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家嘴 小学 五年级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设计主备人:袁玲莉 一、学习指南1.课题名称:5古诗词三首2.达成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背诵和默写课文,注意积累。3、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诵读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3.学习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4.学习方法建议:课前读熟诗句,课中引导诵读,组内讨论意思。.5.5.课时安排:2课时二、导学设计 导案设计个性化意见及说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注明课堂练习)对正在经历童年的孩子来说,童年是最贴近自己的,以前学过的有关描写儿童的古诗和本课古诗词三首为大家展示了千年以前的儿童生活,虽然年代久远,但童真童趣依然,极易引起孩子兴趣,产生共鸣。指导学生从“卧”字中体会那种随心所欲的牧童生活,在“月明”体会到了古时候生活的静谧,儿童与自然的亲近。这两首诗的主人公都是孩子,展现的是美好的童年,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不遥远,理解起来也较容易,因此可安排充足的时间,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小练笔”将本课古诗词任选一首改写成小短文,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丰富孩子的想象,也能加深对诗意的理解。一、回顾导入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关于描写儿童的诗,你还记得吗?试着背一背。二、初读古诗1、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请同学们朗读两首古诗。 2、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你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三、精读古诗1、你最喜欢哪首古诗?选一首自己研读理解。 2、自由组合小组,合作探究,选择一首诗进行研读,了解诗意,理解字词,逐句解决。 3、老师参与学生的研究。 1、学习第一首诗。(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朗读。释义。(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你看到了什么?说说感受和意思,然后朗读。释义(3)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的?一个“弄”,一个“卧”。(可爱、调皮、疲倦)2、 学习第二首诗。(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说说诗意,你好象看到了什么?释义(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释义。 “张、使风”描绘出两个淘气、可爱、天真的孩子。(3)朗读诗句,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四、拓展延伸1、比较两首诗的人物,你更喜欢哪位诗人笔下的“顽童”?为什么?2、背诵古诗。3、选择其中一幅画面,进行想象,改写成一篇有趣的记叙文或者散文。4、默写牧童。 学生试着背一背。同学们朗读两首古诗。 思考: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这两首古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选一首自己研读理解自由组合小组,合作探究,选择一首诗进行研读,了解诗意,理解字词,逐句解决。学习第一首诗。(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感受到了什么?朗读。(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看到了什么?说说感受和意思,然后朗读。思考: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再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把两句诗意连起来说,并加上自己的想象。 学习第二首诗。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第二首古诗。了解诗意,合作朗读。思考;比较两首诗的人物,你更喜欢哪位诗人笔下的“顽童”?为什么?背诵古诗。1、学生对比说一说。2、指名背诵,小组背诵、全班背诵。3、选择其中一幅画面,进行想象,改写成一篇有趣的记叙文或者散文。4、默写牧童。 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2、释题:(1)介绍作者辛弃疾。 (2)简介宋词以及词牌名:清平乐。二、初读宋词 1、听朗读录音,看图画。 2、请同学自由地来读这首词。 3、读得怎样?请你的同桌来评一评,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 4、学生再读。读读、看看、想想。读懂的记下来,不懂的做记号。 5、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学情况。三、细读古诗。 1、通过刚才的学习,说说自己的收获。(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看图知道。你感到了什么?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仅仅是酒让他们醉了吗?如此温馨、幸福、美好的生活,怎么不令人醉呢?(3)一对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4)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5)读读看,从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呢?(6)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 2、用生动的语句将你欣赏到的这副画面描绘给大家听听。 3、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他的朗读仿佛让老师和同学们亲眼目睹了那充满情趣的乡村田园生活)三、再读全词配乐朗读或背诵。四、课外拓展 1、背诵这首词。 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记叙文。 思考:村居,词的题目。“居”什么意思?(居住) “村居”呢?1听朗读录音,看图画。 2、同学自由地读。3、同桌互评互读。4、学生再读。读读、看看、想想。读懂的记下来,不懂的做记号。 学生通过喜欢的途径进行合作探究,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资料,可以相互讨论,可以看图、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向老师请教。1、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2、理解“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学生朗读。3、学生自由的轻声读这句,说说感受。学生说一说这对白发夫妻是在聊什么话,让他们醉了。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读读看,从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呢?用生动的语句将你欣赏到的这副画面描绘给大家听听。学生评价。配乐朗读或背诵。背诵这首词。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记叙文。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到农家人的生活非常安逸,从而品位到辛弃疾当时对这种农村生活的向往。学生不仅理解了词的内容,而且组组都恰当适度适时地结合插图,引发想象。同时,集体讨论,小组合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学内容已不是简单的文字组合,而是变成了一幕温情的家庭短剧。在感受到趣的时候,鼓励学生把这首词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恰当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了这首词的意境之美。三、学习资源有关三首诗作者资料有关描写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船舶维修作业指导书编写与实施考核试卷
- 乐器历史与收藏价值考核试卷
- 热障涂层材料考核试卷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名校联考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外贸英文制单课件
- 硕士研究之路
-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数据科学视角下的国际商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铁道大学《病原生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2025年三下数学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MIDI音乐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建筑制图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青岛理工大学
- UFIDA-U9项目制造解决方案介绍
- 《孕期并发症:妊娠剧吐》课件介绍
- 2025-2030年复古风格男装复兴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特种电线电缆的绿色生产与科技创新
- 消防管线施工方案
- 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护理
- 重庆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中天合创煤炭分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煤炭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体育赛事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 Project 2024培训教程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