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 BIE组网及15:1复用 4第一章 BSS组网介绍 51.1BSS组网的概念 51.2 BSS的组网方式 51.2.1星型连接 61.2.2链型连接 61.2.3树型连接 6第二章 BIE组网方式及其原理 72.1按照复用方式分类 72.1.1 10:1 72.1.2 12:1 82.1.2 15:1 92.2按照逻辑分类 102.2.1新32BIE(GM32BIE1) 102.2.2旧32BIE (GM32BIE0) 14第三章 专题介绍 143.1 半永久性连接 143.1.1实现原理 153.1.2实现方法 153.1.3实例 163.2 时隙整合 183.3 星型级联 193.3.1实现原理 193.3.2实例 213.4 不同类型基站级联 233.5 900M与1800M混合组网 233.6 树型组网 233.6.1实现原理 243.6.2实例 243.7 BTS3X的TMU可以扩展到8个端口 293.8 卫星传输 303.8.1卫星传输带来的影响及对策 303.8.2卫星传输功能的数据配置 303.8.3BSS对卫星传输功能的软、硬件支持情况 31BIE组网及15:1复用概要说明在GSM组网中,无线部分(BSS)的组网方式非常灵活,ABIS口提供各种灵活的组网方式,主要是根据覆盖区传输组网的特点,配合ABIS口上的复用方式,尽量节省在建网中传输上的开支,同时,在网络规划的时候,可以考虑用户量预测、扩容前景等情况,从而设计相应的组网方式。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BSS组网介绍。介绍了基本的概念和组网方式。第二章:BIE组网介绍。融合产品知识,介绍ABIS口的组网方式、复用方式,32BIE的逻辑分类等。第三章:专题介绍。在专题介绍中,介绍了9种经常遇到的ABIS口问题,有些做了详细的描述、实例说明等,在开局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Keywords 组网 复用 时隙 星型 树型 链型 卫星传输 15:1第一章 BSS组网介绍1.1BSS组网的概念如图所示是一个典型的BSS系统 ,BSS系统分为两部分:BSC和BTS,操作维护中心(OMC)可以作为单独的一个系统维护BSS,也可以同时维护NSS。华为BSC设备所带的BAM,完全可以单独维护BSS,除了报表之外,本地BAM(LOCAL WS)几乎可以提供所有OMC SERVER可以提供的功能。BSC与MSC之间的接口为A接口,A接口采用NO7信令;OMC与BSS之间的接口采用局域网,根据协议,对BTS的维护全部通过BSC来完成;BTS与BSC之间的接口为ABIS接口,该接口协议作出了很详细的描述和规定,但是各厂家并不开放,ABIS接口采用LAPD协议。这里讨论的BSS组网的概念也是指BTS和BSC之间ABIS接口的连接方式,目前华为BSS支持的组网方式在图中都有表现,包括星型、链型和树型。目前华为BSC不支持环形组网,在这里不作介绍。1.2BSS的组网方式ABIS口提供各种灵活的组网方式,主要是根据覆盖区传输组网的特点,配合ABIS口上的复用方式,尽量节省在建网中传输上的开支,同时,在网络规划的时候,也要考虑用户量预测、扩容前景等情况,来设计相应的组网方式。下面简单描述一下每种组网方式的特点:1.2.1星型连接星型连接是一种最常见的组网方式。所谓星型连接,就是BTS与BSC之间直接通过传输设备相连,该BTS与BSC之间没有另外的基站,同样该站也没有连接下一级基站。 星型连接最大的优点是网络结构简单,扩容方便,可靠性高,一个基站发生故障不会影响其它基站,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对于小型站来说,星型连接传输利用率不高,此时可以利用时隙整合设备解决这个问题。时隙整合设备的运用在本文的后半部分有较详细的介绍。拓朴结构如下:1.2.2链型连接某些覆盖区呈带状分布(如高速公路),并且覆盖区话务量并不大,这时如果还是采用星型连接,势必对传输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这时可以采用链型连接:基站之间级联,链上的基站只对本站的时隙进行处理,对下基站的时隙做透明传输。实际开局中,由于时钟的精度随着级联的级数下降,可能造成基站性能的下降,因此不推荐采用太多级数级联。华为设备目前可以做到4、5级基站级联。链型连接网的缺点是扩容不方便,可靠性不高,处于链中间的基站或传输故障往往会影响下级基站的服务。 拓朴结构如下: 1.2.3树型连接树型组网综合了星型连接和链型连接的特点,一般一个母站与BSC相连,然后各个子站与该母站相连,由母站的TMU(或者42BIE)来完成各个子站的时隙交换,时隙交换可以通过后台的数管台来控制。树型组网的可靠性介于星型和链型之间,同时也吸收了星型和链型的优点,在实际开局中也有不少运用,但是树型组网结构复杂,给网络的扩容、维护带来一些不便。 拓朴结构如下:第二章 BIE组网方式及其原理2.1按照复用方式分类在第一章中介绍的组网方式,是根据物理连接来分的,是运营商重点考虑的组网问题;但是对于BSC的内部时隙分配、信令处理等来看,我们更加需要关注的是根据复用方式来区分。因为对于我们来说不同的复用方式,在数据配置上有一些不同,同时需要考虑在传输组网已经确定、BSC硬件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设计相应的复用方式,满足运营商的要求。例如一个4/4/4的基站就无法使用10:1的复用方式。华为ABIS口支持10:1,12:1,15:1,对于15:1,需要BSC和BTS的硬件支持。下面分别简单介绍这三种复用方式。2.1.1 10:110:1方式下Abis接口E1线的时隙分布图案如下:0 同步T0.0 T0.1 T0.2 T0.3T0.4 T0.5 T0.6 T0.7RSL0T1.0 T1.1 T1.2 T1.3T1.4 T1.5 T1.6 T1.7RSL1T2.0 T2.1 T2.2 T2.3T2.4 T2.5 T2.6 T2.7RSL2T3.0 T3.1 T3.2 T3.3T3.4 T3.5 T3.6 T3.7RSL3 T4.0 T4.1 T4.2 T4.3T4.4 T4.5 T4.6 T4.7RSL4T5.0 T5.1 T5.2 T5.3T5.4 T5.5 T5.6 T5.7RSL5T6.0 T6.1 T6.2 T6.3T6.4 T6.5 T6.6 T6.7RSL6T7.0 T7.1 T7.2 T7.3T7.4 T7.5 T7.6 T7.7RSL7T8.0 T8.1 T8.2 T8.3T8.4 T8.5 T8.6 T8.7RSL8T9.0 T9.1 T9.2 T9.3T9.4 T9.5 T9.6 T9.730 RSL931 OML0总共10个TRX。Ti.j指第i号TRX的第j号时隙,占用E1线上的一个16K子时隙。每个信令链路占用E1线上的一个64K时隙。该方式下,可以支持0到10个TRX,最大支持10个TRX。采用64K复用方式。蓝色为TCH,红色为站点信令。RSL i 指第号TRX的信令信道, OML指操作维护链路。2.1.2 12:112:1方式下Abis接口E1线的时隙分布图案如下:0 同步T0.0 T0.1 T0.2 T0.3T0.4 T0.5 T0.6 T0.7RSL0RSL1T1.0 T1.1 T1.2 T1.3T1.4 T1.5 T1.6 T1.7T2.0 T2.1 T2.2 T2.3T2.4 T2.5 T2.6 T2.7RSL2RSL3T3.0 T3.1 T3.2 T3.3T3.4 T3.5 T3.6 T3.7T4.0 T4.1 T4.2 T4.3T4.4 T4.5 T4.6 T4.7RSL4+RSL5T5.0 T5.1 T5.2 T5.3T5.4 T5.5 T5.6 T5.7T6.0 T6.1 T6.2 T6.3T6.4 T6.5 T6.6 T6.7RSL6+RSL7T7.0 T7.1 T7.2 T7.3T7.4 T7.5 T7.6 T7.7T8.0 T8.1 T8.2 T8.3T8.4 T8.5 T8.6 T8.7RSL8+RSL9T9.0 T9.1 T9.2 T9.3T9.4 T9.5 T9.6 T9.7T10.0 T10.1 T10.2 T10.3T10.4 T10.5 T10.6 T10.7RSL10+RSL11T11.0 T11.1 T11.2 T11.3T11.4 T11.5 T11.6 T11.731 OML总共12个TRX。每两个RSL信令链路合用E1线上的一个64K时隙, 该方式下,可以支持0到12个TRX,最大支持12个TRX,RSL采用32K复用方式。蓝色为TCH,红色为信令。RSL i 指第号TRX的信令信道, OML指操作维护链路。2.1.2 15:115:1方式下满配置Abis接口E1线的时隙分布图案如下:E1线时隙1至时隙27有108个16K子时隙,供15个TRX的业务信道使用,Vi指该站点的第i个业务信道。有16个信令链路,每4个信令链路合用一个64K时隙。该方式下,可以支持0到15个TRX,最大支持15个TRX。采用64K统计复用方式。RSL i 指第号TRX的信令信道, OML指操作维护链路。Vi代表一个子时隙。根据实际的TRX话音信道对应配置。0 1 2 3 4 5 6 70 同步1 V1 V2 V3 V4V5 V6 V7 V8V9 V10 V11 V12V13 V14 V15 V16V17 V18 V19 V20V21 V22 V23 V24V25 V26 V27 V28V29 V30 V31 V32V33 V34 V35 V36V37 V38 V39 V40V41 V42 V43 V44V45 V46 V47 V48V49 V50 V51 V52V53 V54 V55 V56V57 V58 V59 V60V61 V62 V63 V64V65 V66 V67 V68V69 V70 V71 V72V73 V74 V75 V76V77 V78 V79 V80V81 V82 V83 V84V85 V86 V87 V88V89 V90 V91 V92V93 V94 V95 V96V97 V98 V99 V100V101 V102 V103 V10427 V105 V106 V107 V10828 RSL11,12,13,14RSL7,8,9,10RSL3,4,5,631 OML+RSL0,1,2将BCCH、SDCCH从TCH中分离出来,不占用话音时隙。新的BS接口HW图案共有224个16K话路,32个64K话路,按每TRX平均7.2个话路来算,最多可支持31TRX。新的BS接口比原接口多32个话路。 新的ABIS接口E1图案由16K的整合时隙(xCx用于传送话音)和64K时隙(xFx用于传送信令)组成。具体传送多少路话音可以进行选择。2.2按照逻辑分类2.2.1新32BIE(GM32BIE1)新32BIE板中存在两种逻辑,一种为星形逻辑,一种为15:1逻辑。其中,星形逻辑没有变动,15:1逻辑替代了原BIE板的链形逻辑, 也就是在新32BIE板中不存在链型逻辑。采用15:1逻辑之后, 除了能够实现15:1的复用之外,还实现TRX数的灵活分配,较以往链型逻辑每条E1只能固定几种TRX分配模式有较大改进。由于15:1配置时 HW和E1时隙的对应关系与 链形情况下不同,支持15:1的32BIE单板并不能直接沿用以前的链形数据配置。2.2.1.1 星型逻辑(10:1、12:1、15:1)星型逻辑同2.1中描述的,新旧32BIE没有区别,在新旧32BIE切换的时候数据配置不需要做任何改变,这里不再描述。2.2.1.2 15:1型逻辑(15:1、15:1模拟10:1和12:1)考虑15:1满配置情况,认为一个小区内的每TRX大约对应7.2个话音信道,对15:1来说需要的时隙数为27(7.2*15/4)个时隙。E1的32个时隙就做如下分配:1个同步时钟时隙,27个话音时隙(传送108路话音),剩余4时隙传输RSL和OML消息。 15:1满配置时ABIS口的时隙图如下:0 1 2 3 4 5 6 70 同步1 V1 V2 V3 V4V5 V6 V7 V8V9 V10 V11 V12V13 V14 V15 V16V17 V18 V19 V20V21 V22 V23 V24V25 V26 V27 V28V29 V30 V31 V32V33 V34 V35 V36V37 V38 V39 V40V41 V42 V43 V44V45 V46 V47 V48V49 V50 V51 V52V53 V54 V55 V56V57 V58 V59 V60V61 V62 V63 V64V65 V66 V67 V68V69 V70 V71 V72V73 V74 V75 V76V77 V78 V79 V80V81 V82 V83 V84V85 V86 V87 V88V89 V90 V91 V92V93 V94 V95 V96V97 V98 V99 V100V101 V102 V103 V10427 V105 V106 V107 V10828 RSL11,12,13,14RSL7,8,9,10RSL3,4,5,631 OML+RSL0,1,215:1数据配置原则: 每一级站点的OML链路都必须分配在入本站点E1的第31时隙(由上一级站点时隙交换保证),并且OML链路的TEI值要设成同一64K时隙里信令链路的TEI值中的最小值,建议配成0; BCCH、SDCCH从TCH中分离出来,不占用话音时隙,其中继电路号、时隙号为65535,子时隙号为255; 信令信道连接表中,子时隙号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为“0,1,2,3”; 在配置信令链路时,可根据各个链路流量的大小让各时隙分担负荷,把含有SDCCH信道的TRX的RSL链路分布在不同的时隙上; BTS20:对第一级站点而言,其所有信令时隙必须分配在第一级E1最后的四个时隙TIMESLOT28-31,而对后级级连站点的信令时隙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在前级E1的 TIMESLOT16-31。依此类推,在级连情况下对于后级站点,也要求前级站点能将后级站点的所有信令时隙转发到级连E1的最后四个时隙上; BTS30:信令时隙可以从E1的31时隙往前依次分配,直到第16时隙; 不同站点的信令时隙(包括OML和RSL)不能分配在同一个时隙; 一个64K时隙里只能配置属于一个站点的TCH信道; 在进行双链组网时,必须保证属于一个TRX的业务时隙和信令时隙必须是在一个端口上分配,不能分配在两个端口上; 对于3.0基站和312基站,在并组情况下,虽然多个“并组”的柜组属于同一站点(只需一个OML),但不同柜组的RSL和TCH时隙不能复用,即将不同柜组的RSL和TCH时隙按不同站点进行处理。15:1的数据配置专门有相关文档来描述,这里只强调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在BTS不支持15:1的情况下,如何使用15:1来模拟10:1和12:1。由于逻辑设计的差异,支持15:1的32BIE单板并不能直接沿用以前12:1、10:1的数据配置。考虑到GM32BIE0(只支持12:1、10:1)切换到GM32BIE1(支持15:1)后,网上GM32BIE0板损坏时: BTS20:基站接口板为42BIE,坏板情况下如果BSC用GM32BIE1替换旧板,则就要在GM32BIE1上模拟实现12:1或者10:1数据配置; BTS30: 此时如果用GM32BIE1替换坏板,在满足版本要求下,可以直接修改为15:1的数据配置。模拟12:1、10:1数据配置主要是指第一种处理情况。 1、15:1 模拟12:1在15:1允许的条件下模拟12:1配置的实现,此时BTS20基站仍然用42BIE接口板,LAPD链路速率为32K。实现方案的时隙分配如图所示:0 1 2 3 4 5 6 70 同步1 V0.0 V0.1 V0.2 V0.32 V0.4 V0.5 V0.6 V0.73 V1.0 V1.1 V1.2 V1.34 V1.4 V1.5 V1.6 V1.75 V2.0 V2.1 V2.2 V2.36 V2.4 V2.5 V2.6 V2.77 V3.0 V3.1 V3.2 V3.38 V3.4 V3.5 V3.6 V3.79 V4.0 V4.1 V4.2 V4.310 V4.4 V4.5 V4.6 V4.711 V5.0 V5.1 V5.2 V5.312 V5.4 V5.5 V5.6 V5.713 V6.0 V6.1 V6.2 V6.314 V6.4 V6.5 V6.6 V6.715 V7.0 V7.1 V7.2 V7.316 V7.4 V7.5 V7.6 V7.717 V8.0 V8.1 V8.2 V8.318 V8.4 V8.5 V8.6 V8.719 V9.0 V9.1 V9.2 V9.320 V9.4 V9.5 V9.6 V9.721 V10.0 V10.1 V10.2 V10.322 V10.4 V10.5 V10.6 V10.723 V11.0 V11.1 V11.2 V11.324 V11.4 V11.5 V11.6 V11.725 RSL10+RSL1126 RSL8+RSL927 RSL6+RSL728 RSL4+RSL529 RSL2+RSL330 RSL0+RSL131 OML这样的实现方式,在满足了15:1对于信令时隙和语音时隙分布的要求同时,又满足了12:1配置中32K链路速率的要求。该图示意了一条E1上带满12TRX的情况,其他情况属于这种情况的子集。在数据配置时,按照15:1的配置要求进行数据的配置,在此基础之上对以下几张表按照12:1的要求配置,具体配置说明如下:无线信道配置表在15:1的数据配置中,主BCCH和SDCCH的中继电路号、时隙号都需要配为65535,子时隙号要配为255。而在此,中继电路号、时隙号以及子时隙号要按12:1的方式配置,即主BCCH、SDCCH必须与TCH信道一起统一编号,但主BCCH和SDCCH的中继电路号、时隙号可以写为65535,子时隙号可以写为255。需要注意的是支持15:1的32BIE板BS口第96-111时隙只能走信令,因此无线信道配置表中的中继电路号一定要避开这些时隙。LAPD信令连接表、LAPD半固定连接表在15:1的数据配置中,每4个信令时隙(不论是OML还是RSL)复用一个时隙,因此在LAPD信令连接表中,每4个信令配在一条物理链路上。而在此需要按12:1配置,OML单独配在一条物理链路上,每2个RSL信令时隙配在一条物理链路上,因此LAPD半固定连接表也需要做相应的改动。需要注意的是:在LAPD半固定连接表中中继电路号的配置时,必须按照15:1的要求,将第一级站点的OML配在96-111中继电路号范围内的最后,从111开始配置。BIE单板描述表BIE单板描述表仍旧按15 比1的方式配置。但是因为实际实现12 比1的配置,其默认的ABIS、BS上的时隙是按照64K统计复用进行的,要将其值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即可。比如:BS口上FUL时隙由15:1默认的107111,可具体指定调整为96109。 BS口上OML时隙由15:1默认的111111,可具体指定调整为110111。 ABIS口上FUL时隙由15:1默认的2831,可具体指定调整为符合具体情况的值,如2429。ABIS口上OML时隙由15:1默认的3131,可具体指定调整为3031。OML和RSL的时隙除了第一级站点的OML时隙必须在第31时隙外,可以配置在16-30时隙间的任意时隙。 (根据15:1的要求,信令时隙可以分布在中继电路号为96-111这段范围内,此时GM32BIE1板是固定时隙交换的,它将中继电路号96-111这段时隙平行交换到E1的16到31时隙,即96交换到16,97交换到17111交换到31)站点BIE中继模式描述表在链型组网时,站点BIE中继模式描述表的正确配置很重要,这关系到上下级站点的时隙是否能正确交换,配置不正确下级站点无法正常工作。 在配这张表时,要注意信令时隙的配置必须符合15:1的要求。信令信道连接表这张表中时隙号是指定的,符合15:1的要求。但是为满足12:1中32K链路速率的要求,一个时隙最多只能给2个RSL使用,同时子时隙号要按照12:1的方式配置为32、33,如果配为0、1则无法建链。2、15:1 模拟10:1在15:1允许的条件下模拟10:1配置的实现,同12:1的实现基本一样,仅仅是LAPD链路速率变为64K,BTS20基站仍用42BIE板。实现方案的时隙分配如图6所示:0 1 2 3 4 5 6 70 同步1 V0.0 V0.1 V0.2 V0.32 V0.4 V0.5 V0.6 V0.73 V1.0 V1.1 V1.2 V1.34 V1.4 V1.5 V1.6 V1.75 V2.0 V2.1 V2.2 V2.36 V2.4 V2.5 V2.6 V2.77 V3.0 V3.1 V3.2 V3.38 V3.4 V3.5 V3.6 V3.79 V4.0 V4.1 V4.2 V4.310 V4.4 V4.5 V4.6 V4.711 V5.0 V5.1 V5.2 V5.312 V5.4 V5.5 V5.6 V5.713 V6.0 V6.1 V6.2 V6.314 V6.4 V6.5 V6.6 V6.715 V7.0 V7.1 V7.2 V7.316 V7.4 V7.5 V7.6 V7.717 V8.0 V8.1 V8.2 V8.318 V8.4 V8.5 V8.6 V8.719 V9.0 V9.1 V9.2 V9.320 V9.4 V9.5 V9.6 V9.721 RSL922 RSL823 RSL724 RSL625 RSL526 RSL427 RSL328 RSL229 RSL130 RSL031 OML这样的实现方式,在满足了15:1对于信令时隙和语音时隙分布的要求同时,又满足了10:1配置中64K链路速率的要求。 该图示意了一条E1上带满10TRX的情况,其他情况属于这种情况的子集。在数据配置时,按照15:1的配置要求进行数据的配置,在此基础之上对以下几张表按照10:1的要求配置。 以下几张表的配置与模拟12:1的数据配置基本一样,仅就不同部分进行了说明。无线信道配置表同12:1。 LAPD信令连接表、LAPD半固定连接表在15:1的数据配置中,每4个信令时隙(不论是OML还是RSL)复用一个时隙,因此在LAPD信令连接表中,每4个信令配在一条物理链路上。而在此需要按10:1配置,OML、RSL均各占一条物理链路,因此LAPD半固定连接表也需要做相应的改动。需要注意的是:在LAPD半固定连接表中中继电路号的配置时,必须按照15:1的要求,将第一级站点的OML配在96-111中继电路号范围内的最后,从111开始配置,而其余的OML和RSL时隙可以任意配置。BIE单板描述表同12:1。站点BIE中继模式描述表同12:1。信令信道连接表为满足10:1中64K链路速率的要求,一个时隙给一个RSL使用,子时隙号配置为255。2.2.2旧32BIE (GM32BIE0)2.2.2.1 星型逻辑(10:1、12:1)星型逻辑同2.1中描述的,新旧32BIE没有区别,在32BIE切换的时候数据配置不需要做任何改变,这里不再描述。2.2.2.1链型逻辑(10:1、12:1)旧32BIE (GM32BIE0)逻辑中的链型逻辑,配置8条HW,提供2个E1端口,每个端口使用12:1的方式最大可以配置12个TRX。对于旧32BIE的配置,大家都已经比较熟悉,也不是这里的介绍重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基站载频数目超过6个,即使是星型连接,也要配置为链型逻辑,在切换到新32BIE的过程中,必须使用15:1模拟10:1或12:1的方式,否则会导致部分载频LAPD无法建链。第三章 专题介绍3.1 半永久性连接现场经常遇到一些需求,例如局方希望利用Abis口的冗余时隙来传输营业厅的计费信息,利用时隙整合设备在基站端Abis口抽出一个64K时隙,通过传输系统及BSC的交换,然后从BSC A口的E1上将该64K时隙提取出来,即要求我们的BSC实现时隙透传功能。3.1.1实现原理半永久性连接可以分三段来实现,Abis口到BSC网板、BSC网板交换、BSC网板到A接口。在GSM中,话音在无线侧直到TCSM之后才经过码变换器变成64K,之前都是16K,所以要实现64K的透传,在Abis口必须使用RSL信令时隙,在A接口必须使用NO7信令时隙,在BNET上实现64K信令时隙的交换过程。 根据各种不同的BSC配置,64K链路可有以下形式:单模复用:-SMI-GNET-32BIE -透传BIE-GNET-32BIE-单模不复用:-TC-GNET-32BIE -透传BIE-GNET-32BIE-多模:-E3M-透传BIE-GNET-32BIE-透传BIE-GNET-32BIE-在这里着重描述第三种情况,也是现在最通用的情况,前面两种请见相关文档。3.1.2实现方法1、Abis口到BSC网板64K链路给需要插入64K时隙的E1所带的基站配置一空闲RSL信令链路,但实际上对应于该RSL的TRX并不存在,该RSL并没有被使用。在这种情况下,32BIE以及各级连基站的交换板(42BIE、TMU)完成该RSL所占时隙的交换,也就到TRX的物理64K链路已经存在,可以将插入64K时隙放在该RSL对应的时隙上。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级连基站,插入时隙应放在RSL在相应E1上的时隙上。2、BSC网板到A接口64K链路BSC网板到A口的64K链路,BSC在单模复用、单模不复用、多模的情况下,均可以通过透传BIE的E1端口出来(单模情况下可以加一块BIE,将其拔码设置为透传,数据配置同其他BIE)。要注意的是BIE有6个E1端口,被用的E1端口一定要配置对应的HW。BSC网板到A口的64K链路也可以通过占用空闲七号信令时隙的方法来实现。在多模情况下,在“中继电路表”中将相应七号信令所占的时隙改为“A接口信令链路”,在“E3M E1配置表”中配置相应的时隙。在单模情况下,只需要“中继电路表”中将相应七号信令所占的时隙改为“A接口信令链路”即可。这种方式推荐单模块使用,因为可以避免增加新的硬件。3、BSC网板的交换半永久性连接的实现由GNET板来完成,即将Abis口到网板64K链路时隙和网板到A口链路时隙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通路。通过配置“半永久性连接表”(在“配置”菜单下),可以让GNET板完成此连接。对应于每个从E1上插入时隙的半永久性连接链路,都要在该表中增加一条记录,各字段含义如下:起点模块号:对应64K链路各种形式中GNET左边的设备所在模块号半永久连接号:一个索引号,推荐从0开始,也可以不从0开始起点设备类型:GNET起点起始信道号:到对应64K链路各种形式中GNET左边设备的HW时隙编号HW号32所占用的该HW时隙号(从零开始)终点模块号:32BIE所在模块号终点设备类型:GNET终点起始信道号:空闲RSL所占用的HW时隙号,323空闲RSL编号(从零开始),如第二个RSL空闲,则为332197总信道数:1其他项用缺省值。对于该表的起点及终点并没有严格的规定,采用以上说明仅为叙述方便,实际中可以以GNET板两侧的任一侧设备为起点或终点,只是起点或终点设备类型均为GNET。3.1.3实例1、需求某局局方要求利用一个县城的BTS基站的传输,需占用ABIS及A接口的时隙,建立当地的营业厅。因MSC与BSC不在同一个地方,BSC为单模,SMI在BSC侧,TCSM单元在MSC侧,只有1个TCSM单元,两条7号链路,很快将扩容为四个TCSM单元,但不增加7号链路。要求在A接口将计费中心的数据(带宽64K)合到A接口的某时隙上,经过BSC后,再在ABIS口上将计费中心数据提取出来,送往县城营业厅(带宽64K)。2、分析如果目前只占用一条NO.7链路的情况,上面这种方案是可行的,只需要进行相应的数据配置即可。关键就在于在BNENT网板上建立一条半永久连接,将SMI板的HW上的的信令时隙交换到32BIE的RSL信令链路时隙上。但此时必须保证这块32BIE所对应基站的E1上还有空余的RSL信令链路时隙。关系图如图所示:3、操作物理连接: 挑选一个没有配置NO.7链路的TCSM单元,这个单元的MSM板所出的主干E1线和计费中心的E1线同时接入DCM2000,DCM2000输出的E1线上传输接到BSC侧的SMI板上; 在基站侧从DDF架下来的E1线先接入另一个DCM2000,然后输出两条E1线,一条接入BTS机柜,另一条接到营业厅。数据配置: 假设计费中心占用第16时隙,则在中继电路表中将这个TCSM单元的4路E1的第16时隙状态全部配成不可用,电路类别配成A接口信令链路。在半永久性连接表中,起点起始信道号为SMI所在HW号*3216时隙;终点起始信道号为这个基站空闲的一条RSL链路对应到32BIE所在HW的时隙号,如第一组32BIE的0端口为星型组网方式,且这个基站只有一个载频,第二个RSL链路空闲,则对应的时隙号为3*32+1=97,总信道数为1。3.2 时隙整合时隙整合设备还有另外一种用途。由于传输组网的限制,必须使用星型组网,但是对于小站型或者传输路途非常遥远来说,这样浪费中继费用是无法容忍的。通过时隙整合设备把集中在一条主干E1上传输的各个基站的时隙信号提取出来,分别通过传输星型组网将信号传送到各基站,请看下面的例子。1、需求某局共计有12个S1/1/1配置的基站,地理分布如下图:基站与BSC相隔达几百公里,基站所处地区的传输为星型组网,基站之间没有传输相连,都要经过传输的中心机房转接。如果12个基站按照星型组网,则由于基站距离BSC非常远,势必会浪费长途传输。如果12个基站分成4组,每3个基站使用链型组网,那么3个基站通过一条E1传送到基站所在地传输中心机房,转接到第一个基站之后,想继续传到下一级基站又要通过传输中心机房转接,这样也浪费大量的传输资源。2、实现在数据配置上,还是使用链型配置,三个基站通过一条E1传送到传输中心机房,在传输中心机房安装一个时隙整合设备,通过时隙整合设备提取出3个基站的时隙组成新的E1,星型传送到下面的3个基站去。这样在传输上看来是星型组网,但是对于BSC来说,是链型组网。时隙分配图如下:图中A为时隙整合设备的输入,连接到BSC设备;B、C、D为时隙整合设备的输出,连接到基站设备。3.3 星型级联如果一个BSC,下面全部带O1的微基站。按照一般的组网方式,只能采用4HW出6端口的方式,一组32BIE只能带6个基站6个载频,一个BSC模块只能带48个基站48个载频,而一个模块最大是可以带128个载频的,资源的浪费非常严重,不利于市场推广。这虽然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方式,但是我们还是经常遇到不少浪费资源的情况。为了增加组网的灵活性,我们可以将15:1组网方式下的RSL/OML复用或级联与星型组网方式相结合。通过对常规星型组网方式的配置数据加以改造,利用时隙复用方法就可以实现星型组网方式下的RSL/OML复用或级联方式。常规的星型结构,RSL链路和OML链路在E1端口上各自使用不同的时隙(不复用)。星型组网方式下的RSL/OML复用是指将RSL链路与OML链路复用到一起,共同使用OML链路所在的时隙,从而达到节省E1端口时隙的目的。由于在Abis接口上采用RSL/OML复用,因此2.0基站必须使用支持15:1的BSMU板(3.0基站不需要特别硬件支持)。3.3.1实现原理下面以6 E1端口*2TRX 星型结构为例说明实现的原理。 4E1端口*6TRX 星型结构原理与此类似。对于常规的6 E1端口*2TRX星型配置,E1端口的时隙分配如图所示。0 1 2 3 4 5 6 70 1 T0C0 T0C1 T0C2 T0C32 T0C4 T0C5 T0C6 T0C73 RSL04 T1C0 T1C1 T1C2 T1C35 T1C4 T1C5 T1C6 T1C76 RSL17 空闲. 空闲31 OMLT2C1T2C2T2C3E1端口*2TRX 星型结构的E1端口时隙分配两个O1基站级联需要使用4条信令时隙,2条RSL加上2条OML,但是由于32BIE板的限制,出6端口星型的组网,E1上730时隙必须空闲,所以RSL必须于OML复用才能达到这个要求,也就是必须使用15:1的方式。将第一级基站的一条RSL链路挪到31时隙,与OML链路复用,再通过子时隙号加以区分,同时将第二级O1站的OML和RSL同样的复用,安排在3时隙,话音信道不变,这样6时隙也空现出来了。这是两级基站都采用15:1的方式,如果只有其中一个基站采用15:1,也是可以的,这时候6时隙将占满,不会空闲出来。下面是第一级E1时隙占用情况。0 1 2 3 4 5 6 70 1 T0C0 T0C1 T0C2 T0C32 T0C4 T0C5 3 OML RSL14 T1C0 T1C1 T1C2 T1C35 T1C4 T1C5 6 空闲7 空闲. 空闲31 OMLRSL0T2C1T2C2T2C3下面是第二级E1时隙占用情况,可以看出,第一级上的3时隙被交换到第二级E1的31时隙。话音信道也做了相应的交换。0 1 2 3 4 5 6 70 1 T1C0 T1C1 T1C2 T1C32 T1C4 T1C5 3 4 5 6 空闲7 空闲. 空闲31 OMLRSL1T2C1T2C2T2C3同样的原理,对于4 E1端口*6TRX星型配置,RSL/OML复用的基本思路也是使RSL与OML共用时隙。 当TRX数目小于4时,3个载频的RSL链路(3、6、9时隙)都可复用到OML链路所在的31时隙。 当TRX数目为46时,46条RSL链路需要两个时隙复用,因此除OML链路所在的31时隙外,还需要一个时隙来放置复用后的RSL。由于BSC主机HW和32BIE的原因,4E1 端口*6TRX配置时E1端口的1930时隙不能使用,因此只能在3、6、9、12 、15 、18 隙时中任选一个时隙来放置复用后的RSL, 而且,这6个时隙所对应的中继电路号必须是96 101(0端口) 、或102 107(1端口)、224 229(2端口)、或230 235(3端口),按顺序一一对应。建议使用E1端口的3和31时隙放置复用后RSL/OML链路。而这时对于BTS20基站的15:1配置,由于信令时隙必须配置在28 31时隙范围内,因此对于第一级基站载频数不能超过3个,也就是RSL限制在只能与OML复用在31时隙这个原则内,对于第二级就没有这个限制,载频数可以超过3个。第一级基站为BTS3X时,没有这个限制,因为BTS3X没有信令时隙必须配置在28 31时隙范围内这个原则。3.3.2实例下面举一个两个O3站级联占用一个4 E1端口*6TRX 星型端口的实例。我们知道,本来两个O3基站级联必需要占用2 E1端口*12TRX 链型结构的一个端口。在这里只描述两种数据配置的不同之处。1、【BSC BIE单板描述表】:“连接方式”为“星型连接”,“BS1接口TRX开始时隙”为1,“BS1接口TRX结束时隙”为 47。2、【LAPD信令连接表】:两个站点的RSL和OML都复用在一个时隙上。3、【LAPD半固定连接表】:4、【信令信道连接表】:5、【站点BIE中继模式描述表】:需要指出的是,此表的入时隙号为3,出时隙号为63的即为第二级站的信令时隙,包括OML3RSL,被配置在第一级E1的第3时隙上,通过第一个基站BIE(或者TMU)交换到第二级E1的31时隙去。只有这5个表与2 E1端口*12TRX 链型结构的配置不一样,其它表是一样的,在这里不在作出详细描述。3.4 不同类型基站级联这个项目意思是BTS20、BTS3X、BTS22C、BTS3001C等各种类型的基站是否能够级联,答案是可以的,但是各种组合没有做过详细的测试,只是部分组合在网上已经有运用,在数据配置方面除了这些产品各自的要求外,没有特殊要求,例如BTS22C不支持15:1,BTS20要更换新版的BSMU才能够支持15:1等。3.5 900M与1800M混合组网对于900M和1800M混合组网,在网上也有运用,一个BSC下同时带有900M基站和1800M基站,这个一般也没有特殊要求,一般网优的数据配置有所不同,按照网优数据这两种类型基站处于不同的层。3.6 树型组网对于树型组网,作为链型组网的特殊方式。在网上也有大量应用,比较常见的是2叉树的组网方式,部分地区采用了4叉树、5叉树的组网方式。3.6.1实现原理树型组网的上级基站作为母站与BSC相连,然后各个子站与该母站相连,由母站的TMU(或者42BIE)来完成各个子站的时隙交换,时隙交换可以通过后台的数管台来控制。由于一块TMU (或者42BIE)能够实现4个端口的时隙交换,母站TMU (或者42BIE)的第一个端口必须用于母站和BSC相连,可提供与下一级基站级连的端口最多3个。如果子站超过3个,就必须使用扩展TMU,利用扩展TMU的端口级连下一级基站,这样最大可达到7叉树。对于BTS20最大可达到3叉树。3.6.2实例下面以一个典型的5叉树为例,对树型组网的数据配置进行说明:母站A为8/6/8配置的312基站,子站B、C、D、E、F是O2基站。由于整个树型基站载频数达32个,在BSC侧Abis接口需要出3对E1,BS接口必须配置3个链型BIE端口。母站A必须配置扩展TMU,扩展TMU的端口对于的BIE时隙号为128255,对应TMU端口47。母站共有8个TMU端口,端口02用于Abis接口连接BSC,端口37用于连接下一级子站。 TMU端口分配如下图:端口0、1、2分别连接到32BIE的3个32BIE的链型端口上,在三个链型BIE端口上的数据配置根据不同的硬件配置可以采用1:15方式或1:12方式。下面以网上常用的1:15复用方式说明树型数据配置的注意事项:端口0配置母站A 12个载频和母站A的OML+12RSL;端口1配置母站A其他10个载频+10RSL和子站B的2个载频+OML+RSL;端口2配置子站C、D、E、F的8个载频及其OML+RSL;端口0 配置母站A 12个载频,对应的ABIS接口时隙分配如下图:0 1 2 3 4 5 6 70 同步1 A1 A2 A3 A4A5 A6 A7 A8A9 A10 A11 A12A13 A14 A15 A16A17 A18 A19 A20A21 A22 A23 A24A25 A26 A27 A28A29 A30 A31 A32A33 A34 A35 A36A37 A38 A39 A40A41 A42 A43 A44A45 A46 A47 A48A49 A50 A51 A52A53 A54 A55 A56A57 A58 A59 A60A61 A62 A63 A64A65 A66 A67 A68A69 A70 A71 A72A73 A74 A75 A76A77 A78 A79 A80A81 A82 A83 A84A85 A86 A87 A8827 28 RSLA1129 RSLA7,A8,A9,A1030 RSLA3,A4,A5,A631 OMLA+RSLA0,A1,A2端口1(BIE时隙3263)配置母站A10个载频和子站B的2个载频,对应的ABIS接口时隙分配如下图:0 1 2 3 4 5 6 732 同步33 A1 A2 A3 A4A5 A6 A7 A8A9 A10 A11 A12A13 A14 A15 A16A17 A18 A19 A20A21 A22 A23 A24A25 A26 A27 A28A29 A30 A31 A32A33 A34 A35 A36A37 A38 A39 A40A41 A42 A43 A44A45 A46 A47 A48A49 A50 A51 A52A53 A54 A55 A56A57 A58 A59 A60A61 A62 A63 A64A65 A66 A67 A68A69 A70 A71 A725120 B1 B2 B3 B452 B5 B6 B7 B853 B9 B10 B11 B1254B13 B14 59 60 RSLA20,A21,RSLA16,A17,A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全新房产租赁抵押贷款委托合同
- 2025版财务合规性评估与会计顾问服务合同
- 诺如病毒胃肠炎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古建筑修复用吊顶安装施工合同
- 2025年度事业单位临时聘用合同(含合同续签与终止)
- 2025出国留学海外实习项目合作与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城市更新土石方运输工程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森林碳汇项目树木种植与碳交易服务合同
- 红酒品鉴师west课件
- 2025年新建住宅区回迁安置房买卖合同(选房尚未开始)
- 资阳市安岳县县属国有企业招聘(3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北京平谷区初三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真题化学试题(无答案)
- 2025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冲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福建-福建行政岗位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应急通信保障中心招聘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苏少版(新疆专用2024)小学综合实践四年级上册《遇见草木染》教学设计
- 保安培训课件45张
- 成人肺功能检查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指南课件
- 2025-2030牛肉分销渠道冲突与供应链协同优化报告
- 肿瘤科中医护士进修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