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箱变使用说明书(12.1).doc_第1页
美式箱变使用说明书(12.1).doc_第2页
美式箱变使用说明书(12.1).doc_第3页
美式箱变使用说明书(12.1).doc_第4页
美式箱变使用说明书(12.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GSX系列组合式变压器安装、操作及维护使用说明书合肥金德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简介本手册是用来辅助技术人员进行美式箱变的安装、操作、运行及维护。美式箱变用于三相地下交联电缆系统。设备安装在户内、外混凝土底座上,底座预留了高低压电缆进出口。美式箱变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额定电压:10kV22.5%/0.4kV/0.23kV 最高电压:12kV 接线组别:Dyn11 额定容量(kVA):200、250、315、400、500、630、800、1000 额定频率:50Hz 绝缘水平:1分钟工频耐压:35kV 雷电冲击耐压:75kV ELSP后备保护高压熔断器开断容量:50kA 高压负荷开关短路关合电流:12.5kA 线圈及导体材料:铜 环境温度:-45+40(普通油) -20+40(高燃点油) 允许温升:65 噪音水平:5161dB 防护等级:IP57 冷却方式:油浸自冷(普通油或高燃油) 压力释放装置:0.5个大气压(箱体内外压差) 有关阻抗电压、损耗、重量的技术数据见附录15一、 安装1. 验收检查一旦箱变到货,一定要检查箱变有无破损、脱落、松动、漏油现象,运输中是否发生损坏或装卸不当,把发现的任何损坏或缺陷通知北京科锐公司,以便尽快妥善处理。2. 安装条件1) 安装地点箱变内的绝缘油分两种,一种为RTEMP(高燃点油),一种为普通油,充RTEMP油的箱变(箱变低压侧有明显标记)可用在建筑物内,而充普通油的箱变不能用在建筑物内,所以吊装箱变时应注意识别,不要放错位置。箱变普通油的凝点为-45;RTEMP油的凝点为-24,充RTEMP油的箱变不能用于环境温度低于-24的地区。无论箱变充普通油或RTEMP油(高燃点油),如果在环境温度低于-20时投运,需要空载运行24个小时进行预热,然后逐渐增加负载。2) 箱变基础箱变应被安装在混凝土台基上,台基应足以承受箱变的重量,箱变的重量见表一。箱变的尺寸和台基尺寸图参见附录1。箱变的大部分重量集中在装有铁芯、线圈绕组和绝缘油的箱体后部,前面的端子箱内大部分是空的,重量相对较轻,因此地基要平整、结实,可以均匀地承受箱变的重量,地基前后高度要相等,整个台面要确保水平。操作杆长约1.5米,为便于操作,箱变前应预留2米的操作间。为充分保证箱体安全,可在底座上加装使箱变固定在平台上的压板。否则可能导致箱变变形或噪音增大。箱变地基应有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符合规程要求,一般是:R4。3. 安装箱变1) 使用起重机或升降机吊装箱变的后部较后,前部较轻,使用吊钩或起重机不当可能造成箱变或其附件的严重损坏,或引起人员伤害。检查它的重量以及所有吊钩或起重设备的承受能力和使用状况。不可使用磨损、损坏的钢缆或吊环。不可使用起吊能力小于箱变铭牌上所示重量的起重设备。不可用电缆铁链拴住设备或起吊耳来起吊箱变。起吊钢缆拉伸时与垂直线之间的角度不超过30(见图1,其中左图起吊方法错误,右图起吊方法正确)表一箱变重量表容量(kVA)型式净重(公斤,近似值)200终端/环网1700/1800250终端/环网1875/1990315终端/环网2155/2280400终端/环网2460/2600注:表中重量是近似值,实际重量以组合变压器铭牌上列出的为准。500终端/环网2815/2950630终端/环网3335/3500800终端/环网3870/40001000终端/环网4275/4500注:表中重量是近似值,实际重量以箱变铭牌上列出的为准。2) 使用滑板或滚筒移动箱变在支箱体时,至少需用两个千斤顶,相邻两个角要同时平时平稳抬起,以免使箱底变形。千斤顶只能被放置在箱底的棱角处。只能在有垫板的情况下放置千斤顶,不要将千斤顶放在散热片、阀门或薄钢板下面。如果使用滚筒,数目应适当,并应平均承担箱体的重量。拉动箱变之前,先在箱变底部两边装上拉环。不要把拉线固定在箱变的铸件或别的片状金属部件上。3) 箱变电缆附件的安装箱变附件根据订货情况可附有单通套管接头、双通套管接头、200A肘形电缆头、单通接头、双通接头、肘形避雷器、带电指示器、故障指示器、绝缘帽等,其安装方法见附录4) 低压设备的安装低压设备的安装方法与国内类似产品相同。5) 安装注意事项 在作任何系统接线之前,先将箱体接地。箱变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与外壳连接起来。、外壳及电缆屏蔽层要良好接地。 为减少箱变声级,油箱底部两侧支撑角铁应良好着地,不能悬空。 高压电缆应选用交联聚乙烯电缆或乙丙橡皮绝缘电缆。 肘型电缆头、肘型避雷器、单通套管、双通套管、单通接头、双通接头的接地孔应用2.5mm2裸露的多股的软导线接地。 安装箱变的单通套管、双通套管时只能用手旋套管接头,严禁使用力矩扳手或T型扳手。二、 交接试验对箱变、电缆进行交接试验,试验标准按国标进行。由于美式箱变绕组特殊的结构和绕制方法,导致端口电容较大,因此做交流耐压试验时电容电流较大,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做交流耐压试验,请选用较大容量调压器及试验变压器,调压器和试验变压器容量一般应不小于5kVA。试验时用肘型电缆头的导电杆或接地电缆插入箱变高压套管后再连接试验线路进行以下试验:1.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为保证精度,建议用户使用双臂电桥。1600kVA及以下三相变压器,各相测量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4%,线间测量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2. 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及三相接线组别对于10kV等级的箱变,其变比的允许误差在额定分接头位置时为0.5%。3.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10kV等级的箱变,不要求测量吸收比或极化指数。一般用2500V兆欧表,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国家标准。4. 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30kV工频耐压一分钟。5. 绝缘油试验所用试验电极不同,要求不同。一般绝缘强度不低于30kV。试验注意事项:1. 关于直流电阻美国国标不要求做直流电阻试验,对直阻误差没有要求。为减少测量误差,测试时,充电时间一般为6分钟以上。在排除各种测量误差后,如测量值误差还是较大,可再做变比试验进行校核。变比试验正常,则可视为合格,如变比试验超标,请与北京科锐公司联系。下面列出PMT高、低压线圈电阻大致范围:2. 关于变压比变压比可以有两个测量值,一个是相电压比,即额定分接头K=10000/230.94=43.304;另一个是线电压比,即K=10000/461.88=21.65。3. 关于一分钟工频耐压最好通过试验电缆头加压,如无试验电缆头,可用导电杆,但注意爬电距离,不采用试验电缆头做耐压试验,要酌情加压,一旦套管表面发生爬闪,马上退压,调低电压后再加压。三、 投运与退出1. 运行前的检查:外观检查:在投运新安装的箱变或贮存了一段时间的新箱变之前,一定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1) 检查箱变外表是否有裂痕、凹痕和刮痕:如防水涂层受到损伤,必须立即修复。2) 应检查所有箱盖的密封圈,以及所有表计、熔丝和操作装置的垫片或密封圈,确保不渗漏。在箱变运行之前,必须维修有渗漏现象或压紧不当的垫片或密封圈。注意:一般情况下,箱变出厂时,箱体内油面上方是低度真空(负压)。然而,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油箱内可能产生或需要产生正压。正压或负压可能随运行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这是正常的。如果长期保持零压则表明箱体某处密封圈或接缝处可能有渗漏,需要作进一步检查。3) 箱变在投运前必须检查箱内液面高度,设备配有油位计,能直接从表计上观察液面高度。4) 检查负荷开关是否在断开位置以及分接开关指示的电压档位是否正确。5) 检查低压部分接线是否正确,有无未拆除的地线。6) 检查避雷器、箱变的接地是否良好。内部检查:如果外部检查表明未受任何损伤,可以不必做运行前的内部检查。如果需要进行内部检查,可以通过卸去箱盖或检修孔盖来打开变压器,参见下面“箱盖的拆卸”一节。运行前的内部检查,应限于针对可能妨碍变压器操作的缺陷或损伤。需检查:1) 箱盖、套管处是否有渗漏现象。2) 是否有松动、移位或损坏了的部件(包括套管、熔断器、仪表等)。3) 绝缘油是否被污染(如箱底有沉淀或异物,油中悬浮有灰尘或气泡)。2. 箱变的投运1) 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操作票、工作票。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终结送电制度)戴上高压绝缘手套,穿绝缘靴,使用绝缘操作杆进行操作。2) 保证足够的操作距离,用绝缘操作杆钩住肘形头操作孔,将其导电杆对准套管紧密结合,这时才推到位。电缆头未推到位,可能在运行中发生烧毁或爆炸事故。操作应迅速、准确、果断有力。3) 用绝缘操作杆操作负荷开关,不要带负荷起动箱变,对于新投入的箱变应空载冲击三次进行24小时预热。然后逐渐增加负荷。4) 变压器带电后,严禁操作分接开关。5) 送电后在低压侧用万用表进行验电并核对三相电压是否平衡。6) 检查箱变声音是否正常,油温计指示是否急剧升高,油温是否达到85。3. 箱变的退出1) 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戴上高压绝缘手套,穿绝缘靴,使用绝缘操作杆进行操作。2) 先将低压空气开关断开,观察三相电流表指示是否为零。3) 操作高压负荷开关,使变压器断电。变压器故障及低压短路情况下不能操作负荷开关。4) 做好安全措施,挂好安全警示牌,依据需要在低压侧挂好地线。四、 箱变的日常巡检、维护1. 箱变的巡检:箱变的巡检周期由用户依据实际情况自己确定,但最长不超过六个月1) 箱变外表是否有裂痕、凹痕及破损。2) 箱变上下箱盖、散热器、压力计、温度计、温度表、压力释放阀、注油孔、放油阀、油位计、负荷开关、分接开关、高低压套管、熔丝及箱体处是否存在漏油现象。3) 分接开关位置是否正确,负荷开关位置是否正确。4) 箱内液面是否在正常范围(油位表Lo-Hi)内。5) 压力计指示的箱体内压力是否正常,若压力指示长期为零,则表明箱体某处密封圈或接缝处可能有渗漏,需进行检查。6) 有无异常声响。7) 避雷器、箱变的接地是否良好。8) 低压部分出线空气开关分合状态是否正确。9) 箱变低压各出线负荷电流大小10) 箱变地基是否凹陷、下沉。11) 箱变油温是否正常。2. 箱变的维护1) 更换插入式熔丝时,最好在断电情况下进行,不得在带负荷情况下更换。更换。更换前应先释压力,使压力计所指的表压为零。2) 日常维护中的小修,如箱体内部更换或维修散热器、压力计、温度表、压力释放阀、注油阀、油位计、负荷开关、分接开关、高低压套管、熔丝装置时可能需要打开箱盖,将油放至适当位置。3) 套管的拆卸及安装:打开箱盖前应释放压力,降低绝缘油位直到露出套管,断开所有内部外部电缆和导线。4) 箱盖的拆卸:对已入系统的箱变进行检查时,一定要先隔离。箱变的箱盖是用螺栓固定的,没有检查孔,进行内部检查时需卸下整个箱盖。一定要注意防止灰尘或水气进入打开的设备。绝缘油的污染会妨碍箱变正常工作,而且可能导致箱变的严重损坏。警告:在打开箱盖之前,必须拉起压力释放阀,使内部压力释放至零。如不这样做,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拆卸螺栓固定的主箱盖:(1) 彻底清洁箱盖。清除所有灰尘、油污和水气。(2) 打开端子柜门并卸下其螺栓,露出固定前箱盖的螺母,以便拆卸它们。(3) 拧松箱盖螺母护罩并卸下。(4) 卸下箱盖,垂直提起以免损伤箱盖、螺栓或箱体密封垫。5) 降低绝缘油位:(1) 准备一只清洁、干燥的容器,用来接油。(2) 使用没有被其它液体污染的泵和软管;由于油会溶解橡胶中的硫磺,所以应金属或非橡胶软管。(3) 将泵的进油管接在油箱的放油阀上。(4) 将泵的出油管嘴置于贮油容器的底部。不允许将油溅入容器。(溅射会把空气和水气带入油中)。(5) 油位不可低于最上层铁芯夹件的顶部。6) 恢复绝缘油位:(1) 从临时容器的底部将油泵回,注意不可让进油管吸入空气,补充油应与箱变运行油同种类,并通过试验证明合格。若种类不同,则需进行混油试验。注意:有时有必要在容器中加入一些储备油,以补充损失在泵及输油管中的少量油,并防止在输油管中吸入气体。(2) 为防止高速油流充气,应使油沿着铁芯夹件的上表面流入。(3) 缓慢的泵入。达到油位计上25时的正常油位指示。7) 被污染的绝缘油的处理:如果在油箱绝缘油中发现有水分,或其他形式的污染,必须取油样作分析。油样必须取自箱底。如果油中水分超标,必须对变压器作干燥处理。可向北京科锐公司询问有关干燥或其他解除污染处理的特殊说明。8) 绝缘油的取样检验:注意:油样必须在设备的油温高于环境温度时取出,以免水气凝结在油中。油样必须从位于箱体底部的油样阀中放出。需要一只清洁、干燥的瓶子,用油样洗瓶三次。保证取出的油样设备中的油。油样应先静置一段时间再作检验,对于大型箱变,油样需要放几天。冷的绝缘油静置过程很慢。当从箱变或大油箱中取出油样时,首先必须放足油量,从而保证油样确实是从箱底放出的,而不是仅仅从取油管中放出的。9) 套管的拆卸和更换:如果套管意外损坏,可按下列步骤更换套管。(1) 打开箱盖,并降低绝缘油位直到露出套管。(2) 断开所有内部和外部的电缆和导线。记住所有螺母、平垫、弹簧垫的位置。松开外部套管的夹具螺栓,并卸下夹具。卸下套管和垫片。(3) 安装新的套管和垫片。除非垫片已被箍紧或切断,否则还可再用。套管和密封垫应居中,以获得有效的密封。再安装套管外部的夹具和夹具上的螺栓。要拧紧螺栓。(4) 重新接上所有外部和内部的电缆和导线。将所有螺母、平垫和弹簧等一一放回它们原来的位置。拧紧所有螺栓。(5) 重新注油,参考25时的油位。检查套管与箱体间的垫片是否有漏油或渗漏现象。一旦发现,立即维修。关闭并重新密封箱变。10) 箱变的压力释放阀动作值为10psig(1psig=0.068标准大气压),即箱体内正压达到10psig时压力释放阀自动释放压力,当箱体正压降到8 psig以下时压力释放阀自动密封,以防潮气进入。箱体内部更换或维修散热器、压力计、温度表、压力释放阀、注油孔、放油阀、油位计、负荷开关、分接开关、高低压套管、熔丝装置、熔丝及其它零件时,则需手动释放压力。3. 箱变的预试箱变的预试标准可按国标进行,但一般仅需做油样试验。五、 特别注意安全事项由于美式箱变有其独特的结构,我们除了要遵守一般安全规程外,还须注意以下事项: 在操作插入式熔断器之前,应仔细阅读操作说明。只有在负荷开关、肘形电缆头出现故障而无法操作时,才能操作插入式熔丝使箱变断电。 内部负荷开关只能用来开断额定电流,而不能用来开断故障电流,允许关合和耐受故障电流,应考虑箱变安装位置的短路容量是否与此参数匹配(此参数见第九页表四)。不要超过开关的额定电流进行操作。操作无载调压分接开关时,要先将箱变断电。 如果需要内部维护,开箱之前要先释放变压器内部压力。操作插入式熔断器或打开注油孔、放油阀之前,不论箱变内部压力是正是负,一定要先释放内部压力(拉出压力释放阀)。 只能在箱变铭牌上规定的额定值(容量、电压)下操作、运行箱变。长期过负荷操作、运行箱变,会明显影响预期寿命。六、 附件箱变配备多种附件,有些附件如熔丝、开关、表计、放油阀和压力释放装置等出厂前安装好,无须现场施工;而电缆附件需要现场安装。1. 无负荷开断能力的附件无载调压分接开关警告:操作分接之前应将箱变断电。如在改变分接开关位置时不将箱变断电会损伤箱变,并可能导致严重人身伤害。箱变调压分接开关分五档,调压范围为10kV5% ,级差2.5%即250V。它的“T”形操作手柄(见图2)装在高压间隔的前面板上。操作前,先把阻动螺丝拧出,然后旋转手柄至适当位置,调整完毕后拧紧阻动螺丝。如果想加锁,可以将上锁螺丝拧到底,然后用挂锁穿过螺丝孔和手柄孔锁。表二无载调压分接开关技术参数额定电流100kV标准电压等级35 kV1分钟工频耐压50 kV雷击耐压150 kV2. 具有负荷开断能力的附件:负荷开关负荷开关用来切换箱变的接通方式,它是三相联动开关,具有弹簧操作机构,可以开断负荷电流。故障情况下,不能用它将箱变从系统中切除。开断负荷电流不能超过开关额定值。其技术参数表如下。表三负荷开关技术参数额定电流(A)300额定线电压(kV)25额定相电压(kV)15.2雷电冲击电压(kV)1251分钟工频耐压(kV)40带负荷开断电流(A)3002秒短时耐受电流(kA)12额定短路关合电流(kA)12必须用绝缘操作负荷开关。负荷开关的操作方法参见附录4。3. 熔断器(Bay-O-Net和ELSP)插入式熔断器(BAY-O-NET)是可外部更换熔丝的设备。它的作用是在二次侧短路及过负荷或油温过高时动作,它具有电流和温度的双敏特性。其操作方法见附录5不同容量的箱变,选用的熔丝型号不同,更换熔丝时注意不要搞错。每台箱变高压隔门上有本台箱变选用的熔丝型号,一定要按此型号更换熔丝,或者参照下表:表六熔丝型号容量(kVA)BAY-O-NET型熔断器ELSP型熔断器型号额定电流型号额定电流112.54038108C0715A3544050M61M50A2254038108C0925A3544100M51M100A3004038108C1140A3544100M51M100A5004038108C1250A3544125M51M125A7504038108C1465A3544175M51M2150A10004038108C161003544100M51M2200A后备保护熔断器(ELSP)是油浸式限流型熔断器,它是用来保护变压器内部故障,通常不动作。后备保护熔断器装置最大开断电流为50kA。4. 肘型电缆插头:见附录2肘型电缆插头,广泛用于电缆分支箱、美式环网柜、美式箱变等设备中。其导电杆的端部有灭弧头,紧急情况下可作为负荷开关操作(开断或接通)200A负荷电流,但不能开断短路电流。在200A、10kV情况下,能拔插20次。肘型电缆头可配接35-120mm2交联电缆。肘型电缆插头上有测试点,可以安装故障指示器或带电指示器,并可用于电和环网型箱变核相。美国国家标准(ANSI)及美国电力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规定各种电缆头应有容性测试点,测试点与电缆导体之间的电容值不小于1.0pF,且测试点与屏蔽层之间的电容值同测试点与电缆导体之间的电容值之比不超过12。测试点可趋动带电指示器、故障指示器,也可用输入阻抗大于1M的数字万用表测量其与屏蔽接地之间的电压,当线路电压为10kV时,测试点电压约20V。肘型电缆插头的安装方法见附录25. 单通套管接头:见附录16. 双通套管接头:见附录57. 单通接头:见附录68. 双通接头:见附录79. 肘型避雷器根据需要可以在箱变上安装肘型全绝缘金属氧化锌避雷器(大小和形状与肘型电缆插头相似),其方法是箱变高压端子配双通套管接头,双通套管接头一端接肘型电缆插头,另一端接避雷器。避雷器安装方法: 将接地线与系统接地相连。 用铜线把避雷器接地孔与系统接地相连。 使用硅脂润滑避雷器的接触面。严禁使用凡士林进行润滑。 用绝缘操作杆钩住避雷器的操作孔,用力把避雷器插进套管接头,一定要插到位。试验时不应接避雷器对箱变作绝缘试验之前应卸下避雷器,试验结束后应立即重新接上避雷器。10. 绝缘保护帽:见附录811. 短路故障指示器:见附录912. 带电指示器:见附录10七、 附录附录1RTE200A单通套管接头安装说明(200A,15kV)S500-12-1单通套管接头全套元件 单通套管接头 润滑油 说明书注:在单通套管接头安装或维护时,所有与之相连设备必须断电。步骤1清洁和润滑*清洁套管插座和套管接头的接触面,使之不粘杂质。*套管接头的接触面和套管插座可够到的内表面都必须涂一层硅脂进行润滑。如图所示。步骤2安装*将单通套管接头放入套管插座。*顺时针旋转单通套管接头,直到套管插座的螺钉完全旋入螺孔。(七圈到七圈半)注:不要拧得过紧。*如用转矩安装工具,转矩为1.38kgm步骤3接地*用导线将单通套管接头的接地孔接地。注意:红色运输帽除去前不要将单通套管接头通电。单通套管接头通电前应安装肘型电缆插头或绝缘保护帽。附录2肘型电缆插头安装使用说明书(15、25kV,200A)S500-10-1肘型电缆插头附件名称:1. 连接导体;2. 压接头;3. 半导电层;4. 绝缘层;5. 半导电层;6. 电缆;7. 接地孔;8. 测试点;9. 安装操作孔警告:安装、维护肘型电缆插头时,所有相关设备必须断电。注意:肘型电缆插头,必须按照常规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本说明不能代或取代安全和操作规程。肘型电缆插头,应由熟悉和掌握安全知识和高压电气设备操作程序的人员进行安装和操作。三芯电缆分相处理1. 在距电缆终端800mm处切去外护套、钢带、内护套及填充物;2. 在分相处套上分支手套,在单相线上套上热缩套管,电缆铜带接地(注意:请不要将绝缘屏蔽层(半导电层)切去,电缆半导电层最终要与肘型电缆头半导电层紧密接触。)每相电缆各部分尺寸如图2所示。安装肘型插头1. 用电缆刷清洗导体表面,将压接头套在导体上,将连接导体旋入压接头的螺孔,旋紧后插入单通套管中;2. 选择正确的压接工具和压接数。压接应从铜铝连接点开始,每压接一条线,应旋转90。用软布擦去绝缘层和连接头间多余的润滑剂;3. 用浸了清洗剂的软布擦洗导体及绝缘层,方向自绝缘层至半导电绝缘屏蔽层。勿将洗涤剂直接喷撒在电缆上;4. 拔出连接导体并旋下来;5. 清洁并润滑电缆表面和肘型插头内侧。慢慢将肘型插头推入,直到与屏蔽连接头连接。在肘型插头端部可见压接头的螺孔。用软布擦净多余的润滑脂;6. 将连接导体插入压接头的螺孔,逐渐旋入,用安装扳手旋紧直至其旋转180;注:若用其它扳手旋紧连接导体,转矩约为110英寸. 磅。7. 用绝缘自粘胶带缠绕肘型电缆头与电缆热缩管的结合部;8. 用接地线将肘型插头的接地孔与系统接地点连接起来。操作说明:注意:操作者应站在最佳操作位置,用绝缘操作杆进行操作。若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应立即切断电源。负荷投入1. 应保证有足够的操作距离;2. 用绝缘操作杆钩住肘型插头操作孔;3. 将肘型插头的连接导体对准套管导体,向前推,直到感觉到已连接上,即要推到位;4. 操作应迅速、准确、果断有力。负荷切断1. 用绝缘操作杆钩住肘型插头操作孔;2. 左右转动绝缘操作杆以减小套管表面与肘型插头间的摩擦力;3. 迅速、准确、果断有力地拔出肘型插头。注意不要将导体碰到附近的接地线;4. 用绝缘操作杆将肘型插头挂在终端绝缘子或单通/双通接头上;5. 用绝缘操作杆将接好地线的绝缘保护帽套在带电部位上。注意:1肘型插头不能用来关合短路故障;2 若合到故障上后,套管与肘型插头均应更换掉。附录3四位置负荷开关(V型)操作指南1. 用绝缘操作杆压住转动机构的弹簧,至开关可以转动;2. 本开关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360;3. 负荷开关每操作一个位置,必需先调整开关位置指示牌。例:由电源A供电改为电源B供电(可向任一方向旋转完成)。操作方法一:a) 将开关位置指示牌调整至A&B之间;b) 顺时针转动开关,此时箱变联接到A&B位置;c) 将开关位置指示牌调整至A&B和B之间;d) 顺时针转动开关,此时箱变联接到B位置,由电源B供电。操作方法二:a) 将开关位置指示牌调整至A和Open之间;b) 逆时针转动开关,此时箱变接到Open位置;c) 将开关位置指示牌调整至Open和B之间;d) 逆时针转动开关,此时箱变联接到B位置,由电源B供电。采用操作方法二有一个优点,即电源A切断后没有被再送电。这样,若电源A出现故障,则就不会出现合到故障上的问题。否则,若用操作方法一,则在电源A被再送电时(A&B位置),就会合到故障上,从而造成电源B侧后备熔丝熔断,使电源A和电源B均停电的故障。附录4插入式熔断器操作指南箱变断电操作1. 拉出压力释放阀,释放箱变压力,然后用绝缘操作杆钩住熔断器操作孔。(见图1)。2. 推下操作手柄,将熔断器旋转90。此时箱壳内压力已释放,内外压力平衡。熔断器旋转90,消除了密封垫圈和外管间的粘附作用。(见图2)。3. 将熔断器向上拉出约7080mm,停留几秒钟,待熔断器管上的油控过后,拔出熔断器。(见图3)。4. 握住手柄,擦掉熔断器上的油迹。旋开熔管,取出并检查熔丝。每根熔丝都有系列号。如不清楚,可参考更详细的说明(见图4)。(更换熔丝请参见后面的说明)。箱变重新送电操作注意:请不要对可能有故障的箱变重新送电(如变压器油有烧焦气味、箱体变形等)!安装插入式熔断器须按以下步骤:1. 用绝缘操作杆钩住熔断器操作孔(见图5)。2. 将熔断器插入熔断器插座,推下并转动手柄,锁住熔断器。注意:熔断器应用力插到位,使手柄在锁住位置时确保不锈钢垫圈在熔断器管的肩节处,手柄闭锁在肩节处,手柄闭锁在肩节处,以保证箱变全密封,不进潮气。(见图6)附录4更换熔丝1. 将熔断器管上的油迹擦试干净(图7);2. 用扳手旋松熔丝管上的螺母(图8);3. 用一个扳手卡住熔丝管端部的螺栓,用另一个板手旋开螺母(图9);4. 松开端部螺栓,取出熔丝;注意:若熔丝未熔断,必须将已展平的漏斗形电极伸直,方可取出熔丝。5. 检查套管内部,确保清洁;6. 从一端插入新的熔丝(轻轻插入漏斗形电极)(图10);7. 熔丝的喇叭形电极须装在熔丝管和握柄之间(图11);8. 用板手固定握柄,扭矩约5070镑.英寸;9. 安装端部螺栓前,展平漏斗形电极;10. 用一个扳手卡住熔丝管端部螺栓,用另一个扳手旋紧熔丝管螺母,扭矩约镑.英寸;11. 再旋开端部螺栓,检查漏斗形电极是否展平,以确保接触良好。重复步骤10。附录5双通套管接头安装使用说明书(15kV,200A)S500-13-1用途1. 可将终端型接线变为环网型接线。2. 双通套管接头一端接肘型电缆插头,另一端可接氧化锌避雷器作过电压保护。安装第一步:清洁、润滑 清洁并润滑双通套管接头内、外表面及套管插座内表面。 请使用硅脂进行润滑,严禁使用凡士林!第二步:安装 按顺时针方向将双通套管接头旋进套管插座。 当双通套管接头被旋紧时,棘轮开始转动,听到喀喀声时,表明双通套管接头已就位。 根据需要,继续顺时针旋转双通套管接头,至确定的位置。 用不锈钢固定板使双通套管接头定位。第三步:接地 用0.8mm或相当线号铜线将双通套管接头接地孔与系统接地相连。第四步:安装配套部件 摘除运输保护帽。 装上配套部件(如肘型插头、避雷器等)。注意:双通套管接头通电之前应安装好肘型插头、避雷器或绝缘保护帽。摘除 确信设备已断电。 摘除配套部件,放在壁挂上或清洁、干燥的地方。 卸下不锈钢固定板。 解开接地线。 按逆时针方向将双通套管接头旋出套管插座。警告:所有相关设备必须断电方能进行安装、维护和摘除。注意:双通套管接头应按常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本说明不能取代或替代任何安全操作规程。附录6单通接头安装使用说明(15kV,200A)S500-22-1用途:1. 插接带电的肘型电缆插头,隔离、分段带电电缆。2. 插接不带电的肘型电缆插头,防尘、防水、防潮。安装第一步:清洁、润滑 摘除运输时的保护帽。 清洁并润滑单通接头表面。 请使用硅脂进行润滑,严禁使用凡士林!(参见图1)第二步:接地 用铜线将单通接头接地孔与系统接地相连。第三步:安装 用绝缘操作杆把肘型插头从单通或双通套管接头上拔出,用力插到单通接头上,肘型插头应插到位。 用绝缘保护帽封住相应的套管接头。注:不用时,应用绝缘保护帽或红色运输帽封住单通接头以保持套管表面清洁。警告:所有相关设备必须断电方能进行安装、维护和摘除。注意:单通接头应按常规安全规程进行操作。本说明不能取代或替代任何安全和操作规程。单通接头应由熟悉高压电气设备和安全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安装和维护。附录7双通接头安装使用说明(15kV,200A)S500-14-1用途:1. 用于做电缆直流耐压试验。2. 可以插接避雷器,为电缆网开点提供过压保护。3. 停电检修时,给电缆线路接地。安装第一步:安装 用绝缘操作杆钩住双通接头螺栓孔,把双通接头挂在壁挂上。 顺时针旋转双通接头的固定螺栓,直到牢固。第二步:接地 用0.8mm2或相当线号铜线将双通接头接地孔与系统接地相连。第三步:清洁、润滑 摘除运输时的红色保护帽。 清洁并润滑双通接头表面。 请使用硅脂进行润滑,严禁使用凡士林!第四步:操作 用绝缘操作杆把肘型插头或接地电缆插头插到双通接头的一端,双通接头的另一端接绝缘保护帽或肘型避雷器。 用绝缘保护帽封住相应的套管接头。注:不用时,应用绝缘保护帽或红色运输帽封住双通接头以保持套管表面清洁。警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