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联合试运转方案.doc_第1页
矿井联合试运转方案.doc_第2页
矿井联合试运转方案.doc_第3页
矿井联合试运转方案.doc_第4页
矿井联合试运转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矿井概况1 一 矿山交通及地理位置 1 二 矿井整合情况 2 三 煤田地层及煤层赋存情况 2 四 矿井水 火 瓦斯 煤尘等情况 8 五 设计概况 9 六 建设情况 42 七 劳动组织及培训 47 八 管理制度 48 第二章 联合试运转领导机构及成员 49 第三章 联合试运转的系统 范围和期限55 第四章 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 测试科室和人员58 一 通风系统58 二 主排水系统 60 三 压风系统61 四 提升 运输系统62 五 采掘系统67 六 供电系统68 七 防尘系统74 八 防灭火系统 75 九 瓦斯监测 监控系统78 十 通信系统84 十一 人员定位及紧急避险系统86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十二 矿井有害气体分析及测定87 十三 供水施救系统88 十四 地面生产系统89 第五章 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92 第六章 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93 第七章 应急预案95 第一节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95 第二节 各类事故发生后的汇报程序 98 第三节 事故抢险的应急求援队伍99 第四节 通告报警100 第八章 试运转技术保障措施 101 第一节 采煤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101 第二节 巷道掘进安全技术措施102 第三节 一通三防 技术保障措施 104 第四节 防治水技术措施112 第五节 机电运输提升安全运行措施 114 第九章 矿井试运行期间各类事故预案119 第一节 瓦斯灾害的处理预案 119 第二节 井下火灾的处理预案 126 第三节 顶板事故的处理预案 128 第四节 矿井水灾的处理预案 129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第五节 安全监控系统故障的处理预案129 第六节 机电运输及机电安装事故的处理130 第十章 验收计划131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第一章第一章 矿井概况矿井概况 第一节第一节 矿山交通及地理位置矿山交通及地理位置 大同煤矿集团华盛虎峰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山西省河津市下 化乡南桑峪村北部 行政区划隶属下化乡 南距河津市区约20km 西距禹门口 10km 其地理坐标为 北纬35 43 52 35 45 27 东经 110 35 35 110 37 05 根据 2009 年 12 月 25 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颁发的第 C1400002009111220045194 号采矿许可证 大同煤矿集团华盛虎峰煤 业有限公司批准开采2 10 号煤层 井田范围由以下16 个坐标拐点 连线圈 坐标点见下表 井井田田拐拐点点坐坐标标表表 北京 54 坐标系 6 带 西安 80 坐标系 6 带 点号 XYXY 13958790 0019464810 003958740 2519464740 46 23958610 0019465050 003958560 2519464980 46 33958390 0019465180 003958340 2519465110 47 43958180 0019465460 003958130 2519465390 47 53957700 0019465000 003957650 2419464930 47 63957500 0019465240 003957450 2419465170 47 73957170 0019465025 003957120 2319464955 47 83956500 0019464585 003956450 2319464515 47 93956925 0019464510 003956875 2319464440 47 103956899 0019464313 003956849 2319464243 47 113956285 0019464415 003956235 2219464345 47 123955850 0019464100 003955800 2219464030 47 133956500 0019463200 003956450 2219463130 46 143957625 0019464095 003957575 2319464025 46 153858510 0019464780 003958460 2419464710 46 163958650 0019464710 003958600 2519464640 46 井田呈北东方向斜长条形 北南长2940m 北西宽 2260m 井田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面积2 5571km2 第二节第二节 矿井整合情况矿井整合情况 虎峰煤业有限公司原为乡办煤矿 2008 年 8 月 29 日由大同煤 矿集团轩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控股整合 2009 年经山西省煤矿企业 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 2009 46 号 关 于运城市市直 部分 和河津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 批准以大同煤矿集团轩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 对山西河津虎 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河津黄河煤业责任有限公司 山西河津 海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兼并重组整合 批准开采2 10 号煤层 井田面积2 5571km2 重组整合后的生产能力为 60 万 t a 公司现股 比结构为 大同煤矿集团轩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51 山西阳光焦 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3 王俊海 6 第三节第三节 煤田地层及煤层赋存情况煤田地层及煤层赋存情况 一 煤层一 煤层 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山西组厚 21 90 45 00m 平均厚 33 00m 含煤 3 层 分别为 1 2 3 号煤层 煤层平均总厚 6 13m 含煤系数 18 58 其中 2 号煤层为可采煤层 太原组厚 43 75 64 25m 平均厚 46 34m 共含煤 6 层 分别为 6 7 8 9 10 11 号煤层 煤层平均总厚 4 74m 含煤系数 10 23 其中 10 号煤层为可采煤层 井田内各煤层赋存情况见下表 可可 采采 煤煤 层层 特特 征征 表表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煤层顶底板 地层 单位 煤 层 号 煤层厚度 m 最小 最大 平均 煤层间距 m 最小 最大 平均 煤层 结构 稳 定 性 可 采 性 顶板底板 山 西 组 2 4 60 6 30 5 60 简单 较简单 含 0 2 层 夹矸 稳 定 全井田可采 泥岩 粉砂岩 砂质泥岩 泥岩 41 60 50 50 46 93 太 原 组 10 2 18 4 99 3 33 简单 含 0 1 层 夹矸 稳 定 全井田可采 石灰岩 砂质 泥岩 砂质泥岩 泥岩 井田内可采的 2 10 号煤层均为该矿批准开采煤层 1 2 号煤层 位于山西组中部 上距 K8 砂岩约 14 33m 下 距 K7 砂岩约 6 56m 根据钻孔及生产矿井巷道揭露 煤层厚度 4 60 6 30m 平均 5 60m 结构简单 较简单 有时含 2 层泥质夹矸 夹矸厚 0 10m 左右 根据钻孔及生产矿井巷道揭露情况 煤层从南 向北逐渐变薄之趋势 顶板多为泥岩或粉砂岩 底板为泥岩 砂质 泥岩 为全井田可采的稳定煤层 井田内 2 号煤层分层开采 上分 层开采范围内进行了局部巷采 采厚 2 50m 左右 下分层采厚 4 00m 左右 东部已全层采空 2 10 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下部 上距 K7 砂岩 33 84m 左右 下距 K1 砂岩 6 71m 左右 与 2 号煤层间距约 46 93m 根据钻孔及 矿井揭露 煤层厚度为 2 18 4 99m 平均厚 3 33m 煤层结构简单 含 0 1 层夹矸 根据钻孔及生产矿井巷道揭露情况 煤层从北向南 逐渐变薄之趋势 顶板为石灰岩 K2 砂质泥岩 底板为砂质泥岩 泥岩 本煤层为全井田可采的稳定煤层 二 煤质二 煤质 1 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 据 山西省河东煤田乡宁矿区王家岭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 资 料 将各煤层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叙述如下 1 煤的物理性质及宏观煤岩类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2 号煤层 黑色 煤质较硬 具深褐色条痕 上部以半暗型为 主 中下部以半亮型和光亮型煤为主 亮煤光泽为金属光泽 具明 显的贝壳状断口 暗煤光泽暗淡 呈角砾状断口 丝炭大多呈小凸 镜体夹于其他各种成分中 10 号煤层 黑色 呈黑色条痕 属半亮及半暗型煤 弱金属光 泽 层状构造比较清晰 煤的光泽最亮部分为亮煤 内生裂隙发育 层理中夹有极少量的扁豆状丝炭 光泽较暗的部分为暗煤 煤质坚 硬 灰分及丝炭的扁豆状夹层较多 断口呈角砾状 2 显微煤岩特征 根据王家岭勘探区对 2 号煤层进行的鉴定 和附近杜家沟煤矿 在 1991 年勘探时对 10 号煤层煤岩组分进行的定量分析 各可采煤 层的显微煤岩特征见下表 显微组分定量分析统计表显微组分定量分析统计表 有机组分 无机组分 煤层号凝胶化 组分 半凝胶化 组分 丝炭化 组分 稳定组 粘土 类 硫化物类碳酸盐类石英小计 反射率 Rmax 2 63 3 81 7 72 07 9 21 20 6 13 83 8 1 17 7 14 1 5 6 9 4 7 1 0 1 1 1 0 5 0 2 0 5 0 3 6 3 10 0 7 6 1 53 1 60 1 57 10 69 8 76 6 72 5 1 8 6 8 4 7 21 6 24 7 22 8 9 6 12 4 11 1 0 2 1 8 0 87 0 40 11 6 13 0 12 0 1 48 1 58 1 54 2 号煤层 凝胶化组分含量在 63 3 81 7 之间 半凝胶 化组分含量 9 21 20 6 丝炭化组分含量 8 1 17 1 稳定 组份含量甚微 无机组分含量 6 3 10 0 以粘土类为主 占 5 6 9 4 左 右 硫化物类较少 占 0 2 1 1 方解石更为少见 一般在 0 2 0 5 之间 镜煤最大反射率为 1 57 10 号煤层 主要为凝胶化组分 平均 72 5 其次为丝炭 化组分 为 22 8 半凝胶化组分为 4 7 在无机组分中粘土类最多 平均为 11 1 硫化物类占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0 87 碳酸盐类为 0 4 镜煤最大反射率为 1 54 2 煤的化学组成和工艺性能 1 煤的化学组成 根据王家岭勘探区资料及 2010 年 4 月 12 日大同煤矿集团华 盛虎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下采集 2 10 号煤层样送山西省煤 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进行煤质化验资料 各煤层主要煤质指 标见下表 煤层煤质分析成果汇总表煤层煤质分析成果汇总表 工 业 分 析 煤 层 原 浮 煤 MadAdVdafSt d 发热量 Qgr d MJ kg 胶质层 厚度 Y mm 粘结 指数 G 煤 类 原 煤 1 23 1 69 1 41 12 30 12 47 12 37 17 79 18 15 18 01 0 59 0 61 0 60 31 42 32 09 31 69 2 浮 煤 0 88 0 98 0 94 7 25 7 38 7 33 16 75 17 10 16 95 0 57 0 60 0 59 33 44 33 80 33 56 3 16 19 17 3 PS 原 煤 0 37 0 64 0 51 9 88 10 31 10 05 15 00 15 26 15 14 2 95 2 97 2 96 31 40 32 09 31 69 10 浮 煤 0 38 0 74 0 58 6 56 6 75 6 67 15 42 15 81 15 67 2 91 2 95 2 93 33 15 33 28 33 21 010 12 10 7 PS 2 号煤层 水 分 Mad 原煤 1 23 1 69 平均 1 41 浮煤 0 88 0 98 平均 0 94 灰 分 Ad 原煤 12 30 12 47 平均 12 37 浮煤 7 25 7 38 平均 7 33 挥发分 Vdaf 原煤 17 79 18 15 平均 18 01 浮煤 16 75 17 10 平均 16 95 硫 分 St d 原煤 0 59 0 61 平均 0 60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浮煤 0 57 0 60 平均 0 59 发热量 Qgr d 原煤 31 42 32 09MJ kg 平均 31 69MJ kg 浮煤 33 44 33 80MJ kg 平均 33 56MJ kg 胶质层最大厚度 Y 浮煤 3mm 粘结指数 G 浮煤 16 19 洗选后作为炼焦用煤为低灰 低硫分 特高热值煤 10 号煤层 水 分 Mad 原煤 0 37 0 64 平均 0 51 浮煤 0 38 0 74 平均 0 58 灰 分 Ad 原煤 9 88 10 31 平均 10 05 浮煤 6 56 6 75 平均 6 67 挥发分 Vdaf 原煤 15 00 15 26 平均 15 14 浮煤 15 42 15 81 平均 15 67 硫 分 St d 原煤 2 95 2 97 平均 2 96 浮煤 2 91 2 95 平均 2 93 发热量 Qgr d 原煤 31 40 32 09MJ kg 平均 31 69MJ kg 浮煤 33 15 33 28MJ kg 平均 33 21MJ kg 胶质层最大厚度 Y 浮煤 0mm 粘结指数 G 浮煤 10 12 洗选后作为炼焦用煤为低灰 高硫分 特高热值煤 作为动力用煤为特低灰 低灰 中高硫 特高热值煤 按照 GB5751 1986 中国煤炭分类标准 2 号煤层煤类为贫瘦 煤 10 号煤层煤类为贫瘦煤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2 工艺性能 2 号煤层胶质层最大厚度为 3mm 体积曲线呈平滑下降型 融 合状况为部分熔合 焦渣特征为 5 6 10 号煤层胶质层最大厚度为 0mm 体积曲线呈平滑斜降型 融 合状况为粉状 焦渣特征为 4 5 2 2 号煤层号煤层 200200 公斤小焦炉试验公斤小焦炉试验 工 业 分 析 焦炭工业分析 焦炭强度 取样 地点 煤层原浮 AdVdafSt dAdVdafSt dM40M10 原 13 4616 440 32 2 全 浮 10 9216 610 42 13 700 700 4081 8012 60 原 9 5217 520 36 2 上 浮 9 1617 100 35 11 340 650 4087 707 70 原 9 1516 820 33 2 中 浮 8 2716 930 40 10 451 120 3983 4011 60 原 17 1616 330 35 凡水渠 煤矿 2 下 浮 12 4815 750 47 14 731 030 4278 6018 60 原 15 9216 580 31 2 全 浮 10 4015 580 37 13 401 050 3482 4012 30 原 13 7515 490 23 2 上 浮 11 5216 600 29 13 540 610 3683 509 49 原 15 5915 930 13 2 中 浮 9 6015 790 44 11 571 150 3778 2017 00 原 12 6616 140 16 毛则渠 煤矿 2 下 浮 10 5816 760 30 13 690 740 2377 0015 20 根据王家岭勘探区地质报告 在毛则渠 凡水渠煤矿分别采取 了 2 号煤层 200 公斤小焦炉试验样 由太钢进行了试验 其结果为 全层焦炭抗碎强度 M40 为 81 80 82 40 耐磨强度 M10 为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12 3 12 6 上分层焦炭抗碎强度 M40 为 83 50 87 70 耐磨 强度 M10 为 7 70 9 49 焦炭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达冶金焦炭分 级标准 1 2 级焦 中 下分层焦炭抗碎强度分别为 78 20 83 40 77 00 78 60 耐磨强度 M10 为 11 60 17 20 15 20 18 60 焦炭抗碎强度高 耐磨强度低 显示了贫瘦煤的特征 3 煤质及工业用途 本井田可采煤层 2 10 号煤层为贫瘦煤 2 号煤层灰分和硫分 含量均较低 洗选后作为炼焦用煤 2 号煤层为低灰 低硫分 特 高热值煤 10 号煤层洗选后作为炼焦用为低灰 高硫分 特高热值 煤 作为动力用煤为特低灰 低灰 中高硫 特高热值煤 由于 10 号煤层硫分含量高 只能在焦炭要求不高的情况下 用 于炼焦配煤 或为动力用煤 第四节第四节 矿井水 火 瓦斯 煤尘等情况矿井水 火 瓦斯 煤尘等情况 我公司现阶段主要开采煤层为 2 煤层 根据 2012 年瓦斯鉴定 结果 我公司为瓦斯矿井 2 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为 4 4m3 min 煤 层具有爆炸危险性 自然等级为 级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为中等 煤尘煤尘 本公司于 2010 年 3 月 29 日井下采集 2 号煤层样 送山西省煤 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作了煤尘爆炸性鉴定 结果为 火焰长度为 50mm 最低岩粉用量 65 结论为有爆炸危险性 本公司于 2010 年 3 月 29 日井下采集 10 号煤层样 送山西省煤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作了煤尘爆炸性鉴定 结果为 火焰长度为 30mm 最低岩粉用量 60 结论为有爆炸危险性 煤的自燃煤的自燃 本公司于 2010 年 3 月 29 日井下采集 2 号煤层样 送山西省煤 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作了自燃倾向性鉴定 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 为 吸氧量 0 69cm3 g 自燃等级为 级 为自燃煤层 本公司于 2010 年 3 月 29 日井下采集 10 号煤层样 送山西省煤 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作了自燃倾向性鉴定 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 为 吸氧量 0 74cm3 g 自燃等级为 级 为自燃煤层 第五节第五节 设计概况设计概况 一 工程建设性质一 工程建设性质 本矿的建设性质属兼并重组整合项目 二 矿井储量 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二 矿井储量 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 矿井保有资源 储量 2010 万 t 矿井工业资源 储量为 2004 8 万 t 设计资源 储量为 1267 8 万 t 可采储量为资源 储量为 733 万 t 1 设计储量 设计储量 工业储量减去井田境界煤柱 断层煤柱 村庄煤柱 上分层采空区 蹬空区等永久煤柱储量后的储量 计算结果见下表 设计储量汇总表设计储量汇总表 永久煤柱损失 万 t 煤层 序号 工业储量 万 t 111b 122b 333K 境界煤柱采空区蹬空区上分层采空区小计 设计储量 万 t 213215615294307672649 10683 84025065618 8 合计2004 896402943077371267 8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2 可采储量 可采储量 按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要求 设计储量减去工 业场地 主要大巷保护煤柱后乘以采区回采率80 即为矿井设计可 采储量 计算结果见下表 可采储量汇总表可采储量汇总表 保护煤柱损失 万 t 煤层序号 设计储量 万 t 工业场地大巷煤柱小计 开采损失 万 t 可采储量 万 t 26491056016587397 10618 89080170112336 合计1267 8195140335199733 经计算 矿井可采储量为733 万 t 其中 2 号煤为 397 万 t 占 54 2 10 号煤为 336 万 t 占 45 8 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 重组办发 2009 46 号 关于运城市市直 部分 和河津市煤矿企 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 确定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为 0 6Mt a 3 矿井服务年限 T Z A K 式中 T 服务年限 a Z 设计可采储量 万t A 生产能力 万t a K 储量备用系数 取1 4 矿井服务年限为T 733 60 1 4 8 7a 其中 2 号煤可服务 8 7a 10 号煤可服务 4 0a 三 三 井田开拓井田开拓 1 井田开拓方式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主斜井利用原虎峰煤业 改制前的黄河二矿 的主斜井 回风 立井利用原虎峰煤业 改制前的黄河二矿 的 2 回风立井刷大 另 在距原虎峰煤矿 2 号回风立井西南约 70m 处 新打一个副斜井 全 井田采用二斜一立三个井筒开拓 主斜井落底于 2 号煤层底板中 井筒净宽 3 0m 斜长 347m 倾角 16 井筒内装备 B 800mm 的胶 带输送机 担负矿井提煤 进风的任务 新打副斜井落底于 10 号煤 层底板中 井筒净宽 3 6m 垂深 210m 井筒内装备 30kg m 单轨 设台阶扶手 担负矿井矸石 材料设备和人员等提升任务 兼做主 要进风井和安全出口 回风立井净径由 2 5m 刷大至 4 0m 落底于 2 号煤层 垂深 89m 井筒内装备梯子间 担负矿井回风任务 兼做 安全出口 根据主 副井井筒落底点标高 结合井田几何特征和煤层赋存 状况 设计以 467 742m 辅助水平 2 号煤层 387 926m 主水平 10 号煤层开采井田内的 2 10 号煤层 主斜井落底于 2 号煤层底板中 并通过皮带暗斜井与 10 号煤沟 通 回风立井落底于 2 号煤层底板上 并通过回风暗斜井与 10 号煤 层回风大巷沟通 副斜井在 2 号煤见煤点上设有 467 742m 辅助水 平甩车场 落底后设有 10 号煤层 387 926m 主水平井底车场 皮带暗斜井下去 210m 处设有井底煤仓 井底煤仓上口开口于 2 号煤层 211 采区运输下山 下口与皮带暗斜井沟通 211 采区运输 下山与皮带暗斜井重叠布置 沿 211 采区运输下山北部分别布置 211 采区轨道下山以及 211 采区回风下山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211 采区三条下山往西北方向掘至井田边界的保护煤柱附近停 止 这三条下山用来开采 211 采区 211 采区的三条下山往西北方 向掘至井田边界的保护煤柱时往西南方向送三条巷 分别为 213 采 区的轨道巷 运输巷和回风巷 三条大巷的安大全间距均为 30m 形成 213 采区的开拓系统 在羊马坡村中部布置 212 采区的运输巷 在羊马坡村的东部布置 212 采区的轨道巷和回风巷 这三条大巷用 来开采 212 采区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 主 副井筒进风 回风井回风 矿井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 全井田共划分为五个采区 其中辅助水平 2 号煤层划分为三个 采区 主水平 10 号煤层划分为二个采区 矿井首采区选择为 2 号煤 层 211 采区 2 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 副斜井表土段 回风立井采用钢筋砼拱碹支护 副斜井基岩段 采用锚喷支护 主斜井已有 料石拱碹 井底车场及硐室采用可缩 性支架支护 211 采区回风下山 运输下山采用刚性支架支护支护 211 采区轨道下山基岩段采用锚网喷支护 煤层段采用刚性支架支 护 2111 工作面运输 回风顺槽采用刚性支架支护 回采工作面采 用液压支架支护 所有煤层中刚性支架支护的巷道都采用了刚架喷 射混凝土加强支护和堵漏风工作 1 主斜井 半圆拱断面 净宽 3000mm 净高 2700mm 净断面 7 13m2 采用料石拱碹支护 拱碹厚度为 500mm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2 副斜井 半圆拱断面 净宽 3600mm 净高 3600mm 净断面 积 11 57m2 表土段采用钢筋砼拱碹支护 拱碹厚度 500mm 基岩段 采用锚喷 喷浆厚度为 100mm 3 回风立井 圆形断面 净宽 4000mm 净断面 12 6m2 表土 段采用钢筋砼现浇 浇注厚度 350mm 基岩段采用砼现浇 浇注厚度 300mm 4 211 采区上部 490 进风行人联络巷 梯形断面 上宽 3073 mm 下宽 4373mm 净高 2417mm 净断面 9m2 11 号工字钢 刚性支架支护 5 2 号煤回风大巷 梯形断面 上宽 3073 mm 下宽 4473mm 净高 2611mm 净断面 9 9m2 11 号工字钢 刚性支架支 护 6 水仓 半圆拱断面 净宽 2400mm 净高 2400mm 净断面 4 9m2 锚网喷支护 7 井底车场 半圆拱断面 巷道净宽 5000mm 净高 4200mm 净断面积 16 7m2 支护方式 矿山巷道支护用热轧 29U 型钢制作 可缩性支架支护 8 副斜井 2 煤层中部车场 半圆拱断面 净宽 4250mm 净高 3925m m 净断面 14 74m2 锚网喷加锚索支护 9 永久避难硐室 半圆拱断面 净宽 5000m 0m 净高 4100mm 净断面积 17 81m2 混凝土拱碹支护 拱碹厚度为 400mm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10 中央变电所 中央水泵房 半圆拱断面 巷道净宽 5000mm 净高 4500mm 净断面积 19 81m2 支护方式 矿山巷道 支护用热轧 29U 型钢制作 可缩性支架支护 11 管子道 半圆拱断面 净宽 2400mm 净高 2700mm 净断面 5 86m2 锚网喷支护 12 井下消防材料库 梯形断面 上宽 2826 mm 下宽 4226mm 净高 2611mm 净断面 9 21m2 11 号工字钢 刚性支架支 护 13 皮带暗斜井 梯形断面 上宽 2575 mm 下宽 3541mm 净 高 2360mm 净断面 7 2m2 11 号工字钢 刚性支架支护 14 回风暗斜井 基岩段为半圆拱断面 净宽 3200mm 净 3200mm 净断面 9 1m2 锚网喷支护 煤层段为梯形断面 上宽 3073mm 下宽 4473mm 净高 2611mm 净断面 9 1m2 11 号工字钢 刚性支架支护 15 211 采区轨道下山 基岩段为三心拱断面 净宽 3200mm 净高 2700mm 净断面 11 3m2 锚网喷支护 煤层段为梯形断面 上 宽 3080mm 下宽 4480mm 净高 2460mm 净断面 9 1m2 11 号工字 钢 刚性支架支护 16 211 采区回风下山 梯形断面 上宽 3070 mm 下宽 4489mm 净高 2193mm 净断面 9 1m2 11 号工字钢 刚性支架支护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17 211 采区运输下山 梯形断面 上宽 2780mm 下宽 4180mm 净高 2460mm 净断面 8 3m2 11 号工字钢 刚性支架支护 18 211 采区绞车房及通道 半圆拱断面 净宽 8000mm 净高 5000mm 净断面 57m2 锚网喷支护 19 211 采区变电所 半圆拱断面 净宽 3600mm 净高 3200mm 净断面 10 1m2 锚网喷支护 20 采区临时水仓 半圆拱断面 净宽 2500mm 净高 2350mm 净断面 4 7m2 锚网喷支护 21 2111 工作面运输顺槽 梯形断面 上宽 3070 下宽 4549mm 净高 2601mm 净断面 9 9m2 11 号工字钢 刚性支架支护 22 2111 工作面回风顺槽 梯形断面 上宽 3070 下宽 4549mm 净高 2601mm 净断面 9 9m2 11 号工字钢 刚性支架支护 23 2111 工作面开切眼 梯形断面 上宽 5500 mm 下宽 6933mm 净高 2560mm 净断面 15 9m2 11 号工字钢 刚性支架支 护 3 井下开采 1 采煤方法 首采区先开采 2 号煤层 煤层赋存及开采技术条件如下 2 号煤 层厚 4 60 6 30m 平均 5 60m 属全区稳定可采煤层 本井田位于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河东煤田的东南边缘地带 受吕梁径向隆起的控制 以及临汾 候马 断陷盆地的影响 地层为一走向 NE 倾向 NW 倾角 8 14 的单斜 构造 井田内未发现断层 陷落柱等构造 也未见岩浆岩活动 井 田构造属简单类型 2 号煤层直接顶板岩性以泥岩为主 局部为砂 质泥岩 砂岩 厚度为 7m 左右 单向抗压强度 4 19 Mpa 单向抗 拉强度 1 86 Mpa 抗剪强度 1 00Mpa 易管理 老顶岩性为粉 细 砂岩 厚度为 8m 左右 单向抗压强度 3 12 Mpa 单向抗拉强度 1 86Mpa 抗剪强度 1 37Mpa 底板以砂质泥岩为主 局部为粉砂岩 根据 2 号煤层赋存特征 结合国内开采技术水平及综采设备装 备水平 根据初步设计选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方法 顶板管理 采用全部垮落法 2 主要采掘运设备 1 采煤机 选用国产 MG160 380 WD 型电牵引采煤机 该采煤机采高范围内 服务年限为 11 0 年 其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采采煤煤机机技技术术特特征征表表 牵引机构截割机构电动机 型 号采高 m 牵引 力 KN 速度 m min 牵引方式滚筒直 径 mm 截深 mm 卧底量 mm 功率 KW 电压 V 质 量 t MG160 380 WD1 6 3 2 3600 7 5 齿轮 销 轨 1600630320380 1140 28 2 工作面可弯曲刮板输送机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选用 SGZ 630 200 型中双链刮板输送机为前刮板输送机 选用 SGB 630 200 型边双链刮板输送机为后刮板输送机 均能满足要求 其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前前刮刮板板输输送送机机技技术术特特征征 电动机中部槽机 头 型 号 设 计 长 度 m 输送 量 t h 刮板 链速 m s 型号 功率 KW 电压 等级 V 长 宽 高 mm 卸载 方式 最大尺寸 长 宽 高 mm 采煤 机 牵引 方式 备 注 SGZ 630 200 120 400 0 92 DSB 902001140 1500 630 222端卸2873 1488 676无链 后后刮刮板板输输送送机机技技术术特特征征 电动机中部槽机 头 型 号 设 计 长 度 m 输送 量 t h 刮板 链速 m s 型号 功率 KW 电压 等级 V 长 宽 高 mm 卸载 方式 最大尺寸 长 宽 高 mm 采煤 机 牵引 方式 备 注 SGB 630 200 120 400 0 92 DSB 902001140 1500 630 222端卸2873 1488 676无链 3 顺槽转载机 顺槽转载机的转载能力与工作面的生产能力相适应 与工作面 刮板输送机和顺槽可伸缩胶带输送机相配套 为此选用 SZZ 764 132 型刮板转载机 转载机技术特征表转载机技术特征表 机头尺寸爬坡性能电动机 型 号 长度 m 输送 能力 t h 刮板 链速 m s 高度 mm 宽度 mm 爬坡 角度 爬坡 长度 mm 爬坡 高度 mm 中部槽 长 宽 高 型号 功率 KW 电压 V 行 走 方 式 SZZ 764 13241 2 10001 30 1700 1550125500 1930 1500 764 222YBS 132 132 1140 骑 带 4 破碎机 破碎机的能力与顺槽转载机的转载能力相适应 为此选用 PCM 110 型破碎机 顺槽破碎机主要技术参数 下表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破碎机技术特征表破碎机技术特征表 型号 破碎 能力 t h 最大输 入块度 mm 最大输 出块度 mm 电动机 功率 KW 煤流间隙 调整范围 mm 外形尺寸 长 宽 高 mm 破碎机 总重 t 使用范围 PCM 1101000700 950 150 3 00 110150 350 4837 1812 1706 11 7 5 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利用已有的可伸缩胶带输送机 SSJ 800 2 40 能满足要求 主 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可伸缩胶带输送机技术特征表可伸缩胶带输送机技术特征表 型 号 输送能 力 t h 输送长 度 m 带宽 mm 电机功 率 kW 电压等级 V SSJ80 2 404006008002 40660 6 液压支架 选用 ZFS3100 16 26 型液压支架 工作面排头 排尾各用 1 架 ZFY3600 17 27 端头支架支护 ZFS3100 16 26 液压支架技术特征表液压支架技术特征表 序号名 称单位数量备注 1工作阻力kN3100 2初撑力kN2870 3支护强度MPa0 61 0 735 4支架高度m1 6 2 6 5支架中心距m1 5 6移架步距m0 6 7泵站压力MPa31 5 8外形尺寸 长 宽 mm5445 1430 9质 量t11 5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矿井移交生产及达到生产能力时在 2 号煤一采区布置一个综 采放顶煤工作面 工作面长度为 120m 采高 2 2m 放高 3 40m 采 放比为 1 1 55 配二个掘进工作面 采掘比 1 2 普掘工作面机械设备有 MZS 12A 型煤电钻 EZ2 2 0 型岩石电 钻 JD 11 4 型调度绞车 MYZ 200 型探水钻 YBT 28 型型局部通 风机以及小水泵 锚杆机 混凝土喷射机等设备 3 回采工艺 综采工作面割一刀煤放一次顶煤 为一循环 放顶步距 0 6m 循环进度 0 6m 每班割一个半循环 每天四个半循环 日进尺 2 7m 即一班割两刀煤放一次顶煤 二班放两次顶煤割一刀煤 三 班割两刀煤放一次顶煤 正规循环率 90 工作面回采工艺为 割煤 自机头 移架 推刮板输送机 割煤 自机尾 移架 推刮板输送机 4 采区运输 通风 排水系统 1 211 采区煤流系统 2111 综采工作面 采煤机落煤 装煤 可弯曲刮板输送机 顺 槽转载机 顺槽破碎机 顺槽可伸缩胶带机 211 采区运输下山胶 带输送机 2 号煤井底煤仓 下口给煤机 皮带暗斜井胶带输送机 主斜井胶带输送机 地面生产系统 2 辅助运输系统 副斜井 2 煤层中部车场 211 采区轨道下山 2111 回风车场 2111 工作面回风顺槽 2111 工作面 3 通风系统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副斜井 主斜井 211 采区上部 490 进风行人联络巷 211 采区轨道下山 211 采区运输下山 工作面运输顺槽 2111 工作 面 2111 工作面回风顺槽 211 采区回风下山 2 号煤回风大巷 回风立井 地面 4 排水系统 2111 工作面顺槽 211 采区轨道下山 采区临时水仓 采区临 时水仓泄水孔排水管路 10 煤层井底车场联络巷 井底车场 水仓 副斜井排水管路 地面井下水处理站 四 提升 排水和压气设备四 提升 排水和压气设备 1 提升方式 兼并重组设计能力 0 6Mt a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及确定的设计生产规模 结合原煤矿的实际 情况 本次兼并重组设计采用斜立井开拓方式 利用已有的主斜井 作主斜井 采用带式输送机提升 新建副斜井 采用单钩串车担负 全矿井矸石 材料及设备等辅助提升任务 采用可摘挂抱索器架空 乘人装置完成全矿人员升降任务 2 主斜井带式输送机选用 DTL80 75 2 型带式输送机 主斜井带式输送机技术参数及特征表主斜井带式输送机技术参数及特征表 序号项目单位主斜井带式输送机 1运输量t h180 2运输物料原煤 0 300mm 3松散密度t m3 0 95 4带宽mmB 800 5带速m sV 2 0 6输送机倾角度16 7输送距离m372 7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8输送机的提升高度m103 9驱动方式变频软启动 10最大张力N49130 1 宽度mmB 80011胶带 PVG800S 800MM 阻燃 型 带强N mm800 型号YBS 75 功率kWN 75 台数台2 12 电动机 电压V380 型号JS 7513 减速器 速比I 25 型号JH 5绞车张紧14 拉紧装置 功率kWN 4 型号KPZ 1000 20 型液力制动器15 制动器 台数1 型号NF25 5516 逆止器 台数1 17传动滚筒台数2 18安全系数13 配电控制 主斜井井口房内设高压配电室 两回 10kV 高压电源引自工业场 地 10kV 主变电所 10kV 侧不同母线段 一回工作 一回热备用 胶带机电控系统采用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 PLC 控制 控带式输 送机起停 设有带式输送机防跑偏 打滑 断带 纵撕 溜槽堵塞 沿线急停 驱动滚筒温度保护 烟雾 洒水等各种安全保护装置及 信号系统 控制设在主斜井井口房内 3 皮带暗斜井带式输送机选用 DTL80 75 2 型带式输送机 暗斜井带式输送机暗斜井带式输送机 DTL80 75 2DTL80 75 2 技术参数及特征表技术参数及特征表 序号项目单位暗斜井带式输送机 1运输量t h180 2运输物料原煤 0 300mm 3松散密度t m3 0 95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4带宽mmB 800 5带速m sV 2 0 6输送机倾角度18 7输送距离m254 8 8输送机的提升高度m78 8 9驱动方式直接启动 10最大张力N44608 55 宽度mmB 800 11 胶带 PVG1000S 800MM 阻 燃型 带强N mm1000 型号YBS 75 功率kWN 75 台数台2 12电动机 电压V660 型号JS 75 13减速器 速比I 25 型号JH 5绞车张紧 14拉紧装置 功率kWN 4 型号KPZ 1000 45 型液力制动器 15制动器 台数1 型号NF25 55 16逆止器 台数1 17传动滚筒台数2 18安全系数17 9 4 副斜井辅助提升设备 副斜井提升机设备完成全矿下放最大件 提矸 下料等所有的 辅助提升任务 行人井前期步行下井 后期安装可摘挂抱索器架空 乘人装置升降人员 1 设计依据 1 矿井年产量 0 6Mt a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2 工作制度 330d 16h 3 井筒斜长 524 2m 倾角 23 4 提升方式 单钩串车 平车场 5 最大班提升量 矸石量 90t 每班下放坑木量 13 车 砂子 水泥量 13 车 料石量 15 车 每班下放设备量 3 次 保健饭次数 1 次 其它 作业次数 5 次 下放最重件 最重件 10 煤层液压支架 重量为 15t 2 选型计算 提升容器 提料时选用 MC1 6A 型 1t 材料车 2000 880 1150 每钩提 2 辆 下放液压支架采用 13 5t 重型平板车 自重 1 05t 额定载重 15t 每钩提 1 辆 下放小型设备及材料时选用 3t 材料车及平板车 每钩提 2 辆 1 钢丝绳的选择 选用 30NAT6V 19 FC 1570 ZZ 530 364 GB8918 2006 型 钢丝绳 直径 d 30mm 单位重量 Pk 3 64kg m 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 B 1570MPa 全部钢丝破断力总和 QS 613kN 2 绞车选型 选用 JK 2 5 2 0 31 5 型单滚筒绞车 滚筒直径 Dg 2 5m 滚筒宽度 Bg 2 0m 最大静张力为 Fj 90kN 减速比为 i 31 5 最 大提升速度 V 2 45m s 旋转部分变位重量为 13320kg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3 提升系统 选用 TD 2500 1000 型活动天轮 最大游动距离为 1000mm 变 位重量为 363kg 4 电机 选用 YR500 8 变频电机 功率 280kW 电压 660V 转速 738rpm 最大转矩 额定转矩 2 转动惯量为 28 6kgm2 5 最大班作业时间平衡表 以上设备组成副斜井辅助提升系统 该系统的提升速度为 2 41m s 升降设备及材料时为 596s 最大班提升次数合计为 24 次 最大班作业时间为 3 97h 6h 符合 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 附最大班作业时间平衡表 最大班作业时间平衡表 每班总提升时间 顺序提升性质数量单位每次数量 每班 次数 每次提升 时间 s smin 1 下放材料 13 车 3 5 596 2980 49 66 2 砂子水泥 28 车 47 596 4172 69 53 3 料石 15 车 4 4 596 238439 73 4 设备 3 次 3 596 1788 29 80 5 其 它 5 次 5 596 2980 49 66 合 计 24 14304238 40 共计 3 97 h 6 配电 控制及提升信号 副斜井提升机房内两回 10KV 高压电源引自副井 10 0 4KV 变电 所 10KV 不同母线段 两回 0 4KV 低压电源引自副井 10 0 4KV 变电 所 0 4KV 不同母线段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提升机电控设备选用变频成套绞车数字电控设备 可实现提升 机的半自动 手动及检修等运行方式 电控设备具有短路 过负荷 失压等电气保护 及过卷保护 超速保护 减速点保护 深度指示 器失效 提升方向保护 盘型制动器弹簧疲劳 闸瓦磨损保护 液 压站保护等完善的保护功能 5 副斜井辅升降人员升设备 副斜井运人设备选用RJKY37 23 573可摘挂抱索器架空乘人装置 完成全矿人员升降任务 配用电机功率为55kW 运送距离 573m 倾角 23 最大班运送人数 69人 选用20NAT6 19S FC 1570ZZ型钢丝绳 钢丝绳直径d 20m 单 位重量Pk 1 44kg m 抗拉强度 B 1570MPa 全部钢丝破断力总和 QS 251kN 驱动装置选择由N Vm及D 运人设备选用RJKY37 23 573可摘挂 抱索器架空乘人装置 驱动轮直径1200mm 乘人间距16m 钢丝绳直 径20mm 运行速度0 96m s 运输能力539人 h 配用YB2280M 6型电机 功率37kW 电压380V 转速980rpm 制动器选用BYWZ3B 315 90型 制动力矩为630 1250N m 轮边制动器选用YLB25 301型 制动力矩为3000N 配电控制 架空乘人装置两回0 4KV低压电源引自副井10 0 4KV 变电所0 4KV不同母线段 五 排水设备五 排水设备 井下主水泵房位于副斜井井底车场附近 排水管沿泵房 管子 道 副斜井敷设 2 趟至地面沉淀池 副斜井井筒斜长 524 2m 倾角 23 管子道斜长 40m 矿井正常涌水量 QH 66 9m3 h 涌水天数 300d 矿井最大涌水量 Qm 82 6m3 h 涌水天数 65d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 1 主排水设备 利用现有的 3 台 200DF 43 7 型水泵 正常涌水时 1 台工作 1 台备用 1 台检修 最大涌水时 1 台工作 1 台备用 该泵额定流量 为 280m3 h 额定扬程为 301m 额定效率 77 额定的汽鉵余量为 4 7m 电机型号为 YB450S2 4 型 电压 10KV 功率 355kW 转速 14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