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抚顺矿务局龙凤矿瓦斯爆炸事故.doc_第1页
辽宁抚顺矿务局龙凤矿瓦斯爆炸事故.doc_第2页
辽宁抚顺矿务局龙凤矿瓦斯爆炸事故.doc_第3页
辽宁抚顺矿务局龙凤矿瓦斯爆炸事故.doc_第4页
辽宁抚顺矿务局龙凤矿瓦斯爆炸事故.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抚顺矿务局龙凤矿瓦斯爆炸事故抚顺矿务局龙凤矿1997年5月28日19时10分在西部综采区7403西入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平斜交岔处(三岔口)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死亡69人、伤18人,直接经济损失345.61万元。1矿井和采区概况龙凤矿始采于1907年,迄今已有90年的历史,井田东西长5km,南北宽2.5km,井田面积为12.5km2。井田境界东部起自13#断层,西至7#断层,南起煤层露头,北到18#断层。煤层呈东西带状向斜构造,走向近乎东西,煤层总厚度651m。矿井采用南北翼联合竖井阶段石门上、下山开拓方式。矿井提升方式为箕斗斜皮带提升。矿井至今已采635m,井深达735m。原设计产量为180万t,现核定能力为年110万t,1996年生产原煤102万t,今年预计生产100万t。原来一直是采用上行水砂充填,“V”型炮采工艺,从1988年开始改为放顶煤综采。龙凤矿是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地质构造复杂,有冲击地压危险。通风系统属于多井筒、边界对角南翼入风北翼排风,1450kW抽出式风机。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7.18m3t,绝对涌出量为124.8m3min;煤尘爆炸指数为44.76,煤层自然发火频繁,一般发火期为13个月,最短为20天。西部综采区位于井田北冀620m水平。回采标高在530m至460m之间的原生煤体,该区东西走向长1100m,东部与中部采区相邻(现已停采),西部以龙老煤柱为界与老虎台矿相邻,南部为炮采已采区,北部以F18号断层为界,现有两个综放工作面、一个准备工作面。其中:7401西综放面于1993年11月投产,现接近结束。7403东综放面于1997年1月1日投产,走向长600m,现已推进192m,面长120m。7403西准备工作面,1997年3月26日开始掘进入风顺槽,已掘152m。用2台28kW局部通风机供风,供风量为450500m3min,回风为局部通风机回风和540m皮带巷人风,合计为680700m3min。该准备工作面1993年3月18日开始预抽,抽放纯瓦斯量456万m3,入风顺槽布置4个钻场,抽放瓦斯量8.48万m3,预抽率为16.7。7403西准备工作面有纵横交错大小断层30条,入风顺槽有大小断层6条。1995年由煤科总院抚顺分院预测定为突出威胁区。入风顺槽掘进工作面迎风头和回风各设1个瓦斯监测探头。2事故发生与抢救经过今年5月中旬以来,7403东工作面因顶板遇断层破碎带,煤层松软,顶板破碎,工作面超前冒顶,矿采取集中力量开帮给棚的办法,处理超前冒顶。5月28日二班,综采区综采三队、补修一队、补修二队、掘进队分别在7403东工作面、7403东注浆道及入风顺槽处理超前冒顶和扩帮翻棚。维修区70队在7403西入风顺槽掘进,建筑公司、十公司部分工人在7403东入风顺槽、530m回风巷翻棚。19时10分,矿总工程师范垂雨在调度室接到通风区副区长兰朋从530m通风仓库打来电话,汇报井下工作情况,在通话中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兰朋说可能哪爆炸了。这时兰朋打电话所在仓库里有烟,530m走向回风道有烟。范垂雨指示他们立即撤到风门外新鲜风地点。此时,矿长贾延超、局副总工程师吕国金、通风处副处长燕庚斌都在调度室,紧接着矿建筑公司回采区代班队长蔡树光从井下570m皮带道的高压点打电话汇报调度室,报告井下发生爆炸,他们的人员已撤到570m安全地带。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对事故情况的判定,贾矿长、范总立即指令汇报人员对灾情可能影响地区组织撤人,切断电源,同时命令矿救护队两个小队紧急出动。通过分析灾害情况分两路下井探察抢救,并向局调度室和局总工程师王庆阳汇报,请求局救护大队支援,局吕副总又通知老虎台矿救护队支援抢救。19时40分,局和老虎台矿救护队各一个小队相继赶到,下井参加抢救。事故发生后,接到通知的局领导相继到矿,局长刘鹤翔决定立即组织抢救指挥部,并研究制定救灾方案,由刘局长作总指挥,由李吉贵副局长、王庆阳总工程师、贾延超矿长、范垂雨总工程师负责井下指挥抢救。按照局长指示,副局长李吉贵、局通风副总工程师吕国金、通风处处长王文堂在井下指挥抢救,指挥部设在530m大巷通风仓库。局矿救护队立即分两路下井探察,发现灾区多处冒顶不能行人,瓦斯浓度48,风流停顿,指挥部根据两路探险情况决定,先恢复通风系统,组织三路人员扒通巷道,恢复隔绝风门和抽放与保安用水系统的管路。5月29日凌晨3时基本恢复通风系统。29日凌晨4时10分,指挥部决定开始组织抢救人员,经过24小时的紧张抢险,已经从7403东联络道入风顺槽、工作面回风顺槽等处先后抢救运出63人,均已死亡。至30日16时又找到4人也已死亡,送局医院抢救死亡1人,井下还有1人生死不明。根据判断和现场探察表明,最后一人可能在7403西入风顺槽内,由于事故造成7403西集中回风和7403西入风顺槽多处连续大冒顶,抢救工作十分困难。指挥部在继续抢险救灾中,制订了严密的防止灾害扩大和保证安全的措施。经23个昼夜的奋力工作,修复巷道200m、备棚110m、打穿杆70m,清理冒顶量1509m3,于6月22日6时40分在7403入风顺槽136m处扒出最后一个遇难矿工。在整个事故抢救过程中,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领导先后赶到现场,对抢救、调查、善后等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保证了事故抢救安全顺利,善后工作有条不紊,保持了矿区职工队伍的稳定。3事故原因经过现场调查取证和技术、管理分析,判断认证,这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事故原因如下:1)直接原因:由于7403西入风顺槽回风流中瓦斯经常处于临界状态,瓦斯超限时有发生。同时540m皮带巷与7403西人风顺槽联络道平斜交界处,由于应力集中、隐形断层、冲击地压综合因素造成冒顶,瓦斯异常涌出。该地点瓦斯形成叠加,造成局部空间范围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支护棚子倒塌,金属梁互相撞击、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2)间接原因:(1)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好,安全管理不到位。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力,没有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针对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三点重要指示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具体措施落实不力,工作不到位。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好,在通风瓦斯、技术措施、设计审批等管理方面未按规定履行职责,有些规程、制度执行不严,“三违”现象严重。(2)通风系统存在严重问题,采区通风能力不足,抗灾能力低。主要表现是:7403东综放工作面和7403西入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入风分风点距离近,使事故扩大;7403东注浆道等三处回风、入风依靠风门隔开,没有专人看管,造成采区及工作面风流不稳定。综采区回风能力不足,巷道严重失修,有效通风断面小,瓦斯经常处于临界状态;矿井开采的煤层有煤尘爆炸危险,但没有相应地点设置水棚或岩粉棚。(3)7403西综放工作面曾进行过打钻预抽瓦斯,但实际工作面北移42m,超出预抽瓦斯的影响范围。(4)技术管理混乱,严重违反煤矿安全规程。一是7403西综放工作面的设计在没经上级部门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开工掘进。二是在生产过程中有采掘风流串联;为赶进度,布置34个掘进头同时作业,造成不合理的集中生产。三是7403西综放工作面入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有关技术审批人员没有严格审批,责任心不强。四是矿井所采煤层为煤与瓦斯突出煤层,7403西综放面已定为瓦斯突出危险区,已掘152m,但没按防突细则的要求,采取预防瓦斯突出的措施。事故前,事故地点瓦斯监测探头发生故障,不能连续监控,维修电工未能及时修复。五是7403西综放工作面为冲击地压危险区,应严禁采用金属刚性支架,但使用的是梯形金属支架,此起事故即为巷道冒顶铁梁滑落产生火花而引起的。(5)对重大事故隐患处理不力。西综采区通风能力不足是该矿发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其根源是巷道严重失修,通风断面不够。矿务局在安全大检查时曾多次要求整改,矿虽然按局的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