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向明.doc_第1页
点击查看向明.doc_第2页
点击查看向明.doc_第3页
点击查看向明.doc_第4页
点击查看向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点击查看向明 博客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文言文复习题 一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隶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扳 谒 泯然众人也。 泯 卒为之众人。卒 解释下列加点的常见的文言词语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_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_,_ 即书诗四句_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_ 又七年,还自扬州_ 不能称前时之闻_ 贤于材人远矣_ 固众人_ 请分别指下列句中“之”的指代意义 借旁近与之_传一乡秀才观之_ 或以钱币乞之_ 邑人奇之_ 辨析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环谒于邑人(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 于舅家见之( ) 父利其然也( ) 贤于材人远矣( ) 其受之天也( )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如此其贤也( ) 翻译下列句子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_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_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 6内容填空。 方仲永经历了由 最后变成了 。 7父亲对天资过人的方仲永是怎样做的?(用原文回答) 8认为方仲永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简单说说理由。 9己的学习生活,说说你学习本文后的感受。 二木兰诗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朗,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辔头( )鞍鞯( ) 不闻机杼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 2解释加点的字 愿为市鞍马 ( )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朔气传金柝 ( ) 著我旧时裳 ( ) 旦辞爷娘去 ( ) 惟闻女叹息 ( ) 出门看火伴 ( ) 策勋十二转 ( ) 3解释加点字 万里赴戎机 ( ) 赏赐百千强( ) 出郭相扶将 (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4找出选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通 通 5翻译下列句子 关山度若飞 策勋十二转 6第段中运用的哪些修辞方法?表现了木兰怎样的性格特点? _ 7第段中“不用”和现代汉语中的“不用”意思一样吗? _ 8你认为木兰为什么“不用尚书郎”? _ 9在选文中的木兰身上,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请把你的看法写在下面。 三口技 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间(jin)力拉崩(bn)倒之声,火爆(bo)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B.又夹百千求救声,曳(y)屋许许(x)声,抢夺声,泼(p)水声。 C.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臂出袖(xi),两股战战(zhn),几(j)欲先走。 D.少顷(qng),但闻屏障(zhng)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hu)者。 2.选出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妇人惊觉欠伸(吃惊) 儿含乳啼(奶头) B.无敢哗者(喧哗、吵闹) 施八尺屏障(设置) C.夫叱大儿声(大声责骂) 宾客意少舒(松弛)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群响毕绝(终止) 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是:“会宾客大宴。”( ) A.正赶上(一户)人家大摆酒席款待宾客。 B.正赶上宾客那里大摆宴席。 C.邀集宾客,用酒肉款待。 D.大摆酒席款待会集来的宾客。 4.口技的作者是( )朝的( ),节选自清朝( )编的( )小说( )。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精湛的一个词是(“ ”)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呼呼风声,火爆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泼水声,抢夺声,曳屋许许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5.文段中划线部分抄录时语序有误,请将其按正确顺序调整过来。 _ 6.描写要注意变换角度。请选出与文段末句相比描写角度不同的一项是( ) A.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B.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宾客意稍舒,稍稍正坐。 7.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立有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夫起大呼 妇亦起大呼 C.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D.不能名其一处也 并自为其名 8.课文中有许多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同时又有衔接作用,请将这类词语分类不当的一项选出( ) A.表示突然发生:忽 俄而 B.表示特定时间内发生:是时 C.表同时发生:一时 D.表很短时间内发生:既而、少倾、未几 9.对“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间有人用力拉屋架,发出崩倒的声音。 B.中间有人用力推拉,发出房倒的声音。 C.其中夹杂有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D.其中夹杂着崩倒的声音。 10.对“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有能够模仿的,这里都有。 B.凡是别处有的,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C.一切应该有的声音,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D.凡是应该有的,这里都有。 11.本文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口技人的表演内容,属于( )描写;描写宾客们的表情动作,属于( )描写。宾客们“几欲先走”情形,烘托了口技艺人的( )。 12.用双竖线给这段文字分层,标在原文处,并概括层意。 _ _ 四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解释 卿今者当涂掌事_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_ _ 但当涉猎 _ 及鲁肃过寻阳_ _ 卿今者才略 _ 即更刮目相待_ 2文中找出有下列意思的词。 (1)我,帝王自称: (2)广泛阅读: (3)古代学官名,精通儒家经典: (4)只要: 3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_ 4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 解释:_ (2) 解释:_ 5两个主要人物是 _ _ 6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 _吕蒙开始却以 _为理由,拒绝读书。 7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的原因是_ 8得到鲁肃的夸奖后,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时的心态是_ 9通过孙权劝勉吕蒙读书,和吕蒙就学后长进很大的事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_ 五短文两篇(夸父追日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时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下列每组加点词语解释中都有一个错误的,请改正过来。 A.问其故(原因) 两小儿辩斗(争辩打斗) B.及日中则如盘盂(盛物的器皿)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与“来”相反) C.日初出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而日中时远(日在中间) D.孔子不能决也(决定) 及日中(到) 改正:A、 B、 C、 D、 2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A.逐: 夸父与日逐走 ( ) 夸父逐日( ) B.其: 弃其杖( ) 问其故( ) 及其日中( ) C.以: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蒙辞以军中多务( ) 3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及日中如探汤 (3)孰为汝多知乎 (4)河、渭不足 4翻译句子。 日初出沧沧凉凉 _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_ 孰为汝多知乎 _ 5两小儿辩日,你有什么启示? _ _ 古诗文背诵填空: 1韦应物在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的句子是 , 。 2诗人李白在诗歌春夜洛阳闻笛中的前两句诗是 , 。 3万里赴戎机 _ 。 4于是宾客,无不奋袖出臂, , 。 5谁家玉笛暗飞声,_ 。 6春潮带雨晚来急,_ 。 7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_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8马上相逢无纸笔,_ 。 9正是江南好风景,_ 。 10有约不来过半夜,_ 。 11._, 各领风骚树百年。 12.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对偶句是_。 13.我们要表示“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轻底细”之意的时候,可以用来源于木兰诗的一个成语_来表达。 14. 王维的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 15.吴均的山中杂诗中通过写鸟儿和云彩,来描写山中有趣生活的诗句是_,_。 16.此夜曲中闻折柳, _ 17.马上相逢无纸笔, _ 18.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终于凯旋的诗句是 _ _ ,_ _ 。 19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20赞颂木兰谨慎、聪明的议论句是: 21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22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 23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24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一伤仲永 1l 属于 pn通“攀”牵、引 y 拜访mn完全 z最终 2未曾 从此 完成 写 文采与道理 回 相当 胜过、超过 本来 3指仲永 仲永的诗 仲永的诗 仲永能写诗这件事 4他的 在 仲永的诗 在 这样 比 仲永的聪慧被 他 5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 同乡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6天资聪慧 泯然众人 7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8接受良好的后天教育 同意 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才 9结合自己学习经历 二木兰诗 1 Pi jin zh yn q(课本注音是错误的!) 2买 听到 北方 穿 辞别 只 通“伙” 记 3战争 有余 外城 怎么 4 帖通贴 火通伙 5飞越一道道关口和高山 记很大的功 6借代、夸张、对偶、互文 表现了木兰的坚强、勇敢 7不一样,这里的是不愿做,现代为不要的意思 8表现出木兰不贪图功名,更体现出木兰美好的心灵。 9勤劳善良、孝顺、坚毅勇敢、淳厚质朴、活泼机敏等都可以。 三口技 1B 2A 3A 4清代 林嗣环 张潮 虞初新志“善”5略 6C 7B 8A 9C 10C 11正面 侧面 技艺的高超 12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 第一层:口技人摹仿深巷起火救火的声音。第二层:宾客听口技时惊吓的种种表现。 四孙权劝学 1当权;研究儒家经典;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粗略地浏览;到了时候;到;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2(1)孤 (2)涉猎 (3)博士 (4)但 3(1)吕蒙用军中有许多事务需处理来推迟 (2)您现在具有雄才大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 4(1)吴下阿蒙 (2)刮目相待 5孙权 吕蒙 6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军中事务繁忙 7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8为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