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治病小常识一、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中医诊断疾病的手段主要有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简称为“四诊”。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内部五脏六腑的病变,可以从五官、四肢、体表各个方面反映出来。人体某一部位的病变,又可以通过经络脏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所以通过望、闻、问、切这四种方法,诊察疾病表现在外的各个方面的症状、体征,就可以了解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等。在此基础上,中医就可以辩证处方治疗了。望医生一开始接触患者,最先得到的是患者的整体印象,如患者的精神状态、体态等。如果患者精神很好,说明正气旺盛,即使病变较重,治疗效果也会比较好。相反,如果患者精神萎靡,说明正气已经衰退,这时治疗效果可能不如前者好。从患者的形态也可以看出其整体的情况,如肥胖的人,容易出现“阳气”不足和“痰湿”停留;消瘦的人,容易出现阴血不足和阳盛火旺。另外,中医望诊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舌诊”。中医对舌象的观察,包括观察舌质的颜色、舌苔的颜色和厚薄,以及舌体的形态等,看舌质可以了解正气的盛衰;看舌苔可以知道邪气的深浅。正常人舌面上有一层薄白苔,如果内部脏腑有病变或感受外部邪气,都可以使舌苔发生改变。“胃气”就是脾胃的功能状态,它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对于其他各脏的活动有重要的影响。闻闻诊就是医生用耳朵来听患者的语言生息,用鼻子来嗅患者身上或者排泄物、分泌物的气味。如听患者说话语声低微,就有可能是气虚的表现。如果患者口中有臭味,有可能是脾胃消化功能不好,然后结合具体情况再进行诊断。问问诊就是询问患者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过去曾患什么病、有什么生活习惯、饮食嗜好等。中医问诊的全面确当与否,不仅对于辩证相当重要,也反映了一名医生对疾病和患者身体状态的把握程度。切切诊包括切脉和按诊两个部分。切脉就是通过触摸桡动脉来察知患者体内脏腑信息的方法。由于全身的脉络是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系统,其中,血在心气的推动下循环周身。当人体某个部位发生病变时,就会影响气血的变化而从脉搏上反映出来。按诊就是医生手按患者的胸腹和触摸患者其他部位的诊法。通过按诊常能够获得其他诊法不能诊察的信息。四诊和参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在诊察的过程中都有各自独特的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尽管舌诊、脉诊在中医诊断学上具有突出的地位,但是中医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临床中必须结合起来,也就是“四诊和参”才能把握疾病的本质。二、就诊中医,注意事项不要化妆望神色是中医望诊中的主要内容,所以一定要让中医看到你的“本来面目”。在看病前不要涂胭脂,抹口红,画眼影,涂指甲油,以免掩盖病情。不要吃容易染苔的食物或药物花生、瓜子、核桃、牛奶、豆浆等含脂肪多的食品容易使舌苔变得白腻:葡萄、杨梅、乌梅、橄榄等,容易使舌苔变黑;咖啡、蛋黄、橘子,以及黄连素、维生素B2等,容易使舌苔变黄;就诊前刚进热饮,如浓茶和果汁等,容易使舌质变红;鼻塞和张口呼吸的患者舌面多干燥。对此,就诊中医前应避免进食容易染苔的食物,更不要刮舌苔,以免影响望舌的真实性。如果无法避免,则要告知医生。不要使用气味浓烈的香水或护肤品嗅气味是中医闻诊的中药内容,因此,在就诊前不要进食气味浓烈的食物,如葱、蒜、柑橘、口香糖等,不要饮酒,更不要使用气味浓烈的护肤品、香水或香料,以免影响闻诊的准确性。不要做剧烈的运动脉诊是中医诊病的中药手段,就诊前应尽量保证心情平静,避免因情绪急躁和剧烈运动等而影响切诊。若饱食、饮酒、刚运动完、长途步行或爬楼梯后,则需信息一段时间,待脉搏平稳后再让医生诊脉。不要频繁更换医生许多疾病的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而频繁地更换医生只会造成治疗的重复。一般的疾病,如果治疗12个月后仍无明显效果,可以考虑更换医生,但一定要将以往的病历或处方保存好,以便让医生了解您的情况。另外,许多患者都愿意找老中医看病。而事实上,许多中青年医生不仅有系统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也掌握了许多现代医学手段。因此,选择医生不能只凭年龄。不要沿用过去的处方或他人的处方有些人认为,这次病好了,可以把方子留着,以备将来症状再次出现时使用;或者看到他人与自己的病情类似,便将他人的处方拿来自己用。这都是不正确的。中医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个体的体质差异和对疾病过程的动态把握,不同的患者尽管症状表现相似,但中医辨证并不一定相同;同一患者,由于每次发病的原因不同,中医辨证也不一定相同。因此,在治疗上处方用药不可能一成不变。除非医生允许,否则,不要沿用以前的处方,更不要使用他人的处方。三、中药煎煮,有法可循中药汤剂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制剂形式。汤剂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治疗效果,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中药汤剂的正确煎煮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效果。在家煎煮中药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煎药器具煎药器具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且传热均匀和缓。是自古就应用的煎药器具。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或铜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会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而影响药效。煎药用水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含矿物质,杂质少。一般可用清水或自来水,井水则须选择水质较好的。按理论推算,加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的总和。虽然实际操作时加水很难做到十分精确,但至少应根据饮片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确定加水多少。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质地坚硬、黏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煎药浸泡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多数药物直用凉水浸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煎药火候及时间煎煮中药还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间适宜。煎一般药宜先武火(大火)后文火(小火),即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佛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火候和时间的控制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通常解表药及其他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后,改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以避免久煮而致香气挥散,药性损失;而滋补药则在煮沸后,用文火维持3040分钟,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煎煮次数一般来说,1剂药可煎两次。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待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入药方法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所以,煎制汤剂还应讲究入药方法。先煎 贝壳、甲壳、化石以及多数矿物药,如牡蛎、磁石等,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他药同煎。还有一些中药毒性较大,如附子、生半夏、马钱子等,这些药物也应先煎,以减少其毒性,保证用药安全。后下 花、叶类以及部分根茎类等药物,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煎煮者,如薄荷、大黄、番泻叶等,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完毕再将其纳入,煎沸510分钟即可。包煎 将某种药用纱布包起来,再与其他药一起煎。需要包煎的主要有3类药物,一是细小种子类药物,如车前子、葶苈子、青葙子等,如不包煎,容易粘锅,也不容易滤除;二是有些药物如蒲黄、海金沙、灶心土等,煎时容易溢出或沉淀,需要包起来煎煮;三是有些有绒毛的药物,如旋覆花、枇杷叶等,如不包煎,煎煮后不易滤除,服后会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呕吐等副反应。另煎 一些名贵中药如人参、冬虫夏草、鹿茸等宜单煎或研细冲服,否则易造成浪费。烊化 胶质药物如鹿角胶、阿胶等,不宜与其他药共煎,需要单独放入容器内隔水炖化,或以少量水煮化,再兑入其他药汁同服。冲服 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自测50题【答案+解析】
- 出纳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衡水金卷四省(四川云南)高三联考9月联考政治(含答案)
-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库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面条买卖合同
- 道教入学考试面试问题及答案
- 思瑞浦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年农村私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合同范本:计算机硬件采购合同样本
- 2025年上海房屋租赁合同范本版
-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电气安装与调试施工方案
- GB/T 42381.8-2023数据质量第8部分:信息和数据质量:概念和测量
- 中国传统故事英文九色鹿二篇
- 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
- LY/T 1821-2009林业地图图式
- JJF 1272-2011阻容法露点湿度计校准规范
- 液压与气压传动 第2版 马振福 高职课件0、1新
- 危化品安全管理学习课件
- SY∕T 7298-2016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钻井废物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要求
- 突发事件处理记录表(标准范本)
- 磁敏传感器(品)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