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暖工程节能施工方案.doc_第1页
水暖工程节能施工方案.doc_第2页
水暖工程节能施工方案.doc_第3页
水暖工程节能施工方案.doc_第4页
水暖工程节能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暖工程节能施工方案目录 一、 工程概况二、 水暖工程施工时间计划三、 编制依据四、 编制依据五、 施工机具准备六、 节能措施七、 质量控制目标八、 验收监督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鼎丰丽景天下住宅小区A6#楼工程地址结构类型框剪结构建筑类别居住建筑层数十六层建筑高度47.45m2建筑占地面积818.7m2建筑总面积10009.58m2抗震设防烈度8度耐火等级二级建筑类别二类结构使用年限50年预计竣工时间施工许可证号二、水暖工程施工时间计划分部工程名称计划开工时间计划竣工时间水暖工程2009年4月152010年5月三、编制依据 根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B50411-2007) 及内蒙古地区建筑节能施工规范及有关资料进行编制。四、编制依据根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及内蒙古地区建筑节能施工规范及有关资料进行编制。 五、施工机具准备 切割机、套丝机、管钳、冲击钻、热融器、电焊机、剪刀等。 六、节能措施1 、给水(1) 采用合理的供水系统 , 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2) 建筑给水系统分区 : 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大于 0.45Mpa; 水压大于 0.35 Mpa 的入户管 ( 或配水横管 ) 设减压或调压设施。(3) 采用支管减压作为节能节水的主要措施。(4) 给水竖向分区采用比例式减压阀或可调式减压阀。(5) 入户管或配水支管减压时 , 采用可调式减压阀。(6) 用于支管减压的减压阀 , 选用阀前阀后压差要求小的可调式减压阀。(7) 减压阀的设置 : 给水分获用减压阀两组并联设置 , 不设旁通管 , 减压阀前设控制阀、过滤器、压力表、阀后设压力表、控制阀; 入户管上的分支减压阀宜设在控制阀门之后,水表之前,阀后设压力表。2 、热水(1) 供水水温 : 集中供水供应系统的水加热设备在满足配水点处最低水温要求的条件下,根据热水供水管线长短,管道保温情况等采用低的供水温度,以缩小管内外温差减少热损失,节约能源。一般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水加热设各的供水温度可为5060 。 (2) 同一供水区的冷、热水管道相同布置并采用上行下给的布置方式。 (3) 采用被加热水侧阻力损失小的水加热设备,直接供给生活热水的水加热设备的被加热水侧阻力损失小于0.01Mpa 。 (4)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设热水回水管道,并设循环泵,采取机械循环。 (5) 水加热设备、热水供回水管道及阀门均做保温处理,保温绝热层外还做保护层;暗装的管道因为难做保温处理,又因管径小 ,散快,其管道长度控制在 7m 以内。 (6) 热水管道保温材料采用导热系数低、容重轻、机械强度大、防水性能好的聚氨酶保温材料。3 、室内采暖(1) 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的调节。在采暖系统入口加装热 计量装置 , 室内采暖系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计量形式及温度调节方式,改造后具备实行按用热量计量收费的条件,达到用户可以自行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2) 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节能建筑耗热量为 20- 23 瓦/平方米,按该标准建筑的居住建筑与非节能居住建筑耗热量为 40-50 瓦/平方米相比,每个采暖期节约50%热量,采取供暖分户计量 , 可以实现采暖节能20%以上。(3) 室内散热器采用钢制复合散热器。其余采用地暖。 (4) 采暖管道保温材料采用导热系数低、容重轻、机械强度大、防水性能好的管壳岩棉。在地面暗敷的采暖管道采用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七、质量控制目标1 、节能工程采用的设备、管材、仪表、保温材料等产品进场时,应按设计要求对其类型、材质、规格及外观等进行验收,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且应形成相应的验收记录。各种产品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应齐全 , 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定。 2 、采暖系统节能工程采用的散热器和保温材料等进场时,应对其下列技术性能参数进行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 :(1) 散热器的单位散热量、金属热强度 :(2)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吸水率。 3 、管道安装要求有一定的坡度是热水采暖系统排除空气的重要措施,安装时应符合设计和节能规程的要求。4 、保温材料按设计要求选用,其产品质量要求达到现行的国家标 准规定,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测报告,质量检验报告由具有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按照规定的检测周期检测后出具。保温层接缝质量、绑扎质量相应对保温效果、防止保温层松动、脱落有直接影响,应予以重视。5 、严格控制节能工程所使用材料的质量,尤其是节能参数等需经 试验复核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过程的各细部施工措施需符 合节能减排的要求。控制目标是使用建筑物的节能工程各检验批满足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等规范规程的验收要求。6 、采暖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散热器、阀门、过滤器、温度计及仪表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齐全 , 不得随意更换和减少。 (2) 温度调节装置和热计量装置安装后,采暖系统应能实现设计要求的分室温度调控、分栋热计量和分户或分室热量分摊的功能。7、节能工程在施工前、施工过程中、施工完成后,必须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有关要求,对各分项、 分部进行验收。七、验收监督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应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和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进行验收。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组织相关单位按照检验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部工程的顺序进行,参加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2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建筑节能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见下表序号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1墙体主体结构基层;保温材料;饰面层。2幕墙主体结构基层;隔热材料;保温材料;幕墙玻璃;单元式幕墙板块;遮阳设施。3门窗门;窗;玻璃;遮阳设施。4屋面基层;保温隔热层;保护层;防水层;面层。5地面基层;保温隔热层;隔离层;保护层;防水层;面层。6采暖散热器;设备、阀门与仪表;保温材料;热力入口装置;调试。7空调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和附属设备及其管网冷、热源设备;辅助设备;管网;阀门与仪表;绝热、保温材料;调试。8配电与照明低压配电电源;照明光源、灯具;附属装置;控制功能;调试。3、建筑节能子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按照下列规定划分和验收:(1)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的子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划分,应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和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一致。 (2)当建筑节能验收内容包含在相关分部工程时,应按已划分的子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进行验收,验收时应对有关节能的项目独立验收,做出节能项目验收记录并单独组卷。(3)当建筑节能验收内容未包含在相关分部工程时,应按建筑节能分部进行验收。(4)建筑节能工程的各检验批,其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各检验批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b、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c、一般项目应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应有90以上的检查点合格,且其余检查点不得有严重缺陷;d、各检验批应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5)、建筑节能工程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a、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b、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2、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时,应符具备以下条件:(6)、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质量控制资料主要包括:a、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和竣工图;b、主要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和仪器、仪表的出厂合格证明及进场检(试)验、复报告;c、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d、设备、管道系统检验记录;e、系统无生产负荷联合试运转与调试记录;f、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g、观感质量综合检查记录; h、建筑节能性能现场检验的围护结构节能性能检验和系统功能检验报告。(7)、建筑节能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应在各相关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8)、应对主要材料、设备有关节能的技术性能,以及有代表性的房间或部位和系统功能的建筑节能性能进行见证抽样现场检验。另外,主要材料和设备有关节能的技术性能见证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建筑工程完工后,应抽取有代表性的房间或部位,对建筑节能性能中围护结构节能性能进行见证抽样现场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或评价报告。建筑设备工程完工后,应抽取有代表性的系统或部位,应对建筑节能性能中系统功能进行见证抽样现场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或评价报告。(9)、观感质量验收应合格, 3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前,应进行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的专项验收并达到合格。对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不合格的建筑工程,不得进行竣工验收。(1) 验收程序进场验收一进场复验一见证取样送检 -现场实体检验一验收 (2) 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建筑节能工程验收的程序和组织应遵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检验批和隐蔽工程验收应由监理工程师主持、施工单位相关专业的质量检查员、施工员参加;2) 分项工程验收应由监理工程师主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