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doc_第1页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了解这部目录书的分类情况。 总目以经史子集提纲,部下分类,全书共分四部、四十四类、六十七个子目,录收四库全书的著作3461种、79307卷,又附录了未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6793种、93551卷。具体如下:“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等10类。“史部”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 15类。“子部” 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类。全书总共44类。二、了解其目录的着录事项,举一二例加以说明。书名著录:主要阐释书名的由来,考辩书名的流传变化与名实异同。例:“晋葛洪撰。洪有肘后备急方,已着录。是编乃其乞为句漏令后,退居罗浮山时所作。抱朴子者,洪所自号,因以名书也。” 抱朴子内外篇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篇卷著录:主要是对书籍卷册情况的着录与考辩。例:“以戴记曲礼附以少仪为曲礼上经三卷,以仪礼为下经十七卷,冠义等十六篇为仪礼正传十六卷,王制等二十三篇为二礼杂传通传二十三卷,又别分小戴郊特牲等五篇与大戴公符等四篇为仪礼逸经传。每节各为章旨,标目殊伤烦碎,所注亦皆空谈。” 二礼经传测六十八卷(原任工部侍郎李友棠家藏本)版本著录:主要包括出版年、出版地、出版者、版刻,附注题跋校注者与流传情况等。例:“宋晁迥撰。迥有昭德新编,已着录。是编即迥法藏碎金录也。明代久无传本。嘉靖乙巳,其裔孙栗以翰林院检讨兼管诰敕,得此编于内府而刻之,改题此名。前载迥逸事数条,及栗所为跋。跋称十卷,与宋志合。此本止四卷,盖又佚阙矣。” 迦谈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真伪著录:主要是对于典籍作者、书名及所载内容的辨伪。究其异同,核其虚实。例:“今检此本,亦无元灵二曲及朱鸟窗一段,而有十二事之篇目,与曾所说又不同。又玉海引中兴书目曰:汉武帝内传二卷,载西王母事。后有淮南王公孙卿、稷丘君八事,乃唐终南玄都道士游岩所附,今亦无此八事。盖明人删窜之本,非完书矣。” 汉武帝内传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存佚著录:主要涉及古籍在流传中的存亡佚失的情况。例;“蜀杜光庭撰。记古来遇仙之事。云笈七签所载凡四十四条,此本凡七十五条。然第五卷末尚有阙文,不知凡佚几条也。”神仙感遇传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著作者著录:主要涉及其生平着录,同名之人的区别与托名者、佚名者作品的考辩。例:“明穆文熙编。文熙字敬止,东明人,嘉靖壬戌进士,官吏部员外郎。是编取战国策之文,加以评语,并集诸家议论附于上阑。大抵剿袭陈因,无所考证。” 七雄策纂八卷(安徽巡抚采进本)三、体会并谈谈你对姚名达所说:“我国古代目录学之最大特色为重分类而轻编目,有解题而无引得。其优于西洋目录者,仅恃解题一宗。”(中国目录学史结论篇)的中国传统目录书的特点的认识。从姚名达的话来看,他批评了现代目录学对西方的一味效法,不但未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反将解题这一可贵之处也丢掉了,即“古代之缺点未及尽祛,而其优点且已丧失矣”。从姚名达的观点上看,中国传统目录书主要有两个特点,具体如下:一、重分类而轻编目(略)二、有解题而无引得解题是中国传统目录学的一大特色,它不同于一般的目录摘要,不仅记录书名、卷数、作者、成书时间,更重要的是叙述了学术渊源,介绍了书的内容,有的还作出简要的评价。此外,还着录了版本类别、款式、版刻特点、得书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