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观哥本哈根有感 2220111253 11哲学 刘洋这个话剧给我的感觉是复杂的,因为直到现在我依然不能给它定义一个明确的性质。这分明是两个物理学家的故事,但却因为发生在二战期间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他们分明是在讨论着一个科学问题,但却因为攸关太多人的生死而变成了对道德的拷问。但是,我觉得这也正是这个话剧能够如此深入人心的原因这是一个交织着情感、意志与理性斗争的故事,这是一个蕴含着科学之无国界与科学家之有祖国的矛盾的故事,这又是一个讲述了作为物理学家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强烈好奇心与一个能让这世界生死一瞬的普通人的道德伦理之间无法调和的冲突的故事。正是这错综复杂的情感的交错才让这个故事显得更加的骨肉丰满。更何况,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真实的历史。即使这段历史早已无证可考、无人知晓,可它为我们留下的思考却是真实的、沉重的。这个剧本很长,但是简单概括起来,大概就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沃纳海森堡是一名德国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则是一名丹麦物理学家,二人都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熟悉历史的人应该知道,海森堡在二战爆发后,成为了纳粹德国物理学家的代表,曾经负责德国原子弹的研究计划,而作为他的精神导师波尔,则在不久后逃亡到了美国,参与了曼哈顿工程。1941年,海森堡来到丹麦的哥本哈根拜访波尔,两个人仅仅十几分钟就不欢而散,他们究竟谈了些什么?这个话剧以海森堡、波尔及波尔的妻子玛格丽特三个人死去的灵魂为主角针对著名的“哥本哈根会见之谜”的可能性做了种种的猜测与重演。这个话剧让我感触最深的部分大概可以用剧中的一句台词来概括:“作一个有良知的科学家是否有权利把核裂变应用于核爆炸的研究中?”对于这一点,我想谈的却不是整个人类的伦理道德问题,而是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同时对科学充满激情与好奇的物理学家,但又作为芸芸众生中怀着良知与道德的普通人,这样的一个人海森堡,到底承担着怎样的责任与压力,到底面临着怎样的抉择与痛苦?我得承认,在看过这个话剧之前,我从来也不知道,原来,一个物理学家,或许,我可以把他上升到科学家这个更为广泛的层面上,有的时候,尤其是在战时,一个科学家的作用究竟有多大?我从来也没想过,科学家对战争,这两个词汇在我的印象中相距太远,可如今我才发现,原来他们这么近,近到可以轻易地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对于海森堡,人们一直存在着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海森堡真的不想造原子弹,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海森堡没有能力制造出原子弹。 对于第二点,我想到了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的一句总是让我汗颜的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句话我认为用在这里也很合适,只是对象变了而已。这大概也不是中国人的特质。就如同这个剧本中曾经提到过的一个人:高德斯密。他一直声称海森堡没有能力造出原子弹,然而,在海森堡逝世五周年的一次座谈会上他改变了自己的说法,他说他认为海森堡是他们这代人里最优秀的一个。而他改变说法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当初他的家人都被纳粹杀害,而海森堡曾为纳粹工作,所以他对海森堡的评价才会有前后两种天壤之别。而且在德国战败后,被盟军俘获的物理学家丰魏舍克在听说美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后,对其他人说:我之所以没有制成,首先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并不真正想搞,如果我们希望德国获胜,我们不会造不出来。”何况,时过境迁,海森堡在二战期间究竟做了什么,真相根本无人知晓,再以这种最坏的恶意来揣测海森堡其人,我认为已经毫无意义。因为对我而言,海森堡在当时的背景下所面临的抉择才是最为让我动容的部分。抛却他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身份而言,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只是热爱自己的祖国,他只是想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情。正如他自己说的一样:“人们容易以为弱小国家的国民们的爱国心会少些。是的,然而人们更容易错误地认为刚巧处在非正义一方的国家的百姓们会不那么热爱他们的国家。”热爱自己的祖国是没有错的,永远都不会错。然而这也正是这起道德冲突的开端。海森堡爱他的祖国,而他又有能力帮助自己的祖国,可他的祖国却不是战争正义的一方,以至于他一生都处于深深地自责中,为他没能帮助自己的祖国。可他偏偏什么都不能做。因为他的决定,是那样的重要,重要到关系着这场战争的胜败,关系着成千上万人的生死,那些与他无冤无仇被卷入战争中的无辜的人们的生死。不要怪他,不能因为任何原因怪他。这反倒是我对他最深刻的同情。德国不能怪他,因为他是这样的热爱祖国,愿意为他背上不义的恶名;正义的一方不能怪他,因为他什么都没做,他只是爱着自己的祖国。作为一个物理学家,研究的领域恰好可以在战争中助自己的国家一臂之力,这不是错。错就错在无论他选择祖国,还是选择道德,都注定不能全身而退。就像剧本中海森堡说:“1949 年,当我去美国时,许多物理学家居然都不屑与我握手。那些造过原子弹的手不愿碰我的手。”大家都认为他是纳粹,而其实他的手上并没有任何人的鲜血。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啊,这种关系着战争成败、数万人生死的担子就这样压在他身上,要所有人看着他,要他做出一个抉择,我觉得未免太过残忍。回到我前文说的,我从来也不知道科学家与战争的距离这么近。可是这样,对科学家们到底公不公平呢?剧本中玛格丽特反复对波尔说,只谈物理,不谈政治。可最后他们也痛苦的发现,这两者很难分开。剧中说:“奥托汉想要自杀,因为是他发现了裂变,他能看到自己的双手沾满了鲜血。格拉克,我们年迈的纳粹协调人,也要寻死,因为他的手是如此可耻的干净。”我深深地觉得,让这样一群对科学充满热情的单纯的科学家们担负起一场战争,牵扯进政治中,这羁绊太过沉重。否则,也不会有海森堡与波尔这对亦师亦友、亲若父子一起合作过那么多研究项目的两人,最后不得不因为立场与政治的原因而决裂。科学是无国界的。可惜,科学家是有祖国的。剧中的波尔像个童真未泯的孩子,可他又像个垂暮的老人,他的腰始终挺不直,他时常颤抖着双腿,他活得那么负重,他根本经受不起核武器这种毁灭人类的道德拷问。他总是小心翼翼的辩解:“ 无论从哪方面而言,我的作用都是很小的。”“我只提供了一个想法。”在物理学界,波尔是忠厚善良的老好人,海森堡向他解释他来哥本哈根的动机,作为负责的科学家,他并不想造出原子弹,他想通过拖延和夸大困难让这个计划搁浅,他希望大家联手使这个计划一起停下来。但是波尔被原子弹能被造出的事实给惊呆了,以至于没有听完海森堡的话,甚至还带着对海森堡的怀疑,逃到了美国,促进了美国的原子弹制造计划。以至于总是有人假设如果当初波尔肯听完海森堡的话,而不是出于被占领国的义愤,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美国还能不能造出原子弹?还会不会有日本广岛和长崎的悲剧发生?这大概就是历史的可爱与无奈之处,他永远不给你假设。资料中记载,1945 年7 月16 日5 时30 分,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高多沙漠试验场成功地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奥本海默望着原子弹爆炸这一壮观但很残酷的景象,心中忽然想起一首古印度圣诗中的诗句:“漫天奇光异彩,有如圣灵逞威;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这大概就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单纯的从科学的角度看待一个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旅游行业高级职位招聘面试指南与模拟题集
- 无锡甲醇期货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年软件架构师模拟题及答案解析大全集
- 2025年无机化学高级专业岗位面试要点与模拟题解答
- 2025年IT企业软件开发工程师预测试题与答案详解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全真模拟题与答案解析集萃
- 2025年金融行业求职者必刷笔试预测试题
- 2025年导游专业高级面试技巧与预测题
- 2025年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指南与考试预测题集
- 2025年草原生态修复师初级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行政执法证考试必考题库(含答案)
-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表
- 盆底相关知识课件
- 重庆巴川量子中学2024-2025学年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行政执法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心房颤动患者的健康宣教
- 基本药物知识课件
- 骨盆骨折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2025年贵州省中考英语试题(附答案和音频)
- 得意温控器DEI-107F使用说明书
- 包扎伤口急救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