量流向分析表 15 2005-2008年惠宁公司煤炭流向 单位:万吨重点企业/年份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南京石化34.277.9114.5112.8南京化工2.52.569.286.1南京电厂92.674.830.917.7南京钢铁23.655.978.042.4安徽钢铁23.722.943.123.2中石化0.00.00.019.8南京电力10.10.00.08.1安徽化工0.00.01.55.6其他16.03.39.75.3资料来源:2005-2008年南京市港务局统计数据整理表 16 2005-2008年浦口煤炭流向 单位:万吨年份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南京电力27.620.48.413.2南京电厂99.256.172.459.1仪征电厂14.014.314.810.3镇江电厂81.058.848.562.3镇江化工0.01.51.70.8张家港137.1170.4143.394.4上海化工35.634.654.532.6安徽电厂22.322.322.322.3其他113.4108.2172.7289.1资料来源:2005-2008年南京市港务局统计数据整理上表是海进江的煤炭流向以及铁路和水路进港煤炭的流向。其中惠宁公司煤炭主要流向了南京的用煤企业,浦口的煤炭一部分煤炭流入南京电力及电厂外其他大部分煤炭是供南京以外的用煤企业的。 表 17 2005-2008年南京港口集团煤炭主要流向及流量 单位:万吨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南京石化34.277.9114.5112.8南京化工2.52.569.286.1南京电厂191.8130.9103.376.8南京钢铁23.655.978.042.4安徽钢铁23.722.943.123.2南京电力37.720.48.421.3张家港137.1170.4143.394.4上海化工35.634.654.532.6安徽电厂22.336.346.653.0镇江电厂81.058.848.562.3资料来源:2005-2008年南京市港务局统计数据整理图 7 2005-2008年南京港口集团煤炭主要流向地出港量 表 18 2005-2008年南京港口集团煤炭主要流向地占出港量比重重点企业/年份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南京石化4.67%10.31%12.59%12.05%南京化工0.34%0.33%7.61%9.20%南京电厂26.17%17.32%11.35%8.21%南京钢铁3.22%7.40%8.57%4.53%安徽钢铁3.23%3.03%4.74%2.48%南京电力5.14%2.70%0.92%2.28%张家港18.71%22.54%15.75%10.09%上海化工4.86%4.58%5.99%3.48%安徽电厂3.04%4.80%5.12%5.66%镇江电厂11.05%7.78%5.33%6.66%资料来源:2005-2008年南京市港务局统计数据整理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南京港口集团的煤炭主要流向了这10个企业。其中南京石化和南京化工所占的比例增长很快,05年只有4.46%的煤炭从南京港口集团流向南京石化,但是到08年南京石化成为了你就港口集团的最主要煤炭流向地。05年流入的南京化工煤炭只占南京港口集团的0.34%,到了08年南京化工成为了南京港口集团第三大煤炭流向地。同时也可以看出流向南京电厂和张家港的煤炭量下降很多,且呈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表19 2007-2009年其他南京主要电厂用煤量项目/年份2007年2008年2009年(预计)南京华润热电有限公司99.15135.64128.95华能电力公司南京电厂109.4096.52中石化扬子分公司热电厂73.4678.6876.12中国石化公司金陵分公司38.5739.5440.19扬子巴斯夫自备电厂12.3416.8815.75上表是南京其他主要用煤电厂,他们的用煤并没有从南京港口集团供应。其中南京华润热电有限公司和华能电力公司南京电厂是公用电厂。中石化扬子、金陵分公司和扬子巴斯夫电厂是企业自备电厂,只负责本企业自用电。因此,前两个公司的用煤量远大于后三个自备电厂。由于08年末爆发了经济危机,造成09年发电量下降。但是由于国家的振兴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经济已经探底回升,所以预计09年用煤不会大幅下降只是会略有下滑。1.5 小结1、南京港的煤炭吞吐量每年都是递增的,经济平稳期基本稳定在812%左右;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率下滑到了4%,属于正常。2、南京港煤炭的流入和流出港几乎都是国内的港口,内贸煤炭占到了南京港的90%以上。外贸进入南京港口集团的煤炭全部来源于澳大利亚,但是比重可以忽略不计。这种状况和南京港所处的位置和长江河道有一定的关系,外贸煤炭一般是到沿海港口后再转运于南京港。3、天津港、秦皇岛港、芜湖港、武汉港和徐州港是南京港煤炭主要来源港;扬州港、镇江港、江苏其他河港、马鞍山港和上海港是南京港煤炭的主要流出港。从流入港来看体现了我国的煤炭分布格局,主要是分布在北部和西部。流出港来看则体现出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运输格局。4、进入南京港口集团的煤炭有三种方式铁路、海进江及内河水路。在这三种方式中铁路运输占比在60%以上。其次是海进江方式每年大约占到了30%。铁路方式进入南京港口集团的煤矿主要来自淮南矿、淮北矿、皖北矿和徐州矿;从海路进入南京港口集团的煤炭来源于秦皇岛、京唐港等、黄骅、天津及澳大利亚。5、南京港口集团的煤炭是从两家公司流出的。其中惠宁公司煤炭主要流向了南京的用煤企业,浦口的煤炭一部分煤炭流入南京电厂,一部分煤炭供南京以外的用煤企业。第二章 南京港金属矿石吞吐量及流向流量分析金属矿石一直是南京港中转的主要货源之一,多年来金属矿石与其它五大主要货种约占全港吞吐总量的90,其中金属矿石占港口吞吐总量的20%以上。近年来随着基本建设的投入加大,沿江钢铁企业生产总量加大,港口金属矿石的市场发展势头越来越好。2.1 南京港金属矿石吞吐量分析2005年南京港金属矿石吞吐总量近1700万吨,近年来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06-2007年涨幅达到了17.55%,一举突破了2000万吨,达到2038.8万吨,但是,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8年吞吐总量的增长速度放缓了脚步。具体情况如下图表1:表 19 2005-2008年南京港金属矿石内外贸吞吐量 单位:万吨年份分类总计内贸合计外贸合计2005年进港量1229.51147.582.0出港量461.9461.90.0吞吐量1691.41609.482.02006年进港量1223.01211.012.0出港量511.4511.40.0吞吐量1734.41722.412.02007年进港量1644.81639.55.3出港量394.0394.00.0吞吐量2038.82033.55.32008年进港量1571.71571.30.4出港量485.5485.50.0吞吐量2057.12056.80.4资料来源:2005-2008年南京市港务局统计数据整理图 8 2005-2008年南京港金属矿石吞吐总量从上图可以看出,南京港在2005年时,金属矿石吞吐总量仅仅只有将近1700万吨,但近年来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2006-2007年涨幅达到了17.55%,一举突破了2000万吨,达到2038.8万吨,但在2007-2008年吞吐总量的增长速度放缓了脚步。南京港金属矿石吞吐总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其经济腹地的多家钢铁企业的迅速发展,除了本地的南京钢铁集团外,还有附近的马鞍山钢铁集团,以及长江中上游武汉钢铁集团、南昌钢铁集团及湖北沿江中小钢铁企业等。它们对金属矿石需求量的增大促进了南京港金属矿石吞吐量的大幅增长。2008年南京港口进港的金属矿石达1571.7万吨,占港口吞吐总量的76.4%,比2005年增长了27.8%。出港金属矿石达485.5万吨,占港口吞吐总量的23.6%,比2005年增长5.2%。从金属矿石的流向上看,南京港的金属矿石无论是流入还是流出,绝大部分(90%以上)都是属于内贸,从国外直接航运到南京港的金属矿石占比非常小,金属矿石外贸吞吐量都是逐年递减,最高是2005年占到了吞吐总量的6.67%。南京港口的金属矿石均为内贸港口中转货物。金属矿石国际航运的船型较大,由于长江航道吃水深度限制,大型船不能够直接到达南京港,需要在宁波港、青岛港、日照等港等大型海港进行减载,或者转舶小船后转运才能到达南京港。表 20 2005-2008年南京港金属矿石进出港量 单位:万吨年份项目总计占吞吐总量比重2005年进港量1229.572.69%出港量461.927.31%吞吐量1691.4-2006年进港量1223.070.52%出港量511.429.48%吞吐量1734.4-2007年进港量1644.880.67%出港量394.019.33%吞吐量2038.8-2008年进港量1571.776.40%出港量485.523.60%吞吐量2057.1-资料来源:2005-2008年南京市港务局统计数据整理图 9 2005-2008年南京港金属矿石进出港吞吐量从上图表中可以看出,南京港的金属矿石转运主要是以流入为主,进港量超过金属矿石吞吐总量的比重稳定在70%至80%之间。2.2 南京港金属矿石进港吞吐量流量流向分析表21 2005-2008年南京港金属矿石主要来源港及进港量 单位:万吨主要来源港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进港量总计1229.5 1223.0 1644.8 1571.7 宁波867.6 498.3 1525.8 1042.1 青岛109.1 -28.0 168.6 上海41.3 53.6 61.2 134.0 武汉3.6 420.6 - -浙江其他海港13.5 59.3 11.6 -日照-196.0 张家港0.7 4.2 2.0 1.6 南通-3.9 - 中国其他54.0 153.4 1.0 - 澳大利亚11.4 -2.8 -印度61.3 -2.5 -智利-12.0 - 其他港口合计66.817.79.829.4资料来源:2005-2008年南京市港务局统计数据整理由上表可以看出,南京港金属矿石来源港较多,但总体比较集中,主要来源于宁波港、青岛港和上海港三个港口,其他部分港口近年来变化突出,以下将分别就主要来源港和货运量变化较大有突出特点的港口进行分析。表 22 2005-2008南京港金属矿石主要来源港进港量比重年份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港口进港量占总量比重进港量占总量比重进港量占总量比重进港量占总量比重宁波867.6 70.56%498.3 40.74%1525.8 92.77%1042.1 66.30%青岛109.1 8.87%- -28.0 1.70%168.6 10.73%上海41.3 3.36%53.6 4.38%61.2 3.72%134.0 8.53%三港合计1018.0 82.80%551.9 45.13%1615.0 98.19%1344.7 85.56%资料来源:2005-2008年南京市港务局统计数据整理图 10 2005-2008南京港金属矿石主要来源港进港量从上述数据图表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宁波港、青岛港和上海港航运到南京港的金属矿石总量虽然经历了一定的波动,但是总体上来看还是保持了上升的趋势,2005年三港合计只有1000万吨出头,但是在2007年一度超过了1500万吨,达到1615万吨,达到了往年的最高值,2008年稍有回落,完成了1344.7万吨的金属矿石进港量。从相对值上来讲,三港合计站南京港金属矿石进港量的比重基本保持在80%,是南京港金属矿石流入当之无愧的支柱港口。其中,尤其以宁波港特别突出,虽然进港量表现出波浪式起伏,但是总体上讲,南京港超过三分之二的金属矿石流入都是从宁波港过来,是南京港金属矿石最主要的货源港;从上海港流入的金属矿石逐年增多,稳步上升,从2005年41.3万吨,仅占南京港进港总计的3.36%,发展到2008年的134万吨,比重达到了8.53%,环比增长最高时超过115%;从青岛港过来的金属矿石进港量并不稳定,只有在2005年和2008年占南京港金属矿石进港量总计的比重在10%左右,2006年和2007年几乎没有流入。2006年在数据中反映出是特殊的一年,宁波港和青岛港两大港口对南京港金属矿石的供给大幅降低,三港合计只占进港总量的45.1%,还未及一半,从表3中看出,武汉港在2006年有420.6万吨金属矿石流入南京港,占当年南京港金属矿石进港总量的34.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