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版儿科雾化专家共识解读_第1页
2014年版儿科雾化专家共识解读_第2页
2014年版儿科雾化专家共识解读_第3页
2014年版儿科雾化专家共识解读_第4页
2014年版儿科雾化专家共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科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欧维琳 主要内容 有关雾化吸入治疗的专家共识雾化吸入治疗的概述儿童呼吸道疾病常用雾化吸入药物及推荐方案雾化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的应用 有关雾化吸入治疗的专家共识 洪建国等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2 27 4 265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2 11 2 105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 草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4 37 11 812雾化治疗共识 草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4 37 11 1 苏长海 卢立山 吸入法治疗哮喘发展史 中国药师 2008 11 8 985 7 2 GlobalInitiativeforAsthma GlobalStrategyforAsthmamanagementandPrevention updated2008 3 GlobalInitiativeforAsthma GlobalStrategyforAsthmamanagementandPrevention updated2009 4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 试行 2004 42 2 100 6 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10 745 53 雾化治疗的概述 吸入疗法的历史沿革 雾化吸入疗法概述 以气溶胶的形式输出 接触面大 利于药物与气道黏膜上皮细胞接触发挥药效 直径1 5 m的雾粒最为适宜 5 m 多被截留在口咽部 0 5 m 能达下呼吸道 90 随呼气排出雾粒形态影响药物在气道的分布 不规则形状的雾粒更易进入下呼吸道 最不需要患儿刻意呼吸配合 适用于儿童 药量少 避免 减少了全身给药的潜在不良反应 1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2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 射流雾化氧射流雾化空气压缩泵雾化滤网式 mesh 雾化 振动的方式通过网孔 小 轻 便 静 可倾斜 可吸入雾粒比例低 价格高 种类少 寿命短 超声雾化 便宜 产热 影响激素活性 雾粒密度大 低氧 水雾多于药雾 药雾在底层 输出少 雾粒大小不均 偏大 适用于上呼吸道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 欧姆龙网式雾化器吸入器NE U22 雾化吸入疗法概述雾化的种类 雾化吸入疗法概述最常用的雾化技术 射流雾化 方式 压缩泵 氧气驱动 药池液量 3 4ml 5 10分钟内输完 喘息急性发作 呼吸困难的患儿 以氧驱动雾化给药为宜 流量 6 8L 分 1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2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 1 洪建国等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2 27 4 2652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2 11 2 105 射流雾化 微粒2 4u 适用于上下气道 稍贵 超声雾化 微粒大小不等 3 7 10 5u 适用于上气道 雾化吸入疗法概述超声雾化与氧射流的比较 直径1 5 m的雾粒最为适宜 少数患者雾化后 不仅没有出现支气管舒张 反而诱发支气管痉挛 即所谓 治疗矛盾现象 可能原因 药液低渗 防腐剂诱发 气雾的温度过低 对药液过敏 应寻找原因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2 11 2 105 雾化吸入疗法概述雾化治疗的注意事项 副作用 雾化药物的副作用雾化器的副作用 交叉感染 气味治疗方式的副作用 气道压力改变 对呼吸道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宜作雾化吸入 碱性药液 高渗盐水 毛细支气管炎例外 及蒸馏水可致气道高反应性 支气管痉挛 应避免用于雾化吸入 油性制剂也不能以吸入方式给药 否则可引起脂质性肺炎 雾化吸入疗法概述雾化治疗的注意事项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2 11 2 105 主要内容 有关雾化吸入治疗的专家共识雾化吸入治疗的概述儿童呼吸道疾病常用雾化吸入药物及推荐方案雾化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呼吸道疾病常用雾化药物种类评价 1 洪建国等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2 27 4 2652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2 11 2 105 黏液溶解剂黏液脓栓或黏稠分泌物是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 并可使肺功能损害加重 诱发感染 雾化吸入袪痰药物有利于痰液排出尽管少数COPD患者使用黏液溶解剂雾化吸入可获益 但整体而言 疗效并不显著 因此当前未被推荐为COPD常规用药 吸入给药有可能加重气道高反应性 不推荐用超声雾化给药方式 呼吸道疾病常用雾化药物种类评价 糜蛋白酶 能降低痰液黏稠度 使痰液稀释易排出 长期雾化导致气道上皮鳞状化生 偶可致过敏反应 现已很少应用 盐酸氨溴索 调节呼吸道上皮浆液与黏液的分泌 刺激肺泡 型细胞合成 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维持肺泡稳定 增加呼吸道上皮纤毛的摆动 使痰液易于咳出 溶液浓度为15mg ml 每次2 4ml 每日2 3次雾化吸入 茶碱 可扩张支气管 但对气道上皮有刺激 不主张用于雾化吸入治疗 呼吸道疾病常用雾化药物种类评价 庆大霉素 含多个羟基和碱性 属碱性 水溶性 在碱性环境中效果好 脓痰的酸性和厌氧环境影响氨基糖苷类的抗菌活性 动物试验 刺激气道黏膜炎症细胞及介质聚集 炎性反应 继发性自由基损害 对气道黏膜产生毒性 纤毛清除黏液功能受损 研究发现 生理盐水1ml 庆大霉素4万单位 bid 雾化吸入 7天 可致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下降 削弱肺部清除病原体的能力 呼吸道疾病常用雾化药物种类评价 乙酰半胱氨酸 粘液溶解剂 适应症 痰液粘稠和咯痰困难者 不良反应 呛咳 支气管痉挛 其他过敏反应 合并用药 与异丙肾上腺素合用或交替使用可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 使青霉素 氨苄青霉素 红霉素 头孢菌素 四环素等抗生素破坏失效 配伍 与碘化油 糜蛋白酶 胰蛋白酶配伍禁忌 注意 支气管哮喘者禁用 儿童呼吸道疾病雾化治疗推荐方案 洪建国等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2 27 4 265 表3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治疗推荐药物剂量 洪建国等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2 27 4 265 主要内容 有关雾化治疗的专家共识雾化治疗的概述儿童呼吸道疾病常用雾化吸入药物及推荐方案雾化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雾化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 经典途径 基因途径 与胞浆内受体结合 转运至胞核 影响核酸转录 缓慢抗炎 非经典途径 非基因途径 与胞膜受体结合 数分钟内生效 膜受体数量少 占10 25 亲合力弱 解离常数远高于浆受体 须吸入高剂量激素 有效启动膜受体快速通道 作用快 可作为长期维持治疗 也可用于哮喘等气道阻塞性疾病急性发作时的快速缓解治疗 1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2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机制 基因途径 抑制炎症因子的合成诱导抗炎因子的合成诱导炎细胞凋亡 雾化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及代谢 药物进入肺部 原型进入血循环 经肝脏首过代谢灭活 余药物分布于全身组织 残留在口咽部的药物 消化道入血 多经肝脏首过代谢灭活 不产生全身作用 首过代谢率 布地奈德 90 更安全丙酸倍氯米松 为60 70 抗炎效应 布地奈德 丙酸倍氯米松 是地塞米松的980倍 不推荐地塞米松用于哮喘的雾化吸入治疗 儿童用药量 无需按公斤体质量计算 肺沉积率低 代谢率 药物清除率高 1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2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 雾化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 地塞米松 人工合成 结构上无亲脂性基团 水溶性大 难以通过细胞膜与激素受体结合 吸入时与气道黏膜结合少 肺内沉积率低 气道滞留时间短 较难发挥局部抗炎作用 不常规推荐用于喘息性疾病 1 洪建国等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2 27 4 2652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 呼吸流量 时间曲线与雾粒肺部沉积示意图 Collisetal 1990 6004002000200400600 Flow ml second Adult Child Infant Airentrainment Inspiration Expiration Ti Ttot Proportionofnebuliseroutputinspiredperbreath Totalnebuliseroutputduringasinglerespiratorycycle 年龄越小 潮气量和吸气流速越低 肺部沉积的绝对药量也越少 婴儿和幼童的呼吸波形 Nikander 1997 50 0 50 30 0 30 30 0 40 Time seconds 12years 2years 20months crying sobbing Flow l min 哭闹时 影响儿童雾化吸入量 故吸入药物不需减量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疗效 有效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 控制哮喘症状 改善肺功能 减少哮喘发作 降低哮喘死亡率 吸入ICS 2RA 抗炎 解痉 协同作用 口服激素 吸入激素 比单用口服泼尼松龙更有效 1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2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适应范围 2011年版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对支气管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 感染后咳嗽 毛细支气管炎 支原体肺炎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疾病的患儿起到了很好的疗效 有效地改善了患儿的病情 2014年版 雾化吸入ICS主要用于气道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既可以作为医院内急性期发作的主要治疗手段 也适用于家庭的长期控制治疗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 不良反应很少 口腔霉菌感染 吸药后漱口或暂停药1 2天 局部抗霉菌治疗 声音嘶哑 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急性发作 可增量 即便增量数倍 相对于全身激素的应用量 小而安全 病情缓解后 推荐中 小剂量维持治疗 2012版GINA 长期低剂量ICS对儿童生长发育和骨骼代谢无显著影响 远期观察 吸入ICS7 11年 全身不良反应 生长迟缓 肾上腺抑制 白内障 骨密度下降等 风险未见升高 长期雾化 及时调整至最小有效维持剂量 减少全身不良反应 1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2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 洪建国等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2 27 4 265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2 11 2 105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注意事项 防止药物进入眼睛 吸药前勿涂油性面膏 吸药后洗脸 减少经皮肤吸收 尽量用口器吸入 增加吸入量 年幼者 使用面罩吸入 密闭式面罩优于开放式面罩 后者会减少吸入肺内的药雾微粒量 哭吵时 吸气短促 雾粒易留存在口咽部 影响面罩固定 最好在安静状态下吸入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 三 Nebulizer 雾化器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毛细支气管炎 婴幼儿喘息支原体肺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疾病其他 气管插管 拔管等 1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2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的应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轻度急性发作 初始 布地奈德混悬液1mg SABA 改善 4 6h重复给药至症状缓解 中度进行发作 1 初始1小时 布地奈德1mg SABA 30分钟1次 连用3次 2 缓解 2 4小时重复1次 无缓解 加用全身激素 3 初步控制后 q6 8h 连用2 3天 4 控制 q8 12h 连用3 5天 门诊 3 5天 住院 5 进入长期控制用药 非危及生命的急性发作 可替代或部分替代全身激素 危及生命的发作 尽早用全身激素 雾化 全身激素用量 缩短住院时间 1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2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10 745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的应用哮喘非急性发作的长期控制治疗 按照GINA 指南及病人情况选择维持治疗的方式 根据年龄选择雾化 气雾剂 粉吸入剂等 选择雾化者 1 初始治疗 布地奈德混0 5 1mg 天 1 3个月后评估 2 控制不良 增量或者加白三烯拮抗剂 4 6周再次评估 3 控制良好 维持3个月 降级 4 减量 每次下调ICS25 50 5 最低维持量 0 25mg 天 仍然控制良好 维持至少1年 可考虑停药 1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2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10 745 洪建国等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2 27 4 265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2 11 2 105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的应用支气管急性发作先兆期的预先治疗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 机会窗 鼻部症状及明显咳嗽等先兆症状 约5天 预先干预 机会窗期间吸入高剂量ICS 有效预防后续可能的急性哮喘发作 最佳剂量和疗程 目前缺乏MIST研究 MaintenanceVs intermittentinhaledsteroidsinwheezingtoddlers 1 2 7方案 1mg 次 每天2次 连用7天 1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2 儿童哮喘国际共识 allergy 2012 67 8 976 9973 ZergerR S etal NEglJMed 2011 365 21 652 6594 GINA 2014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的应用在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 的应用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745 753 咳嗽持续 4周 常在夜间和 或 清晨发作或加重 以干咳为主 临床上无感染征象 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有效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 或 PEF每日变异率 20 连续监测1 2周 个人或一 二级亲属特应性疾病史 或变应原检测阳性 以上1 4项为诊断基本条件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的应用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 尽早规范抗哮喘治疗 持续ICS 包括雾化 至足够疗程 降低发展为典型哮喘的风险 可以应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 5岁患儿 剂量 视咳嗽程度用0 5 1 0mg 次 1 2次 天 疗程 无定论 一般不少于6 8周 经治疗咳嗽仍持续或加重 须考虑双病因或多病因 进行相关检查 明确病因 对因治疗 以达治愈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的应用感染后咳嗽 postinfectiouscough PIC 多见于 5岁 急性呼吸道感染 咳嗽症状 4周 许多病原微生物如百日咳杆菌 结核杆菌 病毒 肺炎支原体 衣原体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机理 气道广泛性炎症 上皮完整性破坏 气道粘液分泌过多 气道 咳嗽受体反应性增高 预后 一般在8周内可自行缓解 症状严重可短期使用ICS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M受体阻断剂 布地奈德雾化 0 5 1mg 次 频次据病情定 2 3周 1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2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 2013年修订 中华儿科杂志 2012 52 3 182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的应用婴幼儿喘息 特指 排除先天性畸形等所致 针对病毒感染所触发的喘息及反复喘息 如毛细支气管炎 机理 病毒感染的直接及间接损伤 免疫紊乱 气道慢性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 粘液分泌增加 细胞水肿 气道阻塞 综合治疗 支持 维护内环境稳定 改善通气 给氧 抗气道炎症 防治并发症及并存症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 重度喘息 布地奈德1mg SABA SAMA三联吸入 病情需要时 20分钟1次 连续3次 病情缓解 渐间隔至4 6 8 12小时 同时全身激素 甲强龙2mg kg d 或泼尼松1 2mg kg d 连续1 3天 中度喘息 同上联合雾化 bid 连续2 3天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的应用婴幼儿喘息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的应用婴幼儿喘息 缓解期 哮喘高危儿 小于3岁 长期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 1mg d 渐减量 1 3个月调整1次 至最小有效维持量 0 25mg d 疗程 个体化 3 6 9 12个月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 在毛细支气管炎的应用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预防专家共识 中华儿科杂志 2014 53 3 168 毛细支气管炎 炎症反应所致气道组织细胞水肿 黏液分泌增加是引起气道阻塞的主要原因 解痉 2RA及M受体阻滞剂 抗炎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需遵循足剂量 足疗程和规范用药的原则 改善通气 恢复正常呼吸功能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 在毛细支气管炎的应用 与支气管哮喘在发病机制方面相似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与免疫介导的气道炎症反应 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 支持改善通气供氧抗气道炎症反应防治并存症及并发症 支气管舒张剂 SABA 可考虑用SAMA 可联合使用肾上腺素 有循证依据 国外用 高渗盐水 吸入激素 可选用布地奈德 1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2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3 洪建国等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2 27 4 2654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预防专家共识 中华儿科杂志 2014 53 3 168 抗菌药物 不常规用 利巴韦林 不推荐常规使用全身激素 不常规使用中重度 收住院 SOS ICU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3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疗法 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表明 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 有效降低临床症状评分的严重度 轻症患儿 2 4ml 次 每日3 4次 至出院 重症患儿 3 高渗盐水连续8次雾化 后改为每日3 4次 直至出院 如使用3 高渗盐水48 72h 临床症状不缓解或有刺激性呛咳 应停用 支气管哮喘患儿禁用 洪建国等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2 27 4 265 毛支急性发作期后的激素治疗 年龄 3岁 有发展成哮喘的高危儿需二级干预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剂量1mg d 渐减量 1 3个月调整一次 寻找最小有效剂量维持 最小有效剂量一般不小于0 25mg d 疗程不一 可酌情给3 6 9或12个月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 毛支急性发作期后的激素雾化治疗 高危儿 无条件长期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者 布地奈德气雾剂 储雾罐 0 2mg 次 bid 稳定后减量为0 2mg 次 qd 急性期雾化吸入 病重或吸入疗法不合作者 可给予孟鲁司特加氯雷他定口服 非高危儿 急性发作期后宜治疗到气道高反应消失 如以后再次发作 可继续治疗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的应用肺炎支原体肺炎 沈晓明 王卫平主编 儿科学 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 赵淑琴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 小儿急救医学 2002 9 3 129 130 1 ChuHW CampbellJA HarbeckRJ etal EffectsofinhaledfluticasoneonbronchialhyperresponsivenessandairwayinflammationinMycoplasmapneumoniae infectedmice Chest 2003 123 3Suppl 427S 2 ChuHW CampbellJA RinoJG etal InhaledfluticasonepropionatereducesconcentrationofMycoplasmapneumoniae inflammation andbronchialhyperresponsivenessinlungsofmice JInfectDis 2004 189 6 1119 27 3 MatsuokaM NaritaM OkazakiN etal Characterizationandmolecularanalysisofmacrolide resistantMycoplasmapneumoniaeclinicalisolatesobtainedinJapan 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 2004 48 12 4624 30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大环内酯类药物抗支原体感染 雾化吸入ICS 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有助于支原体肺炎病原的清除 对减轻气道高反应和非特异性炎症能有较好的疗效 促进纤毛上皮细胞功能的恢复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的应用肺炎支原体肺炎 急性期 咳嗽 喘息 X胸片炎症反应明显者 布地奈德悬液0 5 1mg bid 1 3周 加用支气管舒张剂 感染后恢复期 有气道高反应性 或胸片有小气道炎症 或肺不张未完全恢复者 布地奈德悬液0 5 1mg d 1 3个月后复查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 抗感染治疗外 糖皮质激素是主要治疗方法 全身型和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都可用于Croup的治疗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雾化治疗能显著减轻喉部水肿和炎症 多用布地奈德 肾上腺素雾化吸入 建议常规使用雾化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 减轻炎症的程度和细胞损伤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的应用急性喉支气管炎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Croup 循证依据表明 吸入ICS和口服或肌注地塞米松 吸入肾上腺素对中重度croup有肯定的治疗效果双盲双模拟研究 口服地塞米松0 6mg kg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2mg 两组在急诊室留院时间及降低严重度评分方面无差异 治疗 初始剂量 布地奈德混1 2mg 此后可每12小时雾化吸入1mg 也有研究应用2mg 次 每12小时一次 最多用4次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 气管插管术中及术后 1 张远清 何颜霞 林荣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气管插管导致的喉头水肿 实用医学杂志 2006 23 2787 8 2 刘萍 雾化吸入疗法在婴幼儿气管插管后的应用 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 2007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气管插管导致的喉头水肿的主要方法之一1 ICS 如布地奈德 2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在气管拔管前后的用法 一般气管拔管前后使用ICS3 5d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UACS 的定义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745 753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 UACS的临床特征和诊断线索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745 753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UACS 过敏性鼻炎 鼻喷糖皮质激素2次 天 3月 UACS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0 5 1mg 次 2 3次 d 疗程为1 2周 婴幼儿由于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粘膜水肿 鼻塞等症状 可口鼻雾化布地奈德悬液1 2周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 2014年版的糖皮质激素雾化指南取消了此段内容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 早产儿RDS治疗过程中因支气管 肺损伤而产生 需长期氧疗 维持SaO2在89 94 2RA可短期改善通气 但对患儿存活率 机械通气时间 氧气依赖度无明显影响 用机械通气的早产儿 全身糖皮质激素和吸入ICS可减轻机械通气所致的气道炎症 防止BPD发生 其他治疗方法可选用利尿剂 维生素A E等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BPD的用法 2009年对德国223家儿科医院新生儿病区进行调查 其中46 应用ICS预防和治疗早产儿BPD 且81 选择布地奈德混悬液 文献报道雾化吸入剂量为0 5mg 次 bid 疗程14天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 家庭雾化吸入ICS治疗的应用与管理 需长期雾化吸入ICS治疗者均可考虑家庭雾化治疗 家庭雾化过程中加强对患儿及其家长的教育 制定计划 加强随访 指导操作 告知注意事项等 指导在病情加重时的药物加量 增加吸入次数等 对于哮喘持续未能控制的患儿 需要雾化治疗的其他中重度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 必须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治疗 不推荐在家中随意自行增加剂量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6 504 家庭雾化吸入ICS治疗的应用与管理适应症 哮喘的维持治疗 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慢性间质性肺炎等慢性肺部疾患 殷勇尚云晓 家庭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9 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的应用 可用于机械通气的吸入装置 小容量雾化器 自带 外接加压定量吸入器 pMDI 机械通气时的雾化吸入专家共识 草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4 37 11 812 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的应用 配备了雾化功能的呼吸机 由呼吸机吸气相气流的一个分支提供驱动气源 是呼吸机输送潮气量的一部分 不影响呼吸机工作 只在吸气相产生气溶胶 不造成呼气相气溶胶浪费 驱动压力小 15psi 气溶胶直径大 下气道沉积量少 机械通气时的雾化吸入专家共识 草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4 37 11 812 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的应用 持续雾化产生气溶胶粘附在装流量传感器等精密部件 导致损耗 在呼气端连接过滤器并定期更换 吸附气溶胶 机械通气时的雾化吸入专家共识 草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4 37 11 812 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的应用 未配备雾化功能的呼吸机 PB840 Simens Servo等需要额外的压缩起源驱动 增大了潮气量 影响呼吸机供气 增加了基础气流 容易造成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