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资料:_易燃易爆场所电气火灾的预防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9 页易燃易爆场所电气火灾的预防纵观近几年来火灾发展规律,由于电气原因引发的火灾逐渐占主导地位,如何预防电气火灾已成为当前防火工作的一个重点。特别是对许多长期使用的易燃易爆场所来讲,设备陈旧和电器线路老化的问题尤为突出,做好电气火灾预防工作刻不容缓。一、易燃易爆场所电气爆炸成因分析众所周知,火灾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而对于易燃易爆场所来说,存在易燃易爆的气体、液体、蒸汽、粉尘等物品如果发生爆炸,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一是爆炸性气体、液体蒸汽、粉尘和空气混合后达到爆炸极限范围。二是场所内有足以激发混合物爆炸的能量。三是要有足够的助燃物。由于易燃易爆场所内爆炸混合物气体可燃物是客观存在的,所以,造成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场所内存在着电气引火源,电气设备设施、安装不规范,采用非防爆电气设备是造成电气火灾事故的最重要因素。易燃易爆场所常见的电气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一般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未根据爆炸危险区域的要求及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正确选择相应级别的防爆电气设备。如用普通插座代替防爆插座,用普通开关代替防爆开关,用防水防爆灯具代替隔爆型灯具等。二是线路敷设不符合防爆要求。如用塑料管或普通电线管代替厚钢管铺设电线路,导线连接外采用未防爆接线盒,导线的接头处未采用钎焊、熔焊造成接触不良,架空导线跨越易燃易爆场所屋面或危险场所间距不足等。三是没有接地和接零或处理不好。如金属设备、管道和构架等未和接地体连成整体,零线的最小截面不符合要求,接地线未接到标志处,没有防松、防锈、防机械损伤措施等。四是其它电气设备等原因。如使用未采取防爆措施的各种通讯设备、电子设备、携带式电器等。另外,防静电和防雷击措施不当等,也可能引起电气鹪质鹿省?br总之,在易燃易爆场所中造成电气火灾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缺乏整体防爆性。如有的主机防爆、辅机不防爆;有的电气设备防爆、而电线路铺设不防爆;有的动力防爆而照明器具不防爆等。二、易燃易爆场所电气火灾预防对策根据前述分析,要在技术手段方面避免易燃易爆场所电气火灾的发生,主要是要提高电气设备的整体防爆性。1要根据爆炸性危险区域的等级及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组别,正确选择相应类型的级别和组别的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的组级别只能高于环境组级别,不能随意降低标准。2设计、安装、运行、维修电气设备、线路、仪表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的要求,并要求达到整体防爆性的要求。3电气控制设备及导线尽可能远离易燃易爆物质。可能的话最好将电气设备安装在室外或危险性较小的地点。4禁止使用临时线路,尽可能少用移动式电具。如必须使用,要有严格的安全措施。5采用三相五线制加漏电保护体制。将中性线与接地线分开,中性线对地绝缘,接地线(保护零线)专用接地,减少对地产生火花的可能性。安装漏电保护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执行。当然,实际工作中,还应当注意尽可能消除或减少易燃易爆气体、易燃液体蒸气的产生及积聚,使其不能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当然,实际工作中,还应当注意尽可能消除或减少易燃易爆气体、易燃液体蒸气的产生及积聚,使其不能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第 4 页 共 9 页易燃易爆场所防火检查-工业建筑防爆工业建筑防爆是指对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和仓库,合理地考虑建筑的布局及平面布置,采取防爆泄压措施消除或减少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蒸汽或可燃粉尘的产生或积聚。防火检查中,通过对爆炸危险区域的确定、有爆炸危险厂房的总体布局、平面布置、防爆泄压措施的设置、与爆炸危险场所毗连变、配电所布置等进行检查,核实易燃易爆工业建筑防爆是否满足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一、检查内容1.爆炸危险区域的确定爆炸危险区域按场所内存在物质的物态不同,主要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和爆炸性粉尘环境。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范围主要根据释放源的级别和位置、易燃易爆物质的性质、通风条件、障碍物及生产条件、运行经验等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确定。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范围主要根据粉尘量、释放率、浓度和物理特性,以及同类企业相似厂房的运行经验确定。检查中主要判定爆炸危险环境类别及区域等级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具体要求见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二篇第八章相关内容。2.有爆炸危险厂房的总体布局主要检查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总(分)控制室和相关设备用房的布置位置。检查要求为:(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独立设置。(2)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总控制室需独立设置;分控制室宜独立设置,当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时,可贴邻外墙设置。(3)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宜布置在厂房外的独立建筑内,且建筑外墙与所属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10m。对符合一定条件可以布置在厂房内的单独房间内时,需检查是否采用耐火极限分别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3.有爆炸危险厂房的平面布置主要检查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和设备、疏散楼梯、办公室和休息室、排风设备在厂房内的布置。检查要求为:(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布置在单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或多层厂房顶层靠外墙的泄压设施附近。(2)有爆炸危险的设备避开厂房的梁、柱等主要承重构件布置。(3)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楼梯间、室外楼梯或与相邻区域连通处,设置门斗等防护措施。门斗的隔墙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门采用甲级防火门并与楼梯间的门错位设置。(4)办公室、休息室不得布置在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内。如必须贴邻本厂房设置时,建筑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3.00h的非燃烧体防护墙隔开和设置直通室外或疏散楼梯的安全出口。(5)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排风系统的排风设备不得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4.采取的防爆措施主要检查有爆炸危险的厂房、仓库是否采取有效的防爆措施。检查要求为:(1)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和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其地面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当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采取防静电措施。地面下不宜设置地沟,必须设置时,其盖板严密,并采用不燃烧材料紧密填实;地沟采取防止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粉尘、纤维在地沟积聚的有效措施,且在与相邻厂房连通处采用不燃烧防火材料密封。(2)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表面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3)使用和生产甲、乙、丙类液体厂房,其管、沟不得与相邻厂房的管、沟相通,下水道设置隔油设施,避免流淌或滴漏至地下管沟的液体遇火源后引起燃烧爆炸事故并殃及相邻厂房。(4)甲、乙、丙类液体仓库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如在桶装仓库门洞处修筑高为150mm300mm漫坡;或是在仓库门口砌筑高度为150mm300mm的门坎,再在门坎两边填沙土形成漫坡,便于装卸。(5)遇湿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仓库采取防止水浸渍的措施。如使室内地面高出室外地面、仓库屋面严密遮盖,防止渗漏雨水,装卸这类物品的仓库栈台设防雨水的遮挡等。5.泄压设施的设置主要对有爆炸危险的厂房或仓库、厂房或仓库内有爆炸危险的部位,检查其泄压设施设置的有效性。检查要求为:(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承重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排架结构。(2)泄压设施的材质宜采用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并采用安全玻璃等在爆炸时不产生尖锐碎片的材料。作为泄压设施的轻质屋面板和墙体的质量不宜大于60kg/m2。(3)泄压设施的设置避开人员密集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有爆炸危险的部位。有粉尘爆炸危险的筒仓,泄压设施设置在顶部盖板。屋顶上的泄压设施采取防冰雪积聚措施。(4)散发较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宜采用轻质屋面板作为泄压面积。顶棚尽量平整、无死角,厂房上部空间保证通风良好。(5)有爆炸危险的厂房、粮食筒仓工作塔和上通廊设置的泄压面积严格按计算确定,具体计算方法见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二篇第八章相关内容。6.与爆炸危险场所毗连的变、配电所的布置变、配电所一般布置在爆炸危险场所区域范围以外,当确需与爆炸危险场所毗连时,要考虑到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电气设备与爆炸危险场所的互相影响。检查要求为:(1)爆炸危险场所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不得设置变、配电所。必须毗连时,变、配电所尽量靠近楼梯间和外墙布置。(2)根据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等级,确定变、配电所与之共用墙面的数量,共用隔墙和楼板为抹灰的实体和非燃烧体。(3)当变、配电所为正压室且布置在1区、2区内时,室内地面宜高出室外地面0.6m左右。二、检查方法通过查阅消防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纪委监委舆情管理办法
- 企业安全知识培训讲师课件
- 2025年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应知应会试题及答案
- 出租屋灭火安全培训课件
- 企业安全工作培训会课件
- 出海安全培训课件
- 无人机信号安全管控技术-洞察及研究
- 2025国家能源集团内蒙古上海庙发电有限公司煤炭买卖合同
- 企业安全培训资料模板课件
- 出口退税课件介绍
- 胶质细胞瘤课件
- 校外培训消防安全知识课件
- 2025年高级执法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三篇)
- 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断与评估(2025年)解读课件
- 发热护理课件
- 2025年行政许可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库房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1.2《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2024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
- 劳动与技术小学开学第一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