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新能源论文汽车能源论文.doc_第1页
汽车新能源论文汽车能源论文.doc_第2页
汽车新能源论文汽车能源论文.doc_第3页
汽车新能源论文汽车能源论文.doc_第4页
汽车新能源论文汽车能源论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新能源论文汽车能源论文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研究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及发展瓶颈,着重对混合动力、纯电动和氢燃料电池三种新能源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提出了笔者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的看法。 关健词:新能源汽车 混合动力 发展趋势 0 引言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随着国际能源的紧缺和各国政府对排放污染的要求,汽车作为一种高污染、高消耗的消费品,势必要向新的方向发展,而新能源汽车无疑是最佳选择。 在美国,其总统奥巴马上任不久就签署了两份总统行政命令,要求提高燃油使用效率。日本更是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丰田汽车早在1990年之前就开始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在1998年实现了混合动力汽车量产,目前年销量达到了60万辆。 我国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500多辆新能源汽车的集中展示和使用,使得2008年被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元年。在2010年亚运会期间投放140辆新能源公交车,其设计里程为100公里,并在跑到75公里后就更换电池,此外,还在广州市还内建应了急充电点,以方便充电。目前国内包括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奇瑞、吉利、比亚迪和长城在内的至少8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正在大力研发新能源系统。 1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瓶颈 新能源汽车的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汽车产业未来的希望,任何一个国家都须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 1.1 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偏低,未形成产业化规模 新能源汽车在汽车市场中所占比重微乎其微,短期内很难成主流,不能形成产业化规模。目前美国轻型车市场中新能源汽车大约占到3的市场份额,日本则在10左右,中国未来1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目标是5%-10%,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任重道远。 1.2 价格因素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 虽然政策一再的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但是新能源汽车还是难以成为主流汽车,究其原因还是高昂的价格。电动车使用的动力电池组的成本要占整车造价的二分之一,目前尚无一种高性价比的电池能够同时满足电动车产业化的性能与成本需要,大多数人会因价格原因而购买或者继续使用传统汽车产品。 1.3 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建设短期内很难完成 世界汽车工业已经发展了100多年,基础设施已经非常完善,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却十分缺乏。比如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需要很多充电设备,这个配套设施的建设要花很长时间,才可能真正走向成熟。 1.4 相关技术瓶颈 新能源汽车还存在不少技术瓶颈,如电动汽车除了快速充电问题很难解决外,电池在不同的气候、路况及工况下运行时,各种性能不稳定,造成汽车整车性能(车速、加速性、续驶里程、安全性能等)不断下降。 2 我国新能源汽车前景展望 2010年中国车市年产销量达到1800万辆,打破美国1700多万辆的最高年产销纪录,成为汽车工业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但在中国汽车市场领跑全球汽车市场荣耀的背后,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中国的汽车产业只有使用新的替代能源,才能持续发展。实施替代能源战略,有助于我国汽车逐渐摆脱对原油的依赖,从能源安全的角度看,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中,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未来战略目标基本锁定混合动力、纯电动和氢燃料电池三种新能源汽车。而这三种新能源汽车都是用电池作为动力,因此各国对相关电池技术的研发及推广也采取了不同的扶持策略。 2.1 混合动力 目前,“低排放”的混合动力汽车已进入一定规模的产业化阶段,混合动力汽车在全球的累计销量已超过100万辆。按照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规划,计划到2012年,在全国推广6万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其中各类混合动力汽车将占95%以上。据了解,这些车以自主品牌为主,其中有3 款比亚迪电动车(F3DM、F6DM与E6)、华晨尊驰混合动力、长安杰勋混合动力、奇瑞A516 混合动力、一汽奔腾混合动力;合资品牌有上海大众途安混合动力车和领驭电动车、上海通用君越混合动力等。 其实,除了油电混合动力以外,还有气电混合动力、油电气混合动力等,这些方案虽然复杂,但未来应用的前景依然被看好。 2.2 纯电动 新能源汽车未来逐渐替代传统汽油车已成为各国发展汽车产业的共识,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则更被企业和投资者看好。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混合动力汽车只是目前最佳的过渡产品,纯动力电池汽车才是未来发展方向,其核心技术是在电池技术上的突破。当前许多知名的汽车制造商都致力于开发动力电池的电动汽车。而国内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吉利、奇瑞、力帆、中兴等车企也纷纷在自己的纯电动汽车中搭载动力锂电池。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起步虽晚于欧美日,但发展非常快,在动力电池的研发上也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国家863计划设立了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等单位参加了该项目,分别开发了EV和HEV用两类动力电池,其中一些单位已采用了安全的锰体系正极活性材料。“十一五”、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又对HEV、PHEV(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FCV(燃料电池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和电池的研发给予大力支持。 2.3 氢燃料电池 长期以来,有关汽车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一直被寄托在有广泛存在、利用能量效率高、洁净、无污染、噪音低等特点的氢身上,研制利用氧与氢的反应来输出电力的氢燃料电池至今依然是各国的科技精英主攻的课题。有专家认为氢燃料内燃机既可以采用清洁可再生资源,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庞大工业体系,是实现氢能源经济的最佳途径。氢燃料的突出优点是几乎不产生污染物,而且与油类燃料不同的是,即使氢燃料在氧气含量稀少的情况下,也仍然能够正常燃烧,从而降低了氧气的消耗。 这一新方案的问题是,除了改进现有的车辆以外,还必须改建加注氢燃料的设施,因此投资巨大。虽然它目前使用的仍是汽油和氢双燃料,但未来或许汽油动力将被完全停用。专家指出,现阶段我国在氢内燃机方面的研究薄弱,目前属产业化前期的研究,重点还是放在核心技术的研究以积累知识和经验。产业化的问题要经历较长的过程,必须由政府、相关企业以及能源机构的大量资金介入才能迅速跟上世界同行的步伐。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尽管还存在诸多问题,但随着能源、环境的压力和技术的进步,未来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趋势将成为必然。由于我们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容量已到支撑的极限,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新能源使用成为惟一可行之路。代价再高,成本再大,我们都得坚持走下去。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寻找替代石油能源的脚步,人类一刻都没有停止,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能开上环保、节能的新能源汽车。 参考文献: 1程晓东.免税政策将助推新能源汽车发展J.产品可靠性报告.2010.(10). 2戴劲松,何丰伦.2008年或将成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元年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07). 3深圳市盛世华研企业管理有限公司.2010-2015年中国汽车电子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www.china-baog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