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班气候大会最终落幕 决议满足发展中国家要求.doc_第1页
德班气候大会最终落幕 决议满足发展中国家要求.doc_第2页
德班气候大会最终落幕 决议满足发展中国家要求.doc_第3页
德班气候大会最终落幕 决议满足发展中国家要求.doc_第4页
德班气候大会最终落幕 决议满足发展中国家要求.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在线报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当地时间11日在南非德班落下帷幕,会议通过了延长京都议定书、尽快启动绿色气候基金等在内的一揽子协议,并为2020年后的全球减排行动作出了安排。在经过48个小时几乎不间断的密集磋商,比原定的闭幕时间延期一天半后,德班气候大会11日清晨终于落下了帷幕。通过14天马拉松式的谈判,与会代表一致同意,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将从2013年1月1日开始,38个发达国家将继续作出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承诺,具体减排指标将在明年5月1日前提出并被审议。关于第二承诺期的期限将由明年在卡塔尔举行的气候大会上作出决定。大会还决定启动绿色气候基金,要求尽快建立董事会,完成相关的法律和运行原则。这一基金规定,从2013年到2020年,发达国家每年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在会后表示,本次大会满足了发展中国家在京都议定书和绿色气候基金方面的期望,中方对大会决议感到满意。解振华说:“我们非常高兴,这次会议坚持了京都议定书,有了第二承诺期,明年5月,各附件一国家要提出自己定量减排指标;我们很高兴,通过了绿色气候基金过度委员会报告,希望落实绿色气候基金经费,发展中国家在明年就得到实在资金支持。”本次大会还决定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议说,各方意识到,相对于把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这一目标而言,目前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力度是不够的,决议呼吁各方特别是发达国家采取进一步的减排举措,并且要求,最迟在2015年制订一项新的法律安排,并最迟从2020年起生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菲格雷斯表示,这一成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菲格雷斯说:“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式的大会,因为它不仅是迄今会期最长的一次,而且通过的决议为全球气候变化体系确立了一套全新的宏观安排,大会通过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保证了政策的连续性,而且把过去的体系融入到了面向未来的,对各方都具有法律效力的新的体系当中。”大会期间,欧盟在延长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上提出了附加条件,导致最终决议的出台过程异常艰辛,在最后的20多个小时里,决议草案几经修改,各国代表们围绕着2020年后的减排安排究竟应该被称作“法律框架”,“法律条约”,还是“法律结果”互不相让;在大会的公开辩论上,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核心利益而据理力争。于是我们听到了解振华的愤怒:“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发展,我们要消除贫困,我们要保护环境,我们要应对气候变化,我们要减缓,该做的我们都做了,我们已经做的你们还没有做,你们有什么资格给我们讲这些道理?”为了体现“公平”和“平等”的原则,印度代表团团长纳塔拉简女士在会场大声疾呼:“我想问问在座的各方,如果我说气候谈判的核心是平等,你们谁会提出质疑?平等承担责任的原则决不能背离,决不能!”对于本次大会的结果,各方都表示满意。解振华表示,本次大会深入讨论了2020年后进一步加强公约实施的安排,并明确了相关进程,向国际社会发出积极信号。解振华说:“我们支持这次会议所作的一系列决定,这标志着应对气候变化多边机制是有效的,大家应该遵循决定,认真履行公约,兑现自己承诺,积极采取行动,争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所有政策措施能得到落实,让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行动更快见到实效。专家解读德班会议三大关键词:诚意、务实和妥协2011年12月11日 19:42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0)【字体:大 小】中新社德班12月11日电(记者 俞岚 周锐)14天,近200个国家,无数场双边和多边对话,达成了“德班一揽子决定”。中国气候问题专家李俊峰1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德班气候变化大会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体现了诚意、务实和妥协。 在南非德班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延期一天后终于在今天清晨闭幕。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认为,德班会议取得了三大务实成果,虽然“大家都不满意,但是大家都能接受”。其一是绿色气候基金得以启动,发达国家提供资金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虽然在资金的来源和治理机制等方面内容仍有待明确,但李俊峰认为,资金机制的建立尤为重要。“筐子已经有了,至于往里面投多少钱,可以明年接着谈”。其二是打消了京都议定书过早退出历史舞台的顾虑。京都议定书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其第一承诺期将于明年底到期。由于发达国家抵制,会前各界预期悲观,有舆论认为非洲或是京都议定书的“墓地”。德班会议满足了发展中国家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必须要有”的强烈诉求,确定发达国家在明年提出中期减排指标,并在2013年开始实施,保证了第一承诺期和第二承诺期之间不断档。李俊峰指出,虽然德班会议对第二承诺期“定性不定量”,但至少有了下一步谈判的基础。其三是明确了2020年以后的全球减排安排,决定成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李俊峰认为,京都议定书从签署到实施,用了八年的时间。要通过多边机制确定2020年以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框架,此时启动相关进程“虽然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在这位追踪了20年国际气候谈判进程的专家看来,2007年巴厘岛和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各方信心爆满,预期过高,对谈判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所以对有限的成果会“感到失落”。从去年坎昆会议到今年德班会议,各方不再那么好高骛远,变得更为理性务实。他认为,在德班气候大会上,谈判各方利益分歧犹在,但也展示了很大的诚意,在坚守底线的同时,各自亦有妥协。李俊峰称,欧盟此次得分不少,在第二承诺期问题上做出了表率。“正是欧盟的高调举动,促使日本、加拿大等犹豫不决的国家也没有太唱反调。” 在资金问题上,“带着钱来的”欧盟也“触动”了其他发达国家。至于2020年以后的减排安排能够取得进展,李俊峰认为,美国和中国都做出了让步,“最大的妥协在美国”。中国的态度是,2012年之前的承诺都还没有兑现,现在谈十年以后的事有些为时过早。对于2020以后的框架,“未来可以有,现在可以谈”,但是不希望冲淡2020年之前的事。美国则对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框架一直说“不”,大选临近让奥巴马政府更不敢轻易“锁定”减排承诺。中、美最终同意接受关于2020年以后安排的谈判进程,实属诚意之举。中国在德班峰会上扮演了建设者的角色,在美国、欧盟、基础四国、77国集团等之间积极斡旋。但德班成果,尤其是启动2020年之后全球减排框架谈判进程的决定也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提出挑战。“2021年你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李俊峰说,“这是个严峻的课题。”李俊峰表示,这一进程模糊了发达国家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