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实习报告ZHONG.doc_第1页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ZHONG.doc_第2页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ZHONG.doc_第3页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ZHONG.doc_第4页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ZHONG.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班级:XX 姓名:XX 学号:XX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实习目的:调查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主要是地貌、土壤和植被的概况以及人文地理部分内容。实习时间: 2011年10月13日至2011年10月18日实习地点:江西省庐山实习内容: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实习人员:XX实习行程:10月12日:九江火车站 10月13日:九江火车站-庐山牯岭镇 10月14日:牯岭街-庐山会议旧址-美庐-周恩来纪念馆-含鄱口-冰窖-植物园 10月15日:牯岭街-望江亭-小天池-庐山中学前“飞来石”-如琴湖-锦绣谷(天桥,仙人洞,大天池,龙首崖)-悬索桥-花径公园 10月16日:牯岭街-三叠泉-五老峰 10月17日:牯岭街-黄龙寺-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电站大坝-芦林湖-庐山地质博物馆 10月18日:牯岭街-南昌站-学校实习内容:1.庐山概况;2.植被状况;3.地貌特征;4.土壤分布状况.【一】庐山概况: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二】庐山植被8月18日下午,我们开始从九江火车站前往庐山,自从进入庐山地界,丰茂的植被美不胜收。通过查资料我们了解到,庐山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在钟灵毓秀的庐山,更有集庐山植物景观之大成的璀璨的“山中明珠”庐山植物园。按中国亚热带自然历史条件,结合庐山地区地貌类型,其自然植被应该是森林,主要是阔叶林。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原始植被几乎破坏殆尽,从各种群落类型分析比较,次生的灌丛,草丛面积大于森林面积,从分布地点来看,植被保存较好,具有代表性的是在庐山山麓秀峰。总体上庐山的南部比北部自然植被保存较好。1.庐山植物园庐山植物园创建于1934年,原称庐山森林植物园,位于庐山东谷大月山和含鄱岭之间,地处北纬2951,东经,东经11559,海拔10001300米,是一座亚热带高山植物园,也是中国第一座正规的、供植物科学研究的植物园。园内设有杉柏区、树木区、岩石园、翠花园、温室区、沼泽植物区、苗圃、云南雾茶园。猕猴桃引种区、药圃等。著名的庐山特产云雾茶及众多的观赏植物,均产于此,庐山植物园现已汇集园内外植物3400多种,储藏名植物标本10万多号。这里四周环山,地形起伏,土壤为黄棕壤,腐殖质层较厚,特别是在松柏园,地上覆盖很厚一层枯枝落叶,属亚热带东部湿润型季风山地气候。该区年平均气温11.4,年均降雨量18002000毫米,平庐山植物园占地近300公顷,引种栽培植物3400余种,以松柏和杜鹃为主要特色。全园建有松柏区、国际友谊杜鹃园、温室区、草花区、树木园、岩石园、猕猴桃园、药圃、茶园等9个不同类型的专类园和展览区。其中树木园收集国内外杜鹃300余种,王月花季,杜鹃盛开,如花似锦。驰名中外的庐山云雾茶,香飘云雾之外,还有被誉为“活化石”的水杉,中国特产的金钱松,以及国内外其他名贵树种。在植物园的一个下午,我们疯狂的拍照,努力了解更多的植物。2.庐山植被垂直带的基本特征庐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面积为250平方公里。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原产植物丰富,仅高等植物就有2400余种,组成八大生态类型。为这座名山注入了无限生机。一、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基带):由于庐山开发历史悠久,导致该林份大面积衰退,现仅残存于海拔800米以下低山丘陵沟谷地带和村舍、寺庙周围。二、落叶阔叶林 分布于海拔1000-1300米的中山地带或丘陵地区的寺庙周围。主要类型有:以短毛椴、小叶白辛、短柄袍、化香锥、栗林、枫香林等。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分布于海拔600-1000米地带,因人为影响,次生性较强。常绿树种主要有青冈栎、青稠、甜槠、小叶青冈栎、苦栎等;落叶树种主要有锥栗、化香、袍树、枫香、白辛树、山槐、椴、黄檀、青榨槭、羽叶泡花树、檫木、四照花、灯台树、小叶栎、麻栎、鹅耳枥等。四、亚热带针叶林 可分为低山丘陵,海拔800米以下针叶林,如马尾松林、杉木林。海拔800米以上山地针叶林,如黄山松林、柳杉林。五、亚热带竹林 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下的毛竹林及小面积斑块状分布的刚竹林、阔叶箬竹林和苦竹林。六、山地矮阔林 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脊及沟谷溪流两岸。主要有以茅栗、水马桑、腊瓣花、山胡椒、庐山芙蓉、圆锥八仙花等树种组成。七、灌丛 为森林植被破坏后的次生类型。分别有以白栎、青冈栎、苦槠、木荷、橙木、乌饭树、杜鹃花、美丽胡枝子等树种组成。八、山地草丛 分布于海拔较高、湿度较大的山脊或平担坡地。【三】庐山地貌 在庐山期间,我们顺着旅游景点探寻着第四纪遗迹,在感叹庐山秀美的同时,也掌握相关地貌知识。庐山是由北东南西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形态呈肾形,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逐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最高峰为汉阳峰,高1474米。山体内的褶皱。断层和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六十多年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反复考察和研究,认定庐山第四纪时发生多次冰川,并命名为:鄱阳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大姑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庐山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庐山地质公园内发育有地垒式断块山与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第四纪冰川地层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层剖面。构造运动、冰川侵蚀、流水三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复合地貌景观。迄今为止,在庐山共发现一百余处重要冰川地质遗迹,完整地记录了冰雪堆积、冰川形成、冰川运动、侵蚀岩体、搬运岩石、沉积泥砾的全过程,是中国东部古气候变化和地质特征的历史记录。与欧洲阿尔卑斯地区及北美地区第四纪冰川活动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具有全球对比意义,对研究全球古气候变化和地质发展史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西谷冰桌:在来到庐山的第二天,我们就开始着手我们的自然地理实习了,众所周知,庐山是世界地质公园,有一第四纪冰川地貌而闻名天下,在距离牯岭镇不远的地方我们就发现了一处冰川遗迹冰桌,“冰桌”为震旦纪长石石英砂岩构成的长条状桌形巨石。石身滑润,上下巨石沉积纹理极不协调,李四光先生将其划分为冰川漂砾,并形象称其冰桌。它大约形成于40-20万年前的西谷u形谷兼冰窖中,一块巨大的冰川漂砾先落入冰川谷底,然后又有一块冰川大漂砾突兀而上,形成冰桌。这是庐山送给我们所有实习人员的第一个小小惊喜。鄱岭刃脊:一路奔波,我们第一次长途跋涉就是前往植物园含鄱口考察,含鄱岭,是较为典型的 岩地貌景观,海拔1286米,长约1250米,由震旦系南沱组长石石英砂岩夹砂粒所组成。岭脊如刀刃,两坡陡峻,形态似鱼脊。含鄱岭上建有含鄱口石坊、含鄱亭、望鄱亭等。征服含鄱口旁陡峭的山峰,一种喜悦洒在每个人的脸上。龙首崖:龙首崖是一处奇特的山岩,拔地千尺,形似两块巨石,一块直立,下临绝壑,深不见底;一块横卧其上,直插天池山腰,宛如苍龙昂首,飞舞天外。登龙首崖俯视,龙首崖下,深渊百丈,涧水雷鸣,怪石嶙峋,奇松倒悬,景色奇特壮观。站在龙首崖上,看云雾、闻松涛、听山泉之巨响,动魄惊心,人称“奇绝”。天桥冰溢口:天桥冰溢口位于西谷U形谷与锦秀谷冰川U形谷之间。西谷中的冰流从天桥冰溢口流入锦秀谷中。冰后期流水再将冰溢口侵蚀威一个天生石桥,天桥于6 3 0年前垮塌。相传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朱兵败逃上庐山,慌不择路逃上了悬崖,下临深谷,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危急之时,突然天降金龙化作虹桥,朱兵马刚刚过桥脱险,刹时晴天霹雳巨响,龙飞桥断,就此留下天桥奇观。狮子口悬崖:位于花径如琴湖外侧锦绣谷的深涧上方,两悬崖突兀对峙,恰似断桥。相传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朱兵败逃上庐山,慌不择路逃上了悬崖,下临深谷,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危急之时,突然天降金龙化作虹桥,朱兵马刚刚过桥脱险,刹时晴天霹雳巨响,龙飞桥断,就此留下天桥奇观。走过天桥,我们来到了更为险峻的狮子口悬崖。因其形如狮子张口而得名,该崖在冰后期流水侵蚀的过程中,砂岩沿剪切节理崩塌而形成。远观如一头雄狮卧岗,别有一番情趣,在实习之余,我们不禁为的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感到有新的赞叹。道教圣地仙人洞:从天桥,经狮子口到仙人洞一路考察了很多地质及人文状况,其中以仙人洞为胜。仙人洞位于虎背岭背斜的轴部,岩层破碎,同时岩性是石英砂岩和页岩互层,页岩和千枚岩侵蚀程度强度强于砂岩,形成差异洞穴,仙人洞是震旦纪砂岩中的一个潜蚀洞。砂岩层面平缓,倾的劈理面,有一组陡且有一条小断层,流水沿断层及裂面潜蚀崩塌成洞。洞宽约4 m、深12 m,是道教活动圣地。芦林冰窖:欣赏完三棵树、黄龙潭的奇观,我们从黄龙寺沿石阶曲径上行约20分钟,便到芦林大桥。芦林大桥高30米,桥坝一体,拦水成湖,湖水如镜,似发光的碧玉镶嵌在林荫秀谷之中,在缥缈的云烟衬托下,犹如天上神湖。二、三百万年前,庐山处于第四纪冰期,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冰窖,是当年庐山最大的屯积冰雪的谷地。芦林冰碛泥砾剖面:其冰碛剖面主要形成与20-40万年前冰川消融的堆砌物,冰川漂砾与碎石混杂在一起,其中埋藏的冰川条痕石、熨斗石均是研究冰川形成的重要证据。三叠泉:满怀期待,穿行数十公里,我们终于到达了署名景点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以东的山谷中。三叠泉汇五老峰、大月山之溪水,沿陡崖折成三叠飞流而下,三级总落差长达300余米,依着山势分下、中、下三级,但又一气呵成,宛如一幅水帘悬挂长空,是“庐山第一奇观”,故人们称“未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也总算圆了我们庐山客的念想。铁壁峰:顺层剪切带铁壁峰岩层在下滑的过程中,形成密集的剪切破裂面,岩层因受到剪切旋转而形成杵状构造。使人惊叹天工造物的神奇。天剑石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五老峰断层崖地貌:匆匆欣赏完三叠泉的美色,我们便踏上了五老峰之旅。因庐山垄正断层切过五老峰背斜南翼而成,它在秀峰、海会一带崖高达1000米,向东北方递降,断层崖亦分23级,断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所谓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四】土壤概况因为在庐山土壤实习有限,主要在大月山一带稍微观察了一下黄壤,其余了解不多,通过查资料简单得知:庐山土壤形成因其独特的形成过程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形成类型多样的土壤。据庐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常绿阔叶林的植被条件,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和黄壤。具体又可分为1、山地草甸土,地下水位土壤山地草甸土的粉砂粒和粘粒含量均较高,特别是表层,随深度增加,粘粒下降,这可能由于表中矿物粘化过程相当快,但小于1微米的粘粒含量,除表屋外,其它土壤偏低。2、山地沼泽土,该土类分布于地势平坦、低洼,容易积水之处,其有机质含量较高,粉砂粒含量也较高,粘粒也有一定的含量,心土常年或一年中有一段时期积水,土壤有机质分解程度较强,呈酸性反应;水解性酸较高,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3、古红土,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和灌木草丛。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庐山地壳运动抬升的结果。第三世纪来,庐山气候湿热,风化壳粘粒含量高,较粘重,挡水效果明显,水只能从土壤裂隙、植物根系流动,形成还原环境,氧化铁还原,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二价铁溶解性强,二价铁流去,颜色变淡,。【五】人文地理方面在庐山期间,我们不仅通过实习,掌握了相关自然地理知识,还进一步了解了其人文方面的一些概况,例如:庐山别墅群,庐山美食当然还有那传承不朽的庐山恋等1.庐山别墅群庐山别墅群被誉为中国四大别墅群之一,代别墅群,是一道亮丽的风景。那错落有致、建筑畸形的幢幢别墅,浮沉在波峰浪谷中,那深红色的、青绿的铁皮屋顶,像朵朵鲜艳的蘑菇,散落在青苍的山谷里。 庐山近代别墅群,虽然是建筑群落,但建筑密度较低,体态轻盈,层面不高,多为一至二层。别墅建筑单体,简洁而自由,紧凑而不规则,一幢别墅就呈一种几何形体,形体的变化与地形的起伏相互配合,与道路的蜿蜒曲折相互呼应。 庐庐山别墅群的出现,是西方建筑文化的具象体现,又是在庐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中所出现的产物,是建筑艺术与幽美环境的完美结合,并形象地融入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庐山,在近现代史上是座政治名山,百年风云人物曾在一幢幢别墅里活动,扮演各种历史角色,演绎出一串串趣闻故事,一件件重大历史事件。特别值得一提的莫过于美庐别墅。庐山近代别墅群,闪耀着建筑艺术的光彩,蕴藏着历史的价值。 2.庐山美食庐山最出名的美味莫过于庐山三石,即石鸡,石鱼,石耳。庐山石鸡由于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系肴中佳品,其中“黄焖石鸡”就是庐山名菜之一庐山石鱼因长年生活在庐山泉与瀑布中,把巢筑在泉瀑流经的岩石缝里,故称石鱼。庐山石耳与黑木耳同科,是一种野生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的肢菌植物,由于它形状扁平如人耳,又附着在岩上生长,所以称之为“石耳”。此外,驰名中外的庐山茶饼,糍粑,米果等也颇具特色。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