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混合瘤MRI表现_第1页
腮腺混合瘤MRI表现_第2页
腮腺混合瘤MRI表现_第3页
腮腺混合瘤MRI表现_第4页
腮腺混合瘤MRI表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腮腺混合瘤MRI表现 济南军区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腮腺正常解剖 腮腺略呈锥形 底向外侧 尖向内侧突向咽旁 可分为浅叶 深叶两部分 通常以下颌骨后缘或以穿过腮腺的面神经丛做为为两者的分界 腮腺位于面侧区 上缘邻接颧弓 外耳道和颞下颌关节 下平下颌角 前邻咬肌 下颌支和翼内肌的后缘 前部向前延伸 覆盖于咬肌后份的浅面 后缘邻接乳突前缘及胸锁乳突肌前缘的上份 深部位于下颌后窝内及下颌支的深面 腮腺的深面与茎突诸肌及深部血管神经相邻 这些肌肉 血管神经包括颈内动脉 静脉 舌咽 迷走 副及舌下神经共同形成 腮腺床 紧贴腮腺的深面 并借茎突与位于其浅面的颈外动脉分开 穿经腮腺的血管和神经 由浅入深依次为 面神经及其分支 下颌后静脉 颈外动脉及耳颞神经 混合瘤 最常见的良性肿瘤60 80 女性多见 一般为单发肿块 呈圆形或类圆形 少数可分叶状 具有包膜 瘤内偶有粘液样变或钙化 肿块大多位于腮腺浅叶 深叶少见 可致茎突后移 通过茎突下颌峡向咽旁间隙生长 MRI上肿块边缘光滑 清楚 均质或不均质 在T1WI为低信号 T2WI为高信号 咽旁间隙唾液腺肿瘤为咽旁间隙最常见肿瘤之一 其可为腮腺深叶扩展来 较少来自异位唾液腺 多为良性混合瘤 更少来自粘膜下小唾液腺 多为恶性 起源于腮腺深叶的肿瘤在茎突前通过茎突 下颌峡使其间距增宽 肿块与腮腺深叶相连而无脂肪间隙 如腮腺较大 常致颈动脉鞘向后移位 有的还可见腮腺向外隆起 咽旁间隙 为自颅底下至舌骨上一段 限于舌骨上区 居于咽括约肌与翼内肌之间 由颈深筋膜层反折形成的纤维脂肪间隙 似三角形 上宽下窄 后宽前窄 双侧对称 有咽升动脉 咽静脉丛 三叉神经分支和异味小唾液腺隐藏于脂肪中 一般以茎突和其附着肌群为界 将咽旁间隙分为前后两间隙 茎突后实际为颈动脉鞘 咽旁间隙后壁的腮腺深叶和颈动脉鞘与之分隔的筋膜薄弱 故此两部分发生的肿瘤极易向阻力低的咽旁间隙扩展 造成此间隙肿块较难区分原发还是继发 据文献报道 咽旁间隙肿瘤40 50 为唾液腺肿瘤 17 25 为神经鞘瘤 10 15 为副神经节瘤 10 33 为腮裂囊肿 脂肪瘤 淋巴结肿瘤等 起源于腮腺和颈动脉鞘的肿瘤较咽旁间隙原发肿瘤为多见 唾液腺肿瘤可成均质或不均质 T1WI等低信号 T2WI为高信号 较大肿块多不均质 瘤内可见粘液样变 在T2WI呈局灶性高信号 良性肿瘤边缘清楚 光滑 有包膜 恶性肿瘤边缘多不规则 包膜不清楚 呈浸润生长 神经鞘瘤 大多数发生于颈动脉鞘周围 颈动脉鞘内附迷走神经 为咽旁间隙神经鞘瘤最常见起源 迷走神经位于颈动脉背侧 交感神经位于颈动脉后内缘 此两种神经发生的肿瘤常致颈内动脉向前移位 这是与腮腺肿瘤 可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