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社会政策_第1页
老年人社会政策_第2页
老年人社会政策_第3页
老年人社会政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政策概论论我国老年人社会服务政策班级:2012级 行政管理(2)班学号:32012010031姓名:艾则孜艾买提摘要:老龄化是现在讨论比较广泛的一个话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寿命预期越来越长,我国也已经正式迈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而老年人的社会服务政策,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老年人社会政策现存问题的分析,并且提出一些解决方法,试图为我国老年人社会服务政策献计献策。关键字:老龄化 ; 社会政策 ; 制度改革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于或等于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于7%的社会现象。截止到2002年,全球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6.06亿。已经有68个国家和地区迈入了老龄化社会。2001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71,按照联合国标准正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 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徐光瑞 韩力 2014年04月09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一直在稳步增长,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从1982年的4991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2714万人,年均增加2574万人;老年人口占比从49增加到94,年均增加015个百分点。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老龄化速度有所加快。1982200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年均增长2193万人,而20022012年年均增长3337万人,近十年年均增量较之前二十年多增1144万人;从占比来看,1982200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年均增加012个百分点,而20022012年占比年均增长021个百分点,近十年年均增量较之前二十年多增00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人所占人口比重也在不断加大,人口高龄化显著。目前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约占老年总人口的9.7%。预计到21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亿左右,占到总人口的1/4. 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徐光瑞 韩力 2014年04月09日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1、老年人本身面临的问题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人自身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首先是经济供养问题。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是老年人供养的最基本内容,是满足生活照料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前提。在养老方式上,家庭供养虽然仍然是我国现阶段养老的一种重要形式,但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已有本质的不同。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这导致了生育率的下降,生育子女数的减少使得家庭规模缩小。由生育子女数减少引起的家庭规模缩小,不仅使主要依靠家庭供养的老年人的赡养人的经济压力增大,而使生活照料的压力增大。由社会经济因素引起的家庭规模缩小,则会使与老人生活在一起的子女的生活照料的压力相对增大,而在经济供养上仍然由多子女共同承担。对于完全依靠子女养老的老年人,如果只有一个子女,则一旦其子女意外死亡或失去经济收入来源、陷入贫困便丧失了经济供养或生活照料的保障。第二个遇到的问题就是医疗保健问题。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与年龄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的提高也日益突出。老年病的医疗护理费用在生命周期总费用中的比例将呈提高的趋势。然而,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还很低,社会化程度不高,给老年人及其供养的子女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压力。除此之外,精神文化生活问题、照料服务问题、权益保护问题等一些问题也在困扰着老年人。随着少子化、家庭规模的缩小,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照料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然而,社会对此领域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留守老人的比例也很大,也有很多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子女白天去上班,很少有时间陪伴老人。因此,这些老年人平时非常孤独,精神生活极度匮乏。老年人又是弱势群体。在很多时候遇到问题,很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社会在这方面关注度还比较低。2、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在不断下降。这导致了在一些地方,劳动力供给的不足,而且这种情况在今后可能会越来越普遍。这也导致老年抚养系数的不断扩大,使得社会抚养压力变得越来越大。除此之外,老龄化也使得国家用于老年人口的各项费用比重也不断增加,使得国家财政用于其他领域的资金份额不断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于1996年6月10日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顾老人”。 中国政府网然而,老龄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这种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很多少子家庭和失独家庭根本无法做到这些。老年人也是发病率很高的群体。伴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这给本来就不太宽裕的医疗保健体系造成了重大的冲击。老龄化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在今后的几十年中,这种影响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人口老龄化是今后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三、对应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建议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挑战。面对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这需要一些因地制宜地对策。首先在城镇方面,应该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养老保险体系。因为现在实行的“个人帐户”,存入的基金甚至不能满足当期的支付,“个人帐户”只起到了支付退休金的作用,基本是“空帐”。但是想要填补这个“空账”,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国有资产的存量和增量支付社会保障的转制成本。填补了这个空缺,才能顺利的建立健全的、规范的养老保险体系。在农村方面,实行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养老制度。广大农村,由于家庭规模逐步萎缩,子女数量持续下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动态速度也在加快。由于农村老人数量极大,农民本身又有土地使用权,因此从主体来说,农村养老现阶段应以家庭为主,社会为辅,提倡老人自养,树立自我养老意识。并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加大社会养老份额,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最终实现城乡养老的一体化。养老不能一直是政府为主体,应该加强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应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不同档次的养老服务设施。注重以需求为导向发展护理型养老设施。而政府应该重点保障低保家庭、失独老人、留守老人等困难老人的养老。老年人也许会成为一种社会负担,但是从现实说,老年人也是一种社会财富。他们丰富的阅历,能给社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因此,应该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优势。我国实行性别、职业差异的退休年龄制,与那些预期寿命与我国同水准的国家相比,我国的退休年龄普遍较低。因此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和自愿量力的原则,鼓励和引导老年人从事教育传授、社会公益事业、社区服务和自我服务等活动。对于从事教育、科研、医务工作和有其他特殊专长的老年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按规定和需要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为他们继续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有条件的老龄工作机构可帮助把退休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组织起来,让他们为企业界充当顾问,提供咨询服务。这样不但可以减少今后可能会出现的劳动力短缺的压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也能让老年人充分发散他们的余光,实现晚年的人生价值。老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