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垦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江苏农垦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江苏农垦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_第3页
江苏农垦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_第4页
江苏农垦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江苏省农垦集团现代农业发展与建设规划规划初稿:农业发展部完成日期:二OO七年十一月二日参考目录1. 概述 - 11.1 主要编制依据 1.2编制期距1.3 指导思想1.4 基本原则1.5主要目标2. 背景条件 - 22.1 农产业现状与水平2.2 农产业现有基础条件2.3农机装备条件2.4 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2.5 劳动者及素质2.6 自然条件3. 规划概念、范围与尺度 - 123.1 种植业产业化3.2 畜禽养殖业产业化3.3 农业机械化3.4 农田水利化3.5 农业标准化 3.6高效种植业与规模化3.7都市农业3.8 规模化种植业3.9 高效养殖业3.10 出口农业3.11 农业服务体系3.12 农业发展人力资源3.13 主要建设项目与投资4.种植业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 194.1 种子产业化4.2 稻米产业化4.3 啤麦产业化 5.畜禽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 315.1畜禽养殖规模与布局规划5.2畜禽养殖小区建设与布局规划5.3肉鸡产业化5.4肉鸭产业化5.5肉猪产业化 5.6主要项目建设投资6. 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 456.1农业机械化规划目标6.2农机产权制度与装备更新原则6.3 农机生产经营与管理6.4 农机组织化运行基本方法6.5农机装备更新建设规划 6.6主要农机装备更新购置投资估算 7. 农田水利化建设规划 - 567.1 产权制度7.2建设与投资原则7.3 主要建设项目7.4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投资估算8. 农业标准化建设规划 - 628.1基地建设认定规划8.2产品认证规划8.3操作规程制定(修订)规划8.4标准化建设规划主要投入估算9.高效种植业发展规划 - 659.1高效种植业规划的主要依据9.2推进高效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措施9.3高效种植业作物选择和目标市场 9.4高效种植业总体布局规划 9.5高效种植业布局分类规划 9.6 高效种植业主要产品产量规划9.7 高效种植业农场主要建设投资与职工设施投入规划 10. 规模化种植区发展规划 - 8210.1 种植区分布10.2 优质种子种植区10.3 优质稻米种植区10.4 优质啤麦种植区10.5 优质稻麦种子种植区10.6 主要建设项目与投资估算11. 高效养殖业发展规划 - 8311.1高效畜禽养殖业布局规划11.2高效水产养殖业11.3高效养殖主要建设项目与投资估算12.出口农业发展规划 - 8912.1出口农业基本布局规划12.2出口农业基本产量规划12.2优质稻米出口生产经营12.3新鲜类蔬菜出口生产经营12.4加工类蔬菜出口生产经营12.5肉禽出口生产经营12.6蔬菜出口加工项目建设与投资规划12.7水产品出口加工项目主要建设与投资规划13.云台都市农业发展规划 - 9413.1 云台都市农业的运行13.2 云台都市农业建设布局规划13.3云台都市农业建设原则与投资估算规划14. 农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 9514.1农业服务业组织与结构14.2农业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能14.3农业服务业的主要建设项目规划14.4农业服务业的主要建设项目投资规划15. 农业发展基本人力资源规划 - 10015.1种植业基本人力资源配置15.2养殖业人力资源配置15.3农机人力资源配置15.4教育与培训15.5主要建设项目与投资估算16.规划增加值计算 -104(略)16.1种植业产业化规划增加值计算16.2养殖业产业化规划增加值计算16.3高效种植业规划增加值计算16.4高效养殖业规划增加值计算江苏省农垦集团现代农业发展与建设规划1. 概述1.5主要目标20092012年,农业增加值由目前的1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亿元,增长30%,年递增率为9.1%。后期目标:20112015年,农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1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3亿元,增长76.9%,年递增率为12.1%。种植业高效农业比重由目前的3.9%增长到2015年的35%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平由目前的86%增长到2015年的97%(前期91),增长11个百分点。2. 背景条件2.1 农产业现状与水平2.11 种植业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常规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高效经济作物的栽培面积相对较小。种植业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分户承包种植的主要格局尚未从根本上改变,联合承包种植的面积还不大;二是高效种植业的发展速度不快。粮食作物。主要作物为水稻、小麦、大麦、玉米。常年种植水稻约80万亩、小麦约50万亩、大麦约30万亩、玉米35万亩。单产水平稳定在:水稻550公斤/亩,小麦430公斤/亩,大麦380公斤/亩,玉米450公斤/亩。粮食作物年总产量80万吨左右,其中:水稻约45万吨,小麦约22万吨,大麦约11万吨,玉米约2万吨。经济作物。大宗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常年种植棉花1015万亩,单产皮棉8085公斤,总产1825万担。瓜果、蔬菜种植面积8约万亩,年产瓜果蔬菜25万吨左右。种植日光温室鲜切花600余幢,占地约1100亩,年产鲜切花约2500万支。2.12 养殖业养殖业主要有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两大类。畜禽养殖以生猪和肉禽为主,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生猪规模养殖处于起步阶段,禽类养殖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畜禽肉类年产量约为3.7万吨。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规模化养殖的比重不高,除了肉鸡肉鸭外,基本上处于分户饲养状态;二是相对规模化的肉禽养殖,进入规模化小区养殖的比例不高,分散饲养的比重过大;三是尚处于组织化水平难以提高的生产阶段。畜类养殖。主要养殖品种和产量分别为:年出栏生猪约15万头、肉产量1.18万吨;年出栏肉牛0.19万头、肉产量0.04万吨;年出栏肉羊2.5万头、肉产量0.05万吨;年出栏肉兔5.2 万只、肉产量0.006万吨;养殖奶牛1535头和产奶0.46万吨。禽类养殖。年出栏1357万只、肉产量2.46吨。主要养殖品种和产量分别为:肉鸡823万羽、肉产量1.51万吨;肉鸭505万羽、肉产量0.88万吨;肉鹅29万羽、肉产量0.07万吨。产禽蛋0.32万吨。水产养殖。可养殖水面6.2万亩,水产品产量2.42万吨。其中鱼类产品2.23万吨,虾类产品0.039万吨,蟹类产品0.12万吨。2.13 农业产业化种植业的产业化水平相对较高。近几年,围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初步形成种子产业化、稻米产业化、肉禽产业化的格局和基础,但产业链条短、链接不牢固。基本形成啤麦产业化生产基地,有待建立龙头企业。种子产业已覆盖垦区各农场,年生产各类农作物种子约20万吨,其中:大华种业集团预约生产种子约12万吨,其它产销渠道协议生产销售的种子约8万吨。种子产业化有待进一步提升。稻米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江苏省农垦米业有限公司,2006年收贮稻谷7万吨。稻米产业化总体水平不高,大量的稻谷未经加工而直接销售。养殖业的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东辛、三河等农场的禽类产业,已形成一定的养殖规模,也具有了加工企业,但基本上处于订单化生产阶段,产业化链条太短、链接水平过低,尚未建立一体化经营体制。2.2 农产业现有基础条件2.21 种植业基础条件垦区农田基本实现了标准林网化。98万亩耕地中,有90万亩农田具有相对较好的排灌条件,灌渠防渗化程度不断提高,抗洪排涝能力不断加强。但许多农田的基础灌排条件配套程度不高、甚至很低,设施设置不合理、设备严重老化、装置效率低下,尚有相当的面积不能保障日降雨150mm不成灾的较高生产要求,特别是连续性降雨条件下更难确保生产安全。种植业技术服务形成基本服务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质量尚待加强与提高。农产品收贮服务尚未形成体系,设施条件严重不足。2.22 养殖业基础条件垦区有6个农场具有规模养禽的基础,5个农场具有规模养猪的基础,9个农场具有规模养鱼的基础。但生产技术服务水平不高,大多数农场缺少基本的技术人才,防疫基础条件薄弱,防疫风险过大。2.23 农业产业化基础条件通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已形成常规作物种子、优质大米、蔬菜瓜果等生产基地,大华种业、苏垦米业的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拥有30万吨种子加工能力,但因体制原因,在困难中求发展,仍位列全国种子企业第五强。江苏省农垦米业有限公司拥有30万吨稻谷加工能力,已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苏省最大的水稻仓贮和大米加工企业,“苏垦大米”继成为江苏地区米业唯一的“中国名牌农产品”后,又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垦区啤麦成为全国三大啤麦原料生产基地之一,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11万吨以上,啤麦原料的质量较好。东辛、三河农场的肉鸡加工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条件。新洋、黄海的肉鸭加工也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条件。2.3农机装备条件拖拉机(见表2-1)。特点是数量偏多、结构失衡,适宜农场规模化作业的大马力拖拉机数量偏少。目前,50马力以下拖拉机(主要是手扶拖拉机)1878台; 50马力以上(含50马力)拖拉机2119台,其中,轮式1856台,链式263台,10年以上1055台。马力段结构情况:5060马力937台,6070马力374台,7080马力453台,8090马力215台,90100马力11台,100110马力48台,110120马力11台,120马力以上70台。表2-1 50马力以上拖拉机结构情况表 单位:台,马力农 场数 量机型分类马力分类其中10年以上轮 式链 式50606090120合 计211918562639371042701055岗 埠15151515云 台4439534921东 辛20712384106101163三 河254224302144045白马湖3333042971257162宝应湖15513025985730复兴圩121021028黄 海156141155010470滨 淮969332272233淮 海16013525578410120临 海1341348829680新 洋1211041750471986新 曹136128834841269弶 港109105422481626东坝头232361253海 安1313586南 通7474402755江心沙777613046063收割机(见表2-2)。特点是机型杂乱,功率偏小,收获水稻能力不强。现有联合收割机1914台,其中:半喂入型收割机228台,全喂入型收割机1686台,10年以上785台(均为全喂入型收割机)。全喂入型收割机多为6580马力的中小型收割机,140马力以上全喂入型收割机只有199台。大中型农具。特点是老化严重,技术状态差,科技含量不高。现有大中型农具5194台,其中:播种机516台,机引犁951台,机引耙938台,旋耕机1933台。插秧机(见表2-2)。特点是高速机比例偏低。现有插秧机1629台,其中:8行高速乘座式32台,6行高速乘座式70台,4行高速乘座式2台,4行步进式插秧机1525台。表2-2 插秧机和收割机结构情况表计量单位:台农 场插 秧 机收 割 机数量乘座式(行)步进式数量其 中:864半喂入全喂入140马力10年合 计162932702152519142281686199785岗 埠23823843569366220云 台21120611546515东 辛757522092117137三 河316316983068641白马湖3163162242220282宝应湖36036013512123复兴圩5415318184黄 海12532215981511380滨 淮3113025192421331淮 海48741472454540临 海2513111535483015新 洋9211904915342928新 曹142111902862641弶 港1129324282821东坝头884海 安22331南 通141222020318江心沙11111011农机库场(见表2-3)。垦区农机改制后,部分农场的农机站已经改作他用,原农机站保留下来的停放点只剩66个、拖拉机库只有1032间、收割机库只有334间。近年来,机具数量急增、机库年久失修,多数油库已经无法有效使用。多数农场的农机处于组织化程度低、自由停放和管理难度大的局面。表2-3 农场现有农机集中停放点情况表农 场集中停放点拖拉机库收割机库农具场修理间供油点个间间m2间个合 计6610323341160307756岗 埠6云 台东 辛99237139001三 河630181200066白马湖宝应湖4312045044复兴圩1129420022黄 海111103530001011滨 淮淮 海7269363000188临 海510028400001新 洋512239550051新 曹65143900044弶 港35430240022东坝头1134100021海 安117381001南 通4852012000214江心沙346121480342.4 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具有较好的服务网络基本架构,但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结构极不合理,栽培专业的人员相对过多,其它专业的人员相对过少,尤其是养殖业、水利专业、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奇缺。大多数农场没有仪器室,缺乏起码的技术工作手段,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基本停留在照本宣科阶段。种植业。18个农场均设置有农业技术服务职能机构,部分管理区设有农业生产技术员。现有农业技术推广、科研与服务人员655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28人,中级职称226人,高级职称38人。养殖业。多数农场设置了养殖业管理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防治中心,拥有养殖业管理与服务人员156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84人,中级职称59人,高级职称10人。农机。垦区设有省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所,每个农场均设有农机安全监理所(设在农机水利中心或者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内),有7个农场设置了农机水利中心,有10个农场的水利工作由农机人员兼职,有6个农场的农机和水利工作岗位由1人兼任,管理区农机监理员一般由管理区干部兼职。全垦区拥有农机管理、监理人员62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8人,中级职称27人,高级职称2人。水利。农场的水利管理工作多为农机人员兼任,全垦区拥有水利管理服务人员54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9人,中级职称19人,高级职称1人。2.5 劳动者及素质农业生产从业人员及分类情况(见表2-4):从业总人数为45979人,其中,种植业从业人数31500人,园艺和林业从业人数5943人,农机从业人员5033人,渔业从业人员1960人,畜牧业从业人员3343人。农业从业人员的分布很不合理,沿海的农场大多数“地多人少”,淮安垦区、南通垦区及新曹农场“地少人多”。劳动者的素质不高,主要是从业人员的年龄相对较大、文化程度较低。表2-4 农场农业从业人员及分类情况表 单位:人农 场总人数分类从业人员种植业园艺和林业农机渔业畜牧业合 计45979315005943503319603343岗 埠66944831576513236538云 台1014720112953651东 辛78555206962725112850三 河1350115538043475300白马湖29581643110780282143宝应湖194093851024320940复兴圩18981544215926113黄 海6450571010280150300滨 淮2146179992565230淮 海198514834972563765临 海49436872849819新 洋47826078752045新 曹54521500250855440850弶 港18751523672301936东坝头55540560501030海 安77711515南 通18981544215926113江心沙8608001256220劳动者受教育情况(见2-5):农业从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16995人,占37%;经过系统培训的20928人,占45.5%。种植业从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上11024人,占35%;经过系统培训的16283人,占51.7%;园艺和林业从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上2948人,占49.3%;经过系统培训的4704人,占35.1%;农机从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上2662人,占52.9%;经过系统培训的3775人,占75%;渔业从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上665人,占33.9%;经过系统培训的702人,占35.8%;畜牧业从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上1352人,占40.4%;经过系统培训的1978人,占59.2%。表2-5 农场劳动者受教育情况表 单位:人农场 高中以上经过系统培训人数小计种植业园艺林业农机渔业畜牧业小计种植业园艺林业农机渔业畜牧业合 计16995110242948266266513522092816283470437757021978岗 埠15996833802767917662634660363498223519云 台1333227521012701164526东 辛254425912934173621328555206962725112850三 河2362024014510803102063802571300白马湖82528030410485710163501045286118宝应湖836285351311521711456321802001303复兴圩6835631044615962520474黄 海292423731025111217825423027411滨 淮8607149128721287105042303淮 海603437124142917197714834972483765临 海22719741401952832554150211新 洋1901205060123017511530601015新 曹3162900151024011501389111002200501585弶 港884609501841229154151138东坝头3562504045615148100153012海 安5045101348201015南 通6835631044615962520474江心沙200180402010860800125622.6 自然条件2.61气候特征与特点垦区地处3150N348N、11837S12121S范围内,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季风气候明显,具有四季分明、气候较好、雨量较充沛、日照较充足、无霜期较长的气候特征。气候特点:夏季海洋季风明显,雨热同季,常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气流、北方冷气团的共同影响下,导致雨量过于集中;夏秋季常受台风影响或袭击,并常伴有大到暴雨;淮南春季阴雨日明显多于淮北,气温回升慢,夏季有明显的梅雨期,秋季天高气爽的天气不明显,冬季严寒期较短;淮北春季阴雨日较少,气温回升较快,夏季梅雨期不明显,秋季具有明显的天高气爽天气,冬季严寒期长于淮南;沿海农场春季常受寒流影响;无霜期215235天,淮北较短,淮南较长。2.62温度常年积温约50005500,其中:淮南约为5300左右,淮北约为5100左右。年平均气温13.715.4,其中:岗埠、淮海、临海、新洋等农场介于13.514间;东辛、云台、黄海、滨淮、白马湖、东坝头等农场介于1414.5间;三河、宝应湖、复兴圩、新曹、弶港、海安等农场介于14.515间;南通、江心沙两场介于1515.5间。2.63光照全年光照小时约为21002250小时,其中:淮南农场约为21002175小时,淮北农场约为21752250小时。2.64降水年降水量介于8501100mm间,其中:连云港垦区、淮安垦区和黄海、滨淮、淮海等农场介于8501000mm间;其他农场介于10001100mm间。春季降水:连云港垦区和白马湖、黄海、滨淮、淮海、临海、新洋等农场介于150200mm间;其他农场介于200275mm间。夏季降水:连云港垦区和黄海、滨淮、淮海、临海、新洋等农场介于550600mm间;南通垦区的农场介于400500mm间;其他农场介于500550mm间。秋季降水:连云港垦区、淮安垦区和盐城垦区的农场(东坝头农场除外)介于175225mm间;其他农场介于225250mm间。冬季降水:连云港垦区介于50mm以下,白马湖、黄海、滨淮、淮海、临海、新洋等农场介于5075mm间;南通垦区的农场介于100125mm间;其他农场介于75100mm间。2.65土壤根据2000年的土壤普查结论,分为4个土类、22个土属。4个土类为:潮土,盐土,砂姜土,水稻土。潮土类:耕地面积约15.3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15.7%;主要分布在白马湖、三河、南通、江心沙等农场。耕层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15.8g/kg,碱解氮含量66mg/kg,速效磷含量20.6mg/kg,速效钾含量120mg/kg。盐土:耕地面积约68.5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70.2%;主要分布在盐城垦区和海安、东辛、云台等农场。耕层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14.8g/kg,碱解氮含量69mg/kg,速效磷含量14.3mg/kg,速效钾含量189mg/kg。砂姜土:耕地面积约11.1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11.4%;主要分布在岗埠、三河、宝湖、复兴圩等农场。耕层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19.5g/kg,碱解氮含量81mg/kg,速效磷含量8.4mg/kg,速效钾含量195mg/kg。水稻土:耕地面积约2.7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2.8%;主要分布在白马湖、复兴圩等农场。耕层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19.7g/kg,碱解氮含量94mg/kg,速效磷含量9.9mg/kg,速效钾含量170mg/kg。对2000年各农场耕地耕层土壤养分含量普查数据,按照国家标准(见表2-6)进行分级统计和分析,计算出各养分含量下的面积比率(见表2-7)。总体来说,当年的土壤肥力平均处于良好略偏低的水平,但盐土比率过高,大部分土壤的理化性状相对较差,对化学肥料的利用率不高。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各场的土壤培肥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导致土壤的理化性状愈差,对化学肥料的利用率更低,是化肥施用量不断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表2-6 耕层土壤养分国家分级标准表国家分级土壤肥力有机质g/kg全 氮g/kg碱解氮mg/kg速效磷mg/kg速效钾mg/kg1特优402150402002优良20401.5212015020401502003良好152011.59012010201001504一般10150.7516090510501005较差6100.50.7530603530506极差60.530330表2-7 各农场耕地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分级面积比率表农 场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2级3级4级2级3级4级2级3级4级2级3级4级1级2级3级岗 埠16.876.66.31.182.614.83.733.163.019.730.841.036.950.311.4云 台38.661.472.527.58.265.222.412.4100.0东 辛0.947.251.90.279.820.031.88.515.333.8100.0三 河36.445.217.27.573.419.10.545.052.05.416.460.80.625.668.4白马湖28.167.24.712.475.611.21.541.556.818.740.438.13.042.151.9宝应湖31.253.211.02.865.427.21.811.876.53.530.059.481.15.43.6复兴圩88.411.661.738.368.128.93.010.753.236.173.017.39.7黄 海6.086.74.348.935.80.834.025.558.296.01.81.8滨 淮12.957.117.910.040.031.41.431.417.939.340.799.30.7淮 海10.759.624.717.434.328.19.025.853.463.521.911.26.231.549.4临 海0.656.142.788.983.656.834.57.619.380.7新 洋13.678.08.41.781.814.42.573.399.60.413.182.2新 曹0.66.185.014.034.627.91.162.646.930.721.20.6弶 港10.987.85.881.40.660.338.538.039.421.315.543.2东坝头9.163.69.048.29.154.554.536.49.118.263.6海 安25.075.0100.0100.025.075.01.5南 通18.179.760.528.310.74.5100.08.5江心沙38.161.270.725.850.980.119.933.9说明本表为2000年土壤普查数据,土壤养分含量为国家标准分6级,其中:有机质、速效磷的2、3级按生产实际作适当调整;耕地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等4类养分无1级田,列2、3、4级,5、6级未列;速效钾列1、2、3级,4、5、6级未列;栏内数据为各级别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百分率。3. 规划概念、范围与尺度3.1 种植业产业化3.11 规划概念窄义概念:按照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组织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基本原则,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3.12 规划范围种子,稻米,啤麦,肉禽,肉猪。3.13 规划尺度3.131种子产业化以稻麦常规种子产加销为主,以杂交种子产加销为辅,以蔬菜种子生产为重要补充。常规种与杂交种之比:2010年为80:1,2015年为30:1。麦种与稻种之比:2010年为4:1,2015年为2.5:1。种子加工:日加工时间22小时,年开工225天,设备利用率80%。加工机械主机80%以上进口,辅机国内配套。3.132稻米产业化以优质食用稻米产加销为主,以工业用米为辅,以出口优质稻米为重要补充。2010年,自产优质食用稻米比率不低于25%,自产工业用米比率不低于15%,进出口优质稻米比率不低于10%。2015年,自产优质食用稻米比率60%,自产工业用米比率30%,进出口优质稻米比率不低于销售总量的15%。稻米加工:日加工时间22小时,年开工250天,设备利用率70%以上。加工机械主机100%进口,辅机国内配套。3.133啤麦产业化以优等品和一等品麦芽产加销为主,以饲料加工为辅,以开发麦芽饮料为补充。2010年,优等品麦芽产量不低于30%,一等品麦芽产量不低于40%,合格品麦芽不高于25%。2015年,优等品麦芽产量不低于50%,一等品麦芽产量不低于30%,合格品麦芽不高于15%。麦芽加工:日加工时间24小时,年开工270天,设备利用率90%以上。加工机械主机100%进口,辅机国内配套。3.2 畜禽养殖业产业化3.21肉禽产业化以肉鸡、肉鸭产加销为主,以肉鸡、肉鸭深加工为辅,以肉鸡产品出口为重要补充。出栏肉禽:肉鸡养殖小区年出栏120万只或以上;肉鸭养殖小区年出栏100万只或以上。父母代种禽:种鸡养殖小区存栏6万套或以上;种鸭养殖小区存栏5万套或以上。肉禽加工:日平均加工时间12小时,年开工300天,设备利用率75%以上。加工机械国内配套,进口冷链设备。3.22肉猪产业化以肉猪产加销为主,以仔猪产销为辅,以猪肉深加工为重要补充。育成猪:养殖小区年出栏1万头或以上。父母代种猪:养殖小区能繁母猪存栏1200头或以上。肉猪加工:日加工时间12小时,年开工300天,设备利用率75%以上。加工机械主机100%进口(荷兰),辅机国内配套。3.3 农业机械化3.31规划概念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农业机械化水平:指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三个环节的综合机械化水平。3.32规划范围农机化水平、服务体系、组织化办法、装备选型和农机站建设。3.33 规划尺度农机化水平:前期91%(目前86),后期97%。农机装备: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及配套农具投资。农机站建设:包括农机库、油库、农具停放场等。3.4 农田水利化3.41 规划概念应用现代水利科学和管理技术,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投资经济的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有利于实现高产稳产栽培,有利于实现高效农业规模化。3.42 规划范围沟渠疏浚工程及沟渠系配套建筑物,灌排站,圩堤和挡洪闸工程。3.43 规划尺度防洪建设标准:确保历史以来最大洪水不出险,超标准洪水有对策。圩堤建设标准为:圩堤堤顶高程达历史最高水位加超高11.5米,堤顶宽35米,迎水坡1:2,背水坡1:1.5,青坎宽3-5米。灌溉建设标准。区域水资源不稳定,以水稻为主的农场灌溉保证率为85%,以旱作为主的农场灌溉保证率为75%;区域水资源稳定,以水稻为主的农场灌溉保证率为95%,以旱作为主的农场灌溉保证率为85%;灌溉模数规划标准为每万亩达到4个流量以上。排涝建设标准。以暴雨历时和排涝时间计算,旱田作物13日暴雨,13日排完,确保当日畦沟无明显积水;水稻作物,13日暴雨,24日排至耐淹水深,确保当日水稻心叶露出水面。排涝设计标准为日雨200mm不受涝,排涝模数规划标准为每平方公里建设0.9个流量以上。降渍建设标准。 能控制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2米。力求做到雨止田面无积水,确保当日畦沟基本无滞水,雨后35天内降到设计要求。灌排工程建设标准。明沟排水系统,大沟:平均底宽36米,深度36米;中沟:平均底宽24米,深度25米;小沟:平均底宽0.82米,深度1.53米。沟渠系统完善,灌排分开。节水灌溉措施。为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推行灌溉主渠道防渗化,有条件的农场可实施农渠防渗化。斗、农渠的防渗采用“u”型断面,支渠防渗采用梯形断面。泵站工程灌排装置效率。净扬程高于3米的轴流泵站与混流泵站,装置效率不低于70%;净扬程低于3米的轴流泵站,装置效率不低于60%;离心泵站,装置效率不低于65%。工程配套建筑物。中沟以上(包括中沟)建筑物配套率100%,小沟级建筑物配套率应达90%以上,装配率不低于90%。工程管理。建筑物和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标准。建设标准要明显高于普通农业区,实行小范围封闭防洪、排涝、降渍,建立明水滴灌和暗水滴灌供水系统,渠道防渗化,道路水泥化。3.5 农业标准化3.51 规划概念制定和实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农艺流程和衡量标准,核心内容是建立农业生产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规范化控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3.52 规划范围稻麦生产,高效农业生产,集约化养殖业。3.53 规划尺度稻麦生产90以上,高效农业生产80以上,集约化养殖业85以上。3.6高效种植业与规模化3.61 规划概念在确定的区域内,连片种植高效经济作物,亩增加值达到2000元以上,并且年度间相对稳定,称为高效种植业,也称为集约化种植业。高效种植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并且形成良性的、相对稳定的产销渠道,称为高效农业规模化。3.62规划范围高效种植园区,蔬菜种植,瓜果种植,花卉、苗木种植,蚕桑种植。3.63 规划尺度蔬菜种植:以国内鲜品上市为主,出口加工为辅。总规模20万亩以上。瓜果种植:国内鲜品上市,前期精品率30%以上,后期精品率60%以上,品牌销售率50以上。总规模10万亩以上。高效种植园区:相应产品规划尺度同上。总规模5万亩以上。花卉、苗木种植:国内鲜品上市。总规模1万亩以上。桑蚕业:优良品种100,连片种植率90以上,规模1万亩。3.7都市农业3.71规划概念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合理利用城郊非建设用地,以维护现代城市生产、生活稳定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并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绿色产业称为都市农业。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现代农业。3.72规划范围云台农场。3.73规划尺度总规模2万亩以上。3.8 规模化种植业3.81规划概念种植大宗农作物,适宜于大面积种植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产品适宜于贮藏和加工,物化劳动占其主要部分(一般物化劳动达到65左右或以上),已经发展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原料生产基地,这样的种植业称之为规模化种植业。3.82规划范围稻麦种子种植区,稻米种植区,啤麦种植区。3.83规划尺度总规模60万亩以上。亩增加值:前期稳定达到850元左右,后期稳定达到1000元左右。3.9 高效养殖业3.91高效畜牧业3.911规划概念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与装备先进,品种优良,管理规范,形成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畜牧业为高效畜牧业。3.912规划范围肉鸡,蛋鸡,生猪,奶牛,水产。3.913规划尺度出栏肉禽:肉鸡养殖小区年出栏120万只或以上;肉鸭养殖小区年出栏120万只或以上。蛋鸡:产蛋鸡养殖小区单批存栏10万只或以上。育成猪:养殖小区年出栏1万头或以上。奶牛:养殖小区存栏1000头或以上。父母代种禽:种肉鸡养殖小区存栏6万套或以上;种肉鸭养殖小区存栏6万套或以上。父母代种猪:养殖小区能繁母猪存栏1200头或以上。劳动生产率(每劳动力年生产量):肉类高于10吨,牛奶高于50吨,禽蛋高于30吨。3.92高效渔业3.921规划概念精养鱼池亩增加值2000元以上的水产养殖业为高效渔业。3.922规划范围南美白对虾,叉尾鮰鱼,梭鱼,河蟹,鳜鱼,青虾,中华鳖。3.923规划尺度精养渔池连片500亩或以上,池深1.5m以上,超级池深3.5m左右。3.10 出口农业3.101规划概念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原料农产品能够进行加工或保鲜处理,加工产品或保鲜品能够相对稳定地销往国外市场,这样的农业称为出口农业。3.102规划范围肉禽,水产品,蔬菜,优质稻米。3.103规划尺度年出口目标:肉禽1.5万吨以上,鲜品蔬菜20万吨以上,加工蔬菜2万吨以上,优质稻米2万吨以上。3.11 农业服务体系3.111规划概念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