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4 18 編號 01版次 01整理 工程部 YY 流程培训 CABLE 一般流程 裁线 穿套管铁粉芯 外剥 修线 编织处理 挑铝箔 填充物处理 扭地线剪地线 穿烘小套管 沾锡 打端子 点焊 QC 穿HSGD SUB 导通测试 射内模 导通测试 组装附件 QC 修剪编织地线 焊地线马口铁 烘大套管 高压测试 射外模 射铁粉芯 射SR 导通测试 裁套管 高压测试 挽线 擦线 FQC 入库 包装 印字 贴标签 擦油 CABLE 流程明细 1 外剥2 环剥3 分编织4 剪编织5 挑铝箔 麦拉6 捻线7 比剪8 内剥9 沾锡10 裁套管11 穿套管12 填充物处理13 预焊14 焊接15 拆组装件16 铆压17 清洗18 穿烘套管19 削外被20 穿塞子21 打端子22 组装塞子23 穿铆铜套24 中剥25 推 脱外被26 捻线 沾锡27 穿电话头28 铆压电话头29 塞空PIN30 穿D SUB31 修剪地线32 包铜箔33 环焊34 包胶 隔热纸35 注胶36 穿组装件37 组装插头38 挽线39 分线40 撕线41 修线42 穿套管43 穿胶套44 穿胶圈45 穿HSG46 穿D SUB47 组装铁壳48 穿F头49 组装BNC50 组装铁套51 点胶52 锁端子台53 切锡头54 烘套管55 作记号56 贴标签57 铆压F头58 修水口59 量尺寸60 合打端子61 点丁酮 点胶62 穿防水圈63 打胶64 穿铝管65 穿铜套66 修毛边67 打磨68 倒脚69 冲压70 修剪套管71 对裁72 吹剪套管73 擦过粉74 修胶75 折彩卡76 装吸收盒77 装彩卡78 装袋 热封口79 绕线80 插珍珠板81 包舒服多布82 包装83 理线84 擦油85 拆包装86 装线87 撕PE膜88 擦线89 扭魔带90 贴胶91 剪脚92 包装 印字 线材印字 工序说明 用喷码机在线材上喷字 作业步骤 1 喷印字符设定好 并调整好印字参数 2 按正常操作程序开启运转台 调好走线速度 3 试印线材 观查印字效果 字符大小 印字间距等是否符合PI要求 4 检查无误后正常作业 注意事项 1 无特殊情况下 喷印机要保持电源开启状态 防止油墨干后堵喷头或其它部件 2 要定时检查油墨量 及时添加 防止空墨 3 长时间不用时 依照设备说明书内容清理喷印机后 关闭电源 喷印机 喷头 喷印效果 印字 套管 HSG印字 工序说明 用移印机在套管 线材 HSG上移印上所需字符 作业步骤 1 调整工作气压为0 65 0 15Mpa 刮刀片的气压压力不可过大 只要刮干净即可 一般调到0 15 0 25MPa 不要大于0 33MPa 2 检查油墨是否适量 油墨面不可低于钢板表面2mm 3 使用前或暂定操作时 按移动键 让刮油系统工作 防止干油 当油墨过浓时 加入适量开油水调节 4 取1PCS待移印品放入定位夹具 将待移印面朝上 按下开始移印键进行试印 5 检查印刷字体是否良好 印字内容是否符合PI 图纸 作业流程要求 6 检查无问题后进行量产 将移印好的产品放在工作台面上晾干后流入下个工位 7 工作完毕 停机后关闭电 气 将油墨装回容器中 然后清理工作台面 注意事项 1 印字要清晰 不可有字符变形 锯齿 重影 肥油 缺划 断划等不良 2 移印位置不可赃污 如有应用抹布沾天那水将需要移印的位置抹干净 3 晾干后的油墨附着力要好 用胶纸粘五次 不可掉色 不可脱落 4 不同的材料只能使用其相对应的油墨类型移印 不可混用或错用 移印机 裁线 手工裁线 工序说明 用手动或气动切刀将线材裁切成所需要的长度 作业步骤 1 将切刀抬起 使之不会刮到从刀口下经过的线材 2 将线材拉直到档板处 紧贴档板 3 快速压下切刀 将拉直的线材切断 4 可以每次同时切多条线 具体视线径大小和是否容易拉直而定 5 检查线材长度是否处PI相符 注意事项 1 线材不能长短不齐 刮伤 切口不平等不良 外观检验符合SIP要求 2 注意安全 防止切到手指 气动裁切刀 裁线 自动裁剥 工序说明 用裁剥机同时完成裁线和剥线 作业步骤 1 开启电源 2 设定好线材的切线长度 两端的剥皮长度及生产数量后即可生产 3 生产过程中抽查线材加工尺寸是否符正确 4 将裁好的线理整齐后定量扎成小把 注意事项 1 手指不可伸入机器工作区 防止夹伤 2 不同的线材外径须配套使用相应的裁剥刀 3 不用时关闭机器电源 裁套管 工序说明 用自动套管裁切机将套管裁成所需要的长度 作业步骤 1 开启电源 2 设定好套管的裁切长度和生产数量后即可生产 3 将裁好的套管填好标签待用 注意事项 1 手指不可伸入机器工作区 防止切到手 2 套管裁切长度须于PI相符 3 裁好的套管无斜口 长短不齐等不良现象 4 不用时关闭机器电源 穿套管 穿铁粉芯 工序说明 将铁粉芯 套管等附件穿到线材上 作业步骤 1 将套管 铁粉芯穿到线材上 2 穿好一把后 用PE膜将铁粉芯固定在线材中间位置 3 检查有无漏穿 多穿 少穿等不良 注意事项 1 铁粉芯 套管不可有漏穿 多穿 少穿等不良 铁粉芯 剥线一 外剥 工序说明 剥除线材外被 便于对芯线进一步加工 作业步骤 1 将线材放入外剥刀的刀口中 前端顶住定位板 2 采下控制踏板 机器自动完成切皮 脱皮过程 3 检查线材切口及外观是否良好 注意事项 1 不能有刮伤 压伤线材 剥皮切口不平等不良 2 剥皮长度在公差范围 3 物料一定要符合PI要求 4 操作时注意安全 不得将手伸入剥皮机内 5 不用时关闭机器电源 防止误动作 剥线二 中剥 工序说明 剥除线材中被 便于对芯线进一步加工 作业步骤 1 将线材平放入外剥刀的刀口中 前端顶住定位板 2 采下控制踏板 机器自动完成切皮 脱皮过程 3 检查线材切口及外观是否良好 注意事项 1 不能有刮伤 压伤线材 剥皮切口不平等不良 2 剥皮长度在公差范围 3 物料一定要符合PI要求 4 操作时注意安全 不得将手伸入剥皮机内 5 不用时关闭机器电源 防止误动作 剥除中被 剥线三 半剥 工序说明 将芯线外被不完全剥除 保留一部分 防止铜丝散开 方便后续工序捻线沾锡或打端子 作业步骤 1 将线材放入内剥机刀口中 前端顶住定位档板 2 采下控制踏板 机器自动完成切皮 脱皮过程 3 检查线材切口及外观是否良好 注意事项 1 不能有刮伤 压伤线材 剥皮切口不平等不良 2 不能剥断铜丝 剥皮长度在公差范围 3 物料一定要符合PI要求 4 操作时注意安全 不得将手伸入剥皮机内 5 不用时关闭机器电源 防止误动作 不良现象 半剥 剥线四 内剥 工序说明 剥除芯线外被 便于装配端子或沾锡 作业步骤 1 将线材放入内剥机刀口中 前端顶住定位档板 2 采下控制踏板 机器自动完成切皮 脱皮过程 3 检查线材切口及外观是否良好 注意事项 1 不能有刮伤 压伤线材 剥皮切口不平等不良 2 不能剥断铜丝 剥皮长度在公差范围 3 物料一定要符合PI要求 4 操作时注意安全 不得将手伸入剥皮机内 5 不用时关闭机器电源 防止误动作 不良现象 内剥机 扭编织 地线 工序说明 将芯线的编织扭紧成一股 作业步骤 1 将芯线外的编织网线挑开 拉到芯线一侧 用扭线夹具夹住根部 2 按下治具上的控制开关 将编织线扭紧成为一股 3 检查是否有铜比散乱 飞丝 注意事项 1 编织线不能有飞丝 毛剌 开散等不良 扭紧后的编织 控制开关 扭线夹具 挑铝箔 工序说明 将包在芯线外面的铝箔去除 作业步骤 1 手捏住芯线最前端 向逆时针方向摇两圈 使铝箔根部接口处略松动少许 2 用挑针伸入开口的铝箔内 将包裹在芯线外的铝箔齐剥口处去除掉 注意事项 1 作业时不能伤及芯线 2 铝箔需要齐剥口处挑除 铝箔 填充物处理 工序说明 将芯线中夹杂的填充物去除 作业步骤 1 用手将芯线拔向一侧 使填充物完全外露 2 用剪刀将填充物齐剥口处剪除 注意事项 1 作业时不能伤及芯线 2 填充物需要齐剥口处剪除 填充物 填充物 预焊 工序说明 在焊接件表面预先上锡 方便后面工序焊接 线材沾锡也就是对线材进行预焊 作业步骤 1 将焊台温度设定到PI指定的范围 2 将烙铁头擦试干净 3 先将焊接件的焊接点与烙铁尖以30 45度夹角接触预热 然后在焊接点上加锡丝 形成一个合适大小的焊点 4 停止加锡 顺着烙铁尖方向撤离焊接件 注意事项 1 注意将焊接时间撑握在3秒左右 防止烫坏工件 2 焊接时不可烫伤工件外观 3 焊点须饱满光亮 不可有虚焊 拉尖 氧化 锡量过多等不良现象 4 不用时 将烙铁头挂锡 关闭电源 预焊OK 捻线 工序说明 用捻线机或手工将半剥或全剥的芯线捻紧成为一股 作业步骤 1 将半剥的线皮伸入捻线机的捻线区中捻紧 2 手工用捻皮将芯线捻紧 3 全自动机台自动裁剥 捻线沾锡 注意事项 1 线材不可有飞丝 开散 2 捻线形状要均匀一至 未捻线 捻线OK 捻线区 沾锡 工序说明 对焊接端的芯线进行预上锡 防止剥线后铜丝松散 方便用户焊接 作业步骤 1 用勺子将锡面刮光亮 2 将半剥的芯线皮用手或捻线机捻掉 3 检查芯线是否捻紧 是否有飞丝 开散 不规则 4 检查无误 将芯线沾少许助焊剂后快速在焊锡中沾一下 马上提起 时间不超过2秒 5 检查线材上锡是否良好 注意事项 1 锡炉温度须与PI要求相符 2 线材上锡要光亮平滑 不可有毛刺 拉尖 氧化上锡不匀 外被烫伤等不良 3 作业时注意安全 防止烫伤 沾助焊剂 刮锡 沾锡 捻线 焊接 工序说明 将两个或多个焊接件用锡焊接在一起 作业步骤 1 将焊台温度设定到PI指定的范围 2 用湿润的烙铁海绵将烙铁头擦试干净 3 先将焊接件的焊接点摆好后与烙铁尖以30 45度夹角接触 然后在焊接点上加少许锡 使焊接面充分润焊 形成一个合适大小的饱满光亮的焊点 4 停止加锡 将焊接件顺着烙铁尖的方向与烙铁脱离 并保持双手对焊接件的固定直到焊点冷却 防止焊点冷焊 破裂 注意事项 1 注意将焊接时间撑握在3秒左右 防止烫坏工件 2 焊点须饱满光亮 不可有虚焊 拉尖 氧化 锡量过多等不良现象 3 不用时将烙铁头挂锡 关闭电源 对焊 工序说明 将两条或多条线材用锡焊对焊在一起 作业步骤 1 将要对焊的线材预先沾好锡 2 将焊台温度设定到PI指定的范围 用湿润的烙铁海绵将烙铁头擦试干净 3 将对焊线材用手拿好 放在烙铁头上焊接 4 检查焊点是否良好 注意事项 1 注意将焊接时间撑握在3秒左右 防止烫坏线材 2 焊点须饱满光亮 不可有虚焊 拉尖 氧化 锡量过多等不良现象 3 不用时将烙铁头挂锡 关闭电源 捻线沾锡 打端子 手动打端子 工序说明 将端子与线材铆压在一起 以达到导电以及承受一定的拉力的目的 作业步骤 1 开启端子机电源 2 将线材放入端子铆接区 踩下脚踏开关将端子铆紧 3 抽检端子接力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4 检查端子外观是否不良 注意事项 1 端子是否有变形 喂料过深 过浅 氧化 后脚无夹伤 夹破绝缘皮 前脚无断铜丝 刮伤等不良现象 2 注意手指要放在安全区 防止夹伤 3 不用时关闭端子机电源 防止误动作 A区中夹片无变形 刮伤和夹破绝缘皮现象 B区中铜丝无断裂现象 C区中后端须有喇叭口 且无飞丝 铜丝分叉 变形 严重刮伤现象 D区中铜丝必须外露但不可伸进功能区 打端子 全自动裁剥打端子 工序说明 全自动完成产品的裁线 剥皮 打端子 沾锡工序 作业步骤 1 开启端子机电源 2 设定好各项参数 3 按下开始键开始自动作业 4 检查端子是否有不良 5 将产品定量扎成小把填好标签装好 注意事项 1 端子不可有变形 喂料过深 过浅 氧化 后脚无夹伤 夹破绝缘皮 前脚无断铜丝 刮伤等不良现象 2 不用时关闭端子机电源 A区中夹片无变形 刮伤和夹破绝缘皮现象 B区中铜丝无断裂现象 C区中后端须有喇叭口 且无飞丝 铜丝分叉 变形 严重刮伤现象 D区中铜丝必须外露但不可伸进功能区 分线 工序说明 将多PIN排线分成单PIN 便于打端子穿HSG 作业步骤 1 将排线放入分线治具的定位槽中 2 踩下脚踏开关 治具将排线切成单PIN 3 检查排线是否切偏 注意事项 1 分线后导体与外皮无损伤 2 排线要放到位 不可放偏 3 作业时注意安全 放止夹手 穿HSG 工序说明 打好线材的端子插入HSG孔中 作业步骤 1 检查所用HSG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2 一手拿HSG 将窗口向自己 一手拿端子尾部 3 依照作业图面的配线表将端子插入HSG相对应的孔中 向前推到位 只到听到弹片 咔嚓 一声弹起 轻轻向回拉一下端子 检查端子是否会脱出 3 检查PIN位是否穿错 注意事项 1 PIN位不可穿错 2 端子弹片的方向不可装反 3 端子要插到位 不可有变形 不到位 错位 端子插反等不良 端子弹片弹起 窗口向自己 烘套管 工序说明 用热风将热收缩套管热缩 使之紧贴 作业步骤 1 将热缩套管推到剥口对半处 检查无误后置于热风枪风口处热缩 2 如图 转动线材 使热缩套管均匀受热 均匀收缩 3 目视套管均匀收缩紧后 移出冷却 4 检查套管位置尺寸位是否正确 套管是否缩紧 线材是否有烫伤 注意事项 1 作业时注意撑握套管与热风枪距离以及热风枪温度 防止线材外被烫伤 发亮 2 作业时注意安全 避免接触热风枪发热部位 防止烫伤产品外观或手指 3 热风枪不用时要关闭 防止过热损坏及火灾 防止外观烫伤 组装塞子 工序说明 将塞子穿于芯线上并塞入HSG的孔中 防止HSG射模时HSG孔中冲胶 操作步骤 1 先将塞子按线号大小穿经线材上 小头面向端子端 2 待打好端子穿好HSG后 用摄子或半环开工具将塞子塞入HSG孔中 使之与HSG平齐 3 检查塞子是否到位 线材是否有划伤 注意事项 1 塞子不可装反 孔径不可用错 2 塞子不可有破损 塞子规格不一样 穿铆铜套 工序说明 将铜套穿在线材上 用铆压机压紧后成形到SR里面 达到增加线材拉力的目的 操作步骤 1 将铜套大头向线头端穿入线材中 2 将装好铜套的线材放入铆压机定位夹具中 按下铆压开关 将铜套铆紧 3 检查产品是否有外观不良 注意事项 1 铜套不可装反 2 作业时注意安全 防止夹手 3 铜套位置尺寸不可超过公差范围 穿水晶头 工序说明 将线材按照PI中标明的颜色顺序穿入水晶头中并压紧 操作步骤 1 将芯线按PI指定的色序并列摆整齐 2 用剪刀将线头修平齐 3 水晶头卡口向下 将芯穿入 并向前推到位 4 检查线序及PIN位是否正确 芯线是否全部推到位 5 检查无误后将穿好的水晶头放在压线机夹具中 踩下脚踏开关 将水晶头压紧 6 检查水晶头是否压好 外观是否良好 注意事项 1 线序及PIN位不可错 线头要推到位 2 压水晶头时注意安全 以防夹手 线头要剪齐 线头要顶到位 导通测试 工序说明 用测试机测试线材是否导通 误配 操作步骤 1 设定好测试程序参数 2 调出机种的测试程序 3 将线材插入测试夹具中 仪器自动进入测试 4 将测试良品与不良品区分开 不良品贴好标签 注意事项 1 测试时 线材要插到位 防止误测 2 测试中需轻轻摇摆线材 测试线材导通是否有INT现象 3 不良品要用专用标签贴好隔离 高压测试 工序说明 测试芯线及端子之间的绝缘阻抗是否合格 操作步骤 1 设定好测试程序各项参数 2 调出机种的测试程序 3 将线材插入测试夹具中 按下测试键进行测试 4 当仪器提不测试完成 并显示相应结时 取下产品 并将不良品贴好标签后隔离开 注意事项 1 测试时 线材要插到位 防止误测 2 仪器测试过程中时 不要接触产器及测试治具 防止高压电击 3 不良品要用专用标签贴好隔离 成型机作业准备 工序说明 成型机成型前的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1 上班前5分钟打开电热开关 并检查机台模具及前胶料是否正确 检查成型机的油管是否漏油 循环水管是否通水或有漏水现象 2 按正常的开机步骤开动机器 3 当温度达到正常值时 启动手动旋料马达 洗出料管中的冷料 4 将开关打向自动 合模成型3 4个空模 5 检查射料正常后即可投入正常成型作业 注意事项 1 料斗中的胶料不可装错 夹杂 2 换不同的胶料时料斗要吹干净 换料后 要 洗 出料管中的残料 3 机器不用时要关闭电源 防止烧胶 4 下班或长时间不用时 应手自将料管中残留胶料全部射出并把螺杆停在最低点 以低压合模 射内模 外模 SR 铁粉芯 工序说明 将半成品线材放入模具中 注塑成型 操作步骤 1 将线材和端子插在下模条上 2 盖好上模条 模条放入下模腔中 3 位线材整理好 压好尾部模条 4 按下合模开关 产品开始成形 5 取出成型好的产品 清理水口 检查产品成型是否良好 注意事项 1 产品不可有缩水 水纹 芯线外露 孔位堵塞 缺胶 压伤线材等不良现象 2 线材及端子摆放位置不可错位 铁粉芯 SR 内模 外模 包铜箔 工序说明 用铜箔带将线材没有编织网线或铁壳屏敝的部分包起来 与铁壳焊接在一起 起到屏蔽作用 作业步骤 1 将铜箔带按需要的尺寸裁剪好 2 将铜箔带贴在产品指定的位置上 注意事项 1 铜箔要贴平整 不可有气泡 打皱 破裂 2 铜箔要包完整 并压住铁壳2mm左右 包铜箔 环焊铜箔 工序说明 将包好的铜箔接缝处焊接成一个封闭的整体 作业步骤 1 将焊台的烙铁头擦拭光亮 2 在铜箔接缝处加锡 焊成一个封闭的整体 3 检查有无漏焊处 注意事项 1 焊接时加锡要连贯 速度要快 防止烫伤产品 2 铜箔接接缝要全部封闭 不可有漏焊部位 3 焊台温度要与PI要求相符 4 烙铁头要擦干净 保证焊接无污物 5 作业时注意安全 防止烫伤 铆压 工序说明 用铆压机将开口的端子铆合并压紧 使之紧包线材或其它部件 达到可以承受一定的拉力或导电的目的 作业步骤 1 将要铆压的产品装配好 2 将装配好的产品放入铆压治具的定位槽中 3 踩下脚踏开关 将产品铆紧 4 检查是否铆紧 外观是否良好 注意事项 1 铆压前 产品需要装配到位 2 铆压时手不要晃动 3 作业时注意安全 防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盈利模式创新探索试题及答案
- 2024纺织机械操作教案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的职业理想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丹东市振兴区教育局所属学校普通高校招聘教师真题
- 2025-2030年中国工业硅金属硅市场应用分析及投资发展咨询报告
- 外周血管治疗通路图解
- 学校疫情防控演练实施流程
- 清理河道、水塘淤泥合同(2篇)
- 2025-2030年中国妇产(科)医院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城市应急联动系统行业应用前景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妇产科学-第九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 (新湘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 离散数学(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医疗机构安全检查表
- 【基于双因素理论下Y公司基层员工激励机制研究11000字(论文)】
- 医务人员手卫生考试试题
- 信息技术说课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GB/T 42172-2022精油产品标签标识通则
- 肺癌SBRT的进展课件
- 2500个常用字按偏旁部首归类
- 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要求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