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琴俱亡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与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2. 了解人物形象,说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3. 理解文意,体会用独特悼念方式表达深厚的兄弟情谊。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与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2.难点:理解文意,体会用独特悼念方式表达深厚的兄弟情谊。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要点:熟读课文,理解与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疏通文意,理解兄弟之情。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在高山流水音乐背景下引出:背影体现的是父子情深;甜甜的泥土体现的是母子情深。父子情深、母子情深都属于亲情。说到亲情,我们总说它血浓于水,并常用紧密相连的身体器官作为比喻,如母子连心、骨肉相连、手足情深等等。可见,亲情是割不断的血肉之情,它是世间最宝贵最真挚的情感。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人琴俱亡,体会父母之外的另一种亲情。 二、 作者、作品简介.走近作家:刘义庆,南朝时宋著名文学家。撰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作品简介: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这是一部记载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文章简短、字词难度不大,表达感情却很深厚,从中我们更能读出魏晋时代独特的士人心态及其情感的个性化表达。 子猷:王徽之,是王羲之之子,东晋时期的书法家。在世说新语中对其生平逸事有大量记载。 子敬:王献之,王羲之第七子,东晋著名书法家。幼时从父学书,后来自创一格,与父亲齐名,人称“二王”。主要作品洛神赋十三行鸭头丸帖。 三、朗读感知课文1、学生朗读作品,教师纠正字音: 笃( d ) 都( d )丧( sng )( sng )了( lio ) 舆( y )调( tio )恸( tng ) 2、听录音范读。3、集体再次朗读课文。四、学习文言文实词与虚词1.全班以四人为一组自由组合,找出文中的实词与虚词并解释意思,小组代表发言,时间控制在四分钟内。教师作出以下指导:实词:笃:(病)重; 索:要; 舆:轿子;径:一直; 素:向来,一向; 卒:死;何以:为什么。虚词:而:表承接,不译; 了:连词,完全;既:已经; 俱:副词,全,都。 因:于是2.全文通译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王子猷问手下人:“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轿子来去奔丧事,一路上都没哭。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月,(子猷)也死了。五、初探课文学生就相关的问题提问,师生共同讨论交流。1.子猷为何久不闻子敬消息?他的左右怕其悲伤而向他隐瞒了子敬病亡的消息。2.为什么子猷久不闻子敬消息就认为子敬已经亡了呢?他们兄弟情深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谁也不告诉他子敬的消息,是怕他难过,他明白这一点,当然能判断出子敬已经先去世了。3.子猷明白自己的兄弟死时,是什么表现?哪些词语可以说明?明确:“了不悲”、“都不哭”,知道亲人死了竟不悲,也不哭,这是为何? “了不悲”、“都不哭”并不等于他不悲伤。反而说明子猷内心悲痛至极,所谓“物极必反”,因此在表面上什么都不能表现出来。已知将不久于人世,很快就要“见面”,因此不悲。不是不悲,只是强制抑制自己的情感。子猷的不悲不哭正好体现了魏晋时代士人独特的思想情感,他们注重真性情,追求个性的自由飞翔,同时又力求摆脱世俗的一切利害得失、荣辱毁誉,寻求一种超然的风度。为此,尽管子猷很悲痛,却还是要强自抑制。4.弹琴,但“弦既不调”。 “弦既不调”的原因是什么?原因一:主人病亡已久,无人弹奏,弦松。原因二:子猷心中极为悲伤,无论如何总无法调好音弦。5.人亡时“了不悲”、“都不哭”,为何弹琴后竟“恸绝良久,月余亦卒”?前面是强自抑制,情郁于中,此时睹物思人,偏“弦既不调”,琴似乎也通了人性,人亡琴亦亡,更使人触景伤怀,悲痛之情再也无法抑制,喷发而出,琴随人亡,这更渲染出当时悲凉的气氛。小结:由了不悲、都不哭 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这种兄弟情谊表达更加委婉曲致,更加深沉,感人至深。对比西方文学直接对人物进行大段的心理描写的写作手法,中国古典文学这种通过环境或人物的言行举止侧面刻画人物内心情感的手法,人物情感的表现更为丰富深厚。六、总结延伸本文在写作时注重对人物细节的刻画,这些细节都能让我们获得不少信息,试回味品读,认识品读细节也是准确学习文章的方法。七、布置作业一、请你写出一两个反映亲情的成语故事或一两句与亲情有关的诗句、谚语。二、人们常用“人琴俱亡”这个成语来比喻什么?第2课时教学要点品读文中详细刻画的人物子猷,尤其是他的神态、动作。联系生活积累感受兄弟亲情,体会用独特悼念方式表达深厚的兄弟情谊。教学过程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解读了课文,对子猷与子敬的兄弟情谊有了一定的感受,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探讨子猷是如何用独特的悼念方式表达深厚的兄弟情谊。检查作业亲情成语及故事 【兄弟孔怀】孔:甚、很;怀:思念。兄弟彼此之间非常思念、关怀。指兄弟间的友爱之情。【兄弟阋墙,外御其侮】阋(X):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兄弟怡怡】兄弟和悦相亲的样子。 【兄友弟恭】 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形容兄弟间互爱互敬 【手足之情】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与亲情有关的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与亲情有关的谚语: 1、千金难买兄弟情。2、酒肉面前知己假,患难之中兄弟真。3、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二、现在人们常用“人琴俱亡”这个成语来比喻什么?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 二、深读,品析人物形象仔细研读课文,从简洁传神的叙述中体味、品析人物形象。1.“ 语时了不悲”“都不哭”“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表现了兄弟们之间的深情厚谊非常人能比,既然非常情,其表现也就非常态了。教师补充:关于这件事,还有个小故事,王徽之听说王献之生了重病,就找到一位据说很有法力的道士,对他说,希望自己替弟弟去死。但那道士看了看他说,你替不了他了,还是算了吧。而后不久,这两兄弟就相继去世了。足以说明他的表现不是故作姿态,哗众取宠,而是发自内心真实的声音。2.王子猷用什么方式来悼念他的弟弟的?最后为什么把琴掷地呢?体现了他怎样的个性?“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既没有哭泣哀悼,也没有开棺道别,而是“径入”“取子敬琴弹”。这些行为都不是正常人的表现。睹物伤心,曲不成调,因此悲而掷地。这些行为无疑是对其与众不同的个性最突出的诠释教师补充:“寄居种竹”和“夜访戴逵”的故事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亿戴安道。时戴在剡(shn),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从这两则故事也可以看出王子猷是一个率性而为的人。三、非常事非常道“兄弟”这个词语的内涵在今天已经发生了变化,更多的不再是血脉相连。下面是一个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中写的心得:兄弟就是自己遇到困难还在想你会不会遇到同样的困难的人。兄弟就是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东西第一个想给你的人。兄弟就是和你没有共同爱好也迫使自己对你喜欢的东西感兴趣的人。兄弟就是临行前只有5分钟的时间也要先给你打电话报平安的人。兄弟就是比你还关心你爸妈的人。四、 课堂总结人琴俱亡让我们见识了古人的兄弟情结,这是古人伤逝情结的浓缩。我们不是要学习古人有多伤感,而是从中看看有没有我们遗失的感情的影子。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生活中,我们的文明离不开这些与生俱来、又被无情忽视的精神财富。五、 随堂演练下面选段均选自世说新语.伤逝,请试着翻译,并体会人物的个性。(1)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注释】王仲宣:王粲,字仲宣,魏国人,建安七子之一。 【译文】王仲宣生前喜欢听驴叫。到安葬时,魏文帝曹丕去参加他的葬礼,回头对往日同游的人说:“王仲宣喜欢听驴叫,各人应该学一声驴叫来送他。”于是去吊丧的客人都一一学了一声驴叫。 (2)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注释】“王戎”句:王戎丧儿,晋书的记载是王戎的堂弟王衍丧儿。按:万子年十九卒,似不能说“孩抱中物”。孩抱:孩提;婴儿。【译文】王戎死了儿子万子,山简去探望他,王戎悲伤得受不了。山简说:“一个怀抱中的婴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术项链艺术创作全解析
- 河北省鹿泉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临西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二手房装修工程设计与施工监理、验收合同范本
- 2025年建筑项目竣工测绘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轻钢龙骨砌筑工程劳务承包合同
- 2025年荒山荒滩治理承包地租赁合同汇编
- 2025年充电桩安装与充电站安全保障体系合同范本
- 2025版汽车维修贷款授权委托合同
- 2025东航大客户航空保险定制服务合同
- 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庭园环境设计
- 【公开课】社区教案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小说语言 (共25张ppt)
- 《基于Altium Designer 10的电子线路CAD设计》高职整套教学课件
- 2023年漳州市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放射性药物医学知识培训
- 关于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的实施办法重点内容学习PPT课件(带内容)
-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一知识点复习课件
- SHSG0522023年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成套技术)内容规定
- 《一次函数的图像》-完整版课件
- 《室内空间设计》第二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