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福建省高中生物文科会考练习专项练习(必修三-种群).doc_第1页
2015年福建省高中生物文科会考练习专项练习(必修三-种群).doc_第2页
2015年福建省高中生物文科会考练习专项练习(必修三-种群).doc_第3页
2015年福建省高中生物文科会考练习专项练习(必修三-种群).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高二文科生物周末练习1(种群和群落)1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A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B某森林每平方千米范围内猞猁的数量C某湖泊一年中鲫鱼新增加的个体数 D一亩水稻的年产量2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B设置1个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3如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4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1公顷的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公顷,必须积极防治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5某一生物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少,成年和老年个体较多,此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及其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可能是( ) A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 B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 D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6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6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的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 A46 B25 C12 D967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一块棉田中的害虫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山毛榉 C一座高山上的全部鸟 D一个池塘中的单细胞藻类8预测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A现有人口的数量 B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C现有人口的年龄组成 D生态因素的变化趋势9在下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10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 D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11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一个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 D一座山上的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12下列能表示蛇和鼠相互关系的曲线是( )13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中药。虫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破坏。仅残留外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 ) A共生 B寄生 C腐生 D捕食14捕蝇草的两片叶子呈蚌壳形张开,当小虫进入触动腺毛时,两片叶子合拢,将虫体消化,吸收营养,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 )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互利共生15在一个茂盛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C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16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17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A有效避免竞争B合理利用环境资源C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 D以上都正确18“水稻杀手”福寿螺是我国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某校生物小组在一块面积为500m2的水稻田中放入200只大小不一的福寿螺,然后调查其种群密度的变化,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福寿螺的种群密度变化(单位:只/100m2)第1周第3周第5周第7周第9周第11周福寿螺数量4052118198270268A.调查福寿螺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 B由于没有天敌,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第1周由于不适应环境,种群的密度下降 D调查期间,种群的增长速率一直增大19某池塘里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20为了降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研究人员引入一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但毒性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研究人员利用的原理是()A寄生B竞争C捕食D共生21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1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A50只 B100只 C150只 D200只22下列有关环境容纳量(即K值)及其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K值是指一定空间中所能容纳的种群最大值,此时增长速率最大B一定空间中同一种群的K值不会变化C降低环境中老鼠的K值,如严密封储粮食等,可限制老鼠种群的数量D在开发动植物资源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才能猎取一定数量的该生物资源23下列生物之间竞争最激烈的是()A蛔虫和人体 B水稻和稻田杂草C狮子和斑马 D根瘤菌和大豆24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为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才能发育。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在生物学上叫()A互利共生B竞争C寄生D捕食25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的时间中,在原林地上逐渐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A物种进化B外来物种入侵C群落演替 D垂直结构26.在西部大开发中,对部分耕地“退耕还草、还林”,在这个过程中农田的演替属于A初生演替 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C次生演替 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27.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是次生演替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C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所用的时间少,原因是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28.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请将其排序()森林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地衣阶段灌木阶段裸岩阶段苔藓阶段A BC D29.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其花粉是某地区重要的过敏原。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见下图)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