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中酶的生物化学检验-ppt课件.ppt_第1页
体液中酶的生物化学检验-ppt课件.ppt_第2页
体液中酶的生物化学检验-ppt课件.ppt_第3页
体液中酶的生物化学检验-ppt课件.ppt_第4页
体液中酶的生物化学检验-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液中酶的生物化学检验 1 1 掌握临床诊断中常用酶与同工酶的检测方法 参考区间及临床意义 2 熟悉酶及同工酶的基本概念 分类与特征 本章教学要求 2 第一节概述 3 一 基本概念 酶 E 具有催化作用的生物大分子 在生命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除少数酶是核酸外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酶的底物 S 酶所催化的反应物酶的产物 P 酶促反应的生成物酶的活性 酶的催化能力的大小 4 二 酶的分类 单纯酶结合酶酶蛋白 蛋白质部分 辅助因子 辅酶 非共价键结合 辅基 共价键结合 1 酶分子的组成 5 2 催化的反应性质 1 氧化还原酶2 转移酶3 水解酶4 裂合酶或裂解酶5 异构酶6 合成酶或连接酶 酶的命名采用系统命名法 6 7 三 同工酶 同工酶 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 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 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根据同工酶的来源和结构不同 从基因角度可将其分为单基因决定的同工酶 复等位基因同工酶 多基因决定的同工酶和修饰同工酶四类 8 9 四 血清酶 血浆特异酶 血浆固有酶 凝血酶 纤溶酶 胆碱酯酶 铜氧化酶 铜蓝蛋白 脂蛋白酯酶等非血浆特异酶 外分泌酶和细胞酶 一 分类 10 二 影响血清酶的因素 1 生理变化 性别年龄饮食运动妊娠 11 2 病理变化 1 酶合成异常 大多数酶在肝脏合成 2 酶释放增加 酶从病变 或损伤 细胞中释放增加是疾病时大多数酶增高的原因 3 酶清除异常 同酶的半寿期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有关 血清酶的半寿期 T1 2 指酶失活至原来活性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 半寿期长的酶 在血清中持续时间长 12 13 第二节临床诊断中常用的酶与同工酶 一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也称谷丙转氨酶 GPT 一种参与人体蛋白质新陈代谢的酶 起加快体内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转化的作用 它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 器官 肌肉 骨骼中 以肝细胞的细胞浆中最多 14 一 检测方法 连续监测法 可在340nm处连续监测NADH的消耗量 从而计算出ALT活性浓度 L 丙氨酸 酮戊二酸 丙酮酸 L 谷氨酸 ALT 丙酮酸 NADH H 乳酸 NAD LD 15 二 参考区间 男性 9 50U L女性 7 40U L 三 临床意义 1 活性增高 1 肝胆疾病 传染性肝炎 肝癌 中毒性肝炎 脂肪肝 胆管炎等 2 心血管疾病 心梗 心肌炎 脑出血等 3 药物和毒物2 活性降低 磷酸吡哆醛缺乏症 16 二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也称谷草转氨酶 GOT AST和ALT是人体内糖和蛋白质相互转变所需的酶 AST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 尤其以心脏 骨骼肌 肝脏 肾脏中最为丰富 在细胞内定位于线粒体 ASTm 和胞质 ASTs 中 70 为ASTm 17 一 检测方法 连续监测法 可在340nm处连续监测NADH的消耗量 从而计算出AST活性浓度 L 天冬氨酸 酮戊二酸草酰乙酸 L 谷氨酸 AST 草酰乙酸 NADH H L 苹果酸 NAD MD 18 二 参考区间 8 40U L 三 临床意义 活性增高 1 AST在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 心肌梗死时活性增高 2 各种肝病 3 肌炎 胸膜炎 肾炎 肺炎 19 三 谷氨酰转移酶 GGT 是一种含巯基的线粒体酶 参与体内谷胱甘肽的代谢 肾脏 肝脏和胰腺中含量丰富 但血清中GGT主要来自肝胆系统 GGT在肝脏中广泛分布于肝细胞的毛细胆管一侧和整个胆管系统 因此肝内合成亢进或胆汁排出受阻时 血清中GGT升高 20 一 检测方法 碱性条件下GCNA与甘氨酰甘氨酸反应的方法 二 参考区间 男性 11 50U L女性 7 32U L 21 三 临床意义 1 肾脏疾病 血清中GGT活性升高不明显2 肝脏疾病 1 诊断恶性肿瘤肝转移和肝癌术后复发情况 阳性率可达90 2 GGT同工酶II与AFP联合检测可原发性肝癌的检测阳性率明显升高3 嗜酒或长期服用某种药物 22 四 肌酸激酶 CK CK能催化高能磷酸键在肌酸和ATP之间转换 为二聚体结构 由M和B两个亚基构成 可组成三种同工酶 CK MM 主要存在于骨骼肌中 CK BB 脑 平滑肌 CK MB 心肌 23 一 检测方法 酶偶联法 二 参考区间 男性 38 174U L女性 26 140U L 24 三 临床意义 1 心肌梗死 AMI发生后4 8h CK开始升高 12 48h达高峰 可达正常上限的10 12倍 2 4天后降至正常 CK MB是目前公认的诊断AMI较有价值的生化指标 2 病毒性心肌炎3 皮肌炎 肌营养不良 骨骼肌损伤等4 脑膜炎 脑血管意外 甲状腺功能低下5 非疾病因素 剧烈运动 各种插管及手术等 升高 甲亢 长期卧床者 CK MM下降 25 五 乳酸脱氢酶 LD LD是参与糖无氧酵解和糖异生的重要酶 LD是由M和H两个亚基组成的四聚体 形成五种结构不同的同工酶LD1 H4 和LD2 H3M 主要存在于肾 心肌和红细胞LD3 H2M2 脾脏 肺脏LD4 HM3 和LD5 M4 横纹肌和肝脏 26 一 检测方法 连续监测法 在340nm处连续监测NADH吸光度上升或下降速率 与LD活性呈正比关系 正向反应 L 乳酸 NAD丙酮酸 NADH H LD LD 逆向反应 丙酮酸 NADH H L 乳酸 NAD PH8 8 9 8 PH7 4 7 8 27 二 参考区间 LD L法 109 245U LLD P法 200 280U L 28 三 临床意义 29 六 碱性磷酸酶 ALP 碱性磷酸酶 ALP或AKP 是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 骨骼 肠 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 这种酶能催化核酸分子脱掉5 磷酸基团 从而使DNA或RNA片段的5 P末端转换成5 OH末端 但它不是单一的酶 而是一组同功酶 分为生殖细胞型 胎盘型 肠型和非特异组织型 30 一 检测方法 连续监测法 二 参考区间 女性 1 12岁15岁40 150U L男性 1 12岁25岁40 150U L 31 三 临床意义 1 骨骼疾病 变形性骨炎 佝偻病 软骨病 骨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骨转移等2 肝胆疾病 阻塞性黄疸 肝硬化 肝坏死 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时明显升高 肝细胞性黄疸升高不明显 3 肿瘤 乳腺癌 肺癌等4 其他疾病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遗传性ALP过多症5 药物 巴比妥类 抗生素等 升高 32 七 酸性磷酸酶 ACP 酸性磷酸酶是一种在酸性条件下催化磷酸单酯水解生成无机磷酸的水解酶 人血清酸性磷酸酶的最适pH为4 5 7 ACP前列腺含量最多 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 定位于溶酶体内 ACP同工酶分为前列腺ACP和非前列腺ACP两大类 33 一 检测方法 连续监测法 二 参考区间 成人总酶活性 0 9U L前列腺ACP 0 3U L 三 临床意义 血清中ACP测定主要作为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 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34 八 淀粉酶 AMY AMY属于糖苷链水解酶 主要存在于胰腺和唾液腺中 有两种同工酶 唾液型 S AMY 和胰腺型 P AMY 正常人血清中AMY主要由肝脏产生 AMY分子量小 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出现在尿液中 AMY是唯一能正常时出现于尿液中的血清酶 35 一 检测方法 对硝基酚麦芽七糖苷法 二 参考区间 血清AMY 220U L尿AMY 1200U L 36 三 临床意义 1 急性胰腺炎和流行性腮腺炎 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h血AMY开始升高 12 24h达高峰 2 5天降至正常 尿AMY于发病后12 24h开始升高 下降也比血清慢 因此急性胰腺炎后期测定尿AMY意义更大 2 急性阑尾炎 肠梗阻 胰腺癌 胆石症 溃疡病穿孔及吗啡注射后3 血清与尿中同时减低主要见于肝炎 肝硬化 肝癌及急慢性胆囊炎 37 九 脂肪酶 LPS LPS又称甘油三酯酶或甘油三酯酯酰水解酶 是分解脂肪的酶 催化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血清LPS主要来源于胰腺 少数来自胃肠粘膜 可由肾小球滤过 并由肾小管全部重吸收 所以尿液中测不到脂肪酶活性 38 一 检测方法 酶偶联比色法 二 参考区间 酶偶联法 1 54U L比浊法 0 7 9U L 39 三 临床意义 1 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灵敏度高达80 100 特异性为84 96 诊断价值优于AMY 2 酗酒 乙醇性胰腺炎 胰腺癌 慢性胰腺炎以及肝胆疾病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40 十 胆碱酯酶 ChE ChE是一类催化酰基胆碱的水解酶 一般可分为真性胆碱酯酶 AChE 和假性胆碱脂酶 PChE 真性胆碱酯酶也称乙酰胆碱酯酶主要存在于胆碱能神经末梢突触间隙 PChE又称血清胆碱酯酶 临床上测定的ChE主要由肝细胞合成 另外 含有有机磷的杀虫剂能抑制红细胞内的AChE和血清中的PChE 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