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六-见面礼仪(鞠躬礼).ppt_第1页
主题六-见面礼仪(鞠躬礼).ppt_第2页
主题六-见面礼仪(鞠躬礼).ppt_第3页
主题六-见面礼仪(鞠躬礼).ppt_第4页
主题六-见面礼仪(鞠躬礼).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见面时的礼节 鞠躬礼 资阳市雁江区职业技术学校王久云 鞠躬礼的由来 鞠躬起源于中国 我国商代有一种祭天仪式 鞠祭 祭品 猪 牛 羊等 不切成块 而将整体弯蜷成圆的鞠躬形 再放到祭处奉祭 以此来表达祭示者的恭敬与虔诚 这种习俗在一些地方一直保持到现在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 逐渐援升成以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地位崇高者或长辈的崇敬 于是 弯一弯腰 象征性地表示愿把自己作为鞠祭的一个牺牲品而奉献给对方 这就是 鞠躬 的由来 鞠躬礼的意义 鞠躬 主要表达 弯身行礼 以示恭敬 的意思 是表示对他人敬重的一种郑重礼仪 也是与人见面时展现个人素质的优美姿态之一 除了表示向对方打招呼之外 还表示敬意 致意 道歉等 适用的场合 鞠躬适用于庄严肃穆 喜庆欢乐的仪式场合 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老师 晚辈对长辈 下级对上级 服务人员对宾客等都可行鞠躬礼 领奖人上台领奖时 向授奖者及全体与会者鞠躬行礼 演员谢幕时 对观众的掌声常以鞠躬致谢 演讲者也用鞠躬来表示对听众的敬意 遇到客人表示感谢或回礼时 或是遇到尊贵客人 这时可行鞠躬礼 仔细观察这两张侧面的女式和男士图片 你发现了些什么 这张正面的呢 提示 从手式 神态等 鞠躬礼的动作要领 距对方2 3米左右 身体立正 面对受礼者 目光平视 自然微笑男士双手自然下垂 贴放于身体两侧裤线处 女士则将双手搭腹前 右手搭在左手上以腰为轴 腰 颈 头呈一条直线身体前倾一定的度数 身体前倾到位后停留一下再恢复原状视线 对方眼睛 对方脚 对方眼睛鞠躬同时致以问候语脖子不可伸得太长 不可挺出下颌 鞠躬的深度 鞠躬礼有深有浅 不同的度数可以用来适应不同的对象 也适用不同的场景 因此 鞠躬的深度视受礼对象和场合而定 鞠躬深度越大越恭敬 按照上身倾斜角度的不同可以将鞠躬分为15度行礼 30度行礼 45度行礼 90度行礼 但最常用的是以下三种深度 15度鞠躬礼 上身倾斜角度约为15度左右 视线落于体前1 5米 是一般场合下最普遍使用的敬礼 如面对平辈 同事 或者端茶送水 请人落座 递接名片等 都需要这个微微欠身的动作 15度行礼 1 5米 上身倾斜角度约为30度左右 视线落于体前1米处 适用于特别的场合 如接待客人 社交场合 演讲 谢幕等 30度鞠躬礼 30度行礼 1米 上身倾斜角度约为45度左右 视线落于体前0 5米处表示向对方敬意 适用于面对最为尊敬的上司 长辈 老师等 一般用于较为隆重 重要的场合 45度鞠躬礼 45度行礼 0 5米 提示 90度鞠躬礼 上身倾斜角度约为90度左右 表示向对方深度敬意或道歉 一般用于特殊的场合 错误的鞠躬 只弯头的鞠躬不看对方的鞠躬头部左右晃动的鞠躬双腿没有并齐的鞠躬驼背式的鞠躬可以看到后背的鞠躬 正确的鞠躬 鞠躬时要脱帽 一般情况下 鞠躬要先脱帽 摘下围巾 因为戴帽子鞠躬既不礼貌 也容易滑落 使自己处于尴尬境地 鞠躬时不要抬头 目光应向下看 表示一种谦恭的态度 不要一面鞠躬 一面试图翻起眼睛看对方 这样做姿态既不雅观 也不礼貌 不能在行进中鞠躬 行鞠躬礼时 应停步 边走边看边躬身 这是十分不雅观的 鞠躬礼毕起身时 双目还应该礼貌地注视对方 如果视线马上转移到别处 即使行了鞠躬礼 也不会让人感到是诚心诚意 鞠躬时 嘴里不能吃东西或者叼着香烟 动作不能太快 不能无动于衷 面无表情 鞠躬礼注意事项 八 鞠躬礼仪准则 1 受鞠躬应还以鞠躬礼2 地位较低的人要先鞠躬3 地位较低的人鞠躬要相对深一些 上级或长者还礼时可以欠身点头 不鞠躬也可以 九 知识拓展 入乡随俗 日本人鞠躬不同的程度表达不同的意思 30度的鞠躬 一般用于打招呼的时候 45度的鞠躬 一般用于初次见面 也应用于饭店或商场等服务员对顾客的欢迎 礼节性最高的90度的鞠躬 表示特别的感谢 道歉 鞠躬对韩国人来说也很讲究 特别是妇女在行鞠躬礼时 一手提裙 一手下垂鞠躬 告别时面对客人慢慢退去 显得非常诚恳 在马来西亚 见面时 男子一般是一面举起右手放在胸前 一面鞠躬 女子一般是先双腿稍微弯曲 然后鞠躬 学生分组训练 15度鞠躬礼程序 听我口令 15度鞠躬礼 开始 学生说 您好 欢迎光临 同时行15度鞠躬礼 训练口令 30度鞠躬礼程序 听我口令 30度鞠躬礼 开始 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