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安全预评价范本.doc_第1页
尾矿库安全预评价范本.doc_第2页
尾矿库安全预评价范本.doc_第3页
尾矿库安全预评价范本.doc_第4页
尾矿库安全预评价范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前 言言 XXXXXXXX 为了贯彻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方针 确保建设项目 工程 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劳动安全卫生 标准 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根据 中华 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以及 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 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 等文件精神 委托我 XXXXXXXX 对其拟建的尾矿库进行安全预评价 为有利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 三同时 工作 切实达 到安全预评价的目的 兹提出 XXXXXX 尾矿库 安全预评价 报告 本安全预评价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是按照 安全评价通则 AQ8001 2007 安全预评价导则 AQ8002 2007 关 于印发 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 的通知 安监管技装字 2003 93 号 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 工验收办法 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18 号令 以及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AQ2006 2005 的要求确定的 目目 录录 1 安安全全预预评评价价的的目目的的 依依据据及及范范围围与与程程序序 1 1 1 安全预评价的目的 1 1 2 安全预评价的依据 1 1 3 安全预评价的范围 4 1 4 安全预评价的程序 4 2 建建设设单单位位简简介介与与建建设设项项目目概概况况 6 2 1 建设单位简介 6 2 2 建设项目概况 6 3 主主要要危危险险 有有害害因因素素辨辨识识及及分分析析 16 3 1 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分析 16 3 2 主要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20 3 3 职业危害因素辨识 20 3 4 公共安全影响因素辨识及分析 21 3 5 重大危险源辨识 21 4 预预评评价价单单元元划划分分与与评评价价方方法法选选择择 22 4 1 预评价单元划分 22 4 2 预评价方法选择及简介 22 5 建建设设项项目目安安全全预预评评价价 24 5 1 库址选择及周边环境单元 24 5 2 尾矿库安全设施单元 25 5 3 职业危害单元 34 5 4 公共安全影响单元 34 5 5 安全生产管理单元 36 6 安安全全对对策策措措施施及及安安全全设设施施设设计计原原则则 37 6 1 安全对策措施 37 6 2 安全设施设计原则 40 7 安安全全预预评评价价结结论论 42 7 1 各评价单元评价结果 42 7 2 总体评价结论 43 附件及附图 1 评审意见 2 平面位置图 3 汇水面积及总平面图 4 坝体及排洪系统剖面图 5 库容曲线图 6 初期坝剖面图 1 安安全全预预评评价价的的目目的的 依依据据及及范范围围与与程程序序 1 1 安安全全预预评评价价的的目目的的 本次安全预评价的目的是贯彻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 合治理 方针 根据该新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的建设方案 对其 存 潜 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 定量分析和预测 并提出 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为 初步设计 含安全专篇的编制 提供 科学依据 进而提高该新建项目的本质安全程度 1 2 安安全全预预评评价价的的依依据据 1 2 1 法法律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 年 11 月 1 日 起施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1993 年 5 月 1 日起 施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1997 年 1 月 1 日起 施行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2 年 5 月 1 日 起施行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 起施行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08 年 1 月 1 日起 施行 1 2 2 法法规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原劳动部 令第 4 号 1996 年 10 月 30 日实施 2 工伤保险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 号 200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3 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辽宁省人民政府 令第 178 号 1 2 3 行行政政规规章章 1 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 法 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18 号令 2005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 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 2010 23 号 3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进 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 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 安委办 2010 17 号 4 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总局第 38 号令 5 关于印发 的通知 安监总管一字 2005 29 号 6 关于印发 的通知 安监 管技装字 2003 93 号 7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监管协调字 2004 56 号 8 关于印发 的通知 安监总应急 2007 109 号 9 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 1992 年 8 月 17 日 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1 号 10 关于印发 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财企 2006 478 号 11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 三同时 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2011 年 2 月 1 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 号 1 2 4 标标准准和和规规范范 1 安全评价通则 AQ8001 2007 2 安全预评价导则 AQ8002 2007 3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AQ2006 2005 4 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 ZBJ1 90 5 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 YS5418 1995 6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L274 2001 7 土石坝养护修理规程 SL210 98 8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SL203 1997 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10 10 矿山电力设计规范 GB50070 2009 11 防洪标准 GB50201 94 12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L T191 2008 1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 1993 14 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 GB18306 2001 15 矿山安全标志 GB14161 2008 16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2894 2008 17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 T9002 2006 1 2 5 资资料料 1 XXXXXX 尾矿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以下简称 可 研报告 XXXXX 2011 年 9 月 2 XXXXXXX 尾矿库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 告 以下简称 地灾报告 XXXXX 2011 年 9 月 3 XXXXXX 尾矿库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以下简称 工勘报告 XXXXXXXXX 2011 年 9 月 4 辽宁省中小河流 无资料地区 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 法 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1998 年 8 月 5 安全评价 第三版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005 年 4 月 1 3 安安全全预预评评价价的的范范围围 本次安全预评价的范围包括 XXXXXXX 尾矿库 库址选 择及周边环境 尾矿库安全设施以及安全生产管理 1 4 安安全全预预评评价价的的程程序序 本次安全预评价的程序主要包括 前期准备 危险 有害因 素辨识与分析 划分评价单元 选择评价方法 进行定性 定量 评价 提出相应安全对策措施 确定评价结论 编制预评价报告 具体的安全预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 1 所示 前期准备 辨识与分析危险 有害因素 划分评价单元 选择评价方法 定性 定量评价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做出评价结论 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 图图 1 1 安安全全预预评评价价工工作作程程序序 2 建建设设单单位位简简介介与与建建设设项项目目概概况况 2 1 建建设设单单位位简简介介 XXXXXXXX 为采选联合矿山企业 选矿厂采用单一磁选 工艺 最终产品为铁精粉 2 2 建建设设项项目目概概况况 为了充分利用 抚顺市 的铁矿资源 发展地区经济 确保选 矿厂的正常生产并保护周边环境XXXXXXXX 自行筹措资金 建设尾矿库 该尾矿库为新建项目 可研报告 由承德龙兴 矿业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2011 年 9 月编制完成 可研报 告 确定尾矿库总坝高 58 0m 总库容 253 96 10 m 43 2 2 1 尾尾矿矿库库库库址址 XXXXXXXX 尾矿库库址位于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五道 堡村南大沟内 选矿厂位于南大沟沟口南侧山坡上 处于尾矿库下 游沟口的右侧 尾矿库距选矿厂约 200m 见图 2 1 图图 2 1 拟拟建建尾尾矿矿库库库库址址 2 2 2 地地形形与与气气候候 库区地貌类型主要为海拔高度355 586m 的低山丘陵 相 对高差约 231m 坡度 13 28 顶部多呈浑圆状 丘坡多 为凸坡 地形起伏较大 地貌单一 库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光照充足 气候温和 四季 分明 雨量适中 年平均气温7 8 每年 7 月份最热 最高 气温高达 38 3 每年 1 月最冷 最低气温为 30 6 每年 一般 11 月初开始结冻 次年4 月上旬解冻 最大降水量 1055mm 1953 年 最小降水量 445 0mm 1965 年 多年 平均降水量为 734 4mm 年平均径流深 90mm 最大 24 小时 暴雨量 215 5mm 最大 1 小时暴雨量 89 0mm 最大 10 分钟 暴雨量 47 6mm 最大降雪深度 28cm 无霜期 154 天左右 最大冻结深度 1 20m 2 2 3 工工程程地地质质 水水文文地地质质 及及地地质质构构造造 2 2 3 1 工工程程地地质质 工勘报告 确定尾矿库库区地层岩性构成如下 库区内 岩性简单 主要由地表第四纪人为活动耕土层组成 耕土 Q4dl pl 黄褐色 稍湿 松散 干强度低 韧 性低 包含植物根系 分布普遍 层厚0 40 0 50m 层底埋 深 0 40 0 50m 层底标高 357 61 401 15m 1块石 Q3dl pl 杂色 块石主要为片麻岩 可见一般 砾径为 60cm 分布布均匀 层厚1 30 2 30m 层顶埋深 0 50m 层顶标高 376 45 388 64m 1全风化混合岩 M1 黄褐色 原岩结构构造已完全 破坏 岩芯呈砂土状及碎块状 分布普遍 层厚 1 00 6 40m 层顶埋深 0 00 2 80m 层顶标高 357 61 401 15m 2强风化混合岩 M1 黄褐色 原岩结构构造大部分 破坏 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 长石等 分布普遍 层厚 0 60 4 80m 层顶埋深 2 10 6 80m 层顶标高 352 41 399 05m 3中风化混合岩 M1 青灰色 片麻状构造 矿物成 分为石英 长石等 节理裂隙发育 岩芯呈短柱状及碎块状 该层分布普遍 揭露层厚0 20 9 20m 层顶埋深 3 10 9 80m 层顶标高 349 11 397 45m 2 2 3 2 水水文文地地质质 工勘报告 确定库区地下水 赋存于全风化混合岩层及强 风化混合岩层中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垂直渗入补给 沿途下渗 稳定水位埋深 0 20 2 40m 水化学类型为 HCO3 Ca 型水 PH 值 7 02 水分析报告中 Mg2 含量为 3 7 mg L Cl 含量 为 5 2 mg L SO42 含量为 22 0 mg L 该场地环境类型 为 类 本库区水对混凝土结构微腐蚀性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钢筋具微腐蚀性 2 2 3 2 地地质质构构造造 库区大地构造地处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 1 铁岭 靖 宇台拱 11 5 与抚顺凸起 11 4 的衔接地带 地层主要 由太古界建平群石棚子组混合岩组成 2 2 4 场场地地类类别别及及地地震震 效效应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10 确定该项目 地基场地类别为 II类 为可 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根据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 2001 该拟 建库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6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小于 0 05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 2 5 工工勘勘报报告告 结结论论 1 库区 下伏基岩较稳定 初期坝坝基地段基岩节理 裂 隙不发育 未发现地质构造 本区内未发现滑坡 崩坍 采空区 地裂缝等影响坝体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 适宜建筑 2 根据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建筑物特点 拟建尾矿库建 议采用浅基础 以中风化混合岩 3层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3 筑坝材料可以取库区内耕土 层及全风化混合岩 1层 2 2 6 尾尾矿矿库库周周边边情情况况 拟建尾矿库位于距选矿厂西北侧约200m 的南大沟内 沟 内植被良好 坝址距沟口约200m 其间无居民和重要设施 沟口外为耕地 主要作物是玉米 拟建初期坝下游约400m 为永清公路 永清公路东侧约100m 有一南北流向的小溪 顺 永清公路往南 距南大沟沟口约800 900m 处有一村庄 该 村紧靠公路 该村所在的位置与尾矿库的走向成90 角 且 村庄与尾矿库分处公路两侧 除此之外 尾矿库下游没有风景名 胜 国家自然保护区或军事设施 无通讯 供电线路 无国家级 公路 铁路和桥梁等设施 图图 2 2 库库区区下下游游状状况况 2 2 7 选选矿矿工工艺艺及及尾尾矿矿库库库库容容与与 服服务务年年限限 选矿厂采用两 段磨矿 单一磁选的工艺流程 当堆积标高达 425 0m 时 尾矿库总库容为 253 96 104m3 充填系数为 0 80 尾矿库有效库容为 203 17 104m3 此时最大坝高为 58 0m 该选矿厂 年产生尾矿量 20 0 104t 尾砂堆积干容重为 1 5t m3 年排尾矿量为 13 33 104m3 尾矿库服务年限 15 16 年 2 2 8 尾尾矿矿排排放放及及回回水水系系统统 一一 尾尾矿矿排排放放 尾矿放矿方式采用坝前多管分散放矿法 均匀充填 放矿主 管为 159mm 钢管或其他耐磨管材 放矿支管为PE 管 直径 为 60mm 冰冻期采用库内冰下放矿 并时常移动放矿口的位置 二二 尾尾矿矿回回水水系系统统 回水系统设在坝下回水池 回水量初期考虑按来水的60 计 即 60 t h 中 后期考虑按来水的 80 计 即 80 t h 采用 IS 100 65 250B 型水泵两台 一用一备 其性能为 Q 86 6m3 h H 60m N 22KW 2 2 9 尾尾矿矿坝坝 尾矿坝由初期坝与尾矿堆积坝组成 1 初期坝 设计初期坝坝型为透水 土石混合坝 筑坝材料为 库内全风 化 强风化岩 确定初期坝坝顶标高为390 0m 坝底标高为 367 0m 最大坝高 23 0m 坝长 194 0m 坝顶宽 4 0m 坝内 坡比 1 1 75 坝外坡比 1 2 0 坝内坡 设斜卧排渗 具体做 法为 坝内坡从上至下依次 铺设 400mm 厚保护层 500g m2 土工无纺布反滤层及800mm 天然级配砂卵石排渗层 500g m2土工无纺布反滤层 土石混合坝体 坝底设褥垫排渗 具体 做法为 从土石混合坝体至坝体持力层依次铺设500g m2土 工无纺布反滤层 天然级配砂卵石垫层厚400mm 块石排渗 层厚 2500mm 天然级配砂卵石垫层厚400mm 坝内坡斜卧排 渗与坝底褥垫排渗相连接构成坝体的排渗系统 坝外坡 380 0m 标高设 4 0m 宽马道 外坡采用干砌 块石护坡 2 尾砂堆积坝 堆积坝从 390 0m 标高到 425 0m 标高 采用池填法筑子坝 子坝高均 5 0m 顶宽均为 10 0m 子坝外坡 比均为 1 2 0 内坡比均为 1 1 5 堆积坝外坡平均坡 比为 1 4 0 为充分 保证堆积坝 渗流稳定和边坡稳定 降低堆积坝的浸润线 尾矿 堆积分别在 399m 408m 和 417m 标高设水平排渗盲沟 并每 100m 左右设一导水管 将渗水引到坝坡排水沟后有序导出 2 2 10 尾尾矿矿库库等等别别及及防防洪洪标标准准 根据 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 ZBJ1 90 尾矿库 等别及防洪标准分别按表2 1 2 2 确定 尾尾矿矿库库等等别别 表表 2 1 等别全库容 10000m3 坝高 m 一二等库具备提高等别条件者 二 三 四 五 V 10000 1000 V 10000 100 V 1000 V 100 H 100 60 H 100 30 H 60 H 30 尾尾矿矿库库防防洪洪标标准准 表表 2 2 尾矿库等别一二三四五 初 期 100 20050 10030 5020 30 洪水重现期 年 后 期 1000 2000 500 100 0 200 50 0 100 20 0 50 10 0 注注 初初期期指指尾尾矿矿库库启启用用后后的的头头3 5 年年 根据上表规定及该拟建尾矿库具体情况 总坝高为 58 0m 总库容为 253 96 104m3 确定尾矿库等别为 四等 防洪标准为 可研报告 确定尾矿库 不同运行期采用不 同防洪标准 具体见表2 3 尾尾矿矿库库 等等别别及及 防防洪洪标标准准 表表 2 3 按坝高确定按库容确定设计选定标高 H m 坝高 m 等别库容 万 m 等别等别洪水重现期 39023 五 26 16 五五 20 39730 四 50 4 五四 50 40639 四 104 4 四四 100 42558 四 254 0 四四 200 2 2 11 防防排排洪洪 水水 系系统统 一一 防防 排排洪洪 水水 系系统统 防洪排水系统采用 井 管的型式 排水井为钢筋混凝土框 架式结构 排水管为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圆管 敷设方式采用 沟埋式 排水管按地基条件设沉降缝 岩基15m 一缝 土基 4 6m 一缝 缝间设橡胶止水带 库内设 4 座排水井 其中 1 井为调节初期水位而设 其余 3 个井按满足澄清距离的要求设置 防排洪 水 系统的具体布置见表 2 4 防防洪洪排排水水系系统统规规格格 表表 2 4 构筑物名称回水池1 井2 井3 井4 井 井径 m 3 0 井高 m 6 011 016 020 0 排水管内径 m 1 41 41 21 2 排水管长度 m 170 072 085 0110 0 2 2 12 通通讯讯及及照照明明 在尾矿库附近设一砖混结构的值班室和仓库 面积 40 50m2 设专职值班人员 2 4 人 设专用调度电话和手机 通讯 保持每班都有人值班 按时定期对尾矿库进行巡视 尾矿库值班室及坝上设照明 照明线路为可拆卸移动的木制 电杆 修一条从选矿厂到尾矿坝的道路和一条上坝路 以方便车 辆 人员通行和管理 照明等用电由选矿厂车间统一供电 且配 有备用电源 2 2 13 观观测测设设施施 尾矿库应设观测设施 观测设施包括坝体位移观测设施和浸 润线观测设施 对尾矿库实施定期观测是尾矿库管理工作的一项 重要内容 通过观测及时了解和掌握尾矿库的安全稳定现状 发 现异常情况及时分析处理 以确保尾矿库安全 1 坝体位移观测设施 设置水平位移和垂直变形的观测点 观测点由观测标点 工 作基点和起测基点组成 标点主要布置在尾矿堆积坝外坡平台上 马道外缘和坝坡脚 外 5 10m 处地面上 共设 10 个标点 2 个基点 用 GPS 检 测 2 浸润线观测设施 在尾矿堆积坝面沿主沟方向布置两条浸润线观测线 间距 60m 横向观测点间距离40m 观测点均设置在初期坝和尾矿 堆积坝外坡 用测压管进行观测 共设8 个点 3 主主要要危危险险 有有害害因因素素辨辨识识及及分分析析 尾矿库使用过程中 存在着许多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财产损 失事故的不安全因素 危险 有害因素 即尾矿库危险源 在已基本上掌握尾矿库通常存在的危险源并不断探索的基础 上 结合 可研报告 现场调研 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 法规 标准 规范的规定 并结合以往尾矿库的事故经验教训 辨识出 该尾矿库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 有害因素并分析如下 3 1 主主要要危危险险因因素素辨辨识识及及分分析析 3 1 1 溃溃坝坝 导致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因素很多 主要因素有 勘察因素 设计因素 施工因素 管理因素和自然因素等 勘察因素 对不良地质情况勘察不明 设计因素 设计未遵循设计规范 设计方案及技术论证方法 不当 选择的坝址 坝型及排洪系统不合理等 施工因素 未按规程及设计要求筑坝 初期坝坝体材料不符 合要求 防渗层铺设不当 选择的排水构筑物材料强度不够 碾 压不合格 坝基处理不好等 管理因素 没有专业管理人员 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 库内 及周边乱挖乱采 未按规程及设计要求进行放矿 没有定期对排 洪构筑物进行检查 对检查出的隐患未及时整改等 自然因素 超标准的强降雨发生 地震等 雨季时由于防排洪系统出现问题导致库内雨水汇集 坝体浸 润线升高 有发生溃坝的可能 若一旦发生溃坝事故 不仅 会对下游的永清线公路构成威胁 对环境造成污染 和破坏 且 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因此 建设单位必须给予重视 应做好勘察 设计 施工等工作 并加强尾矿库的安全管理工作 并采取监控措施 避免溃坝事故的发生 3 1 2 漫漫顶顶 尾矿库如果管理不善 安全超高不足 排洪设施不完善 排 水系统不畅 在降雨量集中的月份 容易发生漫顶事故 进而可 能引发溃坝事故 后果是严重的 因此 建设单位在该项目实施 过程中 应做好对上述导致漫顶的诸因素的预防工作 3 1 3 滑滑坡坡 滑坡能导致尾矿库溃坝事故 因此 即使是小滑坡也不可掉 以轻心 滑坡按性质可分为剪切性滑坡 塑流性滑坡和液化性滑坡 按滑面形状可分为圆弧滑坡 折线滑坡和混合滑坡 滑坡成因很复杂 有勘察 设计 施工等方面的原因 在勘 察时没有查明坝基地质情况 并在设计时未采取相应措施 坝脚 处沉陷过大 坝基岩石破碎发育 设计未采取防渗措施 坝坡稳 定分析选用各项指标偏高 对地震因素考虑不周等 筑坝碾压时 铺土太厚 碾压不实 达不到设计要求值 冬季施工形成冻层 筑坝材料采用不同风化程度的残积土等 此外 地震 持续特大暴雨 在坝体附近爆破等原因 均可 造成坝体滑坡事故 3 1 4 机机械械伤伤害害 该项目中使用渣浆泵 水泵 等机械设备 有发生机械伤害 的可能 造成机械伤害的主要原因如下 1 作业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2 防护用品没有穿戴好 衣角 袖口 头发等被转动的 机械卷入 3 机械某些零部件受损伤 突然断裂伤人 4 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险装置 或其失灵而不能起到应有 的作用 3 1 5 车车辆辆伤伤害害 在该项目施工过程中使用机动车辆 与此相关可能发生车辆 伤害事故 常见的车辆事故有 机动车撞车 机动车撞 压行人 等 其中 机动车撞 压行人是危害最大的事故 机动车撞 压伤人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 人员方面 行人行走位置不当 如在道路中间行走 就可能被机动车撞伤 行人安全意识差或精神不集中 不及时避 让 与机动车抢道 都可能会造成事故 2 环境的影响 如运输道路无人行道 无躲避空间 设 备材料堆积占道 行车视线不良 道路照度不够 噪声大等 3 机动车运行方面 如超速运行 违章操作 精神不集 中 判断失误 操作失误等 制动装置失效等 4 其他因素 如无信号或信号不起作用 车辆操作人员 无证驾驶等 3 1 6 高高处处坠坠落落 在该项目尾矿库内共设置4 座排水井 排水井高 6 0m 20 0m 施工过程中当作业人员具有的势能释放时 就可 能发生坠落事故 3 1 7 淹淹溺溺 尾矿库形态类似泥潭水库 尤其细颗粒尾砂沉入库中类似矿 泥 强度极低 人员一旦坠入其中或库区水域易造成淹溺伤亡 另外 尾矿库下游 设消力池 由于四周缺少安全警示标志 防 护设施或照明不足等原因 人员可能不慎坠入 造成淹溺事故 3 1 8 泄泄漏漏 设计时 排水设施结构 强度设计不合理等 导致泄漏事故 排水设施施工时 质量 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致使生产 过程中发生坍塌 破裂等 从而造成尾矿库内的尾矿水及尾砂泄 漏事故 施工时 未清理排水设施地基至基岩 使排水构筑物地基不 稳固 排水构筑物地基夯实不均 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 生产 过程中致使排水构筑物受力不均 有发生倾斜 倒塌 破裂 坍 塌等事故 进而引发泄漏事故 生产过程中 管理 维护 检查不及时 超标准的排放尾矿 致使排水设施承受压力超过设计标准 从而发生坍塌 破裂 导 致泄漏事故 3 1 9 触触电电与与雷雷击击 该项目将使用 渣浆泵 水泵等用电设备和照明设施 当电 气设备及线路绝缘损坏时 就会发生漏电现象 此时人与之接触 易造成触电事故 该项目为沟谷型尾矿库 地处山区 地势相对较高 雷雨天 气雷电会对库区内的设备 人员造成伤害 有雷击危险时 应立 即停止作业 人员应转移到安全地点 3 2 主主要要有有害害因因素素辨辨识识及及分分析析 3 2 1 粉粉尘尘 尾矿砂的粒度较小 容易随风扬起 在气候干燥季节 尾矿 库内和后期坝外坡面都将随风扬尘 若采取的防尘措施不力 接 尘从业人员吸入大量的粉尘 可能导致尘肺病 此外 尾矿库扬尘将污染周边环境 3 2 2 高高温温 在盛夏酷暑季节 尾矿库作业环境温度较高 当地最高 气温为 38 3 加上劳动强度大 作业人员易发生眩晕 中暑 等症状 3 2 3 低低温温 在严冬 尾矿库作业人员在低温的环境中作业 当地最低气 温为 30 6 如果劳动防护不好 容易冻伤手脚 轻则红肿疼 痛 重则可能造成终身残疾 3 3 职职业业危危害害因因素素辨辨识识 根据对该项目具体情况分析可知 该项目造成职业危害的因 素为粉尘 高温 低温 3 4 公公共共安安全全影影响响因因素素辨辨识识及及分分析析 根据 可研报告 分析 该项目尾矿库对公共安全造成影 响的因素为溃坝 粉尘 溃坝将会对尾矿库下游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尾矿库扬尘随风飘落 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3 5 重重大大危危险险源源辨辨识识 根据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监管协调字 2004 56 号 的规定 库容 100 104m3或坝 高 30m 的尾矿库为重大危险源 该拟建尾矿库总库容253 96 104m3 100 104m3 坝高 58 0m 30m 因此 该拟建尾矿库构成重大危险源 4 预预评评价价单单元元划划分分与与评评价价方方法法选选 择择 4 1 预预评评价价单单元元划划分分 划分预评价单元是为实现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使用服务的 为便于评价工作的有序进行 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 评 价单元一般依据项目规模 性质 工程的结构 功能 生产工艺 装置 材料的特点和特征 以及危险 有害因素的类别 分布有 机结合进行划分 本次安全预评价以危险 有害因素的分布及类别划分评价单 元 将该项目划分为库址选择及周边环境 尾矿库安全设施 职 业危害 公共安全影响及安全生产管理5 个评价单元 4 2 预预评评价价方方法法选选择择及及简简介介 本次安全预评价采用安全检查表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和经 验分析法 各评价单元选用的评价方法见表4 1 评评价价方方法法选选用用表表 表表 4 1 评价方法 单 元 安全检查表法 预先危险性 分析法 经验分析法 库址选择及 周边环境 选用 尾矿库安全设施选用选用选用 职业危害选用 公共安全影响选用选用 安全生产管理选用 1 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具有全面 具体 简洁 容易接受等优点 选 用安全检查表法对该项目库址选择及周边环境单元进行评价 全 面细致地分析该项目库址选择是否合理 尾矿库与周边环境是否 存在相互影响 对于存在的隐患或不足之处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以便在初步设计时予以补充完善 2 预先危险性分析 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是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 类别 分布 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 概略分析的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属定性评价 即 讨论 分析 确定系统存 在的危险 有害因素及其触发条件 现象 形成事故的原因事件 事故情况 结果 危险等级和应采取的措施 进行预先危险性分 析的目的是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 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 等级 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 避免因考虑不周所造成的损失 在分析系统危险性时 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破 坏性的影响程度 将各类危险性划分为4 个等级 见表 4 1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危险性等级划分表 表表 4 1 级别危险程度可能导致的后果 安全的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 临界的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 暂时还不至于造成人员伤亡 系统损坏 或降低系统性能 但应予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 要立即采取防范对策措施 灾难性的 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系统破坏 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 防范 针对尾矿库安全设施潜在的安全隐患造成的事故 危险 有 害因素 采用 预先危险性分析 法对其进行预先分析 预测其 发生的可能性 后果严重程度 进而判定其危险等级 3 经验分析法 该法是利用专家的经验 根据事物的过去 现在及发展趋势 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对事物的未来进行分析 预测的方 法 该方法直观 简单 易行 5 建建设设项项目目安安全全预预评评价价 5 1 库库址址选选择择及及周周边边环环境境单单元元 对库址选择及周边环境单元采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评价 见 表 5 1 库库址址选选择择与与周周边边环环境境安安全全检检查查表表 表表 5 1 项 目 检查内容检查依据项目相关情况 检查 结果 1 不宜位于工矿企业 大型水源地 水产基地和 大型居民区上游 尾矿库 安全技术规 程 5 2 1 尾矿库 影响范围内的 下游 没有大型水源地 水产基 地 下游约 400m 为永清 公路 永清公路东侧约 100m 有一南北流向的小溪 顺永清公路往南 距南大 沟沟口约 800 900m 处 有一村庄 村庄紧靠公路 村庄所在的位置与尾矿库 的走向成 90 角 且村庄 与尾矿库各处于公路两侧 因此尾矿库对其没有直接 影响 符合 要求 2 不应位于全国和省重 点保护名胜古迹的上游 尾矿库安 全技术规程 5 2 1 下游无 全国和省重点保护 的名胜古迹 符合 要求 3 应避开地质构造复杂 不良地质现象严重区域 尾矿库安 全技术规程 5 2 1 库区内地质构造 简单 无 严重 不良地质现象 符合 要求 4 不宜位于有开采价值 的矿床上面 尾矿库安 全技术规程 5 2 1 库区下方无 具有 开采价值 的矿床 符合 要求 5 汇水面积小 有足够 的库容和初 终期库长 尾矿库安 全技术规程 5 2 1 库区汇水面积 为 0 64km2 库容能为选厂服 务 15 16 年 初期库长 260m 终期库长 369m 符合 要求 库址选择 6 尾矿场应位于居住区 和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的上风侧 防止对周围环 境污染 工业企业 总平面设计 规范 3 6 2 库区 全年主导风向为 东南 风 尾矿库下风侧无居民 符合 要求 7 尾矿场宜靠近选矿厂 选择在建坝条件好的荒山 沟谷 工业企业 总平面设计 规范 3 6 5 尾矿库距选矿厂200m 建设在沟谷内 符合 要求 1 尾矿库库区周边山体 是否稳定 有无违章建筑 违章施工和违章采选作业 等情况 尾矿库安 全技术规程 7 3 1 周边山体稳定 无违章建 筑 违章施工和违章采选 作业等情况 符合 要求 周边环境 2 尾矿库区范围内有无 危及尾矿库安全的违章爆 破 采石和建筑 有无外 来废石 废水以及放牧等 尾矿库安 全技术规程 7 3 3 库区内无 违章爆破 采石 和建筑 无外来废石 废 水以及放牧等 符合 要求 通过安全检查表对该项目库址选择及周边环境的检查可以认 定 该项目库址选择合理 周边环境良好 无影响尾矿库安全的 设施及作业 5 2 尾尾矿矿库库安安全全设设施施单单元元 5 2 1 预预先先危危险险性性分分析析法法 尾矿库安全设施包括初期坝 堆积坝 排洪设施 观测设 施及其他涉及尾矿库安 全的设施 针对尾矿库安全设施潜在的 安全隐患造成的事故 危险 有害因素 采用预先危险性分 析法对其进行预先分析 预测其发生的可能性 后果严重程度 进而判定其危险 性 具体分析见表 5 2 预预先先危危险险性性分分析析表表 表表 5 2 危险 有害因 素 事 故类型 致因因素 危险 等级 事故后果预防措施 溃坝 勘察因素 对不良地质情况 勘察不明 设计因素 设计未遵循设计 规范 设计方案及技术论证 方法不当 选择的坝址 坝 型及排洪系统不合理等 施工因素 未按规程及设计 要求筑坝 初期坝坝体材料 不符合要求 反滤层铺设不 人员伤亡 系统破坏 对库区进行详尽的 地质勘察 按规范 要求进行设计 并 严格按照设计进行 施工 筑坝及排水 构筑物材料应符合 要求 配备专业的 管理人员 保证安 全资金的投入 严 当 选择的排水构筑物材料 强度不够等 管理因素 没有专业管理人 员 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 库内及周边乱挖乱采 未按 规程及设计要求进行放矿 对达到服务年限的尾矿库 未经过有资质的部门进行设 计而继续使用 没有定期 对排洪构筑物进行检查 对 检查出的隐患未及时整改等 自然因素 超标准的强降雨 发生地震等 禁在库内及周边乱 挖乱采 按规程及 设计要求进行放矿 定期进行检查 发 现隐患及时整改 漫顶 管理不善 安全超高不足 库内干滩短 排洪设施不完 善 排水系统不畅 库内长 期处于高水位 人员伤亡 系统破坏 保证安全超高 库 内干滩符合规程及 设计要求 保证排 洪系统畅通 排洪 设施安全可靠 加 强安全管理 滑坡 在勘察时没有查明坝基地质 情况 淤泥和高压缩性软土 层 设计时未采取相应措施 坝脚处沉陷过大 坝基岩石 破碎发育 设计未采取防渗 措施 坝体稳定分析选用各 项指标偏高 对地震因素考 虑不周等 地震 持续特大暴雨或在坝 体附近爆破等 人员伤亡 系统破坏 对库区进行详尽的 地质勘察 对不良 地质状况采取相应 措施 设置安全可 靠的防渗设施 设 计中应对坝体进行 稳定性分析 并保 证分析结果可靠 不在冬季进行筑坝 严禁在坝体附近爆 破等 触电 电气设备漏电及线路绝缘损 坏 人员伤亡 经常检查电气设备 及线路 保证其完 好 淹溺 消力池未设置警示标志 防 护设施 无照明设备 人员伤亡 设置醒目的警示标 志 可靠的防护设 施和必要的照明设 备 机械伤 害 设备裸露旋转部位缺少防护 罩 违规操作 人员伤亡 设备裸露旋转部位 设置安全可靠的的 防护罩 严格执行 操作规程 泄漏 设计时 排水设施结构 强度设计不合理等 导致泄 漏事故 排水设施施工时 质量 人员伤亡 系统破坏 设计的排水设施结 构 强度应合理 施工时排水设施的 质量和强度要满足 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致 使生产过程中发生坍塌 破 裂等 从而造成尾矿库内的 尾矿水及尾砂泄漏事故 施工时 未清理排水设 施地基至基岩 使排水构筑 物地基不稳固 排水构筑物 地基夯实不均 地基发生不 均匀沉降时 生产过程中致 使排水构筑物受力不均 有 发生倾斜 倒塌 破裂 坍 塌等事故 进而引发泄漏事 故 生产过程中 管理 维护 检查不及时 超标准的排放 尾矿 致使排水设施承受压 力超过设计标准 从而发生 坍塌 破裂 导致泄漏事故 设计要求 同时要 保证排水设施地基 的稳固 地基夯实 要均匀严格 生产 管理要主管人员要 认真负责 严格执 行管理制度 雷击 雷雨天气雷电有可能对 库区内的设备 人员造成伤 害 人员伤亡 系统破坏 有雷击危险时 应 立即停止作业 将 人员设备转移到安 全地点 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对 尾矿库安全设施潜在的安全隐患 危险 有害因素 造成的事故分析可知 溃坝 漫顶 滑坡 的危险等级较高 其他危险 有害因素的 危险等级相对较低 因此 建设单位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 必须对溃坝 漫顶 滑坡 等危险因素予以足够重视 对其他危险 有害因素也不能忽视 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降低其危险性 以提高该项目的本质 安全度 保证该项目能够安全运行 5 2 2 坝坝型型选选择择 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分别对尾矿坝坝型选择进行评价 详见表 5 3 尾尾矿矿坝坝坝坝型型选选择择的的合合理理性性安安全全检检查查表表 表表 5 3 项 目 检查内容检查依据 可研报告 中相关 情况 检查 结果 1 对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及 7 度以下地区宜采用上游式筑坝 尾矿库安全技 术规程 5 3 4 库区抗震设防烈度 6 度 采用上游法筑坝 合理 2尾矿坝宜以滤水坝为初期坝 尾矿库安全技 术规程 5 3 1 该尾矿库初期坝为透 水土石混合坝 即滤 水坝 合理 3 初期坝为土石坝 坝高 10m 20m 下游坡坡比 1 2 0 1 2 5 尾矿库安全技 术规程 5 3 23 下游坡 380 0m 标高 4 0m 宽马道 因此初 期坝下游坡坡比大于 1 2 0 合理 4 土石坝上游坡可略陡于下游坡 尾矿库安全技 术规程 5 3 23 上游坡坡比为 1 1 75 合理 5 上游式尾矿堆积坝的初期透水 堆石坝坝高与总坝高之比值不 宜小于 1 8 尾矿库安全技 术规程 5 3 15 初期坝高 23 0m 总坝 高 58 0m 其比值为 1 2 5 大于 1 8 合理 6 坝轴线应因地制宜地选定 宜 采用直线 碾压式土石坝 设计规范 3 1 2 坝轴线为直线 合理 通过检查表对该尾矿库尾矿坝坝型选择的检查可知 该尾 矿库坝型选择合理 满足相关规程的规定 5 2 3 排排洪洪系系统统 1 防洪标准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AQ2005 2006 所规定的尾矿库防洪 标准见表 5 8 尾尾矿矿库库防防洪洪标标准准 表表 5 8 尾矿库等别一二三四五 初期100 20050 10030 5020 30 洪水重现期 年 中 后期 1000 2000 500 100 0 200 50 0 100 20 0 50 10 0 该拟建 尾矿库 洪水设防标准 初期以 20 年一遇设防 中 后期以 50 100 200 年一遇设防 该尾矿库总库容 253 96 104m3 总坝高 58 0m 为四等尾 矿库 按照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的要求 其防洪标准为 初期 30 50 一遇 中 后期 100 200 年一遇 因此 该尾矿库 中 后期防洪标准 按使用期的等别选取 是符合规程规定的 2 排洪系统的选择与布置 该尾矿库的 防排洪 水 系统采用 框架式 排水井 和现浇式 排水管的型式 框架式排水井结构合理 进水量大 操作也较简便 现浇式 排水管结构稳定性好 是大 中型尾矿库常用的防洪构筑物 这 种排洪方式在其他尾矿库的运行过程曾多次采用 安全可靠 据此 可以认定 该项目尾矿库排洪系统布置和选择合理 3 水文计算 本库区位于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 水文计算按 辽宁省中小河流 无资料地区 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 1998 年版 给出的相关水文参数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采用 推理公式辽宁法 库区水文分区为 5 区 CS 3 5CV 尾矿库库区总汇水面积F 0 64Km2 主沟长 L 0 93km 平均水力坡降 J 136 7 降雨均值和变差系数 P 三日 105mm CV 0 60 P24 80mm CV 0 60 P6 52mm Cv 0 55 P1 25mm Cv 0 50 P10 13mm Cv 0 40 洪峰流量 F S FiQ p n p pp ppp 278 0 278 0 设计频率 P 的洪峰流量 m3 s p Q 频率为 P 的暴雨雨力 mm h p S 设计洪峰径流系数 p 一定频率下的汇流历时 h p 暴雨递减指数 p n F 汇水面积 km2 洪水总量 根据水文手册推荐的公式 W 三 P 0 1 三 P P三 P 面 F W 三 24 P 0 l 三 24 P P 三 P 面 P24P 面 F W24P W 三 P W 三 24 P W 调 P 0 67W24P 0 12QP 式中 W三 P W 三 24 P W24P W 调 P分别为不同频率下的设 计洪量 前峰洪量 主峰洪量 即 24 小时洪量 参与调洪 的洪量 以 104m3计 P三 P 面 P24P 面为不同频率下的三日 24 小时设计面暴雨量 以mm 计 三 P 三 24 P 为不同 频率的三日洪量迳流系数和前峰洪量迳流系数 F 为汇水面积 以 km2计 洪洪峰峰流流量量和和洪洪水水总总量量计计算算表表 表表 5 9 P 0 5125 P24P 面289 6256221 6176 0 P三 P 面380 1336290 85231 0 P6P 面173 16153 92134 68109 2 P1P 面76 2568 560 549 75 00 150 150 150 15 P P 面31 4328 7225 8822 2 iP207 78189 88171 15146 8 三 P0 720 690 660 61 三 24 P0 370 300 240 20 p 0 850 840 820 78 QP31 4328 3824 9720 37 W24P15 3713 3011 229 50 W三 P17 5214 8412 2910 94 W调10 879 437 976 77 Tt1 921 851 771 62 洪水过程线推求 对于抚顺地区的过程线形状系数 p 36 051 24 p p Q W 经计算 0 5 0 026 1 0 025 2 0 024 3 3 0 022 均 15 60m3 s 采用半压力流公式对排水圆管的进流能力进行校核 2QAgH 排水圆管的进流量 m3 s Q 流量系数 取 0 65 A 排水圆管断面面积 1 54m2 H 泄流水头 为库水位与排水圆管进口断面中心标高差 13 2m 计算结果 Q 16 11m3 s 15 60m3 s 调洪后所需最大泄 流量 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对排水管的过流能力进行校核 排水管的直径为 2 0m 最小敷设坡度为 3 68 取排水管 充满度为 0 8 糙率取 0 015 Q A C iR 式中 Q 排水管 泄流量 m3 s A 过流面积 2 64m2 C 谢才系数 61 22 R 水力半径 0 60m i 隧洞的敷设坡度 0 036 计算结果 Q 23 75m3 s 15 60m3 s 调洪后所需最大泄 流量 结论 由以上计算可知 排洪系统排洪能力满足要求 5 2 4 监监测测系系统统 尾矿库监控是保证尾矿库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该 尾矿库最终设计等别为四等 根据AQ2005 2006 尾矿库安 全技术规程 的规定 应设置观测设施 可研报告 设计了坝体位移观测设施和浸润线观测设施 可满足规程的要求 5 3 职职业业危危害害单单元元 该项目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为粉尘 高温 低温 采用预先 危险性分析法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 见表 5 12 预预先先危危险险性性分分析析表表 表表 5 12 有害因 素 事 故类型 致因因素 危险 等级 事故后果预防措施 粉尘 大风干燥天气 未采取 防尘 降尘措施 危害人员健康 采取喷淋 植草 覆盖等措施 高温 在盛夏酷暑季节 尾矿 库作业环境温度较高 危害人员健康 为职工配备防暑降 温用品及用具 低温 在严冬 于寒冷的环境 中作业 劳动防护不好 危害人员健康 为职工配备防寒用 品及用具 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对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可知 粉尘 高 温 低温 的危险等级 相对较低 对此 建设单位应采取相应的 安全措施 降低其危险性 以保证职工的人身健康 5 4 公公共共安安全全影影响响单单元元 1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该项目存在的公共安全影响因素为溃坝与粉尘 采用预先危 险性分析法对公共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 见表 5 13 预预先先危危险险性性分分析析表表 表表 5 13 危险 有害因 素 事 故类型 致因因素 危险 等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