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卿管理经济学讲义.doc_第1页
杨小卿管理经济学讲义.doc_第2页
杨小卿管理经济学讲义.doc_第3页
杨小卿管理经济学讲义.doc_第4页
杨小卿管理经济学讲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及讲义(部分)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杨小卿此讲义根据该课程的基本内容并结合杨小卿近年来已发表和将发表的学术论文编写而成,版权归杨小卿个人,仅供所授各类MBA学员免费拷贝、打印和使用,绝对禁止他用或网上发布!一、课程名称 管理经济学二、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特色1 主要内容管理经济学是MBA的核心课程和学位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管理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厂商与市场)的经济行为为对象,研究消费者效用最大,厂商利润最大,市场资源配置最优及企业管理决策等基本问题。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第一讲 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和经济人的行为假设第二讲 为什么要给员工以激励假如少了这种激励第三讲 均衡价格理论与价格机制第四讲 从煤荒、电荒与油荒看我国能源体制的改革第五讲 弹性理论与企业定价策略第六讲 价格战与企业竞争战略第七讲 比较优势与经济效率第八讲 比较优势与经济效率(英文)第九讲 从模拟市场交易看竞争战略的选择第十讲 厂商行为理论:生产分析第十一讲 厂商行为理论:成本分析第十二讲 外部性理论第十三讲 厂商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分析第十四讲 博弈论基础2教学目的(1)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扩大知识面,精明地参与经济;(2)掌握扎实的现代经济学原理、方法和技术手段;(3)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与决策能力。 3教学方法与教学特色(1)融科研成果于教学之中;(2)理论实际紧密结合,深入浅出,发人深省;(3)案例教学、互动教学,注重学员素质与能力的培养;(4)开发实验经济学,模拟市场活动;(5)部分内容采用英语教学;(6)完备的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幻灯播放,报刊剪辑,耳目一新。三、推荐教材1必读教材 MBA中心指定教材。2选读教材(1)杨小卿:微观经济学,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陈章武 管理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3)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3案例及补充读物(1)茅于轼:择优分配原理,商务印书馆,1998年。(2)张曙光: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1、2、3集,上海人民出版社。(3)黄亚钧:微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4)汤敏、茅于轼: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一、二、三集,商务印书馆。四、课程教学安排1教学总学时:28学时。2学分:个。3考试方式:闭卷。五、课程进度与教时分配(略)六、课程教学讲义(部分)管理经济学讲义(部分)第一讲 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与经济人的行为假设一、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1.非国有制为基础2.自由竞争为原则3.价格为指导 信号功能 调节功能 配置功能4.法制为保障5.利润为目标二、市场经济制度与计划经济制度的主要区别1.资源归属不同:私有VS公有(国有)2.决策方式不同:分散VS集中3.资源配置方式不同:市场配置VS政府配置(看不见的手VS看得见的手)4.角色定位不同三、经济人的行为假设1.利己利己本性的理论与实证说明亚当斯密“经济人”的基本命题利己是人的行为的根本动机经济人行为是有理性的如果有良好的制度做保证,利己往往能更有效地增进社会利益违反人性的代价(一个模型)公社制与承包制下劳动态度的对比公社制:土地公有、集体劳动、平均分配B的劳动态度勤 劳偷 懒A的劳动态度勤劳 A创造500元B创造500元 A创造500元B创造300元偷懒 A创造300元B创造500元 A创造100元B创造100元承包制:承包经营、公散劳动、按劳分配 公社制: 纳计均衡 GNP=200,人均100,贫穷生活承包制:帕累托均衡 GNP=1000,人均500,富裕生活劳动态度变化的原因对他人对自己有利a有害bAa:利己,利人Ab:利己,损人Ba:损己,利人Bb:损己,损人有利AAaAa有害BBbBb利己与损人的关系辨析(四种组合矩阵)Aa与Ba的对比:多少人能成为舍己为人的人。邓小平的观点经济问题与道德问题的区别市场经济的道德准则:利己加遵契守法他律到自律两个阶段结论:利已没错,损人有罪何以保障人们利己不损人:制度安排是根本利己追求新增经济利益,资源的生产性运用追求既得经济利益,资源的非生产性运用产权制度:尊重私有产权竞争制度法律制度监督制度2.机会主义(威廉姆森)3寻租与寻利广义而言,寻租(Rent-seeking)活动是指人类社会中非生产性的追求经济利益活动,或者说是指那种维护既得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狭义的寻租活动,也即现代社会中最多见的非生产性追求利益行为,是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来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自由流动、自由竞争的办法来维护和攫取既得利益. “租”原意是指在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收入中超过这种要素的机会成本的剩余。 当一个企业成功地开发了一项新技术和了一种新产品,该企业就能享受高于其他企业的超额收入,这种行为可以称为“寻利行为”(Profit-seeking behavior)。寻利行为是正常的市场竞争的表现,其特征是对于新增社会经济利益的追求,因而会增进社会的福利。寻租则是追求既得经济利益,是资源的非生产性运用。政府在寻租活动中未必扮演一个被动的被利用的角色。政府往往有政治创租(Political rent creating)和抽租(Rent-extracting)的行为。前者指政府利用行政干预的办法来增加私人企业的利润,人为地创造租,诱使企业向他们支付利益来作为得到这种租的条件。例如政府发放垄断经营权的执照使得某一企业拥有某一产业的独家垄断地位,由于受超额利润的吸引人们就会想办法从主管发放执照的政府官员那里得到执照。后者是指政府官员故意提出某项会使私人企业利益受损的政策作为威胁,迫使私人企业割舍一部分既得利益与政府官员分享。由于政治创租和抽租的存在,更增添了寻租活动的普遍性和经常性。 寻租成功后,企业获得垄断地位,缺乏外在的竞争压力,会造成企业不思进取,不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企业会在生产可能性边界内运行,生产要素未得到最有效的配置,使生产成本上升,这就是莱本斯坦(Leibenstein)提出的X-非效率(X-inefficency)。寻租行为的特点是,第一,它们造成了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阻止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第二,他们耗费了社会的经济资源,使本来可以用于生产性行为的资源浪费在于社会无益的行为上;第三,这些行为还会导致其它层次的寻租行为或避租行为。4.有限理性(西蒙)客观环境的复杂性与人自身认知能力的强烈约束原因信息不完全获取信息的成本太高人自身理性能力的限制5.外部性(马歇尔、庇古、科斯)四、市场经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建立的理论基础、制度保证与实证效果第二讲 均衡价格理论与价格机制一、需求理论1.需求与需求量(Qd)需求=欲望+购买力2.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商品自身价格 Qd与P负相关相关商品价格(P0)替代品 正相关互补品 负相关收入水平(Y) 正相关偏好(T)预期(E)价格看涨当前Qd价格看跌当前Qd3.需求定律、需求曲线、需求表与需求函数需求定律 Qd与P反向变化的规律需求曲线需求函数 Qd=f(P、PO、Y、T、E)Qd=f(P)=a-bp(a、b0)需求表P70605040302010Qd0510152025304.需求定律的例外(Qd与P正相关)吉芬商品(1845年爱尔兰饥荒)炫耀性商品公款消费品谁的钱给谁花己人 拿自己钱给自己花:高效,负责 拿别人钱给自己花:慷慨大方 拿自己钱给别人花:不得已而为之 拿别人钱给别人花(代理人):失误,败德己人公款消费特点不计较价格,无预算约束最先进入新的消费领域支撑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扭曲与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5.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Qd=f(价格,其他因素)需求量的变化:价格变化对Qd的影响,用沿着需求线的运动表示需求的变化:其他因素变化对Qd的影响,用整个需求线的平移表示例证:控制香烟Qd税率PQd警告、禁做广告Qd二、供给理论1.供给与供给量(QS)2.影响因素自身价格 QS与P正相关相关商品价格成本、技术预期 价格看涨当前QS价格看跌当前QS3.供给定律、供给曲线、供给函数与供给表供给定律:QS与P同向变化的规律供给曲线供给函数QS=c+dp(c、d0)供给表P70605040302010Qs3025201510504.供给定律的例外5.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QS=f(价格,其他因素)供给量的变化:价格变化对QS影响,用沿着供给线的运动表示。供给的变化:其他因素变化对供给量的影响,用整个供给曲线的平移表示。三、均衡价格与价格机制1.概念:供求平衡条件下,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时的市场价格需求价格:买方愿支付价(出价),由MU决定供给价格:卖方能接受价(要价),由MC决定2.形成:供求运动中自发形成 列表法说明P70605040302010Qd051015202530QS302520151050几何说明代数求解Qd=a-bpQS=c+dpQd=Qs3.功能:信号功能、调节功能与配置功能四、需求、供给变化对均衡的影响1.需求变化对均衡的影响S不变下,DPe& QeDPe& Qe2.供给变化对均衡的影响D不变下,SPe& QeSPe& Qe3.供给与需求同向变化对均衡的影响4.供给与需求反向变化对均衡的影响五、管制价格1.支持价格概念:政府制定的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利弊农产品扶持价格原因需求收入弹性小鲜活易烂产品受自然影响大生产周期长价格调节滞后性PtQt+12.限制价格:政府制定的低于均衡价格的价格3.双面管制4.绝对控制第三讲 弹性理论与企业定价策略一、需求价格弹性1.概念: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 2.种类富有弹性,Ed1,奢侈品与耐用品缺乏弹性,Ed1,必需品单位弹性Ed=1完全无弹性Ed=0有无限弹性Ed=3.决定弹性大小的因素商品的可替代性 替代性强,弹性大;替代性弱,弹性小商品的属性 奢侈品VS必需品预算支出中所占比重 比重大,弹性大;比重小,弹性小时间长短 短期,缺乏弹性;长期,富有弹性(石油大战)收入水平 低收入(贫穷),富有弹性;高收入(富有),缺乏弹性价位水平 低价位,缺乏弹性;高价位,富有弹性4.弹性与斜率 弹性公式中的是斜率的倒数弹性公式中多了P/Q一项线性需求线的斜率是唯一的,弹性却有无数个斜率是两个绝对量的比率,而弹性却是两个相对量的比率(可比性)5.弹性的计算弧弹性(向下计算) (向上计算)(中点弹性)点弹性P=OF=AE,Q=OE=AF线性需求线弹性几种情况6.弹性与收益原价0.5元 销量30万 收益15万现价1.0元 销量10万 收益10万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价使收益增加TR1=P1Q1=P1OQ1ATR2=P2Q2=P2OQ2BP1P2HA降价的损失HQ1Q2B增销的利益EdP1P2HATR2TR1薄利多销富有弹性的商品,提价使收益减少案例一:超市出现的原因及制胜法宝案例二:民生与军区价位策略的不同及其经济效益对比缺乏弹性的商品,提价使收益增加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价使收益减少(谷贱伤农,增产不增收)小结:弹性与收益商品的需求弹性价格变动总收益价格与总收益富有弹性PPRR反向变动反向变动缺乏弹性PPRR同向变动同向变动7.弹性理论的应用定价决策超市成功奥妙(薄利多销)富有弹性的顾客富有弹性的商品兼而有之税收政策富有弹性 税率低 P R T缺乏弹性 税率高 P R T(烟酒类)差别价格概念条件垄断市场可被分割弹性的差异不能倒卖富有弹性 低价缺乏弹性 高价种类不同顾客的差别价格不同数量的差别价格不同时间的差别价格不同地区的差别价格不同用途的差别价格案例一:名医差别价格 A 3000 统一价格3000B 2000 TR=3000C 1000 统一价格500D 500 TR=2000E 0TR 6500案例二:机票统一价与差别价的对比统一价1000乘客50人,空位50个,收益50000师生打折价500乘客50+10,空位5O-10个,MR=5000,MC=1000,MP=4000,收益5500RT民航总局禁止打折的理由二定价策略、定价方法与定价实践1定价策略定价策略是实现定价目标的重要手段。定价策略有以下几种:(1)取脂定价策略这种策略是指将价格定得较高,尽可能在短期内赚取最大利润。这种定价策略适用于新产品以及富有特色、带有垄断性的产品定价,在没有竞争对手或竞争对手较少时使用。(2)渗透定价策略这种定价策略与取脂定价策略相反,是以低价为特征的定价策略。在潜在购买力大,而竞争者又容易进入的市场,通过低价销售达到使自己的产品尽快占领市场,同时阻止竞争者进入市场,从而尽早最大限度地控制市场,获取较大的市场占有率。(3)平价销售策略 它介于取脂定价策与渗透定价策略之间,以获取社会平均利润,进而谋求长期发展为目标,采取适用的价格,以达到双赢的效果。(4)折扣价格策略折扣价格策略是为了调动中间商和消费者购买积极性,在基本价格的基础上打折的定价方法,这种价格策略竞争性强,常用的折扣价格策略有:a数量折扣。这是根据购买量的大小给予不同的价格折扣,主要鼓励大批量购买。有两种形式:一是一次性批量折扣;二是累积批量折扣,都是在消费者购买到一定数量产品后,给予回扣。b现金折扣。这是指为鼓励客户以现金付款或提前付款而予以一定的价格折扣的策略,实行现金折扣,鼓励买主迅速付款,以免“三角债”。c季节折扣。d回扣或津贴。回扣或津贴是根据价格表给顾客或中间商以某种程度的回扣,鼓励中间商招徕更多客户。(5)心理定价策略a非整数定价。利用顾客心理和视觉上的差异,用非整数来制定价格,使顾客较乐意接受。例如,以19.9,29,59,99等以9结束定价法。b声望定价。利用名人或明星效应定价。c心里折扣定价策略。是利用顾客想买削价商品的心理,宣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已从原来的高价降到目前的低价,然后大肆宣传,借以吸引消费者。而事实上,这种产品和服务的真实价格并没有丝毫变化。(6)差别定价策略2定价方法产品定价方法,是在特定的定价目标指导下,运用定价策略对产品与服务价格进行具体计算的方法,主要有以产品成本为中心的定价法,以需求为中心的定价方法,以竞争为中心的定价方法。3超市定价实践根据消费者不同的价格心理,超市在定价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策略:(1)优质高价策略,这是根据消费者以价格区分商品档次的心理而采取的定价策略。通常情况下,超市都会对耐用商品以及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士为主要顾客的商品制定较高的价格。以家世界为例,它的品牌家电,品牌服装,品牌床上用品等商品的价格均高于专卖店价格。(2)声誉价格策略,超市在定价时对一部分商品制定一种足够排除一般消费者购买的高价,从而给这部分消费者带来一种经济富有、社会地位高的自豪感,使其自尊需要得到满足。(3)习惯价格策略,根据人们对基本生活用品所形成的习惯价格心理,日常消费品的价格,通常在消费者心目中已形成一种习惯性标准,符合其标准的价格被顺利接受,偏离其标准的价格则易引起疑虑。高于习惯价格常被认为是不合理的涨价;若低于习惯价格又使消费者怀疑是否货真价实。因此,这类商品价格通常比较稳定。(4)低价策略,它适应广大消费者对商品和价格的选择、比较、求实等心理。在同样的商品质量下,价格低的商品就容易受到欢迎,但是低价一定要和低成本联系起来,否则商家的低价策略是难以维持的。在新产品上市之初,为了给人们以价廉物美的印象,以扩大销售,商家会有意将价格定低,使产品打开销路,在市场上和消费者心目中站稳脚根,再逐步将价格提高到一定水平。(5)逆反定价策略,这是根据消费者“买涨不买落”的心理而采取的定价策略,即在某类商品价格普遍上涨时,商家仍对这类商品采取高价策略。(6)零头定价策略,根据消费者对非整数价格的信任和对价格尾数的错觉心理,超市在对基本生活用品定价时,均采用了零头定价方法,如8元或8.05元的价格,其销量效果往往不如7.90元或7.98元的价格。一般来说,当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偏重于价格低廉时,就会受到零头定价的影响。三、需求收入弹性1.概念 2.种类富有弹性Ey1奢侈品,耐用品缺乏弹性Ey1必需品单位弹性Ey=1完全无弹性Ey=0有无限弹性Ey=负值弹性Ey0)劣质商品:Qd与y反向变化3.恩格尔定律概念 意义反映富裕程度:系数越大,越贫穷;系数越小,越富有反映消费结构演变趋势食物支出比重下降,其他支出比重上升(住房、服装、交通、通讯、教育、旅游)主食比重下降,副食比重上升不同商品的恩格尔曲线四、需求交叉弹性1.概念 2.互补性商品交叉弹性为负替代性商品交叉弹性为正无关商品交叉弹性为0五、价格预期弹性与广告推销弹性 六、供给弹性1.概念2.种类 富有 缺乏 单位 完全无 有无限弹性3.决定因素资本深度(劳动密集VS资本密集)时间长短周期长短(农产品VS轻工业品)4.弹性的计算点弹性(H点)弧弹性(中点弹性)5.蛛网理论概念:运用弹性概念分析价格波动对产量的影响,解释农产品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几个假设农产品Pt=f(Qt)Qt=(Pt-1)Ed ES几种类型的蛛网收敛型EsEd封闭型Es=Ed第四讲 比较优势与经济效率一、自给自足下的生产与消费组合1.几个假设两个生产者:农民与牧牛人生产两种产品:土豆与牛肉在两种产品上平分劳动时间生产率如下名 称每周40小时的产量(磅)生产一磅所需时间牛肉土豆牛肉土豆农 民242010牧牛人405182.生产与消费组合 牛肉 土豆农 民 1 2 牧牛人 202.5社会总产量 214.5二、相互交换下的生产与消费组合1.生产组合农民40小时生产土豆,不生产牛肉0, 4牧牛人24小时生产牛肉,16小时生产土豆24, 2社会总产量 24, 6与自给自足相比产出增量3, 1.5,奠定了交换使双方受益的基础2.消费组合 交换比率 农民用1磅土豆交换牧牛人3磅牛肉 农 民3, 3交换的好处2, 1 牧牛人21,3交换的好处1,0.5 双方从交换中所得利益=分工下的产出增量 图示说明1 2 3 41 2 A(3,3)交换后A(2,1)交换前B(3,3)交换后B(2.5,20)交换前PPF牛肉土豆0农民的PPF牛肉土豆5 2.5 3 21 20牧牛人的PPF40 0 小结:交换的好处没有交换有 交 换生产与消费生产交 换消 费交换的好处农 民1磅牛肉2磅土豆0磅牛肉4磅土豆用1磅土豆换得3磅牛肉3磅牛肉3磅土豆2磅牛肉1磅土豆牧牛人20磅牛肉2.5磅土豆24磅牛肉2磅土豆用3磅牛肉换得1磅土豆21磅牛肉3磅土豆1磅牛肉0.5磅土豆三、交换为何使双方受益:分工协作与比较优势 1.绝对优势:用生产单位产品的劳动耗费衡量 农民:生产1磅土豆10小时,1磅牛肉20小时 牧牛人:生产1磅土豆8小时,1磅牛肉1小时 牧牛人在两种产品生产上均有绝对优势 2.比较优势:用机会成本衡量 机会成本 农民生产1磅土豆,放弃0.5磅牛肉(PPF线的斜率) 生产1磅牛肉,放弃2磅土豆(斜率的倒数) 牧牛人生产1磅土豆,放弃8磅牛肉(PPF线的斜率)生产1磅牛肉,放弃1/8磅土豆(斜率的倒数)比较优势 农民土豆 牧牛人牛肉分工协作,扬长避短,使蛋糕更大,双方从中受益购买产品支付的价格自己生产所付出的成本(造不如买)农民:1磅牛肉价为1/3磅土豆2磅土豆的机会成本牧牛人:1磅土豆价为3磅牛肉8磅牛肉的机会成本3.乔丹修剪草坪的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乔丹修草坪2小时,做广告10000 杰尼弗修草坪4小时,麦当劳店打工20 乔丹的比较优势在于做广告 杰尼弗的比较优势在于剪草坪 交换使双方受益 20杰尼弗的报酬100004.经理的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绝对优势:驾车、打字、经营企业比较优势:经营企业5.美国与日本的比较优势 美国每个工人每月生产1辆车,或2吨食物 日本每个工人每月生产1辆车,或1吨食物自给自足下的生产、消费组合 U.S0.5, 1 J.P0.5,0.5 TP1,1.5比较优势与扬长避短 J.P比较优势在于车 U.S 1辆车,放弃2吨食物 J.P 1辆车,放弃1吨食物 U.S比较优势在于食物U.S 1吨食物,放弃0.5辆车 J.P 1吨食物,放弃1 辆车 分工协作 U.S0,2 J.P1,0T P1,2TP0,0.50x1DCAPe扬短避长 U.S1,0 J.P0,1T P1,1TP0,-0.5四、经济剩余与经济效率1.消费者剩余(CS)0x1DCPeBS愿支付价(MU决定)与实际支付价(Pe)的差额心理上的额外满足CS=APeC=TU-TE=f(x)dxPex1 2.生产者剩余(PS)实际得到价格(Pe)与能够接受价格(MC决定)的差额实际利润SB0x1DCAPePS=PeBC=TRTC=PeX1(x)dx3.经济剩余(ES)ES=CS+PS=E+F=ABCES=TUTC=f(x)dx(x)dxES表示交换使双方得到的总利益 4.经济效率企业效率(MPR=MPC)VS帕累托效率(MSR=MSC)生产效率(P=Min.ATC)VS配置效率(P=MC)效率是技术、资源投入与制度选择的函数经济剩余是衡量效率的标准效率最高经济剩余最大消费权利配置最优(甲乙之间)生产权利配置最优(AB之间) QP0D甲D乙MEUMECSBSAQ0ADEPDSP1P*BCQ1Q*5.制度选择与经济效率 自由竞争与完全垄断的效率对比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变 化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经济剩余总 产 量价 格A+B+DC+EA+B+C+D+EQ*P*AB+CA+B+CQ1P1(B+D)BE(D+E)QQ 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的效率对比 交换使双方受益 比较优势学说的解释 经济剩余理论的解释 WTO宗旨与规则的证明五、垄断与保护贸易的原因1.国家是由不同利益的群体、行业、部门与地区构成的轿车的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对消费者、厂家与政府的影响不同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种草与种树的选择2.博弈的结果(囚徒困境)3.政治、军事与外交等方面的考虑第五讲 实验经济学:模拟市场交易一、预备知识、实验的目的与规则二、模拟过程分四个阶段三、实验结果的统计、汇总与讲评 第六讲 厂商行为理论:生产分析一、企业与企业理论1.企业的概念与分类2.科斯的企业理论二、国有企业与现代企业的对比 三、国企改革遇到的矛盾 1.政企分开与难以分开2.两权分离与难以分离3.自负盈亏与不负盈亏4.资产增值与严重流失5.市场主体与难成主体6.产权集中与股权分散7.权责统一与难以统一8.下放权利与侵蚀权益内部人控制(日青木昌彦)四、生产函数1.概念2.特点3.种类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五、边际收益递减规律1.概念2.杨格堆肥试验的证明3.成立的前提4.瓶颈效应(概念、种类)六、要素的合理投入1.三个产量概念及三条产量线TPL=APLLAPL=TPL/LMPL=Q=KL0.5L20.32K2Q=3L0.7K0.4Q=0.1L36L212L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表(1)K(2)L(3)L(4)TP(5)MP(6)AP1010101010101010101001234567890111111111010254560707577777201015201510520-501012.515151412.5119.68变化规律先增后减先增后减先增后减 (5)= (6)=从TP线导出AP线与MP线 过TP线上一点与原点的射线表示AP TP线上一点的切线表示MP三线关系 均为倒U型MP线从AP线最高点穿过MP=0时,TP最大 2.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产量最大化,劳动投入L2ATC最小化(AP最大),劳动投入L1利润最大化,劳动投入L1L2,由MR=MC决定第三阶段是厂商禁区国企稳定的目标,劳动投入L2七、规模经济 1、概念、趋势及与收益递减的区别ZQ=f(L,K) Z 规模收益递增Z= 规模收益不变Z 规模收益递减Z0 规模不经济适度规模收益递增达到最大的规模平均成本降到最低的规模竞争中得以生存与发展的规模(斯蒂格利茨)2.规模经济的原因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要素的分工与协作市场经营的经济性负产品的利用管理上的经济性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八、要素的最适组合与生产者均衡1. 等产量线及其特点组合方式LKQMRTSA16100B231003C321001D611001/3右下倾斜(L与K反向变动的替代关系)凸向原点(MRTS递减 收益递减决定)位置高,产量大;位置低,产量小;任何两条不相交(反证);L与K的替代关系完全可替代完全不能替代替代性强替代性弱 2.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实为等产量线的斜率MRTS递减:同量L能够代替的K量越来越少(MRTS递减由MP递减决定)3.要素最适组合的原则最后一美元的L与K带来的MP相等PLQL+PKQK=C 约束条件 组合原则4.等成本线概念PLQL+PKQK=C 平移:成本变化引起旋转移动;要素价格变化引起 5.生产者均衡产量既定,成本最小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均衡的条件等产量线的斜率=等成本线的斜率6.确定生产者均衡的两种方法要素最适组合原则:生产者均衡的条件:二者本质上是一回事九、价格变化、技术变化对生产者均衡的影响1.价格变化的影响2.技术变化的影响同量产出以更少的要素投入取得改变技术系数(K/L)十、生产扩张线第七讲 厂商行为理论:成本分析第九讲:从实物角度分析了投入产出关系(要素投入与产量)一种要素投入对产出的影响:收益递减两种要素投入对产出的影响:规模经济两种要素的最适组合:生产者均衡第十讲:从价值角度分析投入产出关系(成本与收益)一、基本概念1.机会成本2.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边际转换率充分利用既定技术与资源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组合可能性组合大米(万斤)西红柿(万斤)边际转换率MRTA1.40B1.310.1C120.3D0.52.70.7E02.85,实为PPC线的斜率MRT递增为增产一种产品所付出的代价即机会成本越来越大3.明显成本VS隐含成本明显成本 又叫会计成本,指投入非自己所有的要素支付的成本隐含成本 投入归自己所有的要素所付出的机会成本4.私人成本VS社会成本私人成本=明显成本+隐含成本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在成本外在利益私人利润VS社会利润5.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总收益明显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明显成本隐含成本=会计利润隐含成本=会计利润正常利润 0正常利润计入成本之中,相当于隐含成本经济利润的源泉:创新、风险与垄断配第两要素、萨伊三要素、马歇尔四要素、萨缪尔森把利润区分为正常利润与经济利润企业家不同于资本家二、外部性理论1.概念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表现为外在成本(EC)或外在利益(EB)对第三者产生的非市场性附加影响一个人效用函数的自变量中包含了他人的行为UA=Uf(XA,XB)2.种类 正外部性(EB)、负外部性(EC)者起发者受承果后消费者生产者有利a不利b有利c不利d消费者有利AAaAbAcAd不利BBaBbBcBd生产者有利CCaCbCcCd不利DDaDbDcDd用户数N,连结数S S=N(N-1)/2N算术递增,S几何递增3.与资源配置的关系存在外部性下,资源配置效率未达到最优(Pareto Optimality)帕累托均衡的条件MSB=MSC厂商均衡的条件MPB=MPCMSCMPC(MSC=MPC+MEC) 外在不经济MPBMC 增产有利可图MRMC 减产有利可图MR=MC 均衡状态表现形式完全竞争P=MR=MC完全垄断MR=MC课堂练习已知:R(Q)=18Q,C(Q)=Q3-9Q2+33Q+10求:利润最大时的产出水平最大利润已知需求函数Q=10000-100PTC=50Q+30000求:最大利润的产出量最大利润的价格最大利润第八讲 厂商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一、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1.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与特征 众多买方与卖方,且相互独立 产品无差异 价格接受者 进出自由,不存在进入壁垒 信息对称,不存在欺骗 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与收益规律 市场不同于厂商 四线合一:d、P、AR、MR线三量相等:P=MR=MCPSEDQOQPOOPSEd (AK.MR)NPO (a)市场 (b)厂商3、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超额利润的短期均衡 TRTC(PATC) 盈亏相抵的短期均衡 TR= TC(P=ATC) 亏损最小的短期均衡TVCTRTC(AVCPATC) 停止营业的短期均衡TRTVC(PAVC) 短期均衡条件 P=MR=MC图6-2、6-3,6-4,6-5 短期供给曲线:AVC线最低点以上的MC线4、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盈亏相抵 长期、短期的区别 长期均衡的条件 P=MR=MC=ATC 有正常利润,无经济利润5、完全竞争与资源配置 对厂商而言,ATC最小,达到适度规模(Capacity Size) 对消费者而言,P=Min.ATC 对市场而言,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大 既有生产效率(P =Min.ATC),又有配置效率(P=MC)二、完全垄断市场1.概念、特征及原因 概念 独家垄断特征一家厂商占据了整个行业,厂商与行业是一回事产品只此一家,别无选择价格制定者存在进入壁垒原因规模经济专利政府特许对资源的控制2.种类 自然垄断 由生产技术上的规模经济导致的垄断,如供气、供水等。一家厂商生产的成本低于两家以上厂商生产的成本 竞争性行业:VC比重大 自然垄断行业:FC比重大(沉淀成本)TC=TFC+TVC TC=TFC+TVCATC=AFC+AVC ATC+AFC+AVCATCQQ1ATCQQ1C1C0C0Q0C1C0行为垄断 由少数厂商的合谋行为导致的垄断法定垄断 由政府限制竞争的法令和政策导致的垄断3.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收益规律 三线合一,且右下倾斜:D、P、AR线 两量相等:P=AR 完全竞争:价格接受者 完全垄断:价格制定者,但面对高价少销、低价多销的选择P0SDP0DD(P)P=abQ 厂商市场(行业)厂商(行业)完全垄断厂商价格、收益函数P=a-bQ(a,b0)MRD(AR=P)斜率=-b斜率=-2bTR=PQ=aQ-bQ2MRAR,且MRAR4.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盈利盈亏相抵亏损短期均衡的条件:MR=MC既无生产效率(Pmin.ATC),又无配置效率(PMC)图7-2 a 、b 、c、(P232)5.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盈利均衡条件:MR=MC,PATC6、价格歧视三、垄断竞争市场1.概念、特征比较多的厂商、激烈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