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积食按摩法.doc_第1页
宝宝积食按摩法.doc_第2页
宝宝积食按摩法.doc_第3页
宝宝积食按摩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宝积食按摩法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大口大口地吃饭,长得快快地、壮壮地。但有些宝宝一到吃饭时,就会愁眉苦脸,觉得吃下去这些饭菜真让他们发愁。妈妈只好极尽“哄、劝、许诺”之本事,可成效并不大,眼看着宝宝一天天瘦下去,和同龄的宝宝一比,各项生长指标都落后,做妈妈的怎么能不着急呢?l 宝宝身体有了“积”这样的宝宝多是患了中医所说的疳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积”。它是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病症,通常城市的儿童发病率较高,主要见于5岁以下的宝宝,尤其在夏季炎热时发病率较高。但是,如能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很快就会治好;若不予重视则容易引起贫血,并发营养不良,影响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l 什么原因使宝宝身体有“积”? “积”是由于宝宝的脏腑娇嫩、脾胃消化功能尚未健全所致。中医认为,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脾胃调和方能知饥欲食,食而能化,宝宝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引起宝宝身体有“积”的主要病因如下: 1.妈妈妊娠期间营养不良,或宝宝是早产儿,先天肠胃功能不足; 2.宝宝经常饥饱无度,加之大人盲目给吃营养食品、零食,损伤脾胃; 3.婴儿时期没有及时添加辅食,消化功能较同龄宝宝差。l 宝宝有“积”的表现宝宝有“积”后,大多表现为见饭不喜,没有饥饿感,但喜冷饮;面色萎黄,形体偏瘦,毛发稀疏、枯黄;脾气烦躁易哭,夜间入睡不稳,额头上多汗或面红耳赤,口中有酸臭气味;体内锌、铁、钙等微量元素均缺乏,血色素也偏低。l 小儿疳积居家治疗法 宝宝有“积”,可以通过吃健脾、消积的药物治疗,但对有些宝宝来讲喂药很困难,且见效慢。中医传统疗法即捏积,对治疗宝宝有“积”有其独到之处。捏积也称为小儿按摩,是中医外治法之一,通过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捏积的方法操作简便,方便易行,并且见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方法为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各位妈妈不妨一试。具体部位可见附图示意,操作方法如下: 1.运大肠:大肠穴位于食指端桡侧边缘至虎口。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做直线推动按摩,每次推200次,每天1次,还可治疗腹泻。 2.推脾土:脾土穴位于拇指螺纹面。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推动按摩,每天1次,每次推200次,可治疗宝宝呕吐、腹胀。 3.揉板门:板门穴位于大鱼际隆起处,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揉此处,每天1次,每次揉50-100次,可治疗宝宝腹胀、食欲不振。 4.推天河水:天河水穴位于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推动按摩此处,每天1次,每次100-200次,可治疗身热烦躁、便秘的宝宝。 5.捏脊4遍:双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宝宝的皮肤,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到大椎两旁,即为捏脊一遍。如此反复4次,可治疗宝宝厌食、腹胀、腹泻。爱心提示: 1.在进行上述疗法时,妈妈一定要注意推拿手法要轻柔,在按摩处的皮肤上撒少许爽身粉,这样操作起来会减少阻力,减轻不适感。 2.如果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