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光谱的相关小知识光谱及光谱分析,虽然篇幅不多,但其内容丰富,概念又极易混淆模糊,有必要作一些比较鉴定。一、为什么稀薄气体或金属蒸汽发射明线光谱?根据量子理论,原子有一系列分立能级,原子能级中能量最低的称为基态,其余称之为激发态,原子因吸收外界能量会从基态或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该过程称为原子的激发。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由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时,就会发出一定频率的色光,其频率由决定,由于原子能级不连续,因此,发出的光就形成由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组成的光谱,这就是明线光谱。问题是光源为何采用稀薄气体或金属蒸汽呢?由于稀薄气体和金属蒸汽中的原子处于游离状态,在这种状况下的原子基本上是独立和自由的,因而发光时其能级离散的内禀性质自然显露无疑了,正因如此,明线光谱又被称之为原子光谱。二、连续光谱是如何形成的?连续光谱的形成比较复杂,对于炽热的固体、液体在本质上属于热辐射,是指物体受热有较高的温度而产生的光反射现象,处于任何温度下的物体都会有热辐射,低温物体辐射不可见的红外光,温度上升,波长较短的电磁波成份增加;当温度达到500时,开始辐射一部分暗红色可见光;当温度达到1500以上时,就发出白炽光。热辐射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辐射强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强;二是辐射波长范围很宽,形式上都属于连续光谱;三是温度越高,辐射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对于气体光源,有些分子光谱和原子光谱也可形成连续光谱。例如高压气体,原因是在压强很大、密度很高时,原子、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很强,导至原子、分子的能级分裂,派生出许多新能级,这些能级非常接近,并且原子、分子数目较大,能级很密,几乎连续,使谱线展宽,最后可能变成连续光谱,或因谱线间隔很小,低分辨率的光谱仪无法分辨,形成连续光谱。三、吸收光谱产生原因是什么?产生连续光谱的光源所发出的光,通过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物质后,便可用光谱仪得到吸收光谱。即在连续光谱的背景上观察到被吸收的波长区域是暗的。根据基尔霍夫定律:“一种物质所发射的光谱的频率或波长跟它所能吸收的频率或波长是一致的”,所以某物质发射哪些波长的光,它就强烈吸收哪些波长的光。物质中原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后跃迁到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可通过与其它原子碰撞而使其动能转化为热能而并不发射光子,处于激发态的原子也可发出别种频率的光,因此,连续光谱通过物质后就缺少了某些频率的光而形成暗线。四、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时为什么没被地球大气层元素所吸收?太阳光谱是太阳发出的强光,通过太阳大气层时,某些波长的光被太阳大气层的元素吸收而产生的。那么,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时为什么没有被地球大气层元素所吸收呢?太阳光谱是典型的吸收光谱,在其连续光谱的背景上呈现一条条暗线,为夫琅和费首先发现的,称为夫琅和费谱线。这些谱线是因为太阳大气层的温度(相当于太阳本身来说)较低且由游离状态的原子组成。故太阳光通过太阳大气层时,被温度较低的原子选择吸收而形成吸收光谱。事实上,任何恒星光谱均为吸收光谱,地球大气层的气体是以分子形式存在的,对于可见光和波长在310-7m以上的紫外线是透明的,故太阳光不会被地球大气层元素选择吸收。五、为什么同一元素的吸收光谱比明线光谱的谱线少?理论上分析,由于吸收光谱通常是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形成的,而明线光谱则是由较高激发态向所有较低的能级(包括基态)跃迁时产生的,电子在两个过程中跃迁的机会不等,就造成了吸收光谱的谱线少于明线光谱。例如氢原子吸收了E=12.09ev的能量由基态跃迁到n=3激发态,电子由n=3的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有三种可能:32;21;31,由于氢原子可同时发出三种波长的光,由此可知,原子吸收某种频率的可见光可同时发射几种频率的光,所以吸收光谱的谱线比明线光谱的谱线少。另一方面,分光镜的分辨本领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架分光镜产生光谱细致程度是由它的分辨本领R所决定的,其中表示光谱中某一波长,指在这个波长附近恰能被清楚分辨开来的两条紧挨着的谱线间的波长差,R越大,则在同一激发条件下,看到的谱线数目越多,反之则越少;R比较小的分光镜不能将波长相差小的几条谱线分离开来,看起来好象是一条似的,故观测到的吸收光谱谱线较少。六、日光灯与白炽灯的光谱形式为何不同?对于日光灯,管内汞经过灯丝加热,形成稀薄汞气,镇流器产生高压,使汞原子电离出电子,电子加速后与其它汞原子碰撞,使气体迅速被击穿导电,产生孤光放电,激发出紫外线,紫外线再激发涂在管壁上的荧光粉,发出柔和光。日光灯荧光粉被光致激发,形成明线光谱,。白炽灯灯丝中钨原子一个紧紧挨一个,在电场作用下电子加速到很短自由程温度升高(可升2000),通过热辐射向外发光,形成连续光谱白炽灯光谱是连续光谱。七、光谱分析为何采用明线光谱也可用吸收光谱?我们知道每一种元素的原子可发出一系列它特有的谱线,这些谱线被称之为该元素的特征谱线。稀薄气体发光产生的线状谱是由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组成的连续光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吸收光谱是在连续光谱的背景上出现一系列不连续的暗线,二者都体现了该种物质的光谱特征因此,光谱分析中我们可以根据明线光谱中的“明线”或吸收光谱中的“暗线”来鉴别物质并判断其化学成份。值得说明的是,在众多的不同原子谱线中,其中一些强度较大的容易激发的灵敏谱线中,己被指定为该元素的标志,成为光谱分析的首选目标。太阳光谱到底是谁吸收后形成的?由光谱知识可知,太阳光谱是吸收光谱,是太阳内部发出的强光经过温度较低的太阳大气层时被大气中相应元素吸收后而形成的。通过光谱分析,发现在太阳大气层中含有氢、氦、氮、碳、氧、铁、镁、硅等几十种元素。94高考:太阳的连续光谱中有许多暗线,它们对应着某些元素特征谱线,产生这些暗线是由于:A.太阳表面大气层中存在相应的元素;B.地球表面大气层中存在着相应的素;易错C.太阳大气层和地球大气层中各存在着部分相应元素D.太阳内部存在着相应和元素我们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将其按波长由短到长排列起来就构成了电磁波谱,天体在不断辐射电磁波,波段很宽,从短波到长波的排列顺序:射线、射线、紫外辐射、光学辐射(可见光)、红外辐射,亚毫米波和射电波。可见光波段很窄(350770nm),其它小组要借助仪器探测。天体发射的电磁波并不能全部到达地面,厚达100多千米的大气层包围着,天然的“盔甲”,地球大气只有三个窗口,即“光学窗口”、“红外窗口”、和“射电窗口”可以让相应的波辐射通过,220300nm的紫外线,由于被臭氧吸收,只能穿透到地面以上约50km高处;100200nm的远紫外线由于被大气中的氧原子、氧分子和氮原子吸收,只能到达地面上约100km高处;而波长短于100nm的辐射几乎全被大气中的氧、氮气体分子或原子吸收。人们从地面上看不到射线、射线等远紫外线。波长比光学辐射长的红外辐射,由于被大气中的H2O、CO2、O3、CH4、N2O和CO等气体强烈吸收,仅在吸收带的间隙有一些很窄的波可透过。比如25仅有波长大于1.2、1.6、2.2、3.6、5.8、20的几个范围的透过率较高;波长1mm到100m的电磁波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煤矿承包合同环保验收规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专业电商平台代理售后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度电子产品分期销售合作协议范本
- 门诊营养师岗位职责介绍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质押合同标准模板
- 二零二五版电梯设备安装工程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培训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学生宿舍租赁合同书范本
- 2025年度车辆安全运输与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合同
- 2025年度路演展示厅艺术品展示场地租赁及转租服务协议
- 商砼施工机械设备维护质量控制措施
- 百色市公安局招聘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2024
- 病历书写规范培训
- DB44∕T 2509-2024 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规范编制指南
- 低压故障排除培训课件
- 信贷尽职调查培训课件
- 音标教学有声课件
- 烘焙店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培训
- 多模态数据融合-第9篇-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中国工业副产氢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地产开发商客户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力运维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