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归纳、类比与假说 本章介绍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假说以及寻求因果联系的方法的基本知识。假说以及寻求因果联系的方法都是含有归纳推理的方法,属于归纳法的范围。归纳法也包括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第一节 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推出一般,即从个别性知识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归纳推理结论的断定范围超出了前提的断定范围,结论与其前提间只具有或然性的联系。 在人类的认识活动中。归纳推理与演泽推理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另一方面,归纳推理又与演绎推理又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就思维进程而论,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知识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知识的结论,而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推出个别性知识的结论。其次,就结论与前提的断定范围而论,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除外)的结论的断定范围超出了前提的断定范围,而演绎推理的结论的断定范围没有超出前提的断定范围。 第三,就结论与其前提的联系情况而论归纳推理(完全归纳 推理除外)的结论与其前提间只具有或然性的联系,而演绎推理有 效式的前提与结论间具有蕴涵关系即必然性的联系。 一、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穷尽考察某类中每一对象具有某一属性,从而得出该类全部对象都具有该属性的推理。完全归纳推理的形式可表示为S1是p S2是p Sn是p S1,S2, , Sn是S类中的全部对象。 所以,所有的S都是P。例如: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农民战争、农民起义是不可能取得最后胜利、彻底推翻封建制度的。因为,在这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虽然发生过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给了封建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但最后都失败了。 这个推理,是在穷尽考察了历史上所发生的每一次农民起义未能取得最后胜利的基础上,得出我国所有的农民起义都不可能取得胜利这一结论的,是运用了完全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的断定范围没有超出前提的断定范围,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必然性的联系。这是完全归纳推理与其它所有的归纳推理之间的区别。 从现代逻辑的观点来看,完全归纳推理实质上是一种演绎推理。不过,为顾及与国内流行的形式逻辑教科书相一致,我们这里仍旧将其视为一种归纳推理。 二、不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考察某类中部分对象具有某一属性,从而得出该类全部对象都具有该属性的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包括简单枚举法与科学归纳法。1简单枚举法 简单枚举法是根据考察某类中部分对象具有某一属性,并且没有发现反例,从而得出该类全部对象都具有该属性的结论的推理。 简单枚举法的形式可表示为: S1是p S2是p Sn是p S1,S2, , Sn是S类中的部分对象。并且没有发现反例(即没有发现有S不是p) 所以,所有的S都是P。 例如:铜是导体,它的原子中有自由电子。铁是导体,它的原子中有自由电子。银是导体,它的原子中有自由电子。汞是导体,它的原子中有自由电子。水是导体,它的原子中有自由电子。铜、铁、银、铝、汞、水是导体的部分分子。但是,并未发现既是导体,其原子中又没有自由电子的物体。所以,一切导体的原子中都是有自由电子的。 简单枚举法的结论与其前提间只具有或然性的联系,运用简单枚举法由真前提只能得出有一定程度概然性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在遇到反例时就有可能被修改或甚至被推翻。 为了提高简单枚举法结论的概然性程度,可以增加考察对象的数量,或扩大考察对象的范围并注意考察那些相互问差别较大的对象。 在运用简单枚举法时。如果只根据少数粗略的事例就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就会犯“轻率概括”或“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例如:铜是金属并且是固体,铁是金属并且是固体,金是金属并且是固体,银是金属并且是固体,所以,凡是金属都是固体。这个推理只考察了少数几种金属,便得出“金属都是固体”这一个一般性的结论,犯有“轻率概括”(或“以偏概全”)的错误。2科学归纳法 科学归纳法是根据考察某类中部分对象具有某一属性,并且这些对象与该属性间具有因果联系,从而得出该类对象都具有这种属性的结论的推理。 科学归纳法的形式可表示为: S1是p S2是p Sn是p S1,S2, , Sn是S类中的部分对象。并且与P具有因果联系。 所以,所有的S都是P。 例如: 人们经过对许多植物的观察,知道这些植物要成长发育得好,就必须有阳光,因为植物的叶绿素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才能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做成植物体内需要的有机物质,尤其是构成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蛋白质。而蛋白质则是植物成长发育所必须的。由此可见,一切植物要成长发育好,就必须有阳光。 这个推理通过考察部分植物生长的情况,根据它们的生长发育与阳光之间所具有的因果联系,得出“一切植物要成长发育好就必须有阳光”的结论,是一个运用科学归纳法的推理。科学归纳法与简单枚举法同属不完全归纳推理,其结论的断定范围部超出了前提的断定范围,这是二者的共同之处。此外,二者又是有区别的,其区别表现在:1根据不同,简单枚举法根据在于没发现反例,而科学归纳法则需要根据一定的因果联系。2对考察对象数量的要求不同。简单枚举法需要考察较大数量的对象,科学归纳法则不需要如此。3结论的可靠性程度不同。科学归纳法的结论比简单枚举法的结论更为可靠。三、统计推理 统计推理是根据样本中mn个对对象具有某一属性,从而得出总体中mn个对象具有该属性的推理。(其中,mn)。 所谓总体,指被研究对象的全体;总体中实际被统计考察的部分对象构成统计推理的样本。 统计推理的形式可表示为: S1 是p S2 是p Sk 不是p Sn 是p 样本S中有mn个对象是p 所以,总体S中有mn个对象是P。 例如,考察某地小学生近视率,我们可以以若干学校作为样本,实际进行统计,得出在样本中有mn的小学生患有近视,由此得出该地小学生近视率为mn 。 统计推理还有许多别的形式。 第二节 寻求因果联系的方法寻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是含有归纳推理的方法,是最基本,并且应用也最广泛的归纳法。其中包括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 一、求同法 求同法是根据考察被研究现象出现的不同场合只有一个共同情况,而得出该情况与该现象间具有因果联系的结论的方法。求同法也称为契合法。求同法可用图式表示为: 场合 相关情况 被研究现现象(1) A,B,C a(2) A,D,E a 所以,A与a之间有因果联系。 例如: 用锯锯物,锯会发热。用锉锉物,锉会发热。石上磨刀,刀也会发热。在车床上加工零件,车刀也会发热。放枪时,枪膛也发热。引起发热的场合不同,但只有一种情况相同,即物体之间的摩擦。由此可知,摩擦是发热的原因。二、求异法 求异法是根据考察被研究现象出现与不出现的两个场合中只有一个不共同的情况,即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该情况存在,而在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场合该情况不存在。从而得出该情况与该现象间具有因果联系的结论的方法。求异法也称为差异法。 求异法可用图式表示为: 场 合 相关情况 被研究现象 (1)正面场合 A,B,C a (2)反面场合 B,C 一所以,A与a之间有因果联系。例如:将一闹钟置于一密封的玻璃罩内,我们能听见闹钟走动的机械声。但是,若抽去罩中的空气,就听不见这种声音了。可见,空气传播声波是我们听见声音的原因。三、求同求异并用法 求同求异并用法是根据考察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只有一个共同情况,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若干场合都没有这个共同情况,从而得出该情况与该现象间具有因果联系的结论的方法。 求同求异并用法也称为契合差异并用法,或简称为并用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可用图式表示为:场 合 相关情况 被研究现象 (1) A,B,C a (2) A,D,E a 正事例组(1) F,G (2) H,l 负事例组 所以,A与a之间有因果联系。 例如: “一九二七年中国大资产阶级战胜了无产阶级,是通过中国无产阶级内部的(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机会主义而起作用的。当着我们清算了这种机会主义的时候,中国革命就重新发展了。后来,中国革命又受到敌人的严重打击,是因为我们党内产生了冒险主义。当着我们清算了这种冒险主义的时候,我们的事业就又重新发展了。由此看来,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278页)。不难看出,求同求异并用法实际上是由“两次求同,一次求异”这样三个步骤组成的。即:首先求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各场合所具有的唯一共同情况;其次求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各场合在都不具有该情况这一点上是共同的;再次,比较正事例组与负责例组在具有该情况与不具有该情况这一点上的差异,从而得出该情况与被研究现象间具有因果联系的结论。四、共变法 共变法是根据考察被研究现象发生变化的各个场合只有一个情况在相应地发生变化,从而得出该情况与该现象问具有因果联系的结论的方法。 共变法可用图式表示为。场合 相关情况 被研究现象(1) A1,B,C a1(2) A2,B,C a2(3) A3,B,C a3 所以,A与a之间有因果联系。 例如: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气体的压力越小,它的体积越大;气体的压力越大,它的体积越小。由此可知,气体压力变化是气体体积变化的原因。 运用共变法时应该注意,被研究现象随相关情况变化而变化往往是有一定的范围的。 五、剩余法 剩余法根据某复合现象是另一复合现象的原因,并且前一复合现象中的某一部分是后一复合现象中的某一部分的原因,从而得出前一复合现象中的其余部分与后一复合现象中的其余部分间具有因果联系的结论的方法。 剩余法可用图式表示为: 复合现象A、B、C、D与复合现象a、b、c、d间具有因果联系 A与a有因果联系 B与b有因果联系 C与c有因果联系 所以,D与d之间有因果联系例如,在曲颈瓶中装少量葡萄酒,然后将瓶密封。不久,瓶中的葡萄酒变成了醋。已知瓶中除葡萄酒外,还有空气,而空气由四份氮、一份氧组成,氮不助燃烧而氧助燃烧。现将瓶倒放入水拔掉瓶塞,水进入瓶中,其量为先前空气所占空间的五分之一。又已知,瓶中所剩留的空气不助燃烧。由此可知,氧是葡萄酒变成醋的原因。在运用上述这几种方法寻求现象间的因果联系时,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此外,这几种方法的实际应用中,经常是被交叉使用着的。运用这些方法所得出的结论,都只是或然性的结论,这些方法在实质上都是通过排除不相关因素,得出与被研究现象相关的现象,再进一步是由两现象相关得出它们之间具有因果联系的结论。 第三节 类比与假说一、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它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所谓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一属性上相同,是指这两个(或两类)对象共同具有该属性。所谓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一属性上相似,是指这两个(或两类)对象之一具有该属性,另一个(或另一类)则具有与此大致相同的属性。 类比推理的形式可表示为: 对象A具有属性a,b,c,d 对象A具有属性a,b,c所以,对象B也具有属性d例如:在施温和施列登分别发现了动物和植物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之后,施列登又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并且研究了细胞核与细胞其它部分的关系。施列登将自己的结果告诉了施温。施温认为,如果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相似是实质性的话,那么动物细胞中一定会有细胞核。 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 除完全归纳推理外)都是或然性推理即非必然性推理。(参阅第五章第一节(三)这是类比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共同之处。归纳逻辑正是基于此而将类比推理划入归纳推理范围的。从思维的进程来看,类比推理与归纳推理又是有区别的。至于区别何在,请读者自己思考,并请参见第五章第一节(三)。 为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可以考察对象A、B的更多相同或相似属性,或者使已知A、B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与推知A、B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之间具有更密切的联系。 在运用类比推理时,如果仅根据两对象表面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们在别的属性上相同或相似,就会犯“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例如,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画家、科学家达芬奇曾设计过一架“扑翼机”,机翼外形类似于鸟翼,也像鸟翼那样上下扑动,试图用人的脚蹬力使机翼扑动以飞上天,但是却怎么也没有成功。这就是犯了机械类比的错误。事实上,靠人的肌肉的力量,是不可能扑动机翼以使人飞上天的。 二、假说 假说是根据已有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对未知事物或事物情况作出初步的假定性解释的方法。 假说是一种归纳方法是由提出假说、选择假说、检验假说等三个步骤组成的。运用假说方法所得出的结果也称作假说。从结果方面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电工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服务协议
- 2025版股权投资顾问服务协议范本
- 2025版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境建设合作协议书下载
- 2025年度全国电子竞技赛事胜负PK选手参赛协议书
- 2025版金融业务合同委托管理协议
- 2025届湖北省九师联考高三下学期二轮核心模拟卷地理试题 (解析版)
- 2025年度山林资源综合开发承包经营协议
- 2025版商铺租赁终止及租赁双方责任划分协议
- 2025年度精致砌砖工程劳务分包全面协议
- 2025年环保产业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4年景区托管运营合作协议
- 保定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3
-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单、样板确认、整改单
- 品牌服装设计课件
- 浅析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 小型化便携式医用雾化器设计研究
- 人力资源管理(初级)(自考) 课件 赵凤敏 第6-10章 人员素质测评-职业生涯管理
- 贵州水库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方案(用电量计算)
- 工伤私了协议书:免修版模板范本
- 道路交通事故分析技术-课件-第3章-事故现场勘查的内容与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