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的感染管理规定.doc_第1页
检验科的感染管理规定.doc_第2页
检验科的感染管理规定.doc_第3页
检验科的感染管理规定.doc_第4页
检验科的感染管理规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检验科的感染管理规定1、 布局和流程要求(1) 检验科内各工作室布局合理,生活区和工作区分开。(2) 检验科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储藏室、培养基室和试剂室;潜在污染区是卫生通道、更衣室、缓冲间;污染区包括标本收集、存放、处理室、检验室。(3) 每个实验室出口应有洗手装置,有条件可设置非手触式洗手装置。2、 消毒灭菌措施(1) 消毒原则 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的消毒方法和重点有所不同,各区的所有清洁消毒用物(拖把、抹布、容器等)应固定,不可混用。若清洁区和污染区无明显界限,按污染区处理。 清洁区: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无明显污染时,可每日开窗通风,对桌椅、门把手、地面等湿式清洁1次。污染区:每日工作开始及工作结束后,将台面、桌、椅、门把手、地面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明显标本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然后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空气可根据情况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消毒,废弃的标本应分类进行消毒处理,达到相应要求后排放,如微生物标本需进行灭菌后按医疗废物处置。潜在污染区:同污染区处理。(2) 空气消毒1、实验室加强空气流通,无人状态可采用紫外灯消毒30-60分钟。2、对污染区明显产生传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搅拌、研磨、离心等),特别是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又含有高度传染性微生物(炭疽杆菌、分枝杆菌、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流行性感冒病毒等)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负压状态下进行。而倾倒培养基、菌种转种和细胞转瓶等无菌操作应在100级洁净间或100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3) 检验器材的消毒 1、除了已知无传染性器材外,凡是直接或间接接触过临床检验标本的器材都应视为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消毒或灭菌。 2、金属器材消毒(1) 接种环等比较小的金属器材可以用酒精灯烧灼灭菌。当接种环上有较多的污染物时,应先在火焰上方,将接种环烤干后再缓慢地伸入火焰烧灼,以免发生爆裂或溅泼而污染环境。(2) 比较大的金属器材或者锐利的刀、剪受污染后不宜烧灼灭菌,可以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2小时,用洁净水冲洗、沥干,然后再用压力蒸汽消毒灭菌。 3、玻璃器材消毒(1) 采集标本的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等要做到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用后污染的滴管、试管、离心管、玻片、玻瓶、玻棒、平皿等器材,应立即放入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2小时,清洗干净、烘干。(2) 细菌培养过的琼脂平板进行压力蒸汽灭菌,趁热把琼脂倒弃,再刷洗。(3) 用于做生化检验或免疫学检验的器械,刷洗后浸泡在重铬酸甲浓硫酸清洁液内24h,彻底清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3遍,沥干或烘干。(4) 用于做微生物检验的器材、吸管的一端应塞少量棉花,管或瓶应带有塞,再用牛皮纸包好,可用160干热灭菌2h,待温度降至40以下才能打开箱门,以免玻璃爆炸;如发现烤箱内有烟或嗅到焦味,应该立即切断电源,禁止开启箱门以免导致燃烧;可用压力蒸汽压力灭菌121,102.9KPa,灭菌15min,吸管应直立放置,空吸管和空瓶口应朝下,而且不能完全密闭,带螺旋帽的管瓶,在灭菌时应把螺旋帽放松。 4、塑料制品的器材消毒(1) 一次性塑料制品,如注射器、薄膜手套用后放医疗垃圾袋内集中处理。(2) 耐热的塑料可用肥皂或洗涤剂溶液煮沸1530min,冲洗干净后,再用压力蒸汽灭菌2030min。(3) 不耐热的聚乙烯等器材,可以用0.5%过氧乙酸或1000mg/L含氯消毒溶液浸泡30min,再洗干净,晾干。(4) 一般血清学检验使用过的塑料板可直接浸入1%盐酸溶液内2h以上,检验肝炎的反应板可用0.5%过氧乙酸或2%戊二醛溶液或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2h后,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5、橡胶制品消毒手套、洗液管(球)受污染后可先清洗后压力蒸汽灭菌处理 6、贵重仪器的消毒(1) 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天平、酶标检测仪、积压液系列化分析仪、气象色谱仪、冰箱、培养基等局部轻度污染的仪器,可用2%戊二醛溶液擦拭。(2) 如果离心时离心管未密闭,试管破裂,液体外溢,应消毒离心机内部,特别是有可能受肝炎病毒或分枝杆菌污染时,应戴手套用2%戊二醛或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溶液擦拭,作用30min。 7、废弃标本及工具的消毒(1) 接触标本及装有检验标本的容器,尤其是接触肝炎、结核检验标本时应戴手套,无手套时可用避污纸,使手不与容器表面接触,用后将纸放入污物袋内烧毁。(2) 用于检验的工具,如镊、钳、接种环、吸管等用后必须消毒清洁,微生物检验前,应重新消毒。金属工具可烧灼灭菌或浸泡消毒;玻璃的制品可用压力蒸汽灭菌。(3) 废弃的标本如尿、胸水、脑脊液、痰液、胃液、肠液、关节腔液等每100ml加漂白粉5g或二氯异氰尿酸钠2g,搅匀后作用24h倒入厕所或粪池内;固体型的标本如痰、脓、血、粪(包括动物粪便)及其他标本,可以焚烧或加2倍量漂白粉溶液或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拌匀后作用24h;传染性如肝炎、肺结核病人的标本应该延长至6h后倒入厕所或化粪池。(4) 盛标本的容器消毒:一次性纸质容器及其外面包裹的废纸,应焚毁;重复使用容器可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消毒后用水洗净或流水刷洗,沥干,消毒液每日更换,用于微生物培养采样容器,用压力蒸汽灭菌。(5) 废弃标本及其容器应丢弃到密闭不漏水的医疗垃圾袋(箱)内,专人收集,交由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理。3、 工作人员管理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对检验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方面的教育培训,掌握消毒隔离方面的知识,树立无菌观念,增强检验人员自我防护的意识。检验科应备足各种防护用品,保证使用。1、 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戴工作帽。应有备用工作服、帽,工作衣、帽每周应更换,如遇工作衣等污染,应立即更换。2、 水龙头应用非手触式开关;肥皂应保持干燥或用瓶装洗手液,洗手后采正确干手。3、 工作人员戴口罩连续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超过应及时更换。4、 一般检验前后,或检查同类标本后再检验另一类标本前,必须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流动水冲洗,如果手上有伤口,必须戴手套接触标本。下班前应再次用洗手液、流动水洗手12min。5、 若检验烈性菌或病毒时应穿隔离衣,应带双层手套甚至防护服、戴防护镜等,检验完毕必须随时更换,及时进行消毒处理。6、 强化职业防护意识,熟悉职业暴露及利器伤后紧急处理与报告制度。4、 感染控制质量管理要求1、 完善规章制度 要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检验科应完善好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并每年进行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应健全检验科的预防感染制度以及消毒管理制度,要制定出具体的操作规程,以促使相关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有章可循,严格地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展开各项操作,具体如在检验室中必须戴口罩、手套、帽子、工作服以及穿不露趾不露跟的鞋;不可在检验室中吸烟、喝水等,不可将无关实验室的东西带进去,不可在实验室中的冰箱放置食物;不可在实验在接听电话;在高危险实验中,要戴防护镜、隔离衣以及胶鞋等;检验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检验人员应定期做体检(建议两年一次),接受免疫接种。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须一人一针一垫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病人操作前保持手的清洁,针尖等废物放置锐器盒。不可再生使用的废弃物品,按医疗废物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开启后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浸泡棉球、纱布等容器每周更换不得少于2次,无菌镊子(干燥罐)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3、 强化职业防护意识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准确使用。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根据不同生物防护级别执行。主要包括符合安全和工作要求的生物安全柜;洗手装置,洗眼设施;个人防护用具(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常用的消毒药品及器材(如酒精、碘酒、创口贴、纱布、纱布、胶布等),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都能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3、加强对生物安全以及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以生物安全和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实行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严禁将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混合存放。普通病患的液性标本或者疑似传染病病患的排泄物、一次性针头以及废弃标本等,按医疗性废物处理。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入污水池、消毒或灭菌)。 废弃标本、一次性用品: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液、分泌物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染源。如尿、胸水、腹水、脑脊液等液体标本,每100ml加漂白粉5g搅拌后作用24h倒入厕所或化粪池,痰、脓液、血、粪便等其它固形标本与存放容器一并装入黄色防漏医疗垃圾袋内,使用过的酶免吸附反应板、加样器枪头、一次性物品等应就地无害化处理,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放入医疗垃圾袋中由专人回收,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